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生痈毒之症
《保婴撮要》:痘疮生痈毒之症
陈文宿先生云∶痘疹首尾不宜与水吃。若误与之,疮靥之后,其痂迟落,或生痈,针之而成疳蚀,以致难愈。盖脾胃外主肌肉,饮水过多,湿损脾胃,搏于肌肤,则津液衰少,气血不能周流,凝结不散,故疮痂迟落而身生痈肿也。
张洁古先生云∶痈肿发于身前,手阳明经也,发于四肢,足阳明经也。丹溪先生云∶痘痈多是余毒血热所致,当分上下用药,而以凉血为主,大便燥实加大黄,如不应,当分经络所属,血气虚实,其脓成否。窃谓前症初起未成脓者,用活命饮、隔蒜灸治而消之。欲成脓者,用活命饮解而溃之。气血虚者,八珍汤实而溃之。虚而不能敛者,托里散补而敛之。大凡发热肿痛,大便不结,用仙方活命饮及隔蒜灸法。大便秘结,用仙方活命饮加大黄。大便已通,肿痛未退,再用活命饮一服,用托里散补其元气。若发热倦怠,大便调和,用补中益气汤;未应,亦用隔蒜灸。若溃而发热口干,肢体倦怠,用东垣圣愈汤。脓水淋漓,不时发热,用四君、参、 。若因乳母肝经血虚发热,用加味小柴胡汤。肝脾郁怒发热,用加味归脾汤。膏粱浓味积热,用加味清胃散。如专与凉血,用败毒等药,复伤元气,必致成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矣。
一小儿腿内侧患之,痛甚作渴,大便不通,小腹作胀。此表里俱有毒未尽,用活命饮加硝黄一服,诸症顿退,却去硝黄再剂而痊。
一小儿左胁近腹患之甚痛,恶寒发热,肢体亦痛,此余毒兼外邪也,用活命饮加麻黄一服,外邪悉退,疮毒亦减,仍用前剂去麻黄及圣愈汤而痊。
一小儿赤肿作痛,内服外敷皆寒凉之药,用活命饮一服,痛顿止而肿未消,此凉药血凝而然也,用六味活血散及隔蒜灸而痊。
一小儿痘出甚密,先四肢患肿,余谓脾经热毒,用活命饮之类而愈。后患口疳流涎,牙龈蚀伤,用大芜荑、活命饮各二剂,却用蟾蜍丸搽人中白散而愈。
一小儿臂患肿痛色赤,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而脓成,又二剂而脓溃,用托里散将愈,而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两腿臂膝俱肿,不能举动而痛,用黄豆末热水调敷,服活命饮而消。
一小儿痘毒溃而肿不消,烦躁作渴,小便如淋,手数寻空,此肝脾虚热也,用八珍汤、加减八味丸料各二剂而安,又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痘毒腿膝肿,此脾肾虚而毒流注也,用如圣饼及活命饮四剂,肿痛顿减,再用益气汤、地黄丸而痊。
一小儿腿膝肿溃,脓水不止,晡热体倦,先君谓元气复伤,阴虚所致。用补阴八珍汤、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痘毒,敷寒凉药内溃不愈,清脓甚多,此元气虚也,朝用益气汤,夕用八珍汤各五十余剂,佐以豆豉饼而愈。
一小儿腮患毒,用活命饮肿痛已退,肢体甚倦,此邪气去而元气虚也,用圣愈汤元气少复,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左耳下连项赤肿作痛,此少阳胆经火症,用栀子清肝汤治其母,用活命饮治其子而痊。后复作,误服败毒散,溃而不敛,疮口色白,余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出痘七日,寒热作渴,两胁及臂外患痘疔,此属胆经也,挑出黑血,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一剂,热渴顿止,又用活命饮而痊。
一小儿患此,面肿肉色如故,脉浮而大,按之微细,余谓此元气虚而邪从之也,当补元气为善。不信,乃服犀角丸、化毒丸而殁。
神效隔蒜灸法 治痘痈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散。用大蒜头切三分浓,安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壮易蒜再灸,痛不止尤宜多灸。小儿须将蒜切片着肉,一面略剜小空灼艾燃蒜,先置大人臂上试其冷热得宜,然后着疮上。又别灼如前法试之,以待相易勿令歇。
仙方活命饮 治痘疔痘毒,及一切疮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此消毒败脓止痛之圣药。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 穿山甲(用蛤粉炒) 乳香 没药 白芷 防风 当归(各一钱)
贝母 天花粉 甘草节(各七分)
上每服五钱,酒煎。婴儿、母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若势甚而邪在表者,加麻黄散之。而毒在内者,加大黄下之。当临症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之剂,但元气脱者不治。
六味活血散 治痈疽疮痛初起,红肿不散。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红花 苏木(各等分)
上水煎,量服之。
托里散 治痘毒,元气虚弱,不能溃散,未成用之自消,已成用之自溃。
人参 黄 (炒。各二钱) 当归(酒洗) 白术 陈皮 熟地黄 茯苓 芍药(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三五钱,水煎服。
托里消毒散 治痘毒瓦斯血虚弱不起发,腐溃收敛,或发寒热,肌肉不生。
人参 黄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炒)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金银花 连翘 白芷(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东垣圣愈汤 治脓溃心烦无寐,体倦少食。
熟地黄(自制者佳) 生地黄(各二分) 人参 川芎(各二分) 当归 黄 (各五分)
上水煎服。
济生归脾汤 治脾血虚损,健忘惊悸,或心气虚不能摄血归源,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或因乳母心脾二经有热,疮不结痂,或疮痕赤色。加柴胡、山栀即加味归脾汤。
人参 白茯苓 黄 白术 龙眼肉 当归 远志 酸枣仁(炒。各二钱) 木香(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身(一钱)
上姜枣水煎,母子同服。
东垣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齿牙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 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梢(四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替针丸 治痘痈脓已成不溃。
陈坏米(一钱) 砂(五钱) 雄雀粪(四十九粒,真雄雀粪直者是也)
上为末,米粥丸如麦粒大,每用一粒,粘疮头上以膏药贴之半晌,其脓自出。若疮头透而脓不出,或出而愈痛,或发热,血气虚也,用托里散。或作呕吐痰,食少体倦,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
神效太乙膏 治一切疮疽溃烂。
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赤芍药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 咀,用麻油四十两,入铜锅内煎至药黑,滤去渣,徐入净黄丹一斤再煎,滴水成珠,捻软硬得中,即成膏矣。
神效当归膏 治痘毒津淫,或汤火等症,及疮腐不能生肌收敛者。
当归 黄蜡 生地黄(各一两) 麻油(六两)
先将当归、地黄入油煎去渣,入蜡溶化,候温搅匀,即成膏矣。
豆豉饼 治疮疡肿痛,或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毒毒疖,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成饼,大如铜钱浓,如三四钱置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余毒。间有不效者,乃气血虚败之症。参疔疮论灸法用之。
神功散 治疮疡初起肿痛者,用之可消,加血竭更效。
黄柏(炒为末,二钱) 草乌(生为末,二钱)
上用漱口水调敷,常以漱水润之。
飞龙夺命丹 治痘疔、痘毒、痘痈;或麻木呕吐,重者昏愦切牙。
真蟾酥(干者酒化) 轻粉(各一钱) 枯白矾 寒水石 铜绿 乳香没药 麝香(各二钱) 朱砂(六钱) 蜗牛(四十二个另研,如无亦可)
上各为末,入蟾酥、蜗牛,或加酒少许,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丸,温酒或葱汤送下。重者外用隔蒜灸法,甚者多灸,或着肉灸。
五福化毒丹 治痘毒实热肿痛。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玄参(各二两) 甘草 甜硝(各三两) 青黛(一两五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犀角消毒丸 治痘疹余毒,及一切疮毒。
生地黄 荆芥 当归 犀角(屑) 防风 牛蒡子(杵炒) 赤芍药 连翘 桔梗(各七钱) 薄荷 黄芩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按∶化毒丹降火凉血解毒寒中之剂。消毒丸,清热解毒破血之剂。盖小儿脏腑脆嫩,元气易伤,况痘后气血皆虚,岂能胜当此剂。若胃气一伤,则未成者不能消散,已成者不能腐溃,已溃者不能生肌。殊不知痘疮乃脏腑所发,遍身之血皆化为脓。况此方愈而患此,乃脾胃虚怯,肌肉消弱,荣卫短涩所致。治者审之!
蟾蜍丸
蟾蜍(一枚,夏月沟渠中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癞 者)
上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上要干,不令虫走出,却将蟾蜍扑死投蛆中,食一昼夜,以布袋盛置,浸急流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一字,粳米饭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八珍汤(方见顶陷灰白)
小柴胡汤(方见 症,加生地黄、山栀,即加味小柴胡汤)
栀子清肝散(即柴胡栀子散,方见作痒搔破)
十全大补汤(方见腹胀气喘)
当归补血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寒战切牙)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肉桂,名加减八味丸)
四君子汤(方见痘不靥闷乱)
加味逍遥散(方见欲靥不靥)
加味归脾汤(方见痘疳)
加味清胃散(方见痘不结痂)
大芦荟丸(方见风邪搏于肌肤)
人中白散
如圣饼
补阴八珍汤(三方见夹疹痘)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