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或呕,或泻。


人参 茯苓 白术(土炒) 甘草(炙) 山药(炒) 白扁豆(炒,各四两)砂仁(炒) 桔梗(炒) 薏苡仁(炒) 莲肉(炒,去心,各二两) 共为细末,姜枣汤调服。


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州,其首务也。脾悦甘,故用人参、甘草、苡仁;不喜燥,故用白术、茯苓;脾喜香,故用砂仁;心生脾故用莲肉,益心,土恶水,故用山药治肾;桔梗入肺,能升能降,所以通天气,于地道而无痞塞之忧也。


治痘已靥未靥,身热不退,烦渴不止,此药极能清神生津。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干葛 木香 藿香 麦门冬(等分) 水煎服。


治痘出里寒,饮食少进,大便泄泻,小便清白,神气倦,口鼻气冷,疮不起发。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干山药 莲肉(去心) 桔梗 薏苡仁 藿香(砂仁) 甘草为末,米饮调服。


凡大病后调助脾胃,此药最好,退虚热。方见泄门。


治脾胃虚弱,泄泻。


石莲肉 薏苡仁 砂仁 桔梗(各半斤) 白扁豆(姜汁炒,十二两) 白茯苓 人参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三钱,枣汤调下。


一方 治泄泻。用五倍子为末,白汤调服。


又方 治水泄无度。干姜末、米粥调服二钱。


治久痢及脾胃虚弱,不进饮食,或呕吐泄泻,开胃进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白扁豆 山药 莲肉 砂仁 桔梗 甘草 薏苡仁噤口痢加石莲肉,同前药为末,陈米汤调服。


专治久泻,脾胃大虚,或病后虚弱,用此一料,可复元气。


人参二两 白术五两(蒸) 莲肉四两(去心) 白桔梗一两 山药(炒)四两 薏苡仁(炒)四两 芡实四两 白茯苓四两 炙甘草二两 砂仁二两(炒) 白扁豆四两(炒)


以上共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为丸,亦可久留。


治脾胃不和。饮食不进。或呕吐泄泻。凡大病后皆宜服此。以调理脾胃。


人参 茯苓 白术(炒) 连肉(去心皮) 白扁豆(去皮姜汁拌炒) 砂仁(炒) 桔梗(炒)山药 甘草(炙) 薏苡仁(炒各二两)


细末。每服三钱。石菖蒲煎汤下。


此药性平,补助脾胃之药也。


人参、白术、白茯苓、山药、白扁豆(姜汁炒)、甘草。桔梗、意苡仁、石莲肉各一两,加石菖蒲一两。共为末,陈米汤化服。


祖传治痢:不问赤白,只用保和丸,香连丸调之。


凡痢日久,大热、大渴不退者,不治。


凡痢日久,六脉洪数,面赤身热者,不治。


凡痢日久,作渴不止者,不治。


凡痢日久,呕吐不食,服药无效者,不治。


凡痢日久不止,下紫血成块者,不治。


凡痢日久,下黑水,如屋漏尘水者,不治。


凡痢日久。大肉瘦削折者,不治。


凡痢日久,脱肛出寸余者,不治。


凡痢日久,转作惊搐者,不治。


凡痢变作泄泻,饮食如常者,易治。


西江 月痢疾古名滞下,食积湿热相参,肠鸣腹痛不能安,里急后重无遍。赤乃小肠火盛,白自大肠邪传,愚医以白作寒看,辛热乱行丸散。


治痢无过二法,河间秘诀流传,行气积血术中仙,管取十全无变。气行后重自止,血和下痢自安,寒凉淡渗禁辛甘,不怕年深日远。


凡痢先行通药,黄连枳实槟榔,多加酒蒸过大黄,或用三黄推荡(38)。若是虚人忌此,且从消导(39)推详。保和丸子是仙方,只要认病停当。


下后病除里急,再将赤白消详,赤痢无过剪红方,白痢固肠稳当。赤白相兼不愈。香连丸子高强,术精乡郡把名扬,夺取锦缠头上。


若遇时行痢疾,排门一样无差,头疼身痛慢吁磋,疫疠气行须怕。先用人参败毒,次将承气推车,然后察脉看减加,虚实分明调他。


痢久前法不止。气陷肠滑无停,急将凉药与提升,固涩兼行甚稳。参术升麻归芍,乌梅粟壳连芩,干姜诃子赤茯苓,粳米陈皮作引。


记得痢症药品,解毒栀子芩连,大黄芒硝可推陈,木香陈皮痛定。槟榔积壳后重,升麻柴胡提升,固肠粟壳诃梅灵,泽泻猪苓水顺。


痢疾不治数症。脉若洪大须防,禁口不食吐水浆,大热烦渴腹胀。大孔不收魄户(40),粪如尘黑爪櫰。面红唇赤陷眉眶,气急闷乱危样。


小儿肛头脱出,此由泄痢深沉,气虚下陷不能升,冷热不知相并。里急后重难便,用力太过伤神,以致肛出冷寒乘,不得收返而进。


要识脱肛症治,养血和气为宜,川芎白芷与当归,白芍人参赤石。槐子山药莲肉,龙骨五倍相随,细研五倍作丸子(41),仍用米汤吞吃。


内服汤丸取效,外用诸药扶持,粱上倒挂壁尘灰,鳖头烧灰研细,鼠粪共末艾捻,入桶用火燃之。人坐其上令熏宜,顷刻肛头收入。


前法若还不效,田螺取捣为泥,朴硝大黄共和之,捶膏敷上即愈。不效再用搽药,熊胆冰片堪题,鹅胆调搽病即除,此法医人牢记。


导气苓连共木香,大黄归芍壳槟榔。痢下脓血时无度,管取一服即安康。


(38)推荡: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推汤"。


(39)消导: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通药"。


(40)魄户: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枭口"。


(41)作丸子: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丸子儿"。


参苓白术散中,药味皆滞而不活动,得陈皮、砂仁,则诸药皆活动而不滞。


○服大补药后,调理莫过于参苓白术散;服大热药后,调理莫过于八珍汤。(周慎斋)


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炒) 砂仁 甘草(炒) 山药 桔梗(炒) 薏苡仁(炒)扁豆 莲肉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


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炒) 山药各二斤 陈皮 扁豆(炒)一斤半 薏仁(炒)一斤 砂仁一斤 桔梗一斤 莲肉(炒,去心)一斤


为末。每三钱,枣汤或米饮调服。


此健脾和胃之正药也。惟扁豆性劣,宜减去,尝见疟愈之后服扁豆者,无不复发,此可知也。


治瘴后.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致呕吐泻痢.病后此药最好.


人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甘草 莲肉 薏米 桔梗 扁豆 砂仁


上共为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