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春温

余侄森伯,患发热面赤,渴而微汗。孟英视之曰∶春温也。乘其初犯,邪尚在肺,是以右寸之脉洪大,宜令其下行,由腑而出,则可霍然。投∶知母 花粉 冬瓜子 桑叶 枇杷(叶) 黄芩 苇茎 栀子等药,果大便连泄极热之水二次,而脉静身凉,知饥啜粥,遂痊。设他人治之,初感总用汗药,势必酿成大证。



濮树堂室,怀妊五月,患春温。口渴善呕,壮热无汗。旬日后,始浼孟英视之。见其烦躁谵语,苔黄不燥,曰∶痰热阻气也。病不传营,血药禁用。试令按其胸次,果然坚痛。而大解仍行,法当开上。用小陷胸汤加石菖蒲、枳实、杏(仁)、贝(母)、(竹)茹、郁(金)、栀(子)、(连)翘等药,芦菔汤煎服。服二剂,神情即安。四帖后,心下豁然。然心腹如烙,呕吐不纳。改投大剂甘寒,加乌梅,频啜渐康。秋间得子亦无恙。



姚令舆室,素患喘嗽,而病春温。医知其本元久亏,投以温补,痉厥神昏,耳聋谵语,面青舌绛,痰喘不眠。皆束手矣!延孟英诊之,脉犹弦滑。曰∶证虽危险,生机未绝,遽尔轻弃,毋乃太忍。与∶犀角 羚羊(角) 元参 沙参 知母 花粉 石膏以清热息风,救阴生液。佐∶苁蓉 石英 鳖甲 金铃 旋复 贝母 竹沥以潜阳镇逆,通络蠲痰。三剂而平。继去犀(角)、羚(羊角)、石膏,加生地黄,服旬日而愈。仲秋,令舆病,竟误服温补,数日而殒,岂非命耶?



许芷卿,亦精于医,偶患外感,即服清散之药,而证不减。或疑其非春温也,邀孟英质之,诊脉迟涩,二便皆行,筋掣不眠,畏寒能食,喉舌皆赤。予大剂清营药,数服而瘥。



迨夏,两腿患疥,外科治之,久而不愈。孟英谓∶(因)其平昔善饮,蕴热深沉,疡科药亟宜概屏,令以雪羹汤送(服)当归龙荟丸,果得渐瘳。



陈建周令郎,患春温,初起即神气躁乱,惊惧不眠,两脉甚数。孟英谓∶“温邪直入营分也”。与神犀丹佐紫雪,两剂而瘥。夏间,吴守旃暨高若舟令郎,□


胡秋纫四令嫒,患温,初起即肢 妄言,神情瞀乱。孟英皆用此法,寻即霍然。


孟英曰∶世人每执汗解之法,为初感之治。孰知病无定体,药贵得宜,无如具眼人稀,以致夭枉载道。归诸天数,岂尽然哉?



王皱石广文令弟,患春温,始则谵语发狂,连服清解大剂,遂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遗溺不饮,医皆束手。孟英诊其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投∶承气汤加银花、石斛、黄芩、竹茹、元参、石菖蒲,下胶黑矢甚多。而神识稍清,略进汤饮。


次日,去(芒)硝、(大)黄,加海 、芦菔、黄连、石膏,服二剂而战解肢和,苔退进粥,不劳余力而愈。



继有张镜江邀(孟英)治叶某,又钱希敏之妹丈李某,孟英咸一下而瘳。惟吴守旃之室,暨郑又侨,皆下至十余次始痊。今年时疫盛行,医多失手,孟英随机应变,治法无穷,救活独多,不胜缕载。



翁嘉顺,亦染温病,初发热,即舌赤而渴,脉数且涩。孟英曰∶非善证也。盖阴虚有素,值此忧劳哀痛之余,五志内燔,温邪外迫,不必由卫及气,自气而营。急予清营,继投凉血,病不稍减。且家无主药之人,旁议哗然,幸其旧工人陈七,颇有胆识,力恳手援。孟英曰∶我(心)肠最热,奈病来颇恶,治虽合法,势必转重。若初起不先觑破,果已殆矣。吾若畏难推诿,恐他手虽识其证,亦无如此大剂,车薪杯水,何益于事。吾且肩劳任怨,殚心尽力以图之。病果日重,昏瞀耳聋,自利红水,目赤妄言。孟英惟以晋三犀角地黄汤加银花、石膏、知母、石解、栀(子)、贝(母)、花粉、兰草、菖蒲、竹沥、竹茹、竹叶、凫茈、海 等,出入互用,至十余剂,舌上忽布秽浊垢苔,口气喷出,臭难向迩,手冷如冰,头面自汗,咸谓绝矣。孟英曰∶生机也。阴虚而热邪深入,余一以清营凉卫(血)之法,服已逾旬,始得营阴渐振,推邪外出,乃现此苔,惟本元素弱,不能战解,故显肢冷,而汗仅于头面,非阳虚欲脱也。复予甘寒频灌,越三日,汗收热退,苔化肢温。


此病自始迄终,犀角共服三两许,未犯一毫相悖之药,且赖陈七恪诚,始克起九死于一生,继以滋阴善后而康。


温邪有升无降,经肺气机交逆,营卫失其常度为寒热;胃津日耗,渴饮不饥;阳气独行头痛面赤。是皆冬春骤暖,天地失藏,人身应之,患此者最多。考古人温病忌表散,误投即谓邪热逆传心包,最怕神昏谵语。治法以辛甘凉泄肺胃,盖伤寒入足经,温邪入手经也。土润则肺降,不致 郁,胃热下移,知饥渴解矣。


嫩青竹叶 白糖炒石膏 杏仁 甘蔗汁 经霜桑叶 麦门冬 生甘草



劳倦嗔怒,是七情内伤,而温邪感触,气从口鼻直走膜原中道。盖伤寒阳证,邪是太阳传及,至于春温夏热,鼻受气则肺受病,口入之气,竟由脘中,所以原有手经见症,不比伤寒足六经病也。其原不同,治法亦异。仲景论温邪不可发汗,汗则劫津伤阳,身必灼热,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又云∶鼻息鼾,语言难出,剧则惊痫螈 。无非重劫阴阳而然。今病发热,原不似太阳客邪见证,所投羌防辛温表汗之误,即为逆矣。上窍不纳,下窍不,亦属常事,必以攻下稀水泄热,殊不知强汗劫津而阳伤,妄下劫液而伤阴矣。顷诊脉两手如搐而战,舌干燥而无津,齿前板干,目欲瞑,口欲开;周身灯照,而淡晦斑红,隐隐跃跃;几日来时有呃逆,因胃乏谷气而中空,肝阳冲突,上冒肆虐耳。为今反正,先与糜粥,使胃中得濡,厥阳不致上冒,而神昏之累可已。进药之理,甘温可以生津除热,即斑疹亦不足虑也。观仲景论中,邪少虚多,阴液阳津并涸者,复脉汤主之。谨仿此意。


人参 生地 炙甘草 麦冬 阿胶 白芍



冬月热伏于里,春令风温入肺,引动旧时伏热,营卫流行,邪干怫郁,遂致寒热。四十,形神瘦削,入夜着枕便躁。经云∶不得卧,卧则喘烦,乃肺气之逆也。幼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昼轻夜重耳。病名风温。手太阴肺,属上焦至高之所,若清痰消食,若苦寒通便方药,皆徒攻肠胃,焉能恰当至理?倘气闭窍塞,慢惊亦是久延致危,万难调理。久而失治,肺津日枯,气失清降,又属肺胀喘促。议孙真人苇茎汤,宣通气血,以驱伏邪之意。



心营肺卫,为温邪留伏。气血流行,与邪相遇搏激,遂有寒热如疟之状。今形神羸瘦,经月,速则恐其成惊,再延恐致儿劳;多进苦药消克,胃口又虑败倒。急清气热以通营卫,使温邪无容留之地,寒热可冀其止。至于痰嗽,必得胃口充旺,而肺金自全,要非药饵强劫之谓。轻剂桂枝白虎汤。



稚年阳亢阴虚,温邪深入不解,留伏营卫之中,昼夜气行,遇邪则热,如疟同义。先议清气分,兼通营卫一法。


川桂枝 知母 生甘草 生石膏 麦冬 白风米



清气热,通营卫,果得咳热皆缓。前论温邪犯肺是矣,但稚年易实易虚,寒暄食物之调,最宜谨慎,勿致反复为上。


鲜地骨皮 大沙参 生甘草 嘉定天花粉 炒川贝 金银花



风温不解,早凉晚热,舌绛口渴,热邪未清,阴液衰也;胃汁耗则不知饥。宜生津和阳淡黄芩 乌梅 青蒿 生白芍 橘红 鳖甲



温邪内伏,潮热自利。暮甚于昼者,稚年阴气浅也。仲景于暮春瘟病,内应肝胆例,黄芩汤为主。


黄芩 杏仁 淡竹叶 白芍 甘草 木通



温邪深入,咽阻,心中热闷,自利,三焦咸病,恐热极欲厥。


淡黄芩 川连 杏仁 生白芍 乌梅 淡竹叶



风温入肺,肺气失降,郁蒸热聚,咳痰,卧不安静。高年积劳之体,最宜甘寒清燥,所谓风温得润而解。


桑叶 甜杏仁 麦冬 蔗梨汁 沙参 玉竹 竹叶



左大空搏,阳不潜伏,咳吐涎。


陈阿胶 炒麦冬 生白芍 鸡子黄 生地炭 炙甘草



脉大咽干,痰多咳频,食下腹闷,此风温日久,劳倦内热,津伤液燥。


冬桑叶 甜杏仁 麦门冬 蔗浆 大沙参 玉竹 生甘草 梨汁



风温入肺,咳嗽,脉坚搏,夜卧汗出。阴分先亏,最多失血,大忌发散苦辛,从温邪当


桑叶 甜杏仁 炒麦冬 白沙参 玉竹 生甘草元米汤煎。



风温不解,肺气不利,寒热汗出;吐血,更有恼怒肝逆。内外两因之症,为左右立法。


芦根汁 杏仁 丹皮 黑栀皮 生米仁 郁金 钩藤 栝蒌仁



肺痹,脘中及腹痛,自利清谷,是风温邪热相搏,诸气失于宣降,拟进开手太阴法,以滋气化,得小便利可安。


芦根汁 桑叶 栝蒌皮 枯芩 杏仁 桔梗 郁金汁 橘红



风温入肺,肺郁失降,气窒上焦清空之地,发散则犯温邪劫津,故口渴气逆不已,腹痛而呕,胃络受伤耳。


桑叶 杏仁 蔓荆子 象贝 马勃 牛蒡子



面浮咽痛,温邪未解,轻剂苦辛泄降。


桑叶 大沙参 通草 连翘 大力子 滑石



温邪上混,头痛气喘,治在手太阴肺。酒客痰热素盛,苦降为宜。


杏仁 花粉 连翘 枳实汁 橘红 黄芩 白芍 郁金汁



风温入手太阴,气郁热聚,喘逆口渴,营卫失和,周身掣痛。脉右搏,防失血。


桑叶 杏仁 生米仁 苏梗 栀皮 郁金



风温不解,顿嗽呕吐,宜淡渗以利热清胃。


芦根 杏仁 滑石 米仁 桑叶 通草



风温阳逆呕噫。


枇杷叶 白杏仁 金石斛 桑叶 大沙参 茯苓



外寒内热,温邪气逆为呕。


嫩苏梗 杏仁 黄芩 冬桑叶 橘红 浓朴



温邪呕逆。


淡黄芩 竹茹 半夏曲 川石斛 郁金 钩藤 茯苓 广皮白



风温轻恙,误汗表疏,形寒自汗。先进建中法以和营卫,继当以参苓补剂,则表里平和昨进建中法,因表气不固,形寒汗泄,主乎护阳理营。今继进《金匮》麦冬汤,以苏津液,得胃阴稍振,然后商进峻补,庶为合宜,不致偏胜之弊。


炒麦冬 生甘草 甜梨浆 北沙参 生白芍 甘蔗汁



久嗽失音,岁暮用参 益气得效。春令风温,燥熏其汗,亦如火劫逼阳同例。但仲景救逆,在太阳少阴,此证气泄肺伤互异,从风温汗出不解,葳蕤汤主之。



咳嗽二年,形瘦减谷。冬季喉垂渐痛,已见水亏,阳气不藏。春月气升日盛,皆阴乏上承,阳结于上,为喉痹矣。近日寒热,风温客气;脉小数,为阴伤,忌用辛散。


桑叶 玉竹 川贝母 大沙参 麦冬 生甘草



背寒复热,发于晡时,暮夜寐多惊惕,食入欲呕,此肝阴久虚,阳独上炽。风温乃是客气,多延渐为本虚矣。


泡淡黄芩 生牡蛎 乌梅肉 生白芍 桂枝木 大枣


又 人参 炒阿胶 牡蛎 茯神 炒白芍 炒乌梅



冬月温邪内伏,入春寒热咳嗽,身痛渐汗乃解。与温疟同法。


桂枝白虎汤。



风温如疟烦倦,乃内热水亏。


犀角地黄汤加知母、泽泻。



风温上受,气郁热生,咽痛嗽频,震动痰血。以清肃上焦,薄味调理。


桑叶 花粉 大力子 杏仁 大沙参 射干 连翘仁 象贝



风温上郁,是冷暖侵肺使然。轻剂清解,忌发散。


杏仁 黑栀皮 栝蒌皮 象贝 桑叶 嫩苏梗 郁金汁



气逆痰升,呼吸不爽,仍宜清解。


杏仁 象贝 白沙参 滑石 桑叶 橘皮 郁金汁 紫菀



风温郁热上升,支饮亦令上泛,渴烦咳涎。下虚上实,仍宜轻剂清理。


桂枝木 茯苓 白芍 石膏 米仁 甘草


又 小青龙汤去麻、辛、半、甘,加石膏。



面赤足冷,脉沉弦细,吸短有声,昏昏欲寐,下焦淋带不断,此下虚不摄;饮浊上泛,期。从来饮家咳逆,当治其饮。仲景谓饮家短气倚息,以外饮属脾,用苓桂术甘,理脾阳以营运;内饮属肾,进肾气以收摄固纳,仿此为法


肾气丸,淡盐汤送下。


又 熟地炭 茯苓 淡苁蓉 五味子 白芍 胡桃肉



左坚数甚,舌喑不言,得饮渐呛渐呃,此温邪内伏,少阴水亏,液燥,热气上冒,乃中厥之象。老年最怕面赤神昏,为衰脱耳。


生地 知母 炒远志 梨汁 天冬 川石斛 石菖蒲 蔗汁



久虚劳损,几年不复。当春深阳气发泄,温邪乘虚入阴,寒热汗出,不纳谷食,脘中痞闷不舒,胃乏气运,侧眠咳痰。病热险笃,恐难万全。


人参 旋复花 木瓜 茯苓 赭石 炒粳米



此因惊忧内伤肝藏,邪热乘虚内陷,直走厥阴,消渴渐呕,汗大泄,胸腹胀。次第论证都属在里,半月以外之病。左脉坚搏如刃,耳聋昏躁不静,岂是脉证相合?议以镇逆一法,冀其神清勿躁,不致厥脱。


生牡蛎 生白芍 桂枝木 生龙骨 乌梅肉



阳亢阴虚,烦躁妄言无寐,苟非镇静,焉得神清。议乙癸同治,熄内风、和阳扰为近理


水制熟地 茯苓 生白芍 磁石 泽泻 山药 丹皮 辰砂



多言原从热治,诊脉小数,又当元气大泄之余,故壮水制阳,王道成法。若但说实火,苦降,必致变症蜂起。试论食粥后,原有片时安静,岂非水谷镇胃,虚阳不致扰动?焉得纯以实火治。以阴阳偏胜为理,不致败坏。


天冬 川黄连 生地 女贞 茯神 鸡子黄 阿胶 白芍



左三部动数倍右,阳扰不和恋;定是阴中之火,所以粥食镇胃稍安。且善饥欲食,即《经》阳亢为消之验。治法总在足三阴,勿参入乱药为正。质重益阴,佐以介类潜藏立法。


熟地 龟甲 萸肉 白芍 茯神 鳖甲 女贞 炙草



鼻煤唇裂舌腐。频与芩连,热不肯已,此病轻药重,致流行之气结闭不行,郁遏不通,其热愈甚,上则不嗜饮纳食。小便虽利,便必管痛。三焦皆闭,神昏痉厥有诸矣。


竹叶 杏仁 川贝母 连翘 射干 鲜石菖蒲汁


自停服药,日有向愈之机。胃困则痞闷不欲食,今虽未加餐,已知甘美,皆醒之渐也。



无下虚之理,溲溺欲出,尿管必痛,良由肺津胃汁,因苦辛燥烈气味劫夺枯槁,无以营运。


若必以分利为治,所谓泉源既竭,当滋其化源;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


甜杏仁 蔗汁 麦冬 梨汁



初春暴冷,暖覆卧床,渐渐失音,久则咽喉皆痛,痰沫上泛。纳食照常,已非虚象。致内为热迫,外为寒郁。


越婢加半夏汤。



温邪形寒痰嗽。脉形细小,少阴本气素弱,治邪宜以轻药,勿得动下。


苏梗 桑叶 沙参 杏仁 玉竹 橘红



温邪烁阴,寒热渴饮,不汗出。


玉女煎去麦冬,加竹叶,灯心。


考诸大家论春温者,惟嘉言与远公,精且密矣。嘉言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一例,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为一例,既伤于寒、且不藏精、至春同时并发,又为一例。举此三例,以论温病,而详其治。远公所论都是春月伤风之见证,分出三阳若何证治,三阴若何证治。观二家之论,可谓明如指掌。然宗嘉言不合远公,宗远公不合嘉言,反使后人无从执法。其实嘉言之论,遵经训分为三例,意在伏气;远公之论,皆系伤风见证,意在新感。总之春温之病,因于冬受微寒,伏于肌肤而不即发,或因冬不藏精,伏于少阴而不即发,皆待来春加感外寒,触动伏气乃发焉,即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也。


其初起之证,头身皆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苔浮白,脉息举之有余,或弦或紧,寻之或滑或数,此宜辛温解表法为先;倘或舌苔化燥,或黄或焦,是温热已抵于胃,即用凉解里热法;如舌绛齿燥,谵语神昏,是温热深踞阳明营分,即宜清热解毒法,以保其津液也;如有手足螈 ,脉来弦数,是为热极生风,即宜却热息风法;如或昏愦不知人,不语如尸厥,此邪窜入心包,即宜祛热宣窍法。春温变幻,不一而足,务在临机应变可也。


(温疟 风温 温毒 湿温)


温,春阳之气也,时至春而阳气发动。人应之,身中之阳气亦发动,一遇风寒外袭,闭其腠理,此气不得升发,即郁而为热,与冬月伤风寒发热无异。而有恶寒不恶寒之分者,以冬时阳气潜藏,表阳虚,故怯寒;春月阳气升发,表阳盛,故不怯寒也。无汗者当发散,然冬月阳微,可用辛温,春月阳盛,宜用辛凉。仲景麻黄汤止为冬月伤寒立法,不可混施于此证也。《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谓∶凡病伤寒而成热者,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


程郊倩谓∶冬伤于寒,寒字当肾字看。盖肾水属冬,其气寒,故古人往往言肾为寒,如言肝为风,言脾为湿之类,细阅前代医书自见。冬伤寒云云,谓耗伤肾水,阴精泄而不藏,阴虚则火炎,至春阳气发动,炎炎之势不可遏止,一为风寒所郁,故温热病生耳。然岂特不藏精者乃然哉?即在平人,当春阳气升发,感受风寒郁而成病者固多。《金鉴》谓能藏精者其病轻,不藏精者其病重,韪矣。或曰∶《经》言温疟,谓得之冬中风寒,气藏骨髓中,至春则气大发,(寒郁火成热,因春阳而发为温疟也,即先夏至为病温之意。)邪不能自出,(句上当有若字。)因遇暑气,脑髓灼,肌肉消,(言热至骨。)腠理开发,(此五句,言若春时邪犹不能发,至夏乃发也,即后夏至为病暑意。)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先后内出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盛则热矣,衰(热气衰也)则气复返入,入则阳虚,虚则寒矣。(阳气发泄太过,则表虚而怯寒,表怯寒则气敛而内返,气内返则表愈虚,故寒也。)明是言冬时触寒,子何敢程说耶?曰∶《礼记》谓∶言非一端,而各有当。各求其当可也。风温即春温之重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在冬月伤寒,则为阳明经证。)为热病。(春月感冒,邪在太阳,即得此证,不俟传至阳明乃见,故知为春温病也。)发汗已,(发汗则热泄,应愈矣。)身灼热者,名风温。(热盛得发表之剂,其势益扬,如风之煽火,愈加炽盛也。)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风温原本有汗,由内热炽盛蒸发之故,较春温内热不甚而无汗者为重矣。)身重,(壮热伤气,无气以动,故重。)多眠睡,鼻息必鼾,(热壅神昏也)语言难出。(气伤懒言。)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亡阴泉竭。)直视,(精不荣于目也。)失溲。(阴不守于内也。)若被火者,微发黄色,(火上加火,热湿欲发黄,而热多湿少,故微黄也。)剧则如惊痫,(热极生风。)时螈 。(筋为热灼,干缩而抽搐也。)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大抵风温忌汗,亦不宜下,(里热未实者不宜。)尤不宜火,当用双解散去麻黄,加桂枝、石膏。(余谓桂枝不必加。)春温无汗虽宜解表,然必兼清里,双解散,审其表里之重轻为加减可也。(双解散乃防风通圣散合六一散也,《金鉴》称其神效,加减用之可也。)此方虽内犯芒硝、大黄,然泄热莫速于此,且分两有限,不至太下,无伤也。前人云∶温热证误下不妨,误汗则殆。硝黄,可用则用之,可不用则去之,是在临证斟酌耳。


风温汗太多脉虚者,桂枝汤(见伤湿)合人参白虎汤。(见发热。)温病兼暑证,名温毒,治法不出上条。湿温即温病挟湿者,其证∶身重、胸满、多汗、两胫冷,白虎汤加苍术、茯苓。


即防风通圣散、(见中风。)六一散(见伤暑。)各半,每服一两,生姜、葱头、淡豆豉煎汤调服,汗、下兼行。或分两次服,先服五钱,少顷探吐之则汗出,再服余半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