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疟---[]
- 《金匮翼》:温疟
- 《伤寒捷诀》:温疟
- 《伤寒括要》:温疟
- 《伤寒心法要诀》:温疟
- 《圣济总录》:温疟
- 《时病论》:温疟
- 《医述》:温疟
- 《医学心悟》:温疟
- 《新修本草》:温疟
- 《四圣心源》:温疟
- 《温病条辨》:温疟
- 《温疫论》:温疟
《金匮翼》:温疟
瘟疟者,先热而后寒,与风疟大略则同,其但热而不寒者,经所谓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夏阳气大发,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外台》云∶病疟六七日,但见热者,温疟也。与夏伤暑而秋病疟者不同。又有先伤风而后伤寒者,亦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与此亦不同。
桂枝白虎汤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石膏(一斤,碎) 桂枝(三两) 粳米(六合)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延年疗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汤
知母 鳖甲(炙) 骨皮(各三两) 常山(二两) 竹叶(一升) 石膏(四两)
水煎,分三服。
《伤寒捷诀》:温疟
温疟多因坏病成.后寒先热往来频.小柴加桂专能治.白虎人参实可平.温疟者.冬受寒邪.复感春寒而发也.其脉尺寸俱盛.其症先热后寒.或寒热往来.此寒坏病也.宜小柴胡汤少加薄桂主之.如热多倍加柴胡.寒多倍加桂枝.若热甚而烦躁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大抵伤寒温疟.不与杂症同.宜参证治之.
《伤寒括要》:温疟
(此伤寒坏病也前热未除复感寒邪变为温疟)
寒热往来.口苦胸满.(小柴胡加桂枝芍药汤烦渴用人参白虎汤)
《伤寒心法要诀》:温疟
温疟得之冬中风,寒气藏于骨髓中,至春邪气不能发,遇暑烁髓消肌形,或因用力腠发泄,邪汗同出故热生,衰则气复寒后作,证同温热治相同。
【注】经曰∶温疟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尚微,邪气不能自出,因值大暑,烁脑髓消肌肉,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同出,出则阴虚而阳盛,故热生也,衰则气复入,入则阳虚而阴盛,故后作寒也。其证同温热,治亦相同也。
《圣济总录》:温疟
论曰温疟之状,内经所谓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其证先热后寒,病以时作是也,盖风为阳气,寒为阴气,风气先胜,故先热而后寒,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肾,内至骨髓。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至夏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俱出,故气从内之外,其法宜先治其阳,后乃治其阴也。
治温疟初发,身热头痛,不可忍,临醒时即寒栗战动。麻黄汤方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羌活(去芦头) 牡丹(去心) 独活(去芦头) 栀子(去皮) 柴胡(去苗) 桔梗(锉炒) 升麻 荆芥穗 大黄(锉炒) 半夏(洗去滑焙)木香 知母(焙) 黄芩(去黑心各半两)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同煎取七分,去滓未发时服治温疟初壮热,后寒战,骨节酸痛,口干烦渴。芦根汤方
芦根(锉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 升麻 葛根(锉各三分) 山栀子(去皮半两) 石膏(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叶十片,煎取一盏,去滓温服,未发前连三服。
治温疟骨节疼痛,时呕,朝发暮解,暮发朝解。知母汤方
知母(焙干三分),甘草(炙锉一两) 石膏(碎三两) 粳米(一合) 桂(去粗皮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温服,未发前不拘时候。
治温疟壮热憎寒,不能食。地骨皮汤方
地骨皮 知母(锉焙各三分) 鳖甲(去裙 醋浸炙黄) 常山(锉各半两) 石膏(碎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温疟寒少热多。冬瓜汤方
常山(细锉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用冬瓜汁一盏,煎七分放温,未发前服。
治温疟。常山汤方
常山(锉半两) 鳖甲(去裙 醋浸炙黄) 甘草(生锉各一两) 车前草(一握切或用子三合)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浆水一盏,浸药一宿,当发前一日,以急火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治温疟热渴体痛。松萝汤方
松萝(半两) 乌梅肉(炒) 栀子(去皮) 鳖甲(去裙 醋浸炙黄各半两) 升麻(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茶末半钱匕,煎至七分去滓,未发前空服温服。
治温疟。常山丸方
常山(锉) 乌梅肉(炒) 豉(炒) 天灵盖(酥炙黄各三分) 丹砂(研) 知母(切焙) 蜀漆(各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并未发前服。
治温疟壮热微寒。常山饮方
常山(锉半两) 淡竹叶(锉一握) 小麦(一合)
上三味。以水三盏渍药一宿,明旦煎取二盏去滓,未发前逐旋温服。
治温疟日渐羸瘦,欲成骨蒸。常山汤方
常山(锉) 猴骨(炙黄各三分) 乌梅肉(炒) 甘草(炙锉各半两) 车前叶(一握) 天灵盖(烧作灰一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疟未发前温服,微吐为效。
《时病论》:温疟
经谓∶温疟由冬令感受风寒,伏藏于骨髓之中,至春不发,交夏阳气大泄,腠理不致,或有所用力,伏邪与汗并出,此邪藏于肾,自内而达于外。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
衰则其气复入,入则阳虚,阳虚生外寒矣。又谓∶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温疟之证,先热后寒,其脉阳浮阴弱,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凉,宜清凉透邪法治之。如汗多者去淡豉,加麦冬、花粉。如舌苔化为焦黑者,宜清热保津法治之。嘉言云∶治温疟,当知壮水以救其阴,恐十数发而阴精尽,尽则真火自焚,顷之死矣。此与香岩论温病,当刻刻护阴之说,不相悖也。凡有变证,仿春温、风温、温病、温毒门中之法可也。
或问∶温疟得之于冬,发之于夏,何不列于温病之门,或附于热病之后,今列如斯,其意何也?答曰∶就温字而言,当列于彼,就疟字而论,当附于此,欲使学人,知诸疟有先热后寒,有先寒后热,有寒多热少,有寒少热多,有独热不寒之各异也。又问∶《金匮》论温疟,谓身无寒但热,今先生论中谓先热后寒,得毋有违仲景乎?曰∶先热后寒者,遵《内经》之训也。《金匮》谓无寒但热,定系传写之讹。殊不知但热无寒,乃瘅疟也,不可不为分辨。
《医述》:温疟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金匮》)
《内经》所称先热后寒之温疟有二∶一者先伤于风,后伤于寒,风为阳邪,寒为阴邪,先阳后阴,故先热后寒。此以风寒两伤营卫之法治之,初无难也。其一为冬感风寒,深藏骨髓,内舍于肾,至春夏时令大热而始发。其发也,疟邪从肾出之于外而大热,俟其疟势外衰,复返于肾,而阴精与之相持,乃始为寒。设不知壮水之主,急救其阴,十数发而阴精尽矣,阴精尽则真火自焚,洒洒时惊,目乱无精,顷之死矣。所以伤寒偏死下虚人,谓邪入少阴,无阴精以御之也。而温疟之惨,岂有异哉!(喻嘉言)
温疟有三,总属阳盛,而浅深之邪不同。仲景所言于《金匮》者,温疟之一也。《素问》又有温疟二证,证不同而因亦异。仲景所言者二证,但热不寒之疟也,一曰瘅疟,一曰温疟。《内经》所言者二证,先热后寒之疟也,俱曰温疟,此以寒热之有无、先后为分晰者也。仲景所名瘅疟,但热不寒之热,热根生于心,而热气舍于分肉;至于温疟之但热不寒之热,则不渴,阳郁于表之热,故脉如平,此二证,其热大分浅深也。《内经》所言之第一种温疟,其先热后寒之热,亦如仲景所言之温疟,不过阳郁于表之热,特寒热之次序,稍变于常疟耳,其发亦以时变,而仍不失其常,亦热之浅者也。至《内经》所言第二种之温疟,则又似同于仲景所言之瘅疟矣。然先热后寒,与瘅疟之但热不寒又不同。盖寒热之见于外不同,而积热生于里有同耳,何以谓之同于瘅疟?以仲景所言瘅疟有夙热,而《内经》所言温疟,亦有夙热者也。仲景所言夙热藏于心脏,《内经》所言夙热藏于肾脏也。疟病原非脏邪,以热在脏为疟之根,如疟母在肝脏,为疟之母,俱系于脏,而以脏言。而疟则究非脏病,故热藏于心,即根于心;热藏于肾,即根于肾,此俱热之深者也。
○《内经》言温疟有二,喻氏引以发明《金匮》之未备,但未言方出治。予总以白虎汤主之,治心火于少阴,与治肾火于少阴,亦相去不远也。气虚加人参,津亡加生地,血虚加归、芍,热甚在心加黄连,在肾加黄柏,俱不出阳盛救阴之法也。(魏荔彤)
《医学心悟》:温疟
伤寒邪热未除,复感风邪,变为温疟。温疟之状,寒热根据时而作,大抵热多寒少,或先热后寒,每致神昏谵语,与时行正疟不同。治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黄连、知母、贝母以清之。然温疟寒热以时,又与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者,自是不同。
《新修本草》:温疟
常山(《本经》寒,《别录》微寒)
蜀漆(《本经》平,《别录》微温)
牡蛎(《本经》平,《别录》微寒)
鳖甲(《本经》平)
麝香(《本经》温)
麻黄(《本经》温,《别录》微温)
大青(《别录》大寒)
防葵(《本经》寒)
猪苓(《本经》平)
防己(《本经》平,《别录》温)
茵芋(《本经》温,《别录》微温)
巴豆(《本经》温,《别录》生温、熟寒)
白头翁(《本经》温)
女青(《本经》平)
芫花(《本经》温,《别录》微温)
白薇(《本经》平,《别录》大寒)
菘萝(《本经》平)
《四圣心源》:温疟
先伤于寒而后中于风,先寒后热,是谓寒疟;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是谓温疟。以冬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及其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是以寒生也。
《温病条辨》:温疟
五十、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之类也。彼此实足以相混,故附于此,可以参观而并见。治以白虎加桂枝汤者,以白虎保肺清金,峻泻阳明独胜之热,使不消烁肌肉,单以桂枝一味,领邪外出,作向导之官,得热因热用之妙。经云∶“奇治之不治,则偶治之,偶治之不治,则求其属以衰之”,是也,又谓之复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辛凉苦甘复辛温法)
知母(六钱) 生石膏(一两六钱) 粳米(一合) 桂枝木(三钱) 炙甘草(二钱)
水八碗,煮取三碗。先服一碗,得汗为知,不知再服,知后仍服一剂,中病即已。
五一、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仲景于瘅疟条下,谓以饮食消息之,并未出方,调如是重病而不用药,特出饮食二字,重胃气可知。阳明于脏象为阳土,于气运为燥金,病系阴伤阳独,法当救阴何疑。重胃气,法当救胃阴何疑。制阳土燥金之偏胜,配孤阳之独亢,非甘寒柔润而何!此喻氏甘寒之论,其超卓无比伦也。叶氏宗之,后世学人,咸当宗之矣。
五汁饮(方见前)
〔加减法〕此甘寒救胃阴之方也。欲清表热。则加竹叶、连翘;欲泻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肺之化源,则加知母;欲救阴血,则加生地、元参;欲宣肺气,则加杏仁;欲行三焦开邪出路,则加滑石。
五二、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肺疟,疟之至浅者。肺疟虽云易解,稍缓则深,最忌用治疟印板俗例之小柴胡汤,盖肺去少阳半表半里之界尚远,不得引邪深入也,故以杏仁汤轻宣肺气,无使邪聚则愈。
杏仁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桑叶(一钱五分) 茯苓块(三钱) 白蔻皮(八分) 梨皮(二钱)
水三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五三、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心疟者,心不受邪,受邪则死,疟邪始受在肺,逆传心包络。其受之浅者,以加减银翘散清肺与膈中之热,领邪出卫;其受之重其,邪闭心包之窍,则有闭脱之危,故以牛黄丸,清宫城而安君主也。
加减银翘散方(辛凉兼芳香法)
连翘(十分) 银花(八分) 元参(五分) 麦冬(五分,不去心) 犀角(五分) 竹叶(三分)
共为粗末,每服五钱,煎成去渣,点荷叶汁二、三茶匙。日三服。
安宫牛黄丸方(见前)
《温疫论》:温疟
凡疟者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此常疟也,以疟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疟,以疫法治者生,以疟法治者死。里证者下证也,下后里证除,寒热独存者,是温疫减,疟证在也。疟邪未去者,宜疏,邪去而疟势在者宜截,势在而挟虚者宜补。疏以清脾饮,截以不二饮,补以四君子,方见疟门,仍恐杂乱,此不附载。
赞助(淘宝)
赞助(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