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仆外伤
《保婴撮要》:跌仆外伤
伤损之症,若色赤肿痛而血出不止者,肝心内热也,用柴胡栀子散。色白不痛而血出不止者,脾肺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漫肿不消者,元气虚弱也,用五味异功散。黯肿不散者,瘀血凝滞也,用加味逍遥散。肌肉作痛出血多而烦热者,血脱发躁也,用独参汤。因亡血而烦躁不安者,营卫俱伤也,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久痛不止者,欲作脓也,用托里散。以指按肿而复起者,脓已成也,宜刺泄之。脓出而反痛者,气血内虚也,用十全大补汤。若骨HT 接而复脱者,肝肾虚弱也,用地黄丸。如兼余症,当参各门治之。
一小儿伤臂出血作痛,面色青赤,此因惊而肝火动也,先用柴胡清肝散,血止痛减,次用托里消毒散,患处渐溃;
又用托里散而愈。后因其母多食膏粱之味,又恶寒发热,肿痛色赤,误服败毒之药,口噤流涎,手足并冷,余谓脾胃复伤而虚寒也,先用六君子汤加姜、桂数剂,而元气渐复;又用五味异功散,月余而疮口敛愈。
一小儿伤指出血过多,遂至昏愦,口噤手撒时搐,此气虚血脱也,用独参汤数剂而安;又用五味异功散及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伤足溃腐,肉白不敛。此脾胃亏损而血气不能达于患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助其胃,次用十全大补汤益其营,月余而愈。
一小儿伤足,内溃成脓,食少恶心,此脾胃气虚而成痰也。用六君子汤,饮食顿进,脓亦外泄,但体倦晡热,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及间服八珍汤而垂愈。后因饮食失宜,发热,患处大溃出脓,口噤振颤,或 流涎,余谓胃气虚肝火内动,外用独参汤四剂,仍如前,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元气渐复,佐以托里散而疮敛。
一小儿伤指敷凉药肿至手背,脓出清稀,饮食少思,此血气虚弱故也,朝用异功散,夕用托里散,脓水渐稠,患处红活,又用八珍汤而愈。
一小儿伤 ,青肿不消,面色痿黄,仍欲行气破血,余谓此因脾气复伤,血滞而不行也。不信,乃服破血之剂,饮食不进,寒热如疟,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八珍汤及葱熨法而愈。
一小儿臂伤,溃而寒热,用八珍汤渐愈。后因饮食所伤,吐泻不止,摇头切牙,此脾气虚而肝邪内侮也,用六君、升麻、柴胡而安,又用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而愈。
一小儿闪足肿痛而肉色不变,此阳气虚弱,伤在骨也,频用葱熨法,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八珍汤,数日后佐以六味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一小儿臂骨出HT 接入,肿痛发热,用葱熨法及异功散加柴胡、续断、骨碎补四剂,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闪足骨痛,肉色如故,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间用四君、芎、归数剂,后用地黄丸,三月余而瘥。盖肾主骨,故用地黄丸以补肾也。
一小儿折臂出血过多,发躁作渴,面目色赤,脉洪大而数,按之无力,此血脱发躁也,服当归补血汤而安。遂令正体科续接,服接骨丹,翌日睡而惊动,此血尚虚也,盖血生于气,乃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当归而安。后手足微搐,眉唇微动,此血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钩藤钩、柴胡渐愈,却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血脱发躁,若用四物之类,复伤脾气,多致不救,误设白虎汤,其危尤速。
一小儿跌伤臂骨出HT ,翌日接入,肿痛发热不食,用葱熨法其痛即止;又用六君、黄 、柴胡、桔梗、续断、骨碎补,而食进肿消;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数剂热退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伤腿内溃,针出秽脓,虚症悉具,用大补之剂渐愈。后因劳动,手撒眼闭,汗出如雨,急炒热艾频熨脐腹及气海穴,更用人参四两、炮附子五钱,作一剂水煎,徐徐灌服,良久臂能少动,再剂眼开而能言,惟气不接续,乃用参、 、归、术四味共八两、附子三钱水煎,连进二服,气少复,乃减附子,又三剂元气渐复,后用独参汤,多服而痊。
一女子闪右臂,寅卯时发热作痛,余决其胆经血虚而火盛,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汤四剂而热退;更以四物汤加香附、陈皮、白术、茯苓各一剂;山栀五分,芩、连、甘草各三分,二十余剂,肿消而愈。
一小儿闪臂肿痛,发热恶寒,饮食少思,余谓脾胃气虚而壅肿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间服八珍汤,三月形气渐充而愈。
一小儿因跌伤胫,漫肿作痛,肉色如故,服破血流气之药,反增腹痛,以手按之则痛少止,余谓此因脾胃虚弱,误服破血流气之剂而然,非瘀血也。未几,患处肿消色黯,饮食不入,腹痛尤甚,手足厥冷,余用人参一两、附子一钱数剂,脾胃渐复,饮食渐进,患处肿痛,肉色变赤。盖始因元气不足,不能运及,故肿消而色黯,服药之后,元气渐充,故胫肿而色赤也。次用大补汤、托里散,三月余而愈。
一小儿闪臂肿痛,面目夭白,恪服流气饮之类,益加肿痛,余曰∶此形病俱虚之症也,前药所当深戒者。彼谓∶肿痛为气滞血凝,非流气饮不能疏导经络,非破血药不能消散壅逆。余言聱牙而前症益甚,发热烦躁,始请治余。余曰∶元气虚惫,七恶蜂生,虽卢扁亦不能起矣。遂殁。
一小儿伤臂肿痛,内服外敷,皆寒凉止痛之药,半载后溃而肿痛,余谓此非托里温中不能生也,不悟,确守前药,以致血气沥尽而亡。
一小儿跌腿青肿,所服皆行气破血之药,后骨HT 内溃,青肿益深,朝寒暮热,余戒之曰∶此气血俱虚甚矣,须调补脾胃,不可不信。
一小儿闪腰作痛,服流气等药,外肿不赤。余曰∶此儿虽经闪腰,然亦禀赋肾气不足而使之者,延久益虚,恐后不治。彼以迂缓视之,后果不起。
消肿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 木耳(炒) 大黄(炒。各五分)
上为末,蜜水调涂肿处。内有瘀血者砭去敷之患处,溃者用当归膏敷之尤效。
经验方 治跌扑瘀血不散,肿痛不止,或筋骨伤损疼痛。
黄柏(一两) 半夏(五钱)
上各另为末,用姜汁调涂患处,以纸贴之,如干再用姜汁润之,日易新药。
神效太乙膏 治一切疮疽溃烂。
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赤芍药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 咀,用麻油四十两,入铜锅内煎至药黑,滤去粗,徐入净黄丹一斤再煎,滴水中捻软得中,即成膏矣。
回阳玉龙膏(又名抑阴散) 治跌扑损伤,因敷凉药;或人元气虚寒,肿坚不散,溃腐不敛,及痈肿肉色不变;
或肿而不溃,溃而不敛,筋挛骨痛,一切冷症。(方见敷寒凉之药)
乳香定痛散 治杖疮、金疮,一切疮疡溃烂疼痛。(方见作痛不止)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杖疮溃烂,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
白芷 黄芩 当归 羌活 赤芍药 露蜂房(孔多者佳) 生甘草(各五钱)
上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粗,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温洗,随用膏药贴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