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血---[]
《金匮翼》:溲血
溲血有虚有实,实者下焦积热,血为热迫,尿血成淋。虚者房劳内作,血失统御,溺血不已。亦有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渗小肠而尿血者,当参合脉证治之。
凡小便血出,成淋作痛,或杂尿而出者,从膀胱中来也。如血出不痛者为尿血,乃心热移于小肠,血从精窍中来也。
《济生》小蓟饮子 治下焦结热之剂。
生地(四两)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 淡竹叶 藕节 当归 山栀仁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一方有白茅根、阿胶。
鹿茸散 治下元虚惫,小便尿血,日夜不止之剂。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黄) 当归(焙) 生地黄(焙,各二两) 蒲黄(一合)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日二。一方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
如神散 治心脏有热,热乘于血之剂。
阿胶(蛤粉炒,一两) 山栀 车前子 黄芩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井华水调服,日三。此方合犀角地黄汤用之良。
发灰散
乱发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以醋二合、汤少许调服,或以侧柏叶汁调糯米粉,和丸梧子大,汤服五十丸。
鹿角胶丸 治房事劳伤,小便出血。
鹿角(一两,炒成珠) 没药 油发灰(各六钱)
上为末,取白茅根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空心盐汤吞七八十丸。
《医学纲目》:溲血
□
〔无〕玉屑膏治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黄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时,蘸蜜炙干,复蘸复炙,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至熟,蘸黄 、人参末吃,不以时,仍以盐汤送下。
□
〔《外》〕疗虚尿血方。干胶三两,炙捣末,酒二升,和温服。
□
〔无〕发灰散治小便尿血。
发灰(《本草》云∶发灰能消瘀血,通关格,利水道,破痈疽血衄。丹溪云∶发,补阴甚捷。)
上一味,每用二钱,以米醋二合,汤少许服,井花水调亦得。一法茅草根、车前子煎汤调下尤妙。兼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一两口,或舌上出血如针孔。若鼻衄,吹内立已。
□
〔葛〕治小便出血。当归四两,细锉,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
〔丹〕有血虚,四物汤加牛膝膏。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全文见痿。)
□
〔姚氏〕治小便出血。龙骨末方寸匕,水调温服,日三服瘥。
□
〔《肘》〕治淋下血。麻根十枚,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取血神效。
□
〔《经》〕治尿血不止。以郁金一两捣为末,葱白一握相和,水一盏,煎三合去渣温服,日三服。
□
〔《济》〕鹿角胶丸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鹿角胶(半两) 没药(另研) 油头发灰(各三钱)
上为末,用茅根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全文见诊病传变。)
□
〔仲〕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 不通。
□
〔丹〕溺血属热,山栀炒水煎,或用小蓟、琥珀。
□
〔《玄》〕小便出血,是心伏热在于小肠,宜镜面草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以八正散加麦门冬,葱煎服。如小便涩痛,以海金沙细末调治之。(八正散见淋条。)
□
〔《外》〕治尿血。车前草捣取汁五合,空心服之。
□
〔《济》〕小蓟饮子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四两)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 藕节 淡竹叶 当归(去芦,酒浸)山栀仁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
〔无〕 草汁法。(方见淋。)
□
〔丹〕尿血实者,可用当归承气汤下之,后以四物加山栀。(当归承气汤即调胃承气加当归。)
□
〔《脉》〕尺脉滑,气血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宜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
□
〔丹〕冬荣散治小便出血,及肠风下血。
用夏枯草烧灰存性为末,米饮下。一方,用凉水调下。
少阴涩,则病积溲血。(又见积块。)
咳而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逆也。(全文见诊生死。)
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逆也。(同上。凡脉曰劳曰强曰劲曰搏者皆谓有力而实也。)
《医碥》:溲血
痛者为血淋,见淋症门。不痛者为溺血。不论何脏之血,但损伤妄行,皆得渗入膀胱,与尿同出。盖不上行则下趋,可以渗入肠胃,亦可以渗入尿胞。此《准绳》谓∶溲血、淋血、便血,三者虽前后阴不同,而受病则一。其散血、止血等药,无越数十品之间,惟向导少异,其说固甚允也。若不与尿同出,乃从精窍出也。盖清道之血,上可从鼻出,下亦可从精窍出,多因色欲而成,牛膝四物汤。服诸药不效者,所溺之血成块、不得出而痛甚者,珀珠散甚效。
《友渔斋医话》:溲血
朱(十一) 热邪迫入太阳,溺赤溲血,治宜嘘血归经,导去火邪。
黄 当归 柴胡 升麻 黄柏 生地 木通 知母 甘草 淡竹叶
《张氏医通》:溲血
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可知溺血之由。无不本诸热者。多欲之人。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溺出。脉必洪数无力。治当壮水以制阳光。六味加生牛膝。溺血不止。牛膝一味煎膏。不时服之。有气虚不能摄血者。玉屑膏最妙。方用人参、黄 等分为末。以白莱菔切片蜜炙。不时蘸末食之。岂非虚火宜补宜缓之意欤。然痛属火盛。则谓之血淋。不痛属虚。谓之溲血。二者不可不辨。溲血。先与导赤散加桂、苓作汤。若服药不效。此属阴虚。五苓散加胶、艾。下四味鹿茸丸。小便自利后有血数点者。五苓散加桃仁、赤芍。暴病脉滑实者。加大黄、滑石、甘草、延胡索下之。溲血日久。元神大虚而挟虚热。所下如砂石而色红。有如石淋之痛。神砂妙香散加泽泻、肉桂。病久滑脱者。去黄 、山药、桔梗、木香。加 飞龙骨、益智仁。即王荆公妙香散。虚寒。以此汤吞四味鹿茸丸。老人溲血。多是阴虚。亦有过服助阳药而致者。多难治。惟大剂六味丸加紫菀茸作汤服之。咳而溲血脱形。脉小劲而搏。逆也。溲血日久。形枯六味加五味子作汤。另用肉桂末三钱。飞罗面糊。分三丸。用煎药调下。甫入喉。其血顿止。少顷。口鼻去血块数枚而愈。自此数年之患。绝不再发。
《张聿青医案》:溲血
□
倪(左) 小便混浊如泔,有时带出血条,却不作痛。此肾虚而湿热袭入肾与膀胱。宜泄热利湿。
海金沙(三钱) 当归炭(二钱) 川萆 (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地(四钱) 滑石块(三钱)丹皮炭(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鲜藕(三两煎汤代水)
【二诊】 尿血不止,尿管并不作痛。脉形细弱。肾虚湿热内袭,实少虚多之象也。
炙生地(四钱) 当归炭(二钱) 蒲黄(六分) 牛膝炭(三钱) 炒萸肉(一钱五分) 生甘草(三分)丹皮炭(二钱) 山药(四钱) 藕节炭(三枚)
【三诊】 膀胱湿热稍化,血稍减少,小溲仍然混浊。前法再进一筹。
大生地(四钱) 当归炭(二钱) 蒲黄炭(五分) 沙苑(盐水炒三钱) 生山药(三钱) 丹皮炭(二钱)牛膝炭(三钱) 炒萸肉(一钱五分) 淡秋石(一钱) 藕汁(一杯温冲)
【四诊】 尿血渐减,脉亦稍缓。痛者为火,不痛者为虚。再益肾之阴。
大生地(三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 大熟地(二钱) 山药(三钱) 旱莲草(三钱)炒萸肉(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潼沙苑(三钱) 藕节(二枚)
【五诊】 尿血降序,尚未能止。脉象微数。肾虚而虚火内迫。再育阴泄热。
大熟地(四钱) 炒五味(三分) 茯神(三钱) 旱莲草(三钱) 淡秋石(一钱) 大麦冬(二钱)炒萸肉(二钱) 丹皮(二钱) 生山药(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 藕节炭(三枚)
【六诊】 尿血渐退。再壮水益阴。
生熟地(各三钱) 粉丹皮(二钱) 炒萸肉(二钱) 炙五味(三分) 麦冬(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淡秋石(二钱) 生山药(三钱) 泽泻(盐水炒三钱) 藕节(三枚)
【七诊】 尿血之后,肾阴不复。再壮水育阴。
生熟地(各三钱) 生山药(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 大天冬(二钱) 党参(三钱) 生熟草(各三分)炙五味(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大麦冬(一钱五分)
【八诊】 溲血之症,原由肾水内亏,虚火郁结,迫损血分。前投壮水制火,诸恙得平,调理之计,自宜扩充前意。兹参入清养上中,以肺阴在上,而为水之上源也。
西洋参(二两) 奎党参(四两) 生山药(三两) 生于术(二两) 炒萸肉(一两) 炒扁豆(三两)云茯苓(三两) 川石斛(四两) 粉丹皮(二两) 肥玉竹(三两) 怀牛膝(盐水炒三两) 生熟地(各二两)天麦冬(各三两) 甘杞子(三两) 白芍(酒炒一两五钱) 生熟草(各五钱) 当归炭(一两五钱) 女贞子(酒炒三两) 潼沙苑(盐水炒三两) 浓杜仲(盐水炒二两) 炒知母(二两) 泽泻(一两)
用清阿胶三两,龟板胶三两,鱼鳔胶二两,冰糖三两,四味溶化收膏,每日晨服一调羹。
□
某 尿血并不作痛。
益元散 黑山栀 龙胆草 制香附 黄柏(盐水炒) 甘草梢 川萆 赤白苓 车前子 泽泻
□
左 尿血而不作痛。叠投壮水益肾,诸恙渐平无如平。素多湿,水得补而渐复,湿得补而渐滞,所以目带黄,而食不馨香也。急宜流化湿热。
制半夏(二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 上广皮(一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西茵陈(二钱) 猪茯苓(各二钱)
又 小溲渐清,而面目尚带浮黄,还是气滞湿郁情形。
前方去茵陈香附,加于术砂仁玫瑰花广藿香。
□
左 溲血已止,而脉象尚觉弦硬。的是肝肾两亏,不能固摄,湿热乘袭其地。再从壮水之中,参以坚阴。
生地炭(四钱) 生牛膝(五分) 黑丹皮(一钱) 龟甲心(五钱) 茯苓(三钱) 黄柏炭(一钱五分)黑山栀(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淡竹叶(一钱五分) 鲜藕(一两) 黄茧壳(二钱二味煎汤代水)
□
右 由牙疳而至鼻衄,兹则溲血作痛甚剧。此湿热蕴遏膀胱。
海金沙(三钱) 黑山栀(三钱) 木通(五分) 滑石(四钱) 黄柏(盐水炒二钱) 丹皮炭(二钱)侧柏炭(三钱) 小蓟(一钱) 鲜生地(七钱) 淡竹叶(三钱)
《证治准绳·类方》:溲血
五苓散(见消瘅。) 四物汤(见虚劳。)
胶艾汤(《和剂》)
阿胶(碎,炒燥) 芎 甘草(炙,各一两) 当归 艾叶(微炒,各三两) 白芍药 熟干地黄(各四两)
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鹿茸丸(《济生》)
川牛膝(去芦,酒浸) 鹿茸(去毛,酒蒸) 五味子(各二两) 石斛(去根) 棘刺 杜仲(去皮,炒)阳起石( ) 川巴戟(去心) 山药(炒) 菟丝子(淘净,酒蒸) 附子(炮,去皮尖) 川楝子(取肉,炒)磁石( ) 官桂(不见火) 泽泻(各一两) 沉香(半两,另研)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八味地黄丸(见虚劳。)
鹿角胶丸(《济生》) 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鹿角胶(半两) 没药(另研) 油头发灰(各三钱)
上为末,用茅根汁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辰砂妙香散(见心痛。) 调胃承气汤(见发热。)
玉屑膏(《三因》) 治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黄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时,蘸蜜炙干,复蘸复炙,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至熟蘸黄 、人参末吃,不以时,仍以盐汤送下。
小蓟饮子(《济生》) 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黄(四两)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 藕节 淡竹叶 当归(去芦,酒浸) 山栀仁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当归散(《玄珠》) 治妇人小便出血,或时尿血。
当归 羚羊角 赤芍药(各五钱) 生地黄(一两) 大蓟叶(七钱半)
分作三帖,水煎,食前服。
治血淋方牛膝(一两) 黄柏 知母 泽泻(各一两) 麦门冬 天门冬 山栀仁(各一两半) 生地黄(二两)
上为末,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白汤吞下八九十丸。
又方人参 白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 山楂 茯苓(各八分) 黄 (七分) 升麻(三分)
上水煎服。
又方牡丹皮 当归 生地黄 山栀子 白芍药 甘草梢 滑石 泽泻 白茯苓 木通(各等分)
每服五七钱,加生姜皮二分,灯芯一分,水煎,食前服。
瞿麦散(《奇效》下同) 治血淋尿血。
瞿麦穗 赤芍药 车前子 白茅根(无根用花) 赤茯苓 桑白皮(炒) 石韦(去毛) 生干地黄 阿胶(炒) 滑石 黄芩 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血余烧灰一钱,食前沸汤调服。
柿蒂散 治血淋上用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当归汤 治血淋及五淋等疾。
当归(去芦) 淡竹叶 灯芯 竹园荽 红枣 麦门冬(去心) 乌梅 木龙(一名野葡萄藤) 甘草上各等分,锉碎,煎汤作熟水,患此疾者多渴,随意饮之。
羚羊角饮 治血淋,小便结热涩痛。
羚羊角屑 栀子仁 葵子(炒。以上各一两) 青葙子 红蓝花(炒) 麦门冬(去心) 大青大黄(炒。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鸡苏饮子 治血淋不绝。
鸡苏(一握,切) 石膏(八分,碎) 竹叶(一握,切) 生地黄(一升,切) 蜀葵子(四分,为末)
上先将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葵子末,分温二服,如人行五里久进一服。忌芜荑、蒜、面、炙肉等。
金黄散 治小便血淋疼痛。
大黄(煨) 人参 蛤粉 黄蜀葵花(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灯芯煎汤调服,日三。
神效方 治血淋。
海螵蛸 生干地黄 赤茯苓(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柏叶、车前子煎汤下。
发灰散 治血淋,若单单小便出血如尿。
上用乱发烧灰,入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用米醋温汤调下。
治尿血方淡竹叶 麦门冬 白茅花 车前子 陈柳枝 天门冬(去心) 地榆 香附子 郁金灯芯(各半钱。)
上以水二碗,煎八分,去滓,调四苓散,空心服。
四苓散
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术 泽泻(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前煎药调服。
蒲黄丸 治虚损,膀胱有热、尿血不止。
蒲黄 葵子 赤茯苓 黄 (以上各一两) 车前子 当归(微炒) 荆实(以上各七钱半)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牡蛎散 治劳损伤中尿血。
牡蛎( ,为粉) 车前子 白龙骨( 令赤) 熟地黄 黄芩 桂心(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下。
如神散 治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渗小肠,故尿血也。
阿胶(蛤粉炒,一两) 山栀仁 车前子 黄芩 甘草(各二钱半)
上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井花水调服,日三。
鹿茸散 治小便尿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涂酥炙令黄) 生地黄(焙) 当归(焙。以上各二两) 蒲黄(一合) 冬葵子(炒,四两半)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用温酒调服,日二。一方,治下元虚惫尿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炒盐汤下。
治小便频数,卒然下血不止,并不疼痛。此缘心中积恶,机谋艰险,长怀嫉妒,多积忿气,伤损肝心正气;又因色伤,小肠气虚,血乘虚妄行,故有此疾,宜服此方。
桑寄生(一两) 熟地黄 茯苓(各半两) 人参 川芎 独活 蒲黄(各二钱半) 甘松 沉香(各八分四厘)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一二沸,便泻出去滓,非时吃。服此药后,其血已安,校觉丹田元气之虚,腰膝沉重,多困少力者,宜用桑寄生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非时点服补之。
犀角地黄汤 治小肠淋沥出血,疼痛难忍,及治心血妄行衄血等疾,食后临卧服之,用丝茅根煎服。余癸丑夏,尝苦淋漓之疾,出血不已,得黄应明授此方,数服而愈。
犀角(如无,以升麻代之,半两) 芍药(二钱) 牡丹皮(半两) 生地黄(二钱)
上锉碎,作一服,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服。
《证治准绳·杂病》:溲血
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溺血。血淋别见淋门。经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又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是溺血未有不本于热者。陈无择以为心肾气结所致,曾不思圣人之言简意博,举一而可十者也。血虽主于心,其四脏孰无血以为养,所尿之血,岂拘于心肾气结者哉。若此类推之,则五脏凡有损伤妄行之血,皆得如心下崩者渗于胞中,五脏之热,皆得如膀胱之移热传于下焦。何以言之?肺金者,肾水之母,谓之连脏,况恃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者也。肺有损伤妄行之血,若气逆上者,既为呕血矣。气不逆者如之何?
不从水道下降入于胞中耶,其热亦直抵肾与膀胱可知也。脾土者,胜水之贼邪也,水精不布则壅成湿热,湿热必陷下,伤于水道,肾与膀胱俱受其害,害则阴络伤,伤则血散入胞中矣。肝属阳,主生化,主疏泄,主纳血。肾属阴血,闭脏而不固,必渗入胞中。正与《内经》所谓伤肝血枯症,时时前后血者类也。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虽以前后阴所出之窍血有不同,然于受病则一也。故治分标本亦一也。
其散血止血之药,无越于数十品之间,惟引导佐使、各走其乡者少异耳。先与生料五苓散和四物汤,若服药不效,其人素病于色者,此属虚证。宜五苓散和胶艾汤,吞鹿茸丸。或八味地黄丸,或鹿角胶丸,或辰砂妙香散和五苓散,吞二项丸子。若小便自清,后有数点血者,五苓散加赤芍药一钱。亦有如砂石而色红,却无石淋之痛,亦属虚证。宜五苓散和胶艾汤,或五苓散和辰砂妙香散,吞鹿茸丸、八味丸、鹿角胶丸。干胶炙捣末,酒和服。鹿角胶尤妙。每服一二两。发灰二钱,茅根、车前草煎汤调下。当归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镜面草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
以八正散加麦门冬、葱煎服。小便涩痛,药内调海金砂末。夏枯草烧灰存性为末,米饮或凉水调下。车前草自然汁数合,空心服。实者,可以调胃承气汤加当归下之。
《脉经》云∶尺脉滑,气血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宜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
咳而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逆也。
《竹泉生女科集要》:溲血
妇人溺血,时血清澈(〔批〕时或清澈无血,故知非但属肝热也。其人善烦怒懊 ,燥渴,脉濡数,与龙胆泻肝汤。
不效。当以失血论,补而和之,引使归经。
胆草 栀子 生地 芥穗(炒黑) 木香 木通 泽泻 当归 白芍(醋炒) 炙草
赞助(淘宝)
赞助(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