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
- 《扁鹊心书》:耳聋
- 《儿科萃精》:耳聋
- 《广瘟疫论》:耳聋
- 《金匮钩玄》:耳聋
- 《奇效简便良方》:耳聋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耳聋
- 《普济方·针灸》:耳聋
- 《普济方·针灸》:耳聋
- 《黄帝内经太素》:耳聋
- 《圣济总录》:耳聋
- 《时方妙用》:耳聋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耳聋
- 《医述》:耳聋
- 《医述》:耳聋
- 《医效秘传》:耳聋
- 《医学纲目》:耳聋
- 《医学纲目》:耳聋
- 《医学心悟》:耳聋
- 《新修本草》:耳聋
- 《伤寒寻源》:耳聋
- 《伤寒指掌》:耳聋
- 《杂病治例》:耳聋
- 《证治准绳·类方》:耳聋
- 《证治准绳·幼科》:耳聋
- 《证治准绳·杂病》:耳聋
- 《针灸资生经》:耳聋
《扁鹊心书》:耳聋
有为风寒所袭而聋者,有心气不足而聋者,当服一醉膏,滚酒下,汗出而愈。若多酒色人,肾虚而致聋蔽者,宜先服延寿丹半斤,后服一醉膏。若实聋则难治。(肾开窍于耳,又胃之宗气别走于耳,故耳聋一证属虚者多,今言心气不足,而用一醉膏,此理未解。又云实聋者难治,尚俟细参。琦按∶人于六十外,精神强健,不减少壮,而惟耳重听,乃肾气固藏之征,多主老寿不须医治。此书所谓若实聋则难治者,当是指此一种。)
《儿科萃精》:耳聋
小儿有忽然气塞耳聋,此由风入于脑,停滞于太阳经。古法主疏风清火(如导赤散加防风,煎服)或用通窍丸(如 雄石一钱、真麝香五厘,共为细末,以枣研烂,和为一丸,如枣核大),棉裹塞鼻中。又以生铁一小块,热酒泡过,含口内,须臾气即通,亦即不聋矣。
〔真按〕小儿耳忽暴聋,不过火盛气逆,非若中年老年之气虚血虚肾虚者可比。内以菊花、木通、石菖蒲,煎服。外以细辛、木通,石菖蒲各一分,真麝香二厘,共为细末,棉裹塞耳中即通。或用虎耳草,又名倒垂莲,捣汁,略加枯矾,灌入耳中,则耳窍开,而自不聋矣。
《广瘟疫论》:耳聋
耳聋者,少阳邪热挟痰上壅也。时疫耳聋者多,盖邪之传变,出表入里,必干少阳,又时疫属热,热至上升,挟痰涎浊气上壅隧道,故耳聋也。治法以疫邪大势为主,见于初起传表时,于表药中加荆、防、川芎;见于入里时,于里药中加黄芩、知母。屡经汗、下,耳聋不愈,不可急治,养阴调胃为主。须待粥食如常,二便调匀,始由渐而愈也。
《金匮钩玄》:耳聋
少阳厥阴热多,皆属于热,耳鸣者是。
戴云∶亦有气闭者,盖亦是热。气闭者,耳不鸣也。
蓖麻子(四十九粒) 枣肉(十个)
上入人乳捣成膏子,石头上略晒干,便丸如桐子大,以绵裹塞于耳中。
又方∶用鼠胆入耳中,尤好。仍开痰、散风热。
大病后,须用四物汤降火。
有阴虚火动耳聋者,亦如上法。
《奇效简便良方》:耳聋
或口噙甘草一枚,耳塞甘遂二块,立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耳聋
(附∶红肿生疮)
耳聋气闭不闻音,痛痒蝉吟总莫禁。
红肿生疮须用泻,只从听会用金针。
听会∶在耳珠前陷中,口开方可下针。横下针刺半寸,灸二七壮。应合谷、足三里。
《普济方·针灸》:耳聋
治耳暴聋(资生经)。穴天牖 四渎治耳浑浑淳淳。声无所闻。穴外关 会宗治耳中风聋鸣。穴商阳治耳不聪。暴聋。穴天牖治耳鸣耳聋。状如蝉声。穴上关治耳鸣耳聋。穴商阳 阳谷 百会治耳聋。穴束骨 翳风 上关 后溪 颅囟治耳塞。穴风池治耳聋肾虚。穴肾俞治耳聋。耳中如蝉声。无所闻。穴听会治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嘈嘈。穴听宫治耳鸣聋无所闻。穴外关 天窗治卒耳不闻人语。穴窍阴治耳暴聋。穴三阳络 液门治暴气耳聋。穴四渎治头痛耳聋。两颞 痛。穴中渚治耳聋。穴会宗治颊颔肿。耳聋。胸痛不可转侧。无常处。耳鸣聋。穴侠溪治耳聋嘈嘈无所闻。穴浮白治耳聋。穴玉枕治耳鸣聋。穴耳门 翳风 脑空治耳淳淳浑浑无所闻。穴听会。外关。苇筒灸耳病(见中风不语)。
治耳聋。穴肩贞治耳聋。刺足少阴。
治耳暴聋。穴天牖耳聋有因气得者。快则通。伤寒用衣被拥塞得者。病去渐愈。乡人扎耳草取汁滴。用新罗白草煮粥食亦验云。
治耳病。
作泥饼子浓半分。覆耳上四边。勿泄气。以箸刺泥饼。作一小孔。以艾灸百壮。候耳中痛不可忍。即侧耳候倾黄水出尽即瘥。若泥干。数易之。又截箭 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 筒上七壮。又捣豉作饼。填耳内。以地黄长五寸。削一头。令尖内耳中。与豉饼底齐。饼上着荷叶盖之。剜一孔。如箸头。透饼于上。灸三壮。
治耳聋耳鸣。刺手少阳经翳风二穴。次针足少阳经听会二穴。
《普济方·针灸》:耳聋
磁石(寒) 菖蒲(温) 葱涕(平。温) 雀脑(平) 白鹅骨(微寒) 鲤鱼脑(寒) 络石(温。微寒) 白颈地龙(寒。微寒) 乌鸡骨(平) 土瓜根(寒) 龙脑(微寒)
《黄帝内经太素》:耳聋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后取足”,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见《甲乙》卷十二第五。自“聋而不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甲乙》同上。
耳聋无闻,取耳中;
耳中,听宫、角孙等穴也。
耳鸣,取耳前动脉;
耳前动脉,和窌、听会等穴也。
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擿抵,耳无闻也。
耳痛者有二:有脓,有干擿①抵。无所闻者,不可刺也;而有闻声者,可刺。擿,当狄反。抵,乃井反。
平按:擿抵《灵枢》作“耵聍”二字,《甲乙》亦作“擿抵”,注云:“一本作耵聍。”
①“擿”,萧本误作“摘”。今据仁和寺本改。
耳聋,取手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手少阳至小指、次指,即关冲穴。足少阳至足小指次指,即窍阴穴也。其脉皆入耳中,故二俱取之也。
平按:《甲乙》“小指”作“少指”,无“次指”二字,注云:“《太素》作小指、次指。”
耳鸣,取手足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手之中指,手心主脉,《明堂》不疗于耳。足之中指,十二经脉并皆不上。今手足中指皆疗耳鸣,今刺之者,未详,或可络至缪刺也。
平按:“手足中指”《灵枢》、《甲乙》作“手中指”。
聋而不痛,取足少阳;聋而痛,取手阳明。
足少阳正经入耳,手阳明络脉入耳。足少阳主骨益耳,故取之也。手阳明主气益耳,故痛取之也。
平按:《灵枢》两“痛”字下均有“者”字。
《圣济总录》:耳聋
论曰耳聋之证有二,有肾虚精脱而聋者,肾气通于耳也,有经脉气厥而聋者,经脉络于耳也,肾虚而聋者,其候面色黑,气厥搏入于耳而聋者,其候耳中浑浑 ,或耳中气满是也,辉辉 ,过在手少阳,耳中气满,过在手太阳,以至五络,皆会于耳中。各有证候,审而治之。
治肾虚耳聋,肉苁蓉丸方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 菟丝子(酒浸别捣) 白伏苓(去黑皮) 山芋 人参 熟干地黄(切焙) 桂(去粗皮) 防风(去叉) 芍药(锉) 黄 (锉各半两) 羊肾(一对薄批去筋膜炙干) 附子(炮裂去皮脐) 羌活(去芦头) 泽泻(锉各一分)
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治耳聋,黄 丸方
黄 (锉) 栀子仁(炒) 犀角(镑) 木通(锉炒) 升麻 人参 玄参 木香 干蓝黄芩(去黑心) 芍药(锉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枸杞根汤下,加至三十丸,食后服。
治肾虚耳聋,菖蒲丸方
菖蒲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汁各三分) 羊肾(一对酒一升煮干取出片切曝干) 葱子(炒半两) 皂荚(一挺去皮子炙)
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日三,凡欲服此药,临睡时,先安铁物于所患耳边,口中以牙硬咬定,却以磁石一小块,安耳内,觉气微通,略能听声,然后服药。
治肾气不足,耳聋耳中虚鸣,桂心汤方
桂(去粗皮) 羌活(去芦头) 黄 (锉各一分) 防风(去叉半两) 芍药 人参 木通(锉各一分半) 磁石( 醋淬七遍二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三盏,先煮羊肾一只,去肾取汁一盏,然后下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耳聋耳鸣,山芋丸方
山芋 熟干地黄(切焙) 磁石( 醋淬七遍) 菊花(微炒) 黄 (锉) 茯神(去木) 木通(锉各一两) 升麻 独活(去芦头各三分)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渐加至三十丸。
治耳聋,菖蒲酒方
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三分) 木通 磁石(捣碎绵裹) 桂(去粗皮各半两) 防风(去叉)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上六味, 咀如麻豆,以酒一斗渍,寒七日,暑三日,每日空腹饮三两盏,以瘥为度。
治耳聋鸣,常如风水声,磁石酒方
磁石(捣碎绵裹半两) 木通 菖蒲(米泔浸一两日切焙各半斤)
上三味 咀,以绢囊盛,用酒一斗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饮三合,日再。
治耳聋,牡荆酒方
牡荆子(微炒一升)
上一味,以酒二升浸,寒七日,暑三日,去滓任性饮之,虽久聋亦瘥。
治耳聋,大豆酒方
大豆(拣一升) 鸡屎白(捣炒半升)
上二味,先炒大豆声绝,入鸡屎白,取酒五升沃之,良久去滓,分温三服,浓衣盖取汗治耳聋铁酒方
铁(五两) 酒(一升)
上二味烧铁令赤,投酒中,去铁饮之,仍以磁石塞耳中。
治耳鸣耳聋塞耳,鱼脑膏方
鲤鱼脑(六合) 当归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叶) 附子(去皮脐) 芎 白芷(各一分)
上七味,除鱼脑,并锉碎,银器中和鱼脑,煎成膏,去滓倾入合中澄凝,每以枣核大绵裹,塞耳中。
治耳鸣耳聋,塞耳,木通丸方
木通(锉) 细辛(去苗叶) 桂(去粗皮) 菖蒲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 独活(去芦头各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研如粉各一分)
上九味,捣研为末,旋以葱汁和丸,如枣核,绵裹塞耳中。
治耳鸣耳聋,塞耳,芎 膏方
芎 当归 细辛(去苗叶) 白芷(各一分)
上四味细锉,以雄鱼脑六合和,于银器中煎成膏,去滓倾入合中澄凝,以枣核大绵裹,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丹参膏方
丹参(洗)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大黄 白术 芎附子(去皮脐) 干姜 巴豆(去皮心) 细辛(去苗叶) 桂(去粗皮各半两)
上一十味, 咀,以醋渍一宿,用炼成猪脂三斤,同置银器中,微火煎成膏,去滓,倾入瓷合中澄凝,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菖蒲丸方
菖蒲 木通(锉) 磁石( 醋淬研) 乳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蓖麻子(去皮)松脂 蜡(各一分)
上八味,捣研极细,入鹅膏,同捣一二百杵,捻如枣核大,以针穿中心,作一孔子,先挑耳令净,然后内药耳中,日再,初着时痒及作声,勿怪。
治耳聋,塞耳,乳香丸方
乳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蓖麻子(去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磁石(醋淬七遍) 木通(锉)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巴豆(去皮心炒一分) 菖蒲 松脂(各三分)
上一十味,先捣罗磁石木通菖蒲附子为末,其余捣研为膏,入末同捣一二百杵,捻如枣核大,中心通一孔子,以绵裹塞耳中,一日三换,轻者三日,重者十日、愈。
治耳聋,塞耳,地黄丸方
生地黄(洗)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巴豆(去皮心炒) 食盐 乱发灰(各半两)
上五味,捣烂如膏,捻如枣核,以薄发裹,塞耳中,日一易之,当有黄水出,即去药。
治耳聋,塞耳,蓖麻丸方
蓖麻子(去皮半两) 乳香 食盐 巴豆(去皮炒各一分) 松脂 蜡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上七味,捣烂如膏,捻如枣核,塞耳中,三日一易。
治耳聋,塞耳,附子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磁石( 醋淬一七遍) 龙骨 菖蒲 本(去苗土各一分)
上五味,捣罗为散,以绵裹一钱匕,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羌活丸方
羌活(去芦头) 玄参 木通(锉) 乌头(炮裂去皮脐) 防风(去叉各一分)
上五味,捣罗为末,熔蜡和捻如枣核,塞耳中,日一易。
治耳聋,烧肾散方
磁石(一两醋淬七次细研水飞)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巴戟(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上四味,捣罗为细散,每服用猪肾一只,去筋膜细切,葱白薤白各一切,入药一钱,盐花一字,和搅令匀,以十重湿纸裹,于 灰火内煨熟,空腹细嚼,用酒解薄粥送下,十日大效。
治久耳聋方
乌驴乳(一合) 皂荚(半挺为末) 蜡(一两)
上三味相和,于铫子内熔成膏堪丸,即丸如枣核大,用针穿透,安耳中一宿,至来日看之,有物下来在耳门中,即便取却,再用一两度即瘥。
又方:桃仁(三分汤浸去皮) 松脂(三分) 椒目末(一分半) 巴豆(三七粒去皮心炒研)
上四味,都研如膏,捻如枣核,中穿一孔,绵裹塞耳中,数日一易。
治耳聋,塞耳,葶苈膏方
葶苈(纸上炒烂捣) 盐(研)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
上三味,捣研极烂,入猪膏中,以银器盛,慢火煎成膏,倾入瓷合中,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菖蒲丸方
菖蒲(一寸) 巴豆(一粒去皮心炒) 蜡(一分)
上三味,捣烂捻作七丸,每一丸,中穿一孔子,以绵裹塞耳中,日一易。
治耳聋,塞耳,食盐丸方
食盐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分)
上二味烂捣,以纯鸟羊屎新湿者和丸,如枣核大,塞耳中,勿令风入,干即易之,至七日二七日,耳中有声渐入,即以苇管长二寸内耳中,四畔以面封之,勿令气出,以薄面饼子裹筒头上,以艾炷灸三壮,耳内即有干黑脓出,须挑却,还根据前法,一日两度,以后常用乱发塞之。
治耳聋,塞耳,附子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菖蒲(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以醋和如枣核,绵裹,临卧时塞耳中,夜一易之,有黄水出、瘥。
治耳聋,塞耳,大枣丸方
大枣(十五枚去核) 蓖麻子(一百粒去皮)
上二味烂捣,捻如枣核,塞耳中,二十日效。
治耳聋,塞耳,巴豆丸方
巴豆(十粒去皮心炒) 松脂(半两)
上二味,捣烂捻如枣核,塞耳中,汁出即愈。
又方:蜗牛子(一分) 石胆(一分) 钟乳(一分) 龙脑
上四味,除龙脑,同研为细末,一瓮瓶盛之,以炭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研入龙脑少许,每用油调药一字,滴入耳中,无不瘥。
又方:雄黄(一分) 硫黄(一分)
上二味同研为末,绵裹一字,放耳中,即瘥。
治耳聋灌耳方
鹅毛翎根筒(七茎) 灯心(七茎) 木通(一两) 地龙(三条)
上四味相和,烧为灰细研,每用半钱匕,以生油调,倾入耳中,便用绵子塞耳,且侧卧良久,如此三度。
治耳聋,枫香脂丸方
枫香脂(半钱) 巴豆(七粒去皮心)
上二味同研相入,捻如枣核,绵裹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牙硝散方
马牙硝(半两) 龙脑(半钱匕) 蕤仁(去皮半分)
上三味为散,入黄蜡二钱熔和,绵裹一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椒目丸方
椒目(四十九粒) 巴豆(二粒和皮用)
上二味,同研匀,入饭丸如枣核绵裹,夜后塞在聋耳内。
治耳聋,塞耳,黄瓜根方
黄瓜根
上一味,削如枣核塞耳,数日干,耵聍脓血自出尽,即瘥。
治耳聋,塞耳,醋煮附子方
附子
上一味,以醇醋微火煮一宿,削如枣核,以绵裹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真珠粉方
真珠末(一分)
上一味,研如粉,以绵裹一钱匕,塞耳中。
治耳聋塞耳桃仁方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分)
上一味捣烂,捻如枣核,以赤楮皮裹,塞耳中。
又方:杏仁(去皮尖一分)
上一味,捣烂如枣核大,以赤楮皮裹,塞耳中。
治耳聋,吸鼻,麝香散方
麝香 细辛(去苗叶) 干姜(炮) 根(洗净焙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患左耳,吸入右鼻,患右耳吸入左鼻,不拘时。
治耳聋滴耳鸡卵方
新鸡卵(一枚) 巴豆(一粒去皮心膜)
上二味,先于鸡卵上开一窍,将巴豆内鸡卵中,以纸两重面粘贴盖,却与鸡抱,以其余卵鸡子出为度,取汁滴于耳内,日三两次,五七日瘥。
治耳聋,滴身,鲫鱼胆膏方
鲫鱼胆(一枚) 乌驴脂(少许) 生油(半两)
上三味和匀,内楼葱管中七日,滴于耳内,瘥。
治耳聋,滴耳,胡麻油方
胡麻油(一合) 木香(醋浸一宿焙杵末半两)
上二味,银器内微火煎三五沸,绵滤去滓,旋滴耳中,以瘥为度。
治耳聋,滴耳,鹅膏方
鹅膏(一合)
上一味,以少许滴耳中。
治耳聋,滴耳,生油方
生油(一合)
上一味,滴入耳中,日三五次,候其塞出即瘥。
治耳聋,滴耳,蟹汁方
生蟹(一枚)
上一味,捣绞取汁,以少许滴耳中。
治耳聋,滴耳,龟尿方
龟
上一物,安于合中荷叶上养之,专看叶上有尿,收取滴耳中。
治耳聋滴耳,杏仁方
杏仁(七粒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上一味,分三停,各以绵裹,每裹着盐一颗如小豆许,以器盛,于饭甑上蒸之,饭熟取出一裹,令患人侧卧,捻汁入耳中,久又以一裹捻入耳中,取瘥为度。
治耳聋,灌耳,益母草汁方
益母草(一握洗)
上一味研取汁,少灌耳中、瘥。
治耳聋,灌耳,酽醋方
酽醋(二合)
上一味,温灌耳中,以绵塞定,半日许,必有物出,即瘥。
治耳聋,灌耳,鲫鱼脑方
鲫鱼脑(一合)
上一味,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
治耳聋,灌耳,鼠胆方
鼠胆
上一味,取汁滴入耳内令透,初益聋,半日后,便能听,虽久亦瘥。
治耳聋,熏耳,雄黄散方
雄黄 防风(去叉) 菖蒲 石 乌头(去皮脐) 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一分) 大枣核(十枚)
上七味,捣罗为散,以香炉中安艾一弹子大,次着黄柏末半钱匕于艾上,复以药二钱匕着艾上,火燃向耳熏之。
治耳聋,蜡纸角方。
蜡纸(一张)
上一物,剪为四片,每一片,于箸上紧卷,抽却箸,以蜡纸卷子,安耳中燃之,待火欲至耳,急除去,当有恶物出在残纸上,日一角之,角了以蜡塞定。
治耳聋铁 方
铁
上一物,口内含之,随聋耳左右,以磁石一块枕之,旬余气通即止,又方以绵裹铁沙内耳中,口含磁石,大法本同,今并为一方。
治耳聋方
巴豆(一枚去皮心膜)
上一味,以黄蜡裹,两头作孔通气,安耳中。
治耳卒聋方
菖蒲(一寸) 巴豆(一枚去心皮)
上二味捣研,分为七丸,每取一丸,绵裹塞耳中。
治卒耳聋方
上取栝蒌根,削可耳孔大,以腊月猪脂,煎三五沸,以塞耳中,七日一换良。
《时方妙用》:耳聋
肾开窍于耳.固也.而肾脉却不能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之腑以上耳中之穴.曰听宫.小肠之经脉贯之.为司听之神所居之位.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振而聋者.皮膜破也.或聋或不聋者.心肾不交也.宜磁朱丸交媾水火.有先耳鸣而后聋者.肾虚不能开藏.阴气窒塞于阳窍也.宜六味丸.去丹皮重加磁石.再加五味子龟板胶为丸.令阴气自盛于本宫.不触于阳窍.若感冒暴聋.总不外少阳一经.足少阳胆脉.绕耳输.手少阳三焦脉.入于耳.邪气壅实.听官为其所掩.宜逍遥散.去白术.加黄芩半夏生姜玉竹大枣主之.如风火交煽.宜防风通圣散.肝火炽盛.宜芦荟当归丸.尺脉弱者.宜桂附地黄丸.尺脉数者.宜大补阴丸二丸俱加磁石菖蒲苁蓉之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可以笔楮传者.
浮大为风.洪数为火. 洪大而实为风火. 尺数为阴火 迟濡为肾虚.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耳聋
小儿有忽患耳聋沉听者.由风邪乘于手太阳之经也.邪随其经.入于耳内.邪正相搏.气停塞滞.则令耳聋.不能聪听于音声也.轻者则为沉听.谓耳中沉沉然.轻小之音则不辨.重大之声才闻也.
通鸣散
治风邪恶入耳.令儿耳聋.菖蒲(一寸九节者良)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各一两)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 防风(去芦并叉枝各半两) 细辛(去苗) 甜葶苈(炒) 磁石(火 醋淬十次研各一分) 杏仁(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双仁者炒黄)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煎葱白汤调下.乳食后.日二三服.
乌麝汤
治如前.大川乌头(一个重二钱上者以猪脂油煎令裂不得削了面上块子只刮去皮尽切碎杵罗为末) 通草(半两薄切作片子片片相似以糯米粉作稀糊拌匀焙干杵罗为末)
上二味.入麝香末少许研匀.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二叶.枣一枚.煎数沸.放温服,或只以温酒调服.
菖蒲丸
治如前.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杵为剂.分作七丸.用一粒.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易.
又方 菖蒲末一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者.二物合杵如泥.每服用一麻子许.绵子裹纳耳中.一日一易.
萆麻膏
治如前.萆麻子十枚去皮.枣肉七枚.同研为膏.每用蕤核许.绵裹内耳,一日一易.治新久耳聋 以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塞耳中.以猫已捉住老鼠夺之.取其鼠胆汁灌病耳中.一云只以鼠胆用之亦可.以地龙一条.盐少许.俱贮葱筒中.时动摇则化为水.用点耳中.以米醋一碗.用铁一块弹子大.烧赤.投醋中.令病耳就上.使气熏人耳中.即效.三二日可治.
又方 以葱白于灰火中煨令熟.将葱白头纳耳中.一日三易.以芥子杵烂.人乳汁和.绵裹纳耳中.一日一易.以荆子中 虫白粉.和油滴耳中.亦治沉听新聋耳. 以驴脂和生椒杵烂作丸.绵裹塞耳中.治久聋. 以醇醋微火煎附子至软.削令尖.塞耳中.
《医述》:耳聋
伤寒耳聋有二证∶其一未持脉时,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此为重发汗虚故也,治以黄 建中汤。其一少阳中风而耳无闻,邪在半表半里也,治以小柴胡汤。(《伤寒类证》)
《医述》:耳聋
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张仲景)
耳者,宗脉之所附。宗脉虚,风邪乘之,经气痞而不宣,是为风聋。必时有头痛之证。
○十二经络上络于耳,其阴阳诸证,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于耳,是为厥聋。必时有眩晕之证。
○劳役伤其血气,淫欲耗其真元,惟悴力疲,昏昏愦愦,是谓劳聋。将息得宜,其聋自轻,日就劳伤,则为久聋。(《仁斋直指》)
新聋多热,少阳、阳明火盛也;旧聋多虚,少阴肾气不足也。
○虚聋由渐而成,必有兼证可辨∶如面颊黧黑者,精脱;少气嗌干者,肺虚;目KT 善恐者,肝虚,心神恍惚、惊悸烦躁者,心虚;四肢懒倦、眩晕少食者,脾虚。(《证治汇补》)
肾乃水窍。耳能听声者,水生于金也。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听声。凡治耳聋,必先调气开郁。(《医学入门》)
左耳聋,妇人多有之,以多忿怒故也;右耳聋,男子多有之,以多色欲故也;左右俱聋,膏粱之人多有之,以多肥甘故也。(《医鉴》)
耳中有穴曰听宫。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最不可犯。皮膜一破,真水去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振而聋者,皮膜破也。有时或聋、或不聋者,心肾不交也。有先耳鸣而后聋者,外邪干,或肾热也。惟伤寒少阳证耳聋,不关于此。胆脉绕耳叶,邪气壅实,而听宫为其所遮。三焦脉亦入耳,亦能挟邪为病。然总不若听宫为耳之主,为心肾会合之所而不可犯也。(《张氏医通》)
耳者肾之窍,足少阴之所主。人身十二经络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其余十经络皆入于耳。惟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者以肾为主。或曰∶心亦开窍于耳,何也?盖心窍本在舌,以舌无孔窍,因寄于耳。此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尔。以五脏开于五部,分阴阳言之∶在肾、肝居阴,故耳、目二窍,阴精主之;在心、脾、肺居阳,故口、鼻、舌三窍,阳精主之。《灵枢》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故凡一经一络有虚、实之气入于耳者,皆足以乱其聪明而致于聋聩。此言暴病者也。若夫久聋者,于肾亦有虚、实之异。
左肾为阴,主精;右肾为阳,主气。精不足、气有余,则聋为虚。若其人瘦而色黑,筋健骨壮,此精气俱有余,固藏闭塞,则聋为实,乃寿征也。又有乍聋者,《经》曰∶不知调和七损八益之道,早衰之节也。其年未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是可畏也。其证耳聋面颊黑者,为精脱肾惫,安肾丸、八味丸、苁蓉丸、薯蓣丸,选而用之。若肾经虚火,面赤口干、痰盛内热者,六味丸主之。至于阳虚者,亦有耳聋。《经》曰∶清阳出上窍。
今人饮食劳倦,脾胃气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肝,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聪明矣。治须补中益气汤。(《赵氏医贯》)
阴气走下窍,而上入于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故人当五十以外,肾气渐衰于下,每每从阳上逆。而肾之窍开于耳,耳之聪司于肾。肾主闭脏,不欲外泄。因肝木为子,疏泄母气而散于外,是以谋虑郁怒之火一动,阴气从之上逆,耳窍窒塞不清。较之聋病,一天一渊。聋病者,其中另有窍一膜,遮蔽外气,不得内入,故以开窍为主。至于高年,阴气不自收摄,越出上窍之理,从无一人言及。不知阴气至上,亦隔一窍膜,不能越出窍外,止于窍中 有声,如蛙鼓、蚊锣,鼓吹不已。以故外入之声,为内声所混,听之不清。方中大意,全以磁石为主,以其重能达下,性主下吸,又能制肝木之上吸故也。而用地黄、龟胶群阴之药辅之,更用五味子、山茱萸之酸收之。令阴气自旺于本宫,不上触于阳窍,耳之于聋,似谷之受响,岂更与人声相拒,难于远听耶?(喻嘉言)
耳聋一证,诸家所论虽悉。然以余之见,大都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
○耳聋之故,总因气闭不通。盖凡火邪、风邪,皆令气壅,壅则闭也;怒则气逆,逆则闭也;窍伤则气窒,室则闭也;虚则气不充,不充则闭也。凡邪盛气逆而闭者,实闭也;气不足而闭者,虚闭也。(张景岳)
《医效秘传》:耳聋
耳聋者,邪传少阳之经也。若未曾经汗,宜和解,曾重发汗,宜补。
《医学纲目》:耳聋
□
〔《保》〕夫耳者,以窍言之水也,以声言之金也,以经言之手足少阳俱会其中也。有从内不能听者主也,有从外不能入者经也,有若蝉鸣者,若钟鸣者,有若火 状者,各随经见之,其间虚实不可不察也。假令耳聋者,何谓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何谓治心?心主臭,如推此法,皆从受气于始。肾受气于巳,心受气于亥,肝受气于申,肺受气于寅,脾受气于四季,此治法皆生长之道也。
□
〔罗〕经曰∶精脱者则耳聋。夫肾为足少阴之经,乃藏精而气通于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者,则耳聋也。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经气有相并时,并则藏气逆,名之曰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其肾病精脱耳聋者,其候颊颧色黑;手少阳之脉动,则气厥逆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 也;手太阳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宜以烧肾散主之。
□
〔《保命集》〕云∶耳以窍言之,肾水也。经云∶肾主耳。左脏为肾,左窍为耳。又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云∶精脱者耳聋,故罗谦甫以精脱耳聋之候,为颧颊色黑也。
烧肾散 治耳聋。(《宝鉴》方无巴戟。)
磁石(一两, ,醋 七次)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巴戟(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上为散,每服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白、韭白各一钱,入散药一钱,盐花一字和匀,用湿纸裹于灰火内煨熟,空心细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衍义》云∶磁石益肾气,肾虚而聋者用之。)
□
〔严〕苁蓉丸 治肾虚耳聋,或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肉苁蓉(酒浸切,焙) 山茱萸(去核) 石龙芮 石菖蒲 菟丝子(酒浸,蒸焙) 羌活(去芦)鹿茸(去毛,酒蒸焙) 石斛(去根) 磁石( ,醋 ,水飞过)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全蝎(去毒,七个) 麝香(一字,旋入)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
〔《圣》〕治肾气虚损耳聋。用鹿肾一对,去脂膜切,于豉汁中,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五味如法调和,空腹食之,作羹及酒并得。
□
〔《本》〕地黄汤 治肾热听事不真。(方见后风热条。)
上方用地黄、磁石为君,补肾虚有热之剂也。
□
〔垣〕藏气法时论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注云∶肺之络会于耳中,故聋,此说非也。盖气虚必寒,盛则气血俱涩滞而不行也。耳者宗气也,肺气不行故聋也。
□
〔无〕蜡弹丸 治耳虚聋。
白茯苓(二两) 山药(炒,三两) 杏仁(炒,一两半去皮,尖)
上三味,研为末,和匀,用黄蜡一两,熔和为丸,如弹子大。盐汤嚼下。有人止以黄蜡细嚼,点好建茶送下,亦效。(山药、茯苓、杏仁,皆入于太阳。山药大补阴气,惟杏仁利气,乃补中有通也。少气嗌干者,门冬、人参、五味汤嚼下。)
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治法用四物汤加防风、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汤服二十余帖,却用杜壬姜蝎散开之。
本草云∶肝虚则生姜补之是也。
□
〔世〕治耳聋。九节菖蒲去须,切小块十两,苍术十两,水合浸于瓦罐中,七日取出,去苍术,单用菖蒲,晒干,于糯米甑上蒸熟,晒干为末。糯米饮调,食后临卧服,效。
□
〔丹〕大病后耳聋,须用四物降火。阴虚火动耳聋者,亦如之。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经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又云∶太阳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罗谦甫云∶手太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 。此皆气逆而聋也。治法宜四物汤吞龙荟丸降火,及复元通气散调气是也。
□
〔丹〕耳聋必用四物龙荟养阴。
复元通气散 治气涩耳聋。(方见腹痈。)
□
〔丹〕耳聋有湿痰者,槟榔神芎丸下之。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加槟榔滴水丸,每服十丸,每次加十丸,白汤下。
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宜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耳因郁聋,以通圣散内加大黄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后,入诸药,通用酒炒。
□
〔罗〕犀角散 治风毒壅热,胸心痰滞,两耳虚聋,头重目眩,神效。
犀角屑 甘菊花 前胡(去芦) 枳壳(麸炒,去穣) 菖蒲 羌活 泽泻 木通 生地(各半两)麦门冬(二两,去心) 甘草(一钱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温服。
茯神散 治上焦风热,耳忽聋鸣,四肢满急,昏闷不利。
茯神(一两) 羌活 柴胡 蔓荆子 薏苡仁 防风(去芦) 菖蒲 五味子 黄 (各半两)甘草(一分,炙) 麦门冬(一两,去心) 薄荷(三钱)
上十二味为末,每服三钱,入生姜三片,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
〔《本》〕治男子二十岁,因疮毒后肾经热,右耳听事不真,每心中拂意,则转觉重,虚鸣疼痛,地黄汤。
生地(一两半) 枳壳 羌活 桑白皮(一两) 磁石(捣碎,水淘三二十次,去尽赤汗为度,二两)甘草 防风 黄芩 木通(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用水煎去渣,日二三服,不拘时候。
□
〔无〕姜蝎散 治耳聋因肾虚所致,十年内一服愈。(出杜壬方。)
干蝎(四十九个,去茧,洗焙,去风热) 生姜(切片如蝎大,四十九片,开痰)
上二味,银石器内炒至干,为细末,向晚勿食,夜卧酒调作一服。至二更以来,徐徐尽量饮,五更耳中闻百十攒笙响,便自此有闻。(一法五更浓煎葱白汤一盏服,先二日服黑锡丹,效。又蝎先用糯米半升同炒,又用姜四十九片放蝎上同炒,去米、姜不用。)
□
〔《千》〕治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二升,碎之,浸七日,去渣,任性服尽,虽三十年亦瘥。
□
〔《素》〕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金匮真言论)
治肾虚寒,煨肾散、苁蓉丸。(并见虚实条。)
□
运气耳聋有四∶
一曰湿邪伤肾三焦聋。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耳聋,浑浑 ,治以苦热是也。
二曰燥邪伤肝聋。经云∶岁余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聋无所闻是也。
三曰火邪伤肺聋。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聋是也。
四曰风火炎扰于上聋。经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参布,云物沸腾,民病聋瞑,三之气,炎暑至,民病热中聋瞑,治以寒剂是也。
□
〔《本》〕治耳聋。用鼠胆一个,滴入耳中三次,立效。
□
〔《胜》〕治耳聋,立效。以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
□
〔《千》〕治耳聋,以绵裹蛇膏塞耳中,神效。
□
〔世〕治耳聋久不闻者。
紧磁石(如豆大)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
上用新绵裹了,塞于所患耳内,口中衔少生铁,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甘草、甘遂各半寸,绵裹包插入耳内,又将甘草嚼之,即通,妙。
□
〔罗〕通神丹 治耳聋。
阿魏 巴豆仁(七个) 安息香 桑白皮(各钱半) 朱砂(五分) 大蒜 蓖麻子仁(各七个)
上为细末,入二仁与蒜同捣烂为丸,如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内耳,如微痛则出。
□
〔世〕治耳聋久不效者。
大蒜一瓣,一头挖一坑子,用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去极热,入在蒜内,用新绵裹定塞耳中,不过三次,效。
治耳聋。蓖麻子五十粒,去皮,枣子一个,同捣丸,如枣核大,更入小儿乳汁和,每用一丸,绵裹塞耳中,觉热为度,一日一换。
□
〔《千》〕治耳聋。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火炮乘热塞耳。(本草云∶骨碎补破血治折伤有奇效。)
□
〔《外》〕治耳聋。以杏仁七个去皮,拍碎三分,以绵裹,于中着颗盐如小豆许,以器盛于饭甄中蒸之,候饭熟取出,于患人侧卧,将一裹捻油汁滴入耳中。久之,又以一裹根据前法捻滴之。
□
〔世〕又方。用雄猫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如猫不能放尿,用姜擦其齿即有。
针灸耳聋有五法∶
其一取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云∶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又云∶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也。又云∶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又云∶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其二取手阳明络。经云∶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实则龋聋,取之所别也。又云∶邪客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者,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左刺右,右刺左。
其三取手太阳。经云∶手太阳之脉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也。又云∶耳聋无闻,取耳中是也。
其四取肝。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取其经厥阴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是也。
其五取肺。经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是也。
耳有脓不可刺。经云∶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膜耵聍,耳无闻也。
□
〔《竹》〕治耳聋。用苍术一块,长七分,将一头削尖,一头截平,将尖头插耳内,于平头上安箸头大艾炷灸之,聋轻者七壮,重者十四壮。如觉耳内有热气者,效。
□
〔《玉》〕耳聋耳鸣,或疼或痒,或停耳∶听会(在耳珠前陷中,口衔尺方可下针,按入半寸,泻八吸) 翳风(针入半寸,泻七吸)合谷 三里(泻)
□
〔《摘》〕又法∶翳风(在耳后陷后按之引耳中,令病患先以钱二十四文口咬,侧卧取之,针透口,令病患闭口摇头,其怒气从耳出、)听会(法如前。)
□
〔世〕又法∶中渚、临泣。
□
〔《甲》〕耳聋,两颞 痛,中渚主之。耳 浑浑无所闻,外关主之。头重颔痛,引耳中哝哝嘈嘈,和主之。聋,耳中癫溲,癫溲者若风状,听会主之。耳聋填填如无闻,哝哝嘈嘈若蝉鸣,听宫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空主之。耳聋,嘈嘈无所闻,天容主之。聋,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聋无闻,天窗主之。
□
〔《脉》〕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千金翼》云∶脉大者生,沉逆细者难治。)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全文见诊生死。)
《医学纲目》:耳聋
胸胁痛,耳聋,尺寸脉俱弦者,少阳受病也。(论见大法。)口苦耳聋,胸满者,少阳中风。(论见口苦。)未持脉时,病患手必自冒胸,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医学心悟》:耳聋
问曰∶耳聋何以是少阳证?答曰∶足少阳胆经,上络于耳,邪在少阳,则耳聋也。又问曰∶厥阴亦耳聋,何也?答曰∶肝胆相为表里,肝病连胆,故亦耳聋也。但少阳耳聋,必往来寒热;厥阴耳聋,则舌蜷、囊缩,自有别耳。
《新修本草》:耳聋
磁石(《本经》寒)
菖蒲(《本经》温,《别录》平)
葱涕(《别录》平)
雀脑(《别录》平)
白鹅膏(《别录》微寒)
鲤鱼脑(《别录》温)
络石(《本经》温,《别录》微寒)
白颈蚯蚓(《本经》寒,《别录》大寒)
《伤寒寻源》:耳聋
耳聋属少阳证.少阳当半里半表.邪入少阳.挟痰上升.清窍为蒙.治当清解少阳.则耳聋自罢.又有发汗太过.因虚而致耳聋者.经云.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又曰.病患两耳无所闻者.以虚故也.既责其为虚.不但不宜再发其汗.而且不宜妄下.惟有以轻清之剂.通调表里.使邪气渐退.粥食渐加.正气渐复.自然而愈.不能强治.
《伤寒指掌》:耳聋
少阳中风.则耳聋无闻.厥阴荣卫不通.耳聋囊缩者死.凡伤寒温疫.耳聋为常例.然以此可察病之重轻.其耳渐醒.其病渐退.其聋渐甚.其病渐进.
按金鉴云.目眩耳聋.少阳本病.病退自复.若三法后.目眩兼神昏语乱者.乃神散气脱之候.不治.若误发湿温之汗.以致耳聋不能言语者.名重 .死证也.
邵评∶以耳聋察病之轻重.验其精气之伤与不伤也.惟瘟疫耳聋.不关少阳.治不同例.
《杂病治例》:耳聋
疏风 疼者,用五倍末、全蝎末,绵裹塞之。茶调散、人乳和蓖麻子肉、枣作膏,塞耳中。
清热开痰 清神散合二陈。
宣 萝卜子半两,炒,为末,调白汤,作三二次空心服而吐之。
解郁 有因七情致者,随气治之。
《证治准绳·类方》:耳聋
〔风虚〕
排风汤(见中风。)
桂星散
辣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细辛 木通 木香 白蒺藜(炒,去刺)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一钱) 白芷梢 天南星(煨裂。各一钱半)
水二盅,葱白二根,紫苏五叶,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一钱。
磁石羊肾丸 治风虚不爽,时有重听,或有风痹之状。
磁石(二两,火 醋淬七次,用葱子一合,木通三两,入水同煎一昼夜,去葱、木通) 川椒(去目)石枣(去核) 防风 远志肉 白术 茯苓 细辛 菟丝子(酒浸) 川芎 山药 木香 鹿茸(酒浸一宿,炙) 当归 黄 川乌(炮。各一两) 石菖蒲(一两半) 肉桂(六钱半) 熟地黄(九蒸,二两)
上为细末,用羊肾两对,去膜,以酒煮烂,和诸药末捣,以煮肾酒打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仍服清神散,二药相间服。忌牛肉、鸡鸭子。
清神散 治气壅,头目不清,耳常重听。
甘菊花 白僵蚕(炒。各半两) 羌活 荆芥穗 木通 川芎 防风(各四钱) 木香(一钱)石菖蒲 甘草(各一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饮。
磁石浸酒方 治风邪之气干于脑,或入于耳,久而不散,经络痞塞,不能宣利,使人耳中 然,或作旋运。
磁石(五两,捣碎,水淘去赤汁) 山茱萸 天雄(炮,去皮脐。各二两) 木通 防风 薯蓣 菖蒲远志(去心) 芎 细辛 蔓荆子 白茯苓 干姜(炮) 肉桂 甘菊花(各一两) 熟地黄(三两)
上锉细和匀,以生绢袋盛,用酒二斗,浸七日。每日任性饮之,以瘥为度。
鱼脑膏 治风聋年久及耳鸣。
生鲤鱼脑(二两) 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荚) 附子(炮,去皮脐) 白芷 菖蒲(各半两)
上除鱼脑外,为细末,以鱼脑置银器中,入药在内,微火煎,候香滤去滓,倾入瓷器中候凝,丸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一方,无菖蒲,有羊肾脂,同鱼脑先熬,次下诸药。
羊肾羹
杜仲(去粗皮,炙黄) 黄 (各半两) 磁石(五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绵裹悬煎,不得到铛底)羊肾(一只,去脂膜,切)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去皮,炙干)
上以水三大碗,先煮磁石,取汁二大碗,下杜仲等,又煎取一盏半,去滓,入羊肾,粳米一合,葱白、姜、椒、盐、醋,一如作羹法,空心服。
磁石丸
磁石(火 醋淬七次) 防风 羌活 黄 (盐水浸,焙) 木通(去皮) 白芍药 桂心(不见火,各一两) 人参(半两)
上为末,用羊肾一对,去脂膜捣烂,打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下。
姜蝎散 治耳聋气塞肾虚等证。
上用全蝎四十九个,去虿炮湿。以糯米半升,于大瓦铺平,将蝎铺米上,焙令米黄为度,去米不用。又切生姜四十九片,每片置蝎再焙,姜焦为度,去姜不用,将蝎研为细末。三五日前,每日先服黑锡丹三五服,临服药时,令夜饭半饱,服时看其人酒量,勿令大醉,服已令熟睡,勿得叫醒,却令人轻唤,如不听得,浓煎葱白汤碗令饮,五更耳中闻百十攒竹响,便自此闻声。一方,无糯米制,银石器中炒。
〔风热〕
犀角饮子 治风热上壅,耳内聋闭,肾肿掣痛,脓血流出。
犀角(镑) 木通 石菖蒲 甘菊花(去根枝) 玄参 赤芍药 赤小豆(炒。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芍药散 治热壅生风,耳内痛于头相连,脓血流出。
赤芍药 白芍药 川芎 木鳖子 当归 大黄 甘草(各一钱半)
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犀角散 治风毒壅热,心胸痰滞,两耳虚聋,头重目眩。
犀角屑 甘菊花 前胡 枳壳(麸炒黄) 石菖蒲 羌活 泽泻 木通 生地黄(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去滓,食后温服。
茯神散 治上焦风热,耳忽聋鸣,四肢满急,胸膈痞闷不利。
茯神(去木)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羌活 防风(去杈) 蔓荆子 薏苡仁 石菖蒲 五味子黄 (各半两) 薄荷 甘草(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去滓,食后温服。
通圣散(见眩晕。) 滚痰丸(见痰饮。)
解仓饮子 治气虚热壅,或失饥冒暑,风热上壅,耳内聋闭彻痛,脓血流出。
赤芍药 白芍药(各半两) 当归 炙甘草 大黄(蒸) 木鳖子(去壳。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煎,食后临卧服。
〔气逆〕
流气饮 沉香降气汤 苏子降气汤(俱见气。) 不换金正气散(见中寒。) 指迷七气汤(见气。) 来复丹(见中暑。) 养正丹(见气。) 龙荟丸(见胁痛。) 复元通气散(见气。)
〔湿痰〕
槟榔神芎丸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槟榔(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次加十丸,白汤下。
〔肾虚寒〕
烧肾散(《宝鉴》) 方无巴戟。
磁石(一两, 醋淬七次,研飞) 附子(一两,炮,去皮) 巴戟(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上为末,每服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白、薤白各一分,入散药一钱,盐花一字,和匀,用十重湿纸裹,于塘灰火内煨熟,空心细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
苁蓉丸(《济生》) 治肾虚耳聋,或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肉苁蓉(酒浸,焙) 山茱萸肉 石龙芮 石菖蒲 菟丝子(酒浸,蒸,焙) 羌活 鹿茸(去毛,酒蒸,焙) 石斛(去根) 磁石(火 醋淬,水飞) 附子(炮。各一两) 全蝎(去毒,七个) 麝香(半字,旋入)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益肾散 治肾虚耳聋。
磁石(制) 巴戟 川椒(开口者,各一两) 石菖蒲 沉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猪肾一只细切,和以葱白、少盐并药,湿纸十重裹,煨令香熟,空心细嚼,温酒送下。
补肾丸 治肾虚耳聋。
巴戟(去心) 干姜(炮) 芍药 山茱萸 桂心远志(去心) 细辛 菟丝子(酒制) 泽泻 石斛 黄 干地黄 当归 蛇床子 牡丹皮肉苁蓉(酒浸) 人参 附子(炮) 甘草(以上各二两) 石菖蒲(一两) 茯苓(半两) 防风(一两半) 羊肾(二杖)
上为细末,以羊肾研烂细,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送下。
肉苁蓉丸 治肾虚耳聋。
肉苁蓉(酒浸,焙) 菟丝子(酒浸,另研) 山芋 白茯苓(去皮) 人参 官桂(去粗皮) 防风(去杈)熟地黄 芍药 黄 (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 羌活(去芦) 泽泻(各二钱半) 羊肾(一对,薄切,去筋膜,炙干)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桑螵蛸汤 治虚损耳聋。
桑螵蛸(十枚,炙) 当归 白术(来泔浸,炒) 白茯苓(去皮) 官桂(去粗皮) 附子(炮) 牡荆子磁石(火 醋淬) 菖蒲(米泔浸,焙) 干地黄(焙。各一两) 大黄(锉,炒) 细辛(去苗) 川芎 牡丹皮(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匕,先以水三盏,煮猪肾一只,取汁一盏,去肾,入药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八味丸 治耳聩及虚鸣。
上用好全蝎四十九枚,炒微黄,为末。每服三钱,以温酒调,仍下八味丸百粒,空心,只三两服见效。(方见香港脚。)
羊肾丸 治肾虚耳聋,或劳顿伤气,中风虚损,肾气升而不降,或耳虚鸣。
山茱萸 干姜 川巴戟 芍药 泽泻 北细辛 菟丝子(酒浸) 远志(去心) 桂心 黄石斛 干地黄 附子 当归 牡丹皮 蛇床子 甘草 苁蓉(酒浸) 人参(各二两) 菖蒲(一两) 防风(一两半) 茯苓(半两)
上为末,以羊肾一双研细,以酒煮面糊丸,梧子大。食前盐酒下三十丸至五十丸,立效。
安肾丸 治虚弱耳聋。
大安肾丸(四两) 磁石(半两,醋 ) 石菖蒲 羌活(各半两)
上三件,为末,混合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盐汤、温酒任下。
地黄丸 治劳损耳聋。
大熟地黄(洗,焙) 当归 川芎 辣桂 菟丝子(酒浸三日,蒸干,捣末) 大川椒(出汗) 故纸(炒) 白蒺藜(炒,杵去刺) 葫芦巴(炒) 杜仲(姜制,炒去丝) 白芷 石菖蒲(各二钱半) 磁石(火烧醋淬七次,研细水飞,三钱七分半)
上件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以葱白、温酒空心吞下,晚饭前再服一服。
〔肾热〕
地黄汤(《本事》)
生地黄(一两半) 枳壳 羌活 桑白皮(各一两) 磁石(捣碎,水淘三二十次,去尽赤汁为度,二两) 甘草 防风 黄芩 木通(各半两)
上件药,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去滓,日二三服。
〔肺虚〕
蜡弹丸(《三因》) 治耳虚聋。
白茯苓(二两) 山药(炒,三两) 杏仁(炒,一两半,去皮尖)
上三味,研为末,和匀,用黄蜡一两熔和为丸,如弹子大。盐汤嚼下。有人止以黄蜡细嚼,点好建茶送下,亦效。
山药、茯苓、杏仁皆入于太阳,山药大补阴气,惟杏仁利气,乃补中有通也。少气嗌干者,门冬、人参、五味汤嚼下。
益气聪明汤(见目。)
〔气闭〕
通气散
茴香 木香 全蝎 玄胡索 陈皮 菖蒲(各一钱) 羌活 僵蚕 川芎 蝉蜕(各半钱)穿山甲(二钱) 甘草(一钱半)
上件药,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候,温酒调服。
复元通气散 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止痛消肿。
青皮 陈皮(去白。各四两) 甘草(三寸半,炙) 连翘(一两)
上为末,热酒调服。
菖蒲散
石菖蒲(十两,一寸九节者) 苍术(五两,生用)
上锉成块子,置瓶内,以米泔浸七日,取出苍术,只将菖蒲于甑上蒸三两时,取出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服,日三次。或将蒸熟者作指头大块子,食后置口中,时时嚼动咽津亦可。
秘传降气汤加石菖蒲,治气壅耳聋,大有神效。(方见气门。)
〔外治〕
通神散
全蝎(一枚) 地龙 土狗(各二个) 明矾(半生半 ) 雄黄(各半两) 麝香(一字)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葱白蘸药引入耳中,闭气面壁,坐一时,三日一次。
通耳法
磁石(用紧者,如豆大一块)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
上二味,用新绵子裹了,塞所患耳内,口中衔少生铁,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
追风散
藜芦 雄黄 川芎 石菖蒲 全蝎 白芷 藿香 鹅不食草 薄荷 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每用些少吹鼻中。如无鹅不食草,加片脑少许。
蓖麻丸
蓖麻子(去壳) 松脂 黄蜡 杏仁(去皮、双仁,炒。各半两) 乳香 食盐 巴豆(炒。各二钱半)
上件药,捣如膏,捻如枣核样,以黄蜡薄卷之,大针扎两三眼子,两头透,用塞耳,经宿黄水出愈。
透耳筒
椒目 巴豆 菖蒲 松脂(各一钱)
上件药,为末,摊令薄,卷作筒子,塞耳内,一日一易。
雄黄散
雄黄 防风 矾石 石菖蒲 乌头 川椒(开口者,炒出汗,各二钱半) 大枣核(十枚)
上为末,以香炉中安艾一弹子大,次着黄柏末半钱匕 于艾上,覆以药二钱匕着艾上,火燃向耳熏之。
又方一豆三猫不出油,麝香少许用真修。
炼蜜为丸麦粒大,绵裹锭子耳中投。
鲫鱼胆膏
鲫鱼胆(一个) 乌驴脂(少许) 生油(半两)
上和匀,纳楼葱管中七日,滴入耳内。
蝎梢膏
蝎梢(七枚,焙) 淡豉(二十一粒,拣大者焙干) 巴豆(七粒,去心膜,不去油)
上先研蝎梢、淡豉令细,别研巴豆成膏,同研匀,捏如小枣核状,用葱白小头取孔,以药一粒在内,用薄绵裹定。临卧时置耳中,一宿取出,未通再用,以通为度。
鼠胆丸
曾青(一钱) 龙脑(半钱) 凌霄花(三钱)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后用鼠胆滴入,随用绵子塞之,从晚至鸡鸣取出。
鸡卵方
新鸡卵(一个) 巴豆(一粒,去心膜)
上先以鸡卵上开一孔,将巴豆纳卵中,以纸两重,面粘贴盖,却与鸡抱,以其余卵雏出为度。取汁滴于耳内,日二次。
治耳聋灸方 用苍术一块,长七分,将一头削尖,一头截平,将尖头插入耳内,平头上安箸头大艾炷灸之,轻者七壮,重者十四壮,觉耳中有热气者效。
又方 用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中;一方生用,以绵裹包入耳中。
一方,用鲤鱼胆汁滴入耳中。
又方 用蜡纸一张,剪作四片,每一片于箸上紧卷,抽却箸,以蜡纸卷子安耳中燃之,待火欲至耳,急除去,当有恶物出在残纸上,日一角,用了以蜡塞定。
又方 用甘遂半寸,绵裹插两耳中,却将甘草口中嚼。
又方 用生菖蒲捩汁,滴耳中。
通耳丹 治耳聋。
安息香 桑白皮 阿魏(各一两半) 朱砂(半钱)
上用巴豆七个,蓖麻仁七个,大蒜七个,研烂,入药末和匀,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内耳中,如觉微痛即出之。
又方 用驴生脂和生姜熟捣,绵裹塞耳。一方,有川椒,无生姜。
又方 用附子,以醇醋煮一宿,削如枣核,以绵裹塞耳中。一方,治风聋,仍灸上星二七壮,令气通耳中即愈。
又方 取龟一枚,安于盒中,荷叶上养之,专看叶上有尿,收取滴耳中。一方,用秦龟雄者,置碗或盘内,以镜照之,龟见镜中影,往往淫发而失溺,急以物收取用之。又一法,以纸炷火上 热,以点其尻,亦能失尿。
又方 以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一方为末,用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
一方用白颈者,安葱叶中,面对头,蒸熟化为水,以滴耳中。
蓖麻子丸 治久聋。
蓖麻子(二十一个,去油用) 皂角(煨,取肉,半锭) 生地龙(中者一条) 全蝎(二个。焙) 远志(去心) 磁石(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 乳香(各二钱)
上为细末,以黄蜡熔和为丸,塞耳中。
又方天雄(二钱五分) 附子(一枚)
上为细末,将鸡子开一孔,取去黄,用清和药,仍入壳中封固,令鸡抱之,俟雏出药成,取出,以绵裹塞耳中,取瘥为度。
又方通气散
穿山甲 蝼蛄(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以葱涎和剂塞耳;或为细末。葱管盛少许,放耳中。
又方水银(二钱半) 蚯蚓(中者一条)
上就楼葱丛内,以一茎去尖头,入水银。蚯蚓在内,即紧却头,勿令倾出,候蚓化为水,滴入耳中。
又方 用大蒜一瓣,一头剜一坑子,以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极热,入在蒜内,以新绵裹定,塞耳中。
胜金透关散
川乌头(一个,炮) 细辛(各二钱) 胆矾(半钱) 鼠胆(一具)
上为细末,用鼠胆调和匀,再焙令干,研细,却入麝香半字,用鹅毛管吹入耳中,吹时口含茶清,待少时。
蒲黄膏 治卒耳聋。
细辛 蒲黄(各一分) 曲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三分)
上为末,研杏仁如膏,和捻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一易。
龙脑膏
龙脑(一钱二分,研) 椒目(半两,捣末) 杏仁(二钱半,去皮)
上件捣研合匀,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二易。
治暴耳聋 用鸡心槟榔一个,以刀子从脐剜取一窍,如钱眼大,实以麝香,坐于所患耳内,从上以艾炷灸之,不过二三次效。
《证治准绳·幼科》:耳聋
巢氏云,手太阳之经入于耳内,头脑有风,入乘其脉,与气相搏,故令耳聋。
《圣惠》治小儿风热两耳聋鸣方远志(去心) 甘草(炙微赤,锉) 柴胡(去苗) 菖蒲(各一分) 磁石(三分,捣碎,水淘去赤汁)
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葱白汤调下半钱,日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张涣〕通鸣散 治耳聋。
菖蒲(一寸九节者) 远志(去心。各一两)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 防风(各半两) 细辛 甜葶苈(各一分) 以上捣罗,并为细末,次入磁石(一分,捣碎,水淘去赤汁) 杏仁(二七个,汤浸,去皮尖,研)
上件,都研匀。每服半钱,煎葱白汤调下,日二,乳后。
《圣惠》细辛膏 治小儿耳聋,或因脑热,或因水入,或因吹着,并宜用此。
细辛 防风(去芦头) 川大黄(锉,微炒) 黄芩(各一分) 川椒(去目,十粒) 蜡(半两)
上件药,细锉,用清麻油三合,煎药紫色,滤过,下蜡候消为膏。每日三度,用一大豆大,点于耳中。
《圣惠》治小儿耳聋不瘥方甜葶苈 杏仁(汤浸,去皮) 盐(各等分)
上件药捣,研如膏,以少许猪脂和合,煎令稠,以绵裹如蕤核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松脂 菖蒲(末) 乌油麻(各半两)
上件药相和捣熟,绵裹如一红豆大,塞耳,日一易。
又方菖蒲(末一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研如泥,半两)
上相和研令乳入,每用少许,绵裹内耳中,日一易。
又方上取葱白于 灰中煨令熟,以葱白头纳耳中,日三易。
又方蓖麻子(去皮十枚) 枣肉(七枚)同捣如膏。每取蕤核大,绵裹少许,塞耳中,日一易。
又方上,捣芥子令烂,以人乳和。绵裹少许,塞耳中,日一易之。
麝香散 治沉耳。
麝香(少许) 白矾(一钱,火 ) 五倍子(二钱)
上件,为末。纸捻子点入耳中少许。
《证治准绳·杂病》:耳聋
耳聋,少气嗌干者,为肺虚。东垣曰∶脏气法时论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注云∶肺之络,会于耳中故聋,此说非也。盖气虚必寒,盛则气血俱涩滞而不行也。耳者,宗气也,肺气不行故聋也。宜生脉散嚼下蜡弹丸。耳聋多恐者为肝虚。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治法用四物汤加防风、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汤,服二十余帖,却用姜蝎散开之。本草云∶肝虚则生姜补之是也。劳聋,宜益气聪明汤。头目不清,清神散。气闭不通,通气散,秘传降气汤加菖蒲。外治,通神散、通耳法、追风散、蓖麻丸、雄黄散、透耳筒、鲫鱼胆膏、蝎稍膏、鼠胆丸、鸡卵方、灸方、驴脂方、醋附方、龟尿方、干地龙方、鱼脑膏。
【久聋】蓖麻子丸、天雄鸡子方、通气散、水银方、大蒜方、胜金透关散。
【暴聋】蒲黄膏、龙脑膏,川椒、巴豆、菖蒲、松脂以蜡熔为筒子,内耳中,一日一易。或用雄黄一钱,巴豆肉一个,研细,葱涎和作锭子,纸卷塞耳中。或用凌霄花叶,杵自然汁滴耳中。罗谦甫云∶夫卒耳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卒聋也。娄全善云∶暴聋皆是厥逆之气。经云,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搏也。又云,少阳之厥,暴聋是也。宜于前厥聋条求其治法。运气耳聋有四∶一曰湿邪伤肾三焦聋。
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耳聋,浑浑 ,治以苦热是也。二曰燥邪伤肝聋。经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聋无所闻是也。三曰火邪伤肺聋。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聋是也。四曰风火炎扰于上聋。经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参布,云物沸腾,民病聋瞑。三之气,炎暑至,民病热中,聋瞑,治以寒剂是也。
《针灸资生经》:耳聋
天牖、(又主耳不聪.)四渎、主耳暴聋.(千)外关、会宗、主耳浑浑淳淳.聋无所闻.商阳、主耳中风聋鸣.(见耳鸣.)天牖、主耳不聪.明下云、疗暴聋.上关等、主耳鸣声.(见耳鸣.)商阳、(见热病无汗.)阳谷、(明同.)百会、治耳鸣耳聋.(铜)束骨、(见腰偻.)翳风、上关、后溪、颅囟、治耳聋.风池、治耳塞.肾俞、治耳聋肾虚.(见劳瘵.)听会、治耳聋.耳中如蝉声.听宫、治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KT KT .(明云 嘈嘈蝉鸣.)
外关、天窗、(明下同.)治耳鸣聋无所闻.窍阴、治卒聋.不闻人语.三阳络、液门、治耳暴聋.(见疟.)
四渎、治暴气耳聋.中渚、治头痛耳聋.会宗、治耳聋.(见风痫.)侠溪、治颊颔肿.耳聋.胸痛不可转.痛无常处.明下云、疗耳鸣聋.浮白、疗耳聋.(铜作鸣)
嘈嘈无所闻.(明)玉枕、(见目痛.)疗耳聋.上关、疗耳聋.状如蝉声.下云、耳鸣声.颅息、疗小儿耳聋.(见喘.)耳门、翳风、脑空、疗耳鸣聋.(下)外关、听会、疗耳淳淳浑浑.聋无闻.苇筒灸耳病.见中风不语.肩贞、主耳聋.(千)耳聋刺足少阴.(见心恍惚.)天牖、疗暴聋.(明见瘰 .)
耳聋有用气得者.气快则通.伤寒用衣被拥塞得者.病去渐愈.乡人用札耳草取汁滴.用新罗白草煮粥食.亦验云.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