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卧
《医学纲目》:多卧
□
〔子和〕陈州长史一小儿病,寐而不寤三日。诸医作睡惊治之,或欲以艾火灸之,或以大惊丸及水银饼子治之。其父曰∶此子平日无疾,何骤有惊乎?以子之病问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皆平和。戴人曰∶若惊风之脉,当洪大而强,今则平和,非惊风也。戴人窃问其乳母,尔三日前曾饮酒醉否?蘧然笑曰∶夫人以煮酒见饷,酒味甚美,三饮一罂而睡。夫陈酒味甘而恋膈,酒气满乳,儿亦醉也。乃锉甘草、干葛、葛花、缩砂仁、贯众煎汁,啜之立醒。
□
运气 多睡皆属内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阴始凝,气始肃,病中热,善眠是也。
□
〔《怪穴》〕困睡多∶无名指第二节尖。(灸一壮,屈手指取之。)
《医碥》:多卧
《经》谓∶其人肠胃大,则卫气之入于阴者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肤腠因湿而密致也。)则卫气之行于阴者迟,(则其还于表者亦迟可知。)留久而行迟,其气不精,(气钝而不向导也。视出阳入阴爽利而不滞者,异矣。)故多卧。大抵精明之人卧少,昏浊之人卧多。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静而不扰,则多卧。若因湿盛而然者,则必怠惰,四肢不收,或大便溏泄,脉缓,去湿为主。亦有属热者。火主动,本应不得卧,然火盛弥漫壅闭,闭则不通,不通反不扰,精神为热所耗而昏,故沉困嗜卧也,然必卧不能安,除热为主。
热病愈后,阴气得复,必恬睡,醒则清爽,与热证昏睡醒亦沉迷者不同。食入则困倦欲睡者,脾弱得食不能即运,不运则静矣,静故欲睡也,六君(见气)加麦芽、山楂、神曲之类。
《证治准绳·杂病》:多卧
《灵枢》大惑篇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行于阳也久,故少瞑焉。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运气多睡,皆属内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阴始凝,气始肃,病中热善眠是也。酸枣仁一两,生用,腊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七分盏,煎六分,温服无时。灸法,无名指第二节尖一壮,屈手指取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