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水肿
《女科秘旨》:产后水肿
产后水气.手足浮肿.皮肤闲光荧色.乃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故也.治必大补气血为主.佐以苍术.白术.茯苓.补脾.如壅满用半夏.陈皮.香附.监之.虚加人参.木通.有热加麦冬.黄芩.以清肺金.
(〔吴按〕按之窝而不起者气也.按之无窝.随手起者水也.以此分别.乃要诀耳.)
产后七日外水肿.
健脾利水补中益气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 白芍(各一钱) 陈皮(五分) 木瓜(八分) 紫苏 木通大腹皮 苍术 浓朴(各四分) 如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一钱) 寒邪湿热气伤表无汗.肿.宜补气血方中.加姜皮.半夏.紫苏.以表汗. 产后风湿.客伤脾经.气血凝滞.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胀气喘.宜服五皮饮.
《医学纲目》:产后水肿
□
〔丹〕产后肿,必用大补气血为主,少佐以苍术、茯苓,使水自利。
□
〔《大》〕大调经散 治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不利。
大豆(一两半,炒,去皮) 茯神(一两) 真琥珀(一钱)
上为细末,浓煎,乌豆、紫苏汤调下。
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循经,流入四肢,淫留日深,腐烂如水,故令四肢肿,面黄。宜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没药 琥珀 桂心 芍药 当归(各一钱) 细辛 麝香(各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姜汁酒各少许,调停服。
□
〔丹〕妇人产后浮肿,小便少,口渴,恶寒无力,脉皆沉,此体虚而有湿热之积,必上焦满闷,宜补中导水行气可也。
白术(二两半) 陈皮(一两) 川芎(半两) 木通(六钱) 茯苓(三钱)
下与点丸二十五丸。
□
〔《大》〕夺魂散 治产后虚肿喘促,利小便则愈。
生姜(三两,取汁) 白面(三两) 半夏(七个)
上以生姜汁搜面裹半夏为七饼子,煨焦熟为末,水调一盏,小便利为效。
□
〔洁〕如产后风寒在表,面目四肢浮肿,宜《局方》中七圣丸,白汤下,日加,以利为度。(七圣丸方见痔。)如浮肿至膝,喘嗽,加木香、槟榔倍之,谓气多也。如浮肿,又头痛昏冒,加羌活、川芎,谓风多也。如只浮肿,止七圣丸本方服之。
□
〔垣〕中满分消丸(方见胀门热条,用四物汤吞之。)
□
〔杜〕张宣徽侍宠,产后半月,忽患浮肿。急召产科医治,经半月不瘥,病势转剧,召杜治之。杜至曰∶诸医作何病?张曰∶皆云水气浮肿。杜曰∶非也。且水气发咳嗽,小便涩是也。今爱宠小便不涩,不作咳嗽,惟手足寒。乃血藏虚,气塞不通流,面生浮肿。遂用益血和气药治之。旬日病去七八,经半月全愈。所用之药,乃《灵苑方》牡丹散也。其方云治血藏风虚冷。今产科家多用此药治产后诸病如神,更名曰损金汤者是也。
牡丹散(方见产后血晕门。)
□
〔《大》〕加减吴茱萸汤 治妇人血藏虚,宿挟风冷,身面虚浮等疾。
吴茱萸(一两半) 桔梗 干姜 甘草 麦门冬 防风 半夏 细辛 当归 赤茯苓 牡丹皮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未。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食前热服。
□
〔丹〕产后风肿水肿。泽兰、防己等分,温酒调下二钱。如不能饮者,醋调下亦可。(成氏方。)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