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癫疝

疝肿须分内外因,内因气动外寒侵,


病因肝气原非肾,本肿呼为气卵名。


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故令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是也。专属肝经,与肾无干。益肝喜怒,大叫哭,小儿性急多哭得之者,此气动于内,谓之气疝,宜行气开郁,加减二陈汤、木香内消丸主之。如因久坐寒湿之地得之者,此冷气入腹,谓之寒疝,宜温中散寒,加减当归散、茱萸内消丸主之。有肝而不痛者,此湿也,宜行湿消肿,加减守效丸主之,非外敷方。


加辣二陈汤:治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谓之气疝。


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等分。甘草辣半,


姜三片,水煎。


木香内消丸:治疝气。


木香,三棱(煨),猪苓,泽泻,川楝子肉,陈皮,青皮,小茴香(炒),各等分。海藻洗,二钱。香附、酒浸,七钱半


酒糊丸,黍米大,空心盐汤下二三十丸。


加减当归散:治受寒湿之气,小腹绞痛,外肾红肿,并内瘹腹痛,啼哭多。


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官桂(去皮),川芎,干姜(炮),木香,小茴香(炒),等分。甘草(炙)。


末,服五分至一钱,盐汤调。


家传茱萸内消丸:治寒湿所袭,留伏作痛,癫[疒颓]疝偏大。


吴茱萸(酒醋浸一宿,焙干),山茱萸(蒸去核),马兰花(醋浸,焙),川楝子(蒸,去皮核),桂心,舶上茴香(盐炒),玄胡索(略焙),橘红,青皮(去白),海藻(洗去盐),各一两。桃仁(炒,去皮尖),白蒺藜(炒去刺),木香,各半两。


酒糊丸,麻子大,服二十丸至五十丸,温酒盐汤下。


加减守效丸:治卵肿不痛者,此湿也,又名木肾。


苍术(泔浸,盐炒),南星(炮),白芷,山楂肉,各一两,川芎,橘核(炒),半夏(洗),神曲(炒),各半两,海藻(洗垢),吴萸(炒),三钱半。


酒糊,麻子大,服二十至五十丸,茴香汤下。


一方:治疝初起者,用:


五苓散料内加小茴香、川楝肉,服时入盐少许,效。


又方:治偏坠痛甚者,用:


川楝肉,小茴香(炒),各等分。没药,全蝎,减半。


末,空心用热酒调服,或以五苓散煎调,更佳。


敷法:外肾肿大光明者,先用蝉煎水,乘热洗过后,用牡蛎灰、干地龙粪(焙干)等分,末,唾津调敷肿上。痛者,鸡子清调敷。


又方:用干地龙末,不拘多少,先以葱椒汤洗,次以津调之。


小儿素有疝气,或一年或半年发者,发则有形,外连睾丸,内贯小腹,肿硬一条如小杵,约五六寸长,大小便不通者,宜用;


当归身(稍),川芎,山栀仁,山植子,木香,青皮(不去穗),木通,小茴香(炒),川楝子肉,泽泻,猪苓


作大剂。水煎。


小儿木肾肿大,连年不消者,不早治之,便为终身痼疾也。宜用前家传茱萸内消丸,内加黑丑(半生半炒,取头末)二两,为丸服,更灸脐傍二穴,即章门穴,大效。


又,取穴治:以本儿手掌小指后侧横纹按脐中心,中指头尽处是穴。


小肠气,一名盘肠气痛,发则腰不得伸,干哭无泪,额上汗出(详见前内吊病中有方)。如痛连外肾者,宜加减川楝子散主之。


舶上茴香(盐炒),破故纸(炒),各二钱。吴萸根(醋酒浸一宿,焙),木香,各一钱。


末,温酒调服。


小儿气卵,调之偏坠,得之于父年已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少,强力入房。因有此者,谓之胎疝,难治。


小儿湿地上坐,或为蚯蚓呵,其卵肿、长大而垂者,盐汤洗之,盖盐能杀蚯蚓毒也。或用浸苍术泔煎热。少以盐在内洗之。


小疝痛,及盘肠痛者,以盐一合,炒热放儿脐中熨之,待冷,更以艾在脐上灸之。温气既入,邪气随散,其痛立止。


小儿明囊生疮溃烂者,谓之脱囊,用紫苏叶研末敷之,以荷叶包之,或用生荷叶火烘令软包之,虽囊丸①,亦可治之,神效。


又:治外肾燥痒溃烂,用:


龙骨(煅),石膏,炉甘石(煅),多年烂蚌壳各一钱。五倍子,白及,黄连,各五分。


末,先以苦参、大腹皮、紫苏、露蜂房煎汤,先洗试干,敷药,神效。


小儿外肾臊臭,时复湿痒,宜用:


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当归尾,龙胆草,各一分。


[口父]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煎一碗,去渣,待宿食消尽,空心服,更以美膳压之。外肾痒甚,不可止者,用胡椒煎汤洗之,立效。


①囊丸;忠信堂本作“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