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产后血晕

产后血晕由产前素虚,产时亡血过多,以致虚火泛上,身无所主,以致昏晕。张按∶大病、大虚之症,皆有之,名为血晕,实非因血而致晕也。方书尽曰,败血流入肝经,眼生黑花,头目旋晕不能起坐,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此血热乘虚逆上凑心,故昏迷不省,气闭欲绝也,服童子便最好。此论但照管败血,全不照管大虚,但云气闭欲绝。服童便,岂童便可挽回元气欲绝乎。一方∶用当归二钱、益母草一钱,人参二钱、红花六分、黑姜八分,冲热童便服,此方兼得之矣。张每遇产妇向有血晕之症者,于将产数日预服十全、归脾、养荣,调补气血。临产,人参一、二两煎服,补于未产、未虚之前,产后无虚可乘,无晕可发矣。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失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火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故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然甚者,更当以补气药兼之,恐势急而补阴不及,且气能生血也。


下血多而晕,名为血脱,当大剂人参,可以回阳。若下血少而晕,非血滞、或属血竭,滞者温而行之,竭者浊而补之,切勿以破血、行血妄投也。


产后血晕,宜轻轻扶坐,烧炭沃醋,或烧旧漆器,令烟入口鼻即苏。急捏人中,静以待之,元气渐复,不可乱动,益令神气散乱矣。


产后诸证,首必通瘀,然有不可以常理测者。表弟周鹤庭室,新产晕汗,目不能开,心若悬旌,毫无恶露。乃父何君新之,按其脉有虚弦豁大之形,亟拉孟英图之。与以∶“三甲”石英 丹参 琥珀 甘草 小麦 绿豆衣等药,覆杯即安,数服而愈。


或诘其何以知非瘀血为患?曰∶此阴虚之体,既产而营液大脱,风阳上冒。虽无恶露,胸腹皆舒,岂可误作瘀冲,而妄投破血之药耶?


韭菜不拘多少。切入瓶中。沃以热醋。令瓶嘴对鼻中即醒。如无韭菜时。用荆芥穗三钱。


炒黑研末童便送下。


(虚火载血,渐渐晕来。)


用鹿角烧灰,出火毒,研为极细末,以好酒调,灌下即醒。行血极快也。


又方∶用韭叶细切,盛于有嘴瓶中,以热醋沃之,急封其口,以嘴塞产妇鼻中,可愈眩晕。



宜用生化汤。有血多去而晕,宜大补血。有气虚而晕,宜大补气。有痰火泛上而晕,宜清痰降火。有瘀血不行而晕,消瘀血为主。


【主意】


血晕皆由血去多,血虚痰动耳鸣锣,脉息沉微加冷厥,若然不治渐成瘕。


产后血晕由产前素虚,产时亡血过多,以致虚火泛上,身无所主,以致昏晕。张按∶大病、大虚之症,皆有之,名为血晕,实非因血而致晕也。方书尽曰,败血流入肝经,眼生黑花,头目旋晕不能起坐,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此血热乘虚逆上凑心,故昏迷不省,气闭欲绝也,服童子便最好。此论但照管败血,全不照管大虚,但云气闭欲绝。服童便,岂童便可挽回元气欲绝乎。一方∶用当归二钱、益母草一钱,人参二钱、红花六分、黑姜八分,冲热童便服,此方兼得之矣。张每遇产妇向有血晕之症者,于将产数日预服十全、归脾、养荣,调补气血。临产,人参一、二两煎服,补于未产、未虚之前,产后无虚可乘,无晕可发矣。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失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火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故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然甚者,更当以补气药兼之,恐势急而补阴不及,且气能生血也。


下血多而晕,名为血脱,当大剂人参,可以回阳。若下血少而晕,非血滞、或属血竭,滞者温而行之,竭者浊而补之,切勿以破血、行血妄投也。


产后血晕,宜轻轻扶坐,烧炭沃醋,或烧旧漆器,令烟入口鼻即苏。急捏人中,静以待之,元气渐复,不可乱动,益令神气散乱矣。


有去血多而晕者.宜大补血.有气虚而晕者.宜大补气.有痰火泛上者.宜清痰降火.有瘀


【主意】


血晕皆由去血多.血虚痰动耳鸣锣脉体沉微如冷厥.若然不治染沉 .


分娩后.眼见黑花.头眩昏晕.不知人事.谓之血晕.其因有三.


一由劳倦甚而气竭神昏.


二由血大脱而气绝晕厥.


三由痰火乘虚泛上.而神气不清.


此三者.皆魂不随神往来.而机运几息也.医者若偏信古方.认晕为恶血抢心.而轻用散血之剂.或偏认为痰火.而无补.


专一消降之方.此误人之命者也.当急服大料生化汤.先行块定痛.如实系形色脱.或汗多而晕脱.皆急服生化汤一帖后.即加人参二三钱.如系劳倦甚而晕.及血崩气脱而晕.并连灌两帖后.加人参二三钱.断不可疑参为补.而缓用.如或真系痰火乘虚泛上而晕.可于生化汤内.加橘红四分.若虚甚亦加人参.如系肥人多痰.再加竹沥七分.生姜汁少许.以上三等晕症.并不可用破血等方.如块痛甚.将药煎送益母丸.或鹿角灰.或元胡散.或独产后形色脱晕.或汗多脱晕.


加参生化汤


川芎 当归(各四钱) 姜炭 炙甘草(各四分) 桃仁(十粒) 人参(三钱) 荆芥(四分) 枣(一枚)


煎服.如脉脱形脱将绝之症.可加人参(三四钱) 频灌救.汗多亦然.若无汗不脱.只服大料生化汤.不必加参.如左手足脉脱.亦系危症.必须加参.如血块痛甚.加肉桂(七分) 渴加麦冬(一钱) 五味子(十粒) 汗多加麻黄根(一钱) 如块不痛.可参、 并用凡治产后诸危急症.必一日一夜.频服三四帖.方可扶危变吉.否则若照常则不及矣.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 ,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秘结。何谓也?


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风,故令病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则胃燥,故大便难。


产后血晕者,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气冷,宜服清魂散即苏。


荆芥散 治产后血晕,精神昏昧。


荆芥(一两三钱) 桃仁(五钱,炒)


为末,滚汤下三钱,如喘,加杏仁、甘草各三钱。


韭菜切碎,入壶内以热醋冲入,封口,将壶嘴向鼻远远熏之。或生半夏末少许,


治产后血晕 用苏木三两锉碎,水五盅,煎二盅,入少酒,分作二服


又方 用血竭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又方 用炭烧红,以醋泼熏之。


又方 用穿山甲一两,童便浸一宿炙黄,为末。每服一钱,狗胆少许,热酒调下。


又方 用红花三两为末,好酒、童便各一盏,煎取一盏,去滓顿服。口噤者,斡开灌之。


又方 用五灵脂二两半,炒半生为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口噤者,斡开灌之,入喉即愈。


治产后血晕心头硬,乍寒乍热,气欲绝 用续断一握,水三升,煎一升,温分三服,如人行三里再服。


治产后心闷血晕,手足烦热 用接骨木即蒴 ,破如 子一握,水一升,煎半升,温分二服;或小便数,恶血不止,服之即瘥。


治产后恶血上攻,仓卒昏乱 用当归二两,煎服即定。


治产后恶血烦闷 用羚羊角烧灰,酒调服。又治小儿惊痫。


治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面青身冷 用新鸡血一盏饮之,三两服妙。


治产后心闷,不识人事者 用羚羊角烧灰,以东流水调方寸匕服,未瘥再服。亦治血气热满,胸肋腹痛。


治产后下血不止 用菖蒲一两半,酒二盏,煎一盏,去滓,温分三服。


又方 用蒲黄三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


又方 用干地黄石器内捣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连进三服。


治产后秽污不尽,腹满心闷,手脚烦热血晕 用延胡索为末,酒调一钱服,立效。


治产后恶血冲心痛,气闷欲绝 用桂心三两为末,狗胆汁和丸如樱桃大,热酒磨下二丸。


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 用锦纹大黄一两为末,好醋三升,同熬成膏,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醋半盏化下。亦治马坠内损。


治产后血淋不禁,强止之,余血弥痛有块 用桂心、干姜等分为末,空心酒调方寸匕服。


治产后或落胎血不止 用桑白皮炙,水煎服。


又方 用百草霜三钱研细,好酒调服。


治产后血余不尽,疼闷心痛 用荷叶熬令香为末,煎水调方寸匕下。


又方 用生姜汁一盏饮之。


治产后余血不去 用麻子五升,酒一斗,渍一宿用。旦温服一升,未瘥,夜再服。不得与男子通,一月将养如初。


治产后恶物不尽,腹中疼痛 用生干地黄、当归各炒一两,生姜半两细切,新瓦上焙焦黑,为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


又方 用麻黄去节为末,酒调方寸匕,日二三服,血下尽则止。


又方 用升麻三两,酒五升,煮二升半,分温再服。


又方 用益母草捣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搅匀温服。


治产后犹有余血水气者 宜服豆淋酒。用黑豆五升熬烟绝,倾瓷器中,以酒一斗乘热沃之,旋服。


治产后血晕,及中风目上视,四肢强直 用荆芥末二三钱,童便一盏,酒醋一盏,调下,咽


治产后血晕 用好醋煎热,稍稍含咽即愈。


治产后晕绝 用生面末,水调方寸匕服,再服即瘥。


治产后败血上冲,发为血晕 用陈艾一两煎汤,入醋服之极效。


治产后血不干,或一月之后黄如灰汁者,日久成带 用竹纸、楮皮纸各五张烧灰,荆芥穗一握,半夏半钱,酒、水同煎,食前服。


治小产血不尽 用鹿角屑一两,豆豉二合。水三升,先煮豉沸,去滓,下角屑,再煮沸,温


治产后血风攻脑,头旋闷绝,不省人事 用喝起草嫩心,即才出土苍耳苗是也,阴干,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调服,当时通顶门即苏省。


治产后血迷晕绝不省人事,心头温者 用半夏为末,冷水丸如大豆,内鼻中即愈,此扁鹊法,大效。



〔仲〕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 ,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妇郁冒,即今世所谓血晕也。)



〔《大》〕产后血晕者,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口噤神昏气冷,但服清魂散即醒。


泽兰叶 人参(各二钱半) 荆芥(一两) 川芎(半两) 甘草(一两,先方无)


上为末,用温酒、热汤各半盏,调一钱,急灌之。下咽即开眼气定,省人事。



〔《保》〕治产后风虚血晕,精神昏昧,荆芥散。


荆芥(一两三钱) 桃仁(五钱,炒)


上细末,温水下三钱。微喘加杏仁、炒甘草各三钱。



〔《衍》〕治产后血晕。用荆芥穗为末,童便调下二三钱,极妙验。产后血晕,身 直,戴眼,口角与目外眵,向上牵急,不知人。取鸡子一枚,去壳取清,以荆芥末二钱调服,遂仍根据次调治。若无他疾,则不须治,甚敏捷。


上荆芥例,气虚人不宜服。



〔《大》〕下血多而晕者,但昏闷烦乱而已,当补血;下血少而晕者,乃恶露不下,上抢于心,心下满急,神昏口噤,绝不知人,当破血行血。



〔丹〕妇人产后血晕,此乃虚火载血,渐渐晕将上来。用鹿角烧灰,出火毒,研极细,用好酒、童便调,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极效。



〔云〕独行散 治产后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


五灵脂半生半炒,各二钱,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口噤者,斡开口灌之,入喉即愈。一方。加荆芥,等分为末,童便调下。



〔世〕治下胎或产后血上冲心,已死。用郁金烧存性,为末二钱,酽醋一合,调灌之,立活。



〔《简》〕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捣为末,分作二服,酒二钟,煎取一钟,并服。如口噤,斡开灌之,速效。一方,用红花三两,新者,无灰酒、童便各半升,煮取一盏服之。



〔《肘》〕治血晕。苏木三两,细锉,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瘥。无苏木,方取绯衣煮汁服之,亦得。



〔《圣》〕产后血晕,不知人及狂语。麒麟竭一两,细研为末,非时温酒调下二钱匕。



〔《保》〕红花散 治产后血昏血晕血崩,及月事不匀,远年干血气。


干荷叶 牡丹皮 川归 红花 蒲黄(炒,等分)


上细末,每半两,酒煎和渣温服。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汤调半两,立效。


上破血轻剂。



〔无〕牡丹散 治产后血晕,闷绝。口噤,则斡开口灌之。


牡丹皮 大黄(煨) 芒硝(各一两) 冬瓜子(半合)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


上锉,每服五钱,水三钟,煎至一钟半,去渣,入硝又煎,分二服。



〔《产书》〕治产后心烦,手脚烦热,气力欲尽,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接骨木破之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二服。或小便数,恶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木煎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之方。


上重剂,血点滴不出者宜用。



〔《大》〕花蕊石散治产后气欲绝,恶血奔心至死者,但以童便调一钱,取下恶物极妙。(方见跌扑伤损。)


黑神散治产后血晕,用细酒调服佳。(方见产通用。)


上二方寒多者用之。


芎归加芍药汤治产后去血过多而晕。(方见产后血不止。)



〔《保》〕又方 治产后血晕危困。


生地汁(一大盏) 当归(二钱半,炒) 赤芍药(二钱半,锉)


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便半盏服之。



〔梅〕治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身冷,气欲绝。新羊血一盏饮之,日三服,妙。



〔《大》〕产后忽冒闷,汗出,不识人者,暴虚故也。破鸡子三枚,吞之便醒。若未醒,可与童便一升,甚验。若产后去血多者,又增此疾,与鸡子不醒者,可急作竹沥汁,一服五合。须臾不定,再与五合,频与三五服,瘥。



〔丹〕妇人年三十余,面白形长,心中长有不平事。忽半夜诞子,才分娩后,侵晨晕厥不知人,遂急于气海灼艾十五壮而苏,后以参、术等药,两月方安。



〔仲〕一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但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郁冒即晕也。)



〔《大》〕治产后血晕,全不省人事,极危殆者。用韭菜切入有嘴瓶内,煎热醋沃之,便密封瓶口。以瓶嘴向产妇鼻孔,令醋气透入,须先扶病患起坐,即醒。又方,如觉晕,即以醋 面,醒来,即与醋细细呷之,又以醋涂口鼻,并置醋于傍,使常闻其气。又法,治血晕去者。急取干漆烧取烟以向鼻,即醒。如无干漆,旧漆器亦可。又方,治产后血晕,用生半夏末少许,吹入鼻中。



〔《本》〕治胎后血上冲心。生姜五片,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丹〕醋墨防产时血晕。好墨半锭,火烧赤,投醋中,如此三遍,出火毒,研细,每服五分,淡醋汤调下。



〔《摘》〕产后血晕,不省人事∶三里、支沟、三阴交(《心术》无此一穴。)



〔《标幽》〕又法∶阴交、阳别。



〔世〕又法∶神门 内关(不应,取后穴∶) 关元(灸。)


产后血晕,宜烧漆器,熏醋炭,以开其窍。若瘀血上攻,胸腹胀痛拒按者,宜用归芎汤下失笑丸。若去血过多,心慌自汗,用归姜饮加人参。虚甚者,更加熟附子。若脾胃虚弱痰厥头眩而呕恶者,用六君子汤。大抵产后眩晕,多属气虚,察其外症,面白、眼合、口张、手撒,皆为气虚欲脱之象。若兼口鼻气冷,手足厥冷,此为真虚挟寒,速宜温补,每用人参两余,而以姜、附佐之,庶得回春,不可忽也。


失笑丸(见胎衣不下。


归姜汤(见前。


六君子汤(见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