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疮
《圣济总录》:痱疮
论曰经谓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盖热盛汗出,阳气发泄而腠理疏,反以寒水洗浴,则热气内郁于皮腠之间,轻则为痱,重则为痤也,世俗通谓之痱子疮,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者是也。
治痱子瘙痒,楝花粉敷之方
苦楝花(不拘多少焙干)
上一味,捣罗为细末,入蚌粉滑石末,各少许研匀,日频敷之。
治痱子磨破成疮,宜用此,止痛生肌。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细研) 黄柏(去粗皮锉) 腊茶(末各半两) 白面(二两) 龙脑(半钱细研)
上五味,捣研为细散,每用时,绵 扑之。
治夏月痱子。葛粉方
葛粉(三两) 甘草(生用为末一两) 锻石(微炒半两)
上三味,研细末,每用时,绵 扑之。
治痱疮痒痛。龙脑粉方
龙脑(一钱) 粟米粉(五两)
上二味,研细末,先用枣叶汤洗后,绵 扑之。
治夏月痱疮。丹垩散方
上取旧屋梁上,刮取旧赤白皮,罗末敷之。
治夏月痱盛。滑石粉方
滑石(研) 绿豆粉(研) 枣叶(干者为末各一两)
上三味,合研为细末,遍敷之。
治暑月肌肤疮烂,或因搔成疮者。方
取干壁土,揉细末敷之,随手即瘥。
《幼科铁镜》:痱疮
其状如粟粒色赤.面疮.夏月多生头面.或遍身.用天保采薇汤.等分煎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