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伤寒括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 桂枝 甘草 大枣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汤主之.作甘澜水法.取水置大盆内.以杓扬之.待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为水来凌火.以茯苓.伐水邪.以桂枝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平.助胃土以平肾.用甘澜水者.取其动而不已.理停滞之水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
苓桂甘草大枣汤,草枣培土苓制水,还加桂枝保心阳,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之药
之。
缓。
下悸
凌心
药,
桂能伐
悸宜
《医方考》: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去皮) 桂枝(四两,炒)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甘澜水煎。
伤寒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此方主之。
汗后则心液虚,肾者水脏,欲乘心火之虚而克之,故脐下悸,俗作奔豚而上凌于心也。
茯苓甘淡,可以益土而伐肾邪;桂枝辛热,可以益火而平肾气;甘草、大枣之甘,可以益脾,益脾所以制肾也。煎以甘润水者,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气尔!
《伤寒寻源》: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汤主之.按心下悸.是心阳虚.脐下悸.是肾气动.肾气一动.便有凌心之势.若俟其奔豚既作.则补救已晚.亟当乘此欲作未作之时.预伐其谋.桂枝保心气.茯苓泄肾邪.甘草大枣培土制水.煮以甘澜水.取其力薄.不致助水也.再论桂枝加桂汤.不用茯苓者.以气已从少腹上冲心.难恃茯苓渗泄之力.故寄重任于桂枝.以助心阳而伐肾气.此则水势尚在下焦.尚堪培土以制水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 桂枝 炙草 大枣
汗伤肾阳,肾阳乃木气之根,肾阳伤,木气失根,则肝阳下陷而肝风上冲。其人脐下悸动,乃肝风上冲欲作奔豚之兆。桂枝升肝阳,以止悸降冲,茯苓、炙草、大枣补土气以御风木,大枣富有津液,最润木气而平风也。
赞助(淘宝)
赞助(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