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中暑---[]

凡此病脉大而缓,其候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时发烦热,渴饮无度,此暑证也,易治,知母散一服便愈。


若烦热困倦不食者,暑气伤胃也,服温中汤药即愈。若服香薷、六一寒凉等剂,冰损胃气,多致变疟痢泄泻诸证,慎之。若暑气客于心包络之经,令人谵言烦渴,欲饮冷水,小便秘涩,大便下赤水,当服阿胶丸、当归芍药汤而愈。若暑月饮食冷物,寒邪入客胃中,致腹中作痛,宜金液、草神、全真、来复等丹连二服便愈。若以凉药下之,变为中满脾泄。若元气虚,早间行路,冷气入腹,令人心肚作痛,宜服金液丹或来复丹。凡暑月人多食冷物,若常服金液、全真、来复、保元等丹,自然脾胃调和,饮食不伤,但少壮人须五日一次,恐热上攻眼目也。(中暑之证,原只寻常,苟渴饮无度,知母散可一服;若困倦不食,盒饭温中;设暑客于心包络,谵烦饮冷,溺涩便赤,清心凉血,皆一剂可愈者。若今之医家,将一切内伤虚寒之证,亦认为暑,恣用寒凉,朝夕靡已,及变阴深冷脱,犹云暑邪内攻,病势深重,难挽回矣。间遇明眼高手,投以参附,犹且从中阻挠。洎投之有效,辄 颜支饰∶我原欲转手,不谓渠意亦同。投之不效,谗言蜂起,一肩卸却,罪归参附。病家本不识病情,未免随之怨怅,嗟!


嗟!此种医人,天良尽丧,予具热肠,常遭此辈谤累,因书此以志慨。)



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



夫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胞络之经。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


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其外证头疼身热,口干烦渴,面垢自汗,倦怠少气,背寒冷热。甚者迷闷不省,而为霍乱吐利,痰涎呕逆,发黄生斑,皆是其症。又甚者,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独旺,以致搐搦,不省人事,其脉虚浮。浮者风也,虚者暑也,俗曰暑风。治宜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或只双解散加香薷。



大抵治暑之法,宜清心利小便为主。若自汗甚者,不可利之,以白虎汤清解之,次分表里治之。如在表,头痛恶寒,双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十味香薷饮之类。在半表半里,泄泻须渴,饮水吐逆,五苓散主之。热甚烦渴,益元散清之。若表解里热甚,宜解毒汤、下神芎丸,酒蒸黄连等丸。或人平素虚弱,及老人冒暑,脉微下利,渴而喜温,或厥逆不省人事,宜竹叶石膏汤加附子半个冷服。凡夏月暑证,不可服诸热燥剂。若误用之,乃致斑毒发黄,小便不通,闷乱而死矣。


一伤暑与伤寒,俱有发热,当明辨之。盖寒伤形,暑伤气。伤暑则恶寒而脉紧,伤暑则恶热而脉虚微,以此为异。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或人参白虎汤主之。天时淫雨,湿令并行,苍术白虎汤主之。若元气素弱而伤重者,用清暑益气汤。


一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也,宜人参白虎汤主之。


一人避暑热于深堂大厦而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用辛温之剂以解表散寒,五积散主之。


一外不受寒,止是内伤瓜果、冰水冷物,腹痛泄泻,或霍乱吐逆,宜缩脾饮主之。或理中汤加神曲,麦芽、苍术、砂仁,此专治内温中消食也。


一吐泻脉沉微,不可用凉药,宜附子大顺散主之,或附子理中汤加炒白芍药。


一夏月多食冷物,及过饮茶汤水湿,致伤脾胃,吐泻霍乱,故治暑药多用温脾、消食、渗湿、利小便之药,医者要识此意。


一发热恶寒,身体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虚迟,表里中 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香薷、白扁豆;热加黄芩。



治暑风卒倒法 凡人中暑,先触心经,一时昏迷,切不可饮冷水,并卧湿地。其法先以热汤灌,或童便灌,及用青布蘸热汤熨脐中、气海,续续令暖气透彻脐腹,候其苏醒,然后进药。若旅途中卒然晕倒,急扶在阴凉处,掬路中热土作窝于脐上,令人溺其内即苏。却灌以人尿,或搅地浆饮半碗,或车轮土五钱,冷水调,澄清服,皆可。


香薷饮 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脍生冷过度,起居不时,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克化水谷,致令真邪相干,心腹疼痛,霍乱气逆。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利;心腹齐痛,吐利并作。或憎寒壮热,或头痛眩晕,或转筋拘急,或四肢厥逆,烦闷昏塞,燥乱欲死,并能治之。


香薷(四钱) 浓朴(二钱,姜炒) 白扁豆(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冷服。


挟风搐搦不省人事,加黄连、羌活。小便涩浊,加茵陈、车前。霍乱吐利,加木瓜、薷香、姜汁。脏腑积热便血,加枳壳、黄连、赤芍药、乌梅。小便血,加瞿麦、车前子。壮热大渴,五心烦热,加麦门冬,淡竹叶、茅根、灯心。香港脚作痛,行步艰辛,加羌活、独活、苍术、木瓜、枳壳、陈皮、半夏。挟痰,加南星、半夏。


二香散〔批〕(按此方祛暑和中之剂)


治四时感冒寒暑,呕吐泄泻,腹痛瘴气,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及南方风土,暑月伤风、伤寒,悉以此药解表发散。


香薷(二钱) 浓朴(一钱,姜炒) 扁豆(一钱) 紫苏(一钱) 香附(二钱) 陈皮(一钱) 苍术(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葱姜煎服,加木瓜一钱更妙。


五苓散 治中暑伤寒湿热,表里未解,头疼发热,口燥咽干,烦渴及饮水不止,小便赤涩,霍乱吐泻,心神恍惚,腹中气块,黄胆发渴等症。


猪苓(二钱五分) 泽泻(二钱五分) 白术(二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肉桂(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或用滑石同为末,每服二钱,白沸汤调下尤妙。本方去桂,名四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一方加大黄治初利,亦治积聚、食黄、酒疸,量人虚实用之,阳毒,加升麻、芍药,去桂。狂言妄语,加辰砂、酸枣仁。头痛目眩,加川芎、羌活。咳嗽,加桔梗,杏仁。心气不定,加人参、麦门冬。痰多,加陈皮、半夏。喘急,加马兜铃、桑白皮。气块,加三棱、蓬术。心热,加黄连、石莲肉。身疼拘急,加麻黄。口干嗳水,加乌梅、干葛。眼黄酒疸及五疸,加茵陈、木通、滑石、栀子。鼻衄,加栀子、乌梅。伏暑鼻衄,加茅根,煎调百草霜末。五心热如劳,加柴胡、桔梗。有痰有热,加桑白皮、人参、前胡。水肿,加甜葶苈、木通、滑石、木香。疝气,加吴茱萸、枳壳、小茴香、川楝子、肉桂。霍乱转筋,加藿香、木瓜。女子血,加桃仁,丹皮。呕吐,去桂,加半夏、姜汁。


益元散(一名六一散)〔批〕(按此方祛暑利水之剂)治中暑身热呕吐,烦躁不宁,小水赤黄,大便泄泻,善解暑毒。凡盛暑之时,虽不病,亦宜散。


白滑石(六两,水飞) 大粉草(一两,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加蜜少许,热汤冷水任下。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痞闷,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饮食不思,身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未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热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因不出于暑湿二气也。宜以清燥之药治之,此汤为的。


黄 (炒,一钱) 苍术(炒,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五分) 白术(五分)陈皮(五分) 神曲(五分) 泽泻(五分) 甘草(炙,三分) 黄柏(酒炒,三分) 当归(三分) 青皮(三分) 麦门冬(三分) 干葛(三分) 五味子(十粒)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清暑和中散(介石伯传) 治中暑诸证。


黄连(酒炒,一两) 香薷(浮穗,二两) 浓朴(一两) 白扁豆(炒,四钱) 猪苓(一两五钱) 泽泻(一两五钱) 白术(七钱) 赤茯苓(去皮,七钱) 木通(去皮,一两)滑石(一两五钱) 枳壳(炒,一两) 车前子(炒,一两) 陈皮(去白,七钱) 砂仁(炒,一两) 木香(三钱) 草果仁(一两五钱) 甘草(炙,三钱) 小茴香(炒,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匙,随病用引。伏暑,冷水调下。腹痛,酒调下。呕吐泄泻,霍乱转筋,百沸汤调,热服出汗。


呕吐甚而不止者,百沸汤和姜汁调下。伤寒作疟者,葱白汤调下取汗。


清暑六和汤〔批〕(按此方清暑养元气,除温热之剂)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下,中酒烦渴,畏食,妇人妊娠产后,皆可服。


砂仁(五分) 半夏(汤泡,五分) 杏仁(泡,五分) 人参(去芦,五分) 赤茯苓(五分) 藿香(一钱) 白扁豆(姜炒,一钱) 木瓜(一钱) 香薷(二钱) 浓朴(姜炒,二钱) 黄连(麸炒,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生脉散 夏月服之,能生津液,通血脉,止烦渴,养元气,健脾胃,益精神。


人参(去芦) 五味子(去梗) 麦门冬(去心)


上煎汤代茶,此一盏,可当茶三盏。


千里水葫芦(秘方) 治路上行人暑热作渴,茶水不便,用此药备之,俟渴时,即用一丸噙化。止渴生津,化痰宁嗽。


硼砂 柿霜 乌梅肉 薄荷叶 白砂糖


上等分,捣烂为丸。每用一丸噙化。


水葫芦丸〔批〕(按此方养气清热,生津止渴之剂) 治冒暑毒,解烦渴,生津液。


川百药煎(三两) 麦门冬(去心) 乌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五钱) 人参(去芦,二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每用一丸噙化。夏月出行,一丸可度一日。


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


中暑不省人事 急取灶内微热灰壅之,复以稍热水蘸手巾,熨肠胁间,良久即苏。切不可便与冷物吃。(《急救方》)


中暑昏眩烦闷欲绝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片时即得生矣。苏后切不可饮冷水及卧湿地,得冷即死。(《种福堂方》)


中暑大小便不通 田螺(三枚)捣烂,入青盐(三分)摊成膏,贴在脐下一寸即通。(同上)


绞肠痧 绞肠痧者,暑郁中焦,腹痛连心,上下攻绞,不得吐泻,或手足皆冷,乃肠绞缩腹,须臾杀人。急用生熟水调白矾三钱,少顷探吐,去其暑毒即安。或刺委中穴及指爪甲,令出血。如胸背四肢发红点者,以菜油灯火遍之。(《证治汇补》)


旅途中暑卒倒不省 (或稍省而不能运动者)当实时扶入阴凉干处,以布巾衣服等蘸热汤,覆脐下及丹田之上,续以汤淋布帛上,令彻脐腹,但暖则渐苏也。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间,以多为贵,冷则频换。或道途无汤处,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孔,令众人遗尿其中、以代热汤,亦可取效。(《多能鄙事》)


中暑忽然不省人事 宜灸百会、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阴谷,三阴交斟酌用,或针亦可。(《刺灸要诀》)


冒暑大热霍乱吐泻 百劳、委中、合谷、曲池、三里、十宣等穴,酌选针灸。(同上)


中热僵仆不醒 切勿移冷地,寒气一逼即死。须安置于近日暖处,取路上净热土,捏圆圈围脐上,令溺圈内,或将日晒热瓦,熨其人心腹及脐下,气通则醒。(《严用和济生方》)


(即中 也,或肚痛难忍,或行人倒卧在地) 以藕捣汁,灌下即苏。


昏晕跌倒,气欲绝


急取道路热土一块,大蒜四五个(剥净衣皮),共捣烂,新汲水和匀,去渣灌之。或蒜瓣冷水研灌(能嚼者自嚼冷水送)。如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同津咽(此指行路)。


水蓼捣汁灌。或黑芝麻井水擂汁灌。或蒜头捣烂,取路上热土搅水饮之。



中暑之证∶身热头痛、背寒面垢、自汗烦躁、大渴口干、倦怠而身不痛,或时恶寒,或畏日,气脉虚而弱,无问表里,通宜白虎。夏月感冒发热烦渴,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黄连香薷饮(五十五)或双解散(五十四);或里热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大承气汤(十)下之,或三一承气汤(十三)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九)合凉膈、天水散。



暑字之名义,与寒字相反,乃天行热毒之病也。其症脉微少气,烦渴燥热,甚则手足反冷。若其人汗出不止,用人参白虎汤主之,如或身热、腹痛、胀满、呕吐、泻痢、厥冷,则名热霍乱,人参断不可用,当用香薷饮、藿香正气散主之,皆治暑之正法也。若《伤寒论》中又有寒霍乱一症,此乃寒邪入阴,用理中汤主之。此治寒霍乱之法也,与暑热之霍乱,绝不相干。乃后之医书,于热霍乱门中附入寒霍乱一方,名大顺散,用肉桂、干姜,即理中汤之变法。其方下亦注明治夏月伤冷冻饮料之症,其说甚明。乃昏昧之人,耳闻有此方,竟以之治暑热之霍乱,以示奇异。其死也,宛转呼号,唇焦舌裂,七窍见血;热归于内,则手足反冷,而脉微欲绝,所谓热深厥亦深也(手足冷谓之厥,厥者逆也)。乃病者、医者不知此理,以为服热药而更冷,其为阴症无疑。故目睹其惨死而无所悔,以后复治他人,热药更加重矣。与治暑热痢者之用四逆汤,其害正同。举世尽以为必当如此,虽言不信也。


(即中 附∶暑厥)


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东垣曰∶避暑乘凉得之者,名曰中暑。其实二说皆是阴暑之证,而无中字情形,似不可以中暑名之。考中暑即系中 ,中 之证,可以不必另分。盖中暑忽然而发,如矢石之中人也,不似伤暑初则寒热无汗,或壮热蒸汗之可比。是病忽然闷倒,昏不知人,躯热汗微,气喘不语,牙关微紧,亦或口开,状若中风,但无口眼 斜之别,其脉洪濡,或滑而数。缘其人不辞劳苦,赤日中行,酷暑之气,鼓动其痰,痰阻心包所致,宜清暑开痰法治之。如果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苏合香丸化开灌之,或以来复丹研末白汤灌之,或以蒜水灌之,或剥蒜肉入鼻中,皆取其通窍也。俟其人事稍苏,继进却暑调元法为治。


脉虚微细弦芤迟。皆属于中暑。不可汗下。但解热利小便为要。


夫暑者。乃长夏盛热之令也。人当避酷热之亢。相安于燔炙之宜。毋冒灼灼。毋致怆怆其知道者。夏以养阴扶阳。顺之则祥。逆之则殃。故三伏炎炎。三暑蒸蒸。腠理开泄。真气不藏。孙思邈云。长夏宜服五味子、人参、麦门冬。以固耗散之金。真气不足者。倍加人参。


其不善养者。坐卧于风凉之处。扇不息于寝寐之时。或拭以冷布。或浴以凉泉。则腠理寒侵逆其时令。即病曰伤暑矣。其藏于肌表之间。至秋收敛阳回。邪正交争。故寒热兢兢作病名曰疟者也。其有过食瓜果。好饮梅浆冷水。吞泉噙水。及爱食凉汤生蔬。此伤暑于肠胃或为霍乱等症。遗于秋病发。曰痢疾脾寒等症。此有人伤于暑者也。饥渴于道途。及乘虚而冒暑。或运气之兼胜而病。曰暑病。感之深者曰中暑。皆作头疼昏愦发热。伤寒则身热而脉大。惟伤暑则身热而脉小。又有暑风者。神昏身体拘急。类若中风 病相似。此为极重之候。盖必其人元气素弱。真阴不足。感于金消水涸之时。则内外两虚。法当清补。倍加生脉散。缘夏乃阳外阴内。表里不实。清暑益气汤。最为精确。以香藿饮为却暑之药。


一论暑者。天地炎热之气。中之多成吐泻。身热头痛烦渴。甚则昏迷不知人事。如遇是病。


切不可饮以冷水。令卧湿地。当以热汤灌之。俟其苏醒。投之以药可也。盛暑切戒劳苦淫欲之事。谚云。六月莫入房。胜似灸膏肓。诚哉是言也。虚弱之人。尤宜谨焉。


一论凡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


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也。宜人参白虎汤主之。(方见伤寒)


一论凡人之暑。于深堂大厦而得病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战而急。肢节痛而心烦。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辛温之剂。以解表散寒。


五积散主之。(方见中寒)


一论伤暑。则脉虚而身热。口燥咽干。或吐或泻。或背恶寒者。盖暑伤心。心不受邪。


则包络受之。包络相火。以火助火。则热盛而昏不醒也。大抵清心利小便为主。


黄连香薷饮


川浓朴(去皮姜汁浸炒五钱) 白扁豆(微炒五钱) 香薷(去土五钱) 加黄连姜汁炒。名黄连香薷散。


上锉一剂。水煎。入酒一分。澄冷。不拘时服。热则作泻。心烦热多。或吐逆。加姜汁炒黄连。手足搐搦。不省人事。加黄连、羌活。小便不利。加滑石、赤茯苓。吐。


加藿香、陈皮。少加姜汁。呕。加生姜、半夏。口渴。加干葛、天花粉。泻痢。加白术、茯苓。脉虚弱。加人参、五味、麦门冬。虚汗不止。加黄 、白术。心烦躁加栀子、姜炒黄连。调辰砂末服之。胸膈饱闷。加枳壳、桔梗。


一论伤暑饮冷。当风取凉。呕吐不止。用二陈汤合香薷饮。加生姜、乌梅。煎服。


一论一切外感风寒暑湿之病。内伤饮食生冷之症。悉宜此方。


二香散


香薷(一钱二分) 扁豆(炒) 浓朴(姜汁拌炒) 黄连(姜汁炒) 藿香 半夏(姜汁炒)陈皮 大腹皮 桔梗(去芦) 紫苏 白茯苓(去皮) 苍术(米泔浸) 白芷(各一钱)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一论夏月中暑危笃。而大便下血者。


香薷解毒汤


旧香薷(三钱) 浓朴(姜炒) 白扁豆(炒) 山栀(炒) 黄连 黄柏(炒) 黄芩(炒各一钱)


上锉。水煎服。


一论伤暑身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者。此胃脘积热也。


益元散 (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白滑石(水飞六两) 粉草(微炒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加蜜少许。热汤冷水任下。如欲发汗。以葱白豆豉汤调下。或用生蜜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凉水研化服亦可。


一论伤暑身热。口干烦渴。心神恍惚。小便赤涩。大便泄泻者。此脾胃虚而阴阳不分也宜服。


五苓散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肉桂(五分)


上锉散。白水煎服。本方去桂。名四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一方。加大黄。治初痢。亦治积聚食黄。并酒疽。量人虚实。多则三钱。少则二钱。须煎药八分熟。然后入之。阳毒。加芍药、升麻。去肉桂。狂言乱语。加辰砂、酸枣仁。头痛目眩。加川芎、羌活。咳嗽。加五味、桔梗。心气不定。加人参、麦门冬。


痰多加半夏、陈皮。喘急加马兜铃、桑白皮。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气块。加三棱、莪术。心热。加黄连、石莲肉。身痛拘急。加麻黄。口干嗳水。加干葛、乌梅眼黄酒疽及五疽。加茵陈、木通、滑石。鼻衄。加栀子、乌梅。伏暑鼻衄。加茅根煎。调百草霜末。五心热如劳。加桔梗、柴胡。有痰有热。加桑白皮、人参、前胡。


水肿。加甜葶苈、木通、滑石、木香。


吊肾气。加吴茱萸、枳壳。小肠气痛。加小茴、木通。霍乱转筋。加藿香、木瓜。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车前子。喘咳心烦不得眠。加阿胶炒。疝气。加小茴香、川楝子、槟榔、官桂、姜、葱。入盐一捻同服。女子红汗。加桃仁、牡丹皮。呕吐。去桂。加半夏、生姜。


一论伏暑作寒热未解。宜五苓散合白虎汤主之。伏热后。或冷水沐浴。或吃冷物。清气在脾。令日作寒栗壮热。浑身洒淅。更加桂出汗。便解。


一论伤暑烦渴。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者。宜用香薷散合四苓散。名薷苓汤。加木通二钱滑石三钱。内热心烦。加姜炒黄连八分。山栀三钱。调辰砂末。虚。倍加人参三钱。


一论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利。宜服。


十味香薷饮


黄 (二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二钱) 白茯苓(二钱) 陈皮(二钱) 浓朴(一钱) 木瓜(二钱) 香薷(二钱) 扁豆(三钱) 甘草(一钱)


上锉。水煎。温服之。


一论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痞闷。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利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


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未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热未消。必加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


其脉暑湿合则一也。宜清燥之药治之。用


清暑益气汤


黄 (蜜炙一钱) 苍术(米泔浸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 白术(去芦) 陈皮 神曲(炒)泽泻(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炒) 当归(酒洗) 青皮(去穣) 麦门冬(去心)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上锉一剂。水煎服。


一论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虚迟。表里中 也。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香薷、扁豆。有热。加黄芩。


一论外不受寒。止是内伤冰水冷物。腹痛泄泻。或霍乱吐逆者。宜理中汤。加神曲、麦芽、苍术、砂仁。此专治内。温中消食也。


一论注夏者。属阴血虚。元气不足也。夏初春末。头疼眼花。腿酸脚软。食少体弱。五心烦热。口苦舌干。精神困倦。无力好睡。胸膈不利。形如虚瘠。脉数无力。是名注夏。宜服


参归益元汤


人参(去芦五分)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怀熟地黄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陈皮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枣一枚。乌梅一个。炒米一撮。水煎服。饱闷。加砂仁、白豆蔻。恶心。加乌梅、莲肉、炒米。哕。加竹茹。烦躁。加辰砂、酸枣仁、竹茹。泻。加白术、山药、砂仁、乌梅。去熟地、知母、黄柏。小水短赤。加木通、山栀。胃脘不开。不思饮食。加浓朴、白豆蔻、益智仁、砂仁、莲肉。去熟地黄、黄柏、知母。腰痛。加杜仲、破故纸、小茴香。腿酸无力。加牛膝、杜仲。皮焦。加地骨皮。头目眩晕。加川芎。


虚汗。加黄 、酸枣仁、白术。梦遗。加牡蛎、山药、辰砂、椿根皮。虚惊烦热。加辰砂、酸枣仁、竹茹。口苦舌干。加山栀、乌梅、葛根。


一论夏月最难调理。而途中尤甚。故附方预却暑毒。清热解烦。可免中暑霍乱泄泻痢疾等症。


驱暑益元汤


人参(一钱二分) 白术(去芦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粒) 白芍(酒炒) 麦门冬(去心)甘草(炙五分) 陈皮 知母(酒炒) 香薷(各七分) 黄芩(炒三分) 白茯神(去皮木一钱)


上锉。生姜煎服。


一论途中伤暑而作水泻。腹痛烦渴者。行人不服水土。夏秋月宜随身备此丸以防之。


胃苓丸


苍术(米泔浸炒一两) 陈皮(一两) 浓朴(姜汁炒一两) 白术(去芦土炒一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肉桂(五钱) 猪苓(一两) 泽泻(一两) 人参(五钱) 黄连(姜汁炒一两) 白芍(炒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汤下。一论此方清上焦热。润肺生津止渴。


清上梅苏丸


乌梅(不拘多少清水洗净取肉半斤) 白砂糖(半斤)


上为细末。入南薄荷头末半斤。共捣成膏。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口中噙化。行路备之。解渴最妙。


千里梅花丸(长途备用)


枇杷叶 干葛末 百药煎 乌梅肉 蜡梅花 甘草(各一钱)


上俱为末。用蜡五两。先溶蜡开。投蜜一两。和药末捣二三百下。丸如鸡头实大。夏月长途。噙化一丸。津液顿生。寒香满腹。妙不可言。


一夏末秋初。热气酷烈。不可于中庭脱露身背。受风取凉。五脏俞穴。并会于背。或令人扇风。或袒露手足。此中风之原。若染诸疾。便服八味丸。补理腑脏。御邪气。仍忌三白。恐冲克药性。


一人盛暑发热。胸背作痛。饮汤自汗。用发表之药。昏 谵语。大便不实。吐痰甚多。


用十全大补一剂顿退。又用补中益气加炮姜二剂全愈。


一人夏月入房。食水果腹痛。余用附子理中汤而愈。有同患此者不信。别用二陈芩连之类而死。


一人虽盛暑。喜燃火。四肢常欲沸汤渍之。面赤吐痰。一似实火。吐甚。宿食亦出。惟食椒姜之物方快。余谓食入反出。乃脾胃虚寒。用八味丸及十全大补。加炮姜。全愈。不月平复一伤暑与伤寒俱有发热。若误作伤寒治之。则不可也。盖寒伤形。热伤气。伤寒则外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此为异耳。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渴。加知母、石膏。或人参白虎汤。天久霪雨湿令大行。苍术白虎汤。若元气素弱。而伤之重者。清暑益气汤治之。


八味丸(见补益) 补中益气汤(见内伤) 十全大补汤(见补益) 附子理中汤(见中寒)六味丸(见补益) 小柴胡汤 白虎汤(俱见伤寒)


脉∶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夏月有四证,伤寒伤风,脉证互见,中暑热病,疑似难明。


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



中暑中阳,皆热症也,动而得之谓中热,静而得之谓中暑,乃夏火之气也。吐泻或呕哕躁闷,重则热极而昏不省人事,俱用香薷散加减;元气虚脱者,用生脉散加减。


香薷饮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治。若卒中昏冒倒仆、角弓反张、不省人事、手足或发搐溺,此为暑风,不可作风治之,当以本方加羌活治之。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炒) 加黄连(姜汁炒尤妙)


上锉剂,水煎熟以凉水沉冷服。如有搐搦加羌活;泻利加白术、茯苓;脉虚弱加人参、五味子、麦门冬;


虚汗不止加黄 、白术;心烦加栀子、黄连、姜汁炒,调辰砂末服,胸胀加枳壳、桔梗;夹痰加南星、半夏;虚加人参、黄 ;小便不利加赤茯苓、滑石;呕吐加藿香、陈皮、姜汁少许;渴加葛根、天花粉。


十味香薷饮 治伏暑身倦体困,神昏头重,吐利。


黄 (蜜水炒)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陈皮 木瓜(各五分) 香薷(一钱)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各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剂,水煎服。暑风,减黄 ,加羌活一钱五分。


生脉散 滋生精气,培养真元,清心润肺。


人参(去芦,三分) 麦门冬(去心,三钱) 五味子(十五粒) 加白术(去芦,二钱)


上锉剂,水煎,不拘时服,渣再煎,则可充百茶汤。



中暑者,热伤膀胱经也。其症身热头痛、洒然毛耸、微寒口开、前板齿燥、舌燥生苔、大烦渴者,用人参白虎汤加香薷、扁豆。有身重疼痛者,用人参败毒散加香薷、黄连主之。


人参白虎汤 治夏月中 、即中热,舌燥生苔刺。


人参(五分) 石膏 知母(各一钱半) 甘草(三分)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七分) 栀子 茯苓芍药(各一钱) 陈皮(七分) 香薷(一钱) 扁豆(八个)


上锉剂,莲肉十个、乌梅一个,水煎服。热极小便遗尿不止加黄柏炒;烦躁加辰砂末、酸枣仁;若腹痛呕哕、吐泻饱闷,切不可用石膏。



中暑身热而烦、四肢沉困者,此热伤元气也。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减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闷、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利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虚。


黄 (蜜炒) 苍术(米泔制)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术(去芦) 陈皮 神曲(炒) 泽泻 黄柏(酒炒) 当归 青皮(去穣) 麦门冬(去心)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甘草(三分)


上锉剂,水煎温服。



中暑热渴、小便赤涩者,宜清利三焦也。


益元散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此药性凉,除胃脘积热,又淡能渗湿,故利小便散湿热也。


白滑石(六钱) 甘草(微炒,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加蜜少许,煎汤,冷水任下。如欲发汗,用葱白、豆豉汤调下。



中暑热渴、大便泄泻者,宜分利阴阳也。


五苓散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泄泻、小便赤少、心神恍惚。


猪苓 泽泻(各一钱)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各钱五分) 肉桂(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若本方去桂,名四苓散。


夏月感寒者,乃取凉之过也。因暑热之时,或纳凉于深堂大厦凉亭冷馆、大扇风车,风寒以伤其外,或饮食生冷瓜果冰水,寒冷复伤其内。其痛或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或恶心呕吐、泄泻腹痛,此内伤生冷、外感风寒所致也,宜藿香正气散治之。此非治暑也,因暑而致之病也。藿香正气散。(方见霍乱。)根据本方,外感重加苍术、羌活,去白术;内伤重加砂仁、神曲。



注夏者,属阴血虚、元气不足也。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弱者是。其症头眩眼花、腿酸脚软、五心烦热、口苦舌干、精神困倦、无力好睡、饮食减少、胸膈不利、形如虚怯、脉数无力,是名注夏,宜参归益元汤多服,兼服补阴丸调理。


参归益元汤 治注夏病。


人参(去芦,五分)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陈皮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甘草(一分)


上锉一剂,枣一枚、乌梅一个、炒米一撮,水煎服。饱闷加砂仁、白豆蔻;恶心加乌梅、莲肉、炒米;哕加竹茹;烦躁加辰砂、酸枣仁、竹茹;泻加炒白术、山药、砂仁、乌梅,去熟地、知母、黄柏;小水短赤加木通、山栀,胃脘不开、不思饮食加浓朴、白豆蔻、益智、砂仁、莲肉,去熟地、黄柏、知母;腰痛加杜仲、故纸、茴香,腿酸无力加牛膝、杜仲;皮焦加地骨皮,头目眩晕加川芎;虚汗加黄 、白术、酸枣仁;梦遗加牡蛎、辰砂、山药、椿根皮;虚惊烦热加辰砂、酸枣仁、竹茹;口苦舌干加山栀、乌梅、干葛。


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虚迟,表里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香薷、扁豆,有热加黄芩。


一妇人,因暑月厨房热极,遂出当风处脱衣乘凉,被风吹即头痛发热、恶寒身痛。草医不识,误认为寒,用附子理中汤,一服下咽,立时不语,口中无气,唇口青紫,心口微温,举家哭泣求救于予。诊六脉洪大而数,此热症而误用热药。以烧酒喷胸前,将镜扑之,更将新汲水入蜜,将鸡翎沃入其口数次。少顷,患人即伸舌探水,以益元汤灌下即活。


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扪之则热,按之则冷,其脉轻诊则浮大,重诊则微细。余曰∶此阴寒之症也。急服附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猝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此热邪内犯君主,黄连涤暑汤主之。


黄连涤暑汤(自制)


黄连(五分) 黄芩(一钱) 栀子(一钱五分) 连翅(一钱五分) 葛根(二钱)茯苓(二钱) 半夏(一钱) 甘草(四分)


曾世荣治衡阳侯自牧次子,五岁,盛夏泄泻,面垢烦渴,耳尻冷,惊悸。诊其心肝脉浮而洪大,脾肺脉虚而细数。曰∶面垢渴泻,脉虚细数者,此中暑也。惊悸发热,耳尻俱冷,肝心脉洪大者,此痘疮欲出也。先服黄连香薷散,解利暑毒,续投陈氏异功散,再加附子,与之实脾。二日泻止,三日疮见,不旬余而全功,此隆暑用附子之效也。(《幼幼心书》。)


费建中治钟氏小女痘,值炎天受暑,烦扰非常,壮热如焚,痘色干红,累日不起,渴思井水,仅与碗许,便觉爽朗,求之不止,竟饮及二斗,通身微汗,神怡始快,痘顿起,色亦红活,终以清火解毒收功。


猝昏晕,急以童便入即省。


忌宜俱同暑。


又方用丝瓜叶一片,白盐梅肉一枚,并取核中仁,共研如泥,新汲水调灌立瘥,兼治中暑霍乱如神。


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痰者,人身之痰饮也。因暑气鼓激其痰,塞碍心之窍隧,以致手足不知动掉而卒倒也。(张子和)


中暑卒倒如中风者,乃暑气鼓激其痰,壅塞心包,肾水素亏,不胜时火燔灼也。其证喘喝而无痰声。若中风,则必手足搐引,痰涌喉中,甚则声如曳锯。以此辨之,庶无差误。(张路玉)


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渴,先以苏合丸或来复丹研末,白汤灌下,或研蒜水灌之,皆取其通窍也。俟其稍苏,更以香薷、扁豆、浓朴之属煎服。


夏令受热,神迷若惊,此为暑厥,热邪闭塞窍隧所致。其邪入络与中络同法,牛黄丸、至宝丹,芳香利窍可效。醒后,清凉血分,如连翘、竹叶、元参、生地、二冬之属。此证大忌风药。初病暑热伤气,竹叶石膏汤,或清肺轻剂。大凡热深厥深,四肢厥冷,但看面垢齿燥,二便不通,或泻不爽,勿误认为伤寒而用温药。(《临证指南》)


清臣曰:暑证有阳暑、阴暑之分。冒热得者为阳暑,其证口渴心烦有汗;


食凉得者为阴暑,其证身痛恶寒无汗。二证阴阳互异,不可混同施治。


中暑属阳证,烦渴尿赤,白虎汤,加花粉、麦冬、滑石、竹心、车前。


热伤元气,生脉散。汗不止,加黄芪。


中暑属阴证,轻者五味异功散,加香薷(薷,音rú,草名,又名香葇)、扁豆、炮姜;重者附子理中汤,加炒芍。汗不出,去炒芍加麻黄。



《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东垣曰∶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之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等热药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大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等凉剂主之。王安道曰∶暑热之气一也,皆夏月中伤其邪而为病焉,岂以一暑热分为阴阳二证而名之耶?其避暑于深堂大厦,及恣食藏冰瓜果寒凉之物,正经所谓口得寒物、身犯寒气之病耳,自当同秋冬即病阴证伤寒处治,不可名中暑也。此论固是,抑亦有未悉之旨也欤。


愚按∶仲景伤寒论中,一证曰中 ,即中暑也,虚而微弱,烦渴引饮,体热自汗,此盖得劳役体虚而暑邪干卫之候,是宜东垣清暑益气汤等补益之剂治之而愈。一证曰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疼身热,口燥心烦,此盖得之于冬感寒邪,郁积至夏而发,乃挟暑而成大热之候,是宜黄连、白虎、解毒等汤清凉之剂调之而愈。曰中暑者,阴证内伤之为病也;曰中热者,阳证外感之为病也。曰阴曰阳,岂不于斯而明辨之乎,学人宜再思之。


脉法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弦细芤迟。(许学士云∶伤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内经》曰∶寒伤形,热防气。盖伤气而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所谓弦细芤迟,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朱肱亦曰中暑脉虚细弱,暑脉虚可知矣。)


脉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不见。(微弱隐伏,皆虚类也。)


方法


丹溪曰∶夏月阳气尽出于地,人之腹属地气,阳气于此时浮于肌表,腹中之阴虚矣。夏月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冷看误矣。古人治暑,有用大顺散等剂,盖以凉亭水阁寒凉冰雪之伤,不用温剂,病何由安,非为伏阴而用也。火令之时,流金烁石,何阴冷之有。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虚而何。


暑证,用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五苓散等药。有挟痰者,加南星、半夏之类。挟虚者,加入参、黄 之类。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条)



戴氏曰∶暑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黄连香薷饮,黄连退热,香薷消暑气。或身热头疼、躁乱不宁者,或身如针刺者,此为热伤在肉分也,当以解毒、白虎等汤加柴胡,气虚加人参。或咳嗽发寒热、盗汗出不止、脉微者,热在肺经,火乘金也,此为中暑,宜用清肺汤、柴胡天水散之类急治则可。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大胜,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烦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痞满,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泄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未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热相搏,必加之以迟,病虽互换少差,其脉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


黄 (汗少,一钱) 苍术(各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炒) 川归 青皮 麦门冬(去心)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白虎汤(仲景) 治暑热发渴。(方见伤寒门。)


益元散(河间,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此药能燥湿,分利水道,实大腑,化热毒,行积滞,逐凝血,补脾胃,降火之要药也。(方见痢门。)


香薷饮(局方) 治一切暑热腹痛,霍乱吐利烦心等证。


香薷(三钱) 浓朴(姜制) 白扁豆(炒,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七分,去渣温服。


黄莲香薷饮(局方) 治证同前,以前方去扁豆,加黄连七分半也。


十味香薷饮


香薷(一钱) 人参 陈皮 白术 白茯苓 白扁豆(炒) 黄 木瓜 浓朴(各五分,姜汁制炒) 甘草(炙,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桂苓甘露饮(河间) 治伏暑,发渴脉虚。


桂心 人参 黄 茯苓 白术 甘草 葛根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火 ,另研) 木香(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五苓散(方见伤寒门。) 本方加茵 ,名茵 五苓散,治湿热发热黄证最捷。


大顺散(易老)


甘草 干姜 杏仁(汤煮,去皮尖,炒) 肉桂(各等分)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同炒,次入姜,却下杏仁炒过,筛去砂,同桂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王安道曰∶大顺散,本为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呕吐、水谷不分、脏腑不调所立,故甘草、干姜皆经火炒,又肉桂而非桂枝,盖温中药也。内有杏仁,不过取其能下气耳。若以此药治静而得之之证,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内烦矣。


愚按∶《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暑月,岂可用此热药。此方虽录于此,不可轻用。


生脉散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泡去心,各等分)


上细切,水煎,夏月时时代熟水饮之。孙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东垣曰∶夏月服生脉散加黄 、甘草,令人气力涌出。



(祖传方)


凡人夏月冲斥道途,或于田野中务农作劳,或肥白气虚之人,不能抵当暑热,忽然昏闷运仆,其气将绝。如在日中,即当移病者于阴处,徐徐以温汤水灌之。如未苏,急灸气海穴,以复其元气。醒后,以大剂滋补之药补之。切不可灌以凉水,即死。


愚按∶《内经》有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愦愦乎若坏都,乎不可止。是则中暑运厥之候也。


(或名暑风,以与中风相似也。)


其证卒然闷倒,汗多,(先出之汗多热,后出之汗多冷。)面垢,(汗多则面油腻。)昏不知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多于田间路上烈日中得之。以来复丹末同苏合香丸,(见诸中。)用汤调灌。或单用来复丹调灌,或却暑散水调灌亦得。如仓卒无药,急研蒜水以灌之。盖中暑毒,阳外阴内,(阳气随汗大泄,在内之血液,痰、食,无气以温,皆变寒凝)


故诸暑药多用热剂。如大顺散之用姜、桂,枇杷散之用丁香是也。大蒜辛暖,暖取其回阳,辛取其通窍散结。(阴寒凝结,痰涎阻滞,则关窍不通也。)又蒜气臭烈,能通诸窍,大概极香极臭之物,皆能通窍也。候稍苏,继以益元散。(见伤暑。)气实者,苍术白虎汤,气虚者,人参白虎汤。(并见发热。)热死人切勿便与冷水,(恐热血得冷而凝结也。)及卧冷地,正如冻死人不得遽近火也。故凡行路 死者,惟得置日中热地上,令人溺热土,取罨其脐,或令近火,以热汤灌之,或布蘸热汤,更易熨其心腹脐下,(以引热外出也。观汤火伤者,误以冷水洗之,即激火内攻,可见。)急以二气丹汤灌之。一方用不蛀皂角,刮去黑皮,烧烟欲尽,盆合地上,周遭令勿透烟,每用皂角灰一两,甘草末六钱,和匀,每服一钱,温浆水调下,昏迷不醒者,不过两服。盖中暑人,痰塞关窍,皂角能疏利去痰也。又有暑迷一证,似中而轻,(但昏迷耳,未至闷倒。)欲睡懒语,(暑气乘心,烦闷所致。)壮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散(见中风)加香薷一钱。醒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香薷饮。若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内寒何以渴,汗出津竭也。)甚欲裸形,此阴盛格阳,宜温药,香薷饮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缩脾饮加附子,亦浸冷服。(详伤暑门。)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以微火炒,用柳棍搅,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


太阴玄精石(研,飞) 舶上硫黄(透明者,各一两) 五灵脂(水澄去砂,晒干)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两) 上用五灵脂、二橘皮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气末拌匀,好醋打糊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赤茯苓(去皮)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姜(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调服。



甘草(锉寸长,三十斤) 干姜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去粗皮,各四斤)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筛净,后入桂一处捣罗。每服二钱,水一钟,煎七分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服,不拘时,以沸汤点服亦得。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汤浸,去穣,焙) 丁香 浓朴(去皮,涂姜汁炙,各半两) 白茅根麦门冬(去心) 干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香薷(七钱半)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温汤调服亦得。如烦躁,用井花水调下。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硝石 硫黄(各等分)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新井水送下。



香薷(一两) 浓朴(姜汁炒) 扁豆(炒,五钱) 冷服。热盛加黄连。



(即前方加茯苓、甘草、木瓜。)



(即六味香薷饮加陈皮、白术、人参、黄 。)



缩砂仁 乌梅肉(净) 草果(煨,去皮) 炙甘草(各四两) 干葛(锉)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白扁豆(炒) 茯神 浓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一两) 香薷(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盐汤亦可。



人参(五钱)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钱) 上水煎服。


中暑汗出身壮热,头痛大渴烦不宁,气乏衶倦两足冷,加味人参白虎灵。


[注]


中暑之证,身热有汗,因暑热熏蒸,故头痛口渴,烦躁不宁,甚则气乏神倦,足冷恶寒,须以加味人参白虎汤治之。


(加味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生知母粳米甘草苍术水煎服。


(方歌)


加味人参白虎汤,暑热伤气服最良,参膏知母粳米草,停饮呕水更加苍。


暑证门


中暑汗出身壮热,头痛大渴烦不宁,气乏神倦两足冷,加味人参白虎灵。


【注】中暑之证,身热有汗。因暑热熏蒸,故头痛口渴,烦躁不宁,甚则气乏神倦,足冷恶寒。须以加味人参白虎汤治之。


加味人参白虎汤


人参 石膏(生) 知母(生) 粳米 甘草 苍术


水煎服。


【方歌】加味人参白虎汤,暑热伤气服最良,参膏知母粳米草,停饮呕水更加苍。


张某某,男,24岁


头晕恶心,呕吐酸腐痰水,舌白滑腻,脉象灞滑且数。暑热外受,痰浊中阻,用芳香宣化方法,以定其吐。


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香薷6克,川连6克,半夏10克,苏梗10克,竹茹6克,枳壳6克,厚朴6克,白芷6克(后下),炙枇杷叶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0克,三剂


药后吐止,头晕恶心皆除,停药观察,休息数日而愈。


【按】:此暑热引动痰湿,故用温病中暑湿治法。佩兰、藿香、白芷皆后下取其芳香以化湿浊,川连、半夏、苏梗三药相配为下气降逆定吐之圣剂要药,枳壳、厚朴行气消痰,竹茹、杷叶和胃清热,香薷消暑热于外,茅芦根利暑湿于下,焦三仙和脾胃于中。用药虽多,各有所用,互相协同,以奏全功,治暑热痰湿者,可仿此用药。


来复丹(《和剂》) 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伏暑泄泻如水。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以微火炒,用柳蓖搅,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 太阴玄精石(研,飞) 舶上硫黄(透明者。各一两) 五灵脂(水澄去砂,晒干)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两)


上用五灵脂、二橘皮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气末,拌匀,好醋打糊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苏合香丸(见卒中。)


却暑散(《得效》)


赤茯苓(去皮) 甘草(生,各四两)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调服。


香薷饮(《和剂》)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皆治之。一方,又加黄连四两,用姜汁同炒令黄色,名黄连香薷散。如有搐搦,加羌活煎服。


香薷(去土,一斤) 白扁豆(微炒,半斤) 浓朴(去皮,姜汁炙熟,半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酒少许,煎七分,沉冷,不拘时服。


香薷汤(《和剂》)


白扁豆(炒) 茯神 浓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一两) 香薷(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盐汤点亦得。


大顺散(《和剂》)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锉寸长,三十斤) 干姜 杏仁(去皮尖,炒) 肉桂(去粗皮,各四斤)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筛净;后入桂,一处捣罗。每服二钱,水一盅,煎七分,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服;不拘时,以沸汤点服亦得。


枇杷叶散(《和剂》) 治中暑伏热,烦渴引饮,呕哕恶心,头目昏眩。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汤浸,去瓤,焙) 丁香 浓朴(去皮,涂姜汁炙,各半两) 白茅根 麦门冬(去心) 干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香薷(七钱半)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温汤调服亦得,如烦躁用井花水调下。


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二气丹(《济生》)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泻或呕。


硝石 硫黄(各等分)


上为末,于银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新井水送下。


星香散(见中风。)


缩脾饮(《和剂》) 消暑气,除烦渴。


缩砂仁 乌梅肉(净) 草果(煨,去皮) 甘草(各四两,炙) 干葛(锉)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去滓,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苍术白虎汤(见伤暑。)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生脉散(《医录》)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五钱)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钱)


上水煎服。


大黄龙丸(《百一》) 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烦渴呕吐,昏闷不食。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 雄黄 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


上五味,研末,入面和匀,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见》云∶有中 昏死,灌之立苏。


地榆散(《良方》)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并治血痢。


地榆 赤芍药 黄连(去须) 青皮(去白,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浆水调服,如无,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中暑之症,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以来复丹末,同苏合香丸,用汤调灌。或以来复丹研末,汤调灌之。却暑散水调灌下亦得。候其人稍苏,则用香薷饮、香薷汤煎熟去渣,入麝香少许服。或剥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盖中伤暑毒,阳外阴内,诸暑药多有暖剂,如大顺之用姜桂,枇杷叶散之用丁香,香薷饮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气臭烈,能通诸窍,大概极臭极香之物,皆能通窍故也。热死人切勿便与冷水及卧冷地,正如冻死人须先与冷水,若遽近火即死。一法∶行路 死人,惟得置日中,或令近火,以热汤灌之即活。初觉中暑,即以日晒瓦,或布蘸热汤更易熨其心腹脐下,急以二气丹末,汤调灌下。一方用不蛀皂角不拘多少,刮去黑皮,烧烟欲尽,用盆合于地上,周遭勿令透烟。每用皂角灰一两,甘草末六钱和匀,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气虚人温浆水调下。昏迷不省者,不过两服。盖中暑人痰塞关窍,皂角能疏利去痰故也。又有暑途一证,似中而轻,欲睡懒语,实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饮加香薷一钱。苏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宜香薷饮。苏后为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甚欲裸形,状如伤寒,阴盛格阳,宜用温药香薷饮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缩脾饮加附子,亦浸冷服。


东垣云∶静而得之谓之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散也。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俱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顺散主之是也。动而得之为中热。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元气,非形体受病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疼,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薛氏云∶若人元气不足,用前药不应,宜补中益气汤主之。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若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阳气者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解暑。若中者,乃阴寒之症,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今患暑症殁,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温补其内,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夫香薷饮,乃散阳气导真阴之剂也。


须审有是证而服,亦何患哉。若人元气素虚,或犯房过度而饮之者,适所以招暑也。


赞助(淘宝)

赞助(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