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
《妇科心法要诀》:大便出血
加味芩连四物汤
产后便血大肠热,四物芩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穗炒,蜜炙升麻棕榈灰;脾虚不摄归脾效;气虚下陷补中宜。
【注】产后大便出血,有因大肠经热者,宜芩连四物汤,黄芩、黄连俱酒炒黑用,更加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蜜制升麻,棕榈皮灰治之。若因脾虚不能摄血者,宜归脾汤。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芩连四物汤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方俱见首卷)
《济阴纲目》:大便出血
薛氏曰∶产后便血,或饮食起居,或六淫七情,以致元气亏损,阳络外伤。治法∶若因膏粱积热,用加味清胃散;若因淳酒湿毒,葛花解酲汤;若因怒动肝火,加味小柴胡汤;若因郁结伤脾,加味归脾汤;若因思虑伤心,妙香散;若因大肠风热,四物加侧柏、槐花;若因大肠血热,四物加芩、连、槐花;若因肠胃虚弱,六君加升麻、柴胡;若因肠胃虚寒,六君加肉蔻、木香;若因元气下陷,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若因胃气虚弱,用六君、升麻;若因血虚,用四物、升麻;若因气血俱虚,用八珍、柴胡、升麻。大凡元气虚弱而发热者,皆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但用六君子或补中益气加炮姜,温补脾气,诸证悉退,若四肢畏冷,属阳气虚寒,急加附子。病因多端,当临症制宜,庶无误矣。
一产妇粪后下血,诸药不愈,饮食少思,肢体倦怠,此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加吴茱萸、炒黄连五分,四剂顿止,用归脾汤治之而痊。
一妇人怒则便血,寒热口苦,或胸胁胀痛,或小腹痞闷,此肝木乘脾土,用六君子加山栀、柴胡而愈,又用补中益气加味逍遥二药而不复作。
一妇人久下血在粪前,属脾胃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加连炒吴萸一钱,数剂稍效,乃加生吴萸五分,数剂而愈。
一产妇大便后血,口干饮汤,胸胁膨满,小腹闷坠,内热晡热,食少体倦,日晡面赤,洒淅恶寒,此脾肺气虚,先用六君加炮姜、木香渐愈,用补中益气将愈,用归脾汤而愈。后因劳役兼怒气,发热血崩,夜间谵语,此热入血室,用加味小柴胡二剂而热退,用补中益气而血止,用逍遥散、归脾汤调理而康。
加味清胃散 治因膏粱积热便血。
当归身(酒浸,一钱) 黄连 生地黄(酒洗) 升麻(各二钱) 牡丹皮(一钱半) 石膏(三钱)
上锉,水煎服。
一方无石膏,有犀角、连翘、甘草。
的奇散 治产后恶露不行,余血渗入大肠,洞泻不禁,下青黑物,亦验。
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燃火烧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许,研匀,沸汤一两呷调下。此药虽微,能愈大病,幸勿忽之。(妙理入神)
《医宗金鉴》:大便出血
加味芩连四物汤
17。产后便血大肠热,四物芩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穗炒,蜜制升麻棕榈灰。脾虚不摄归脾效,气虚下陷补中宜。
【注】产后大便出血,有因大肠经热者,宜芩连四物汤,黄芩,黄连俱酒炒黑用,更加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蜜制升麻,棕榈皮灰治之。若因脾虚不能摄血者,宜归脾汤。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芩连四物汤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方俱见首卷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