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门不闭
《奇效简便良方》:产门不闭
锻石三升,炒黄,以水一盆投之,澄清乘热熏之。或雄鼠屎烧烟熏。
《医述》:产门不闭
产门不闭者,多由血气虚弱,不能收摄故也,宜十全大补汤。又有初产,阴户肿胀 痛而不闭者,宜加味逍遥散;但肿而不闭者,宜补中汤加五味子,切忌寒凉之药。(陈良甫)
产后诸证,总以气血大虚为治,况阴挺下脱,玉门不闭乎?阅丹溪、立斋医案,有产户下物如手帕者,有如合钵者,有二歧者,有出肉线者,有子宫损落者,凡此皆属气虚血脱之故。其立方处治,不过参、 、归、地,加以升提收涩,临证神而明之。(萧慎斋)
产门不敛,用香油数斤,炖温倾入盆内,令产妇坐油中一食顷,另用皂角末吹鼻取嚏即收。(《丹溪心法》)
选案
一妇产后,产门不闭,垂下肉带一条,约长尺余,腰痛不能转动。医疑小肠未收,误用蓖麻子贴顶,神昏喘呕,命在须臾。予谓,此带脉下也。与回天饮加白果、升麻、樗皮,服二剂,喘定呕止,带亦收入。再与佛手散加蛤蜊齿末,产门始闭。(程华仲)
一妇产后,水道中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动则病绝。令先服失笑散,次用生姜三斤,捣烂入香油二斤,炒干为度,用绢兜起肉线,屈盘水道边,以热姜熏之,姜冷再炒。一日即缩,二日收尽,服芎归汤调理而愈。肉线一断,则不可救。(《丹溪心法》)
《竹林女科证治》:产门不闭
产门不闭乃气血大虚不能收摄也。宜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或痛而觉热,宜加味逍遥散。或忧思伤脾而血热者,宜加味归脾汤。若暴怒伤肝而动火者,宜龙胆泻肝汤。
十全大补汤
人参 白术(蜜炙) 茯苓 黄 (蜜炙)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各一钱)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加味逍遥散
当归 白芍 白术(蜜炙) 茯神 甘草 柴胡 丹皮 栀子(炒,各七分) 姜(三片)
水煎服。
加味归脾汤
人参 黄 白术(蜜炙) 茯苓 酸枣仁(各二钱) 远志(制) 当归 柴胡 栀子(炒,各一钱)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龙眼肉(七枚)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酒炒) 人参 天冬(去心) 麦冬(去心) 甘草 黄连(炒) 栀子(炒) 知母(各五分)黄芩(七分) 柴胡(一钱) 五味子(三分)
水煎,温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