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保元汤

黄 (三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姜枣水煎服。或加桂以翼助参 之力。


治痘疮,始终要药。另有虚实寒热加减法。


人参 黄 甘草(炙。各等) 水煎服。


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婴儿惊怯,痘家虚者,最宜。


黄 (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上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之惊,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展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内位,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 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术,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 ,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按】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气,其悍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 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余,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


治气血虚弱之总方也.小儿惊.痘家虚甚.最宜.补养诸汤首保元.参 桂草四般存.(黄 三钱.人参一钱.甘草一钱.肉桂春夏二分.秋气.


柯韵伯曰.保元者保守其元气之谓也.气.一而已.主肾.为先天真元之气.主胃.为后天水谷之气者.此指发生而言也.又水谷之精气.行于经隧.为营气.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为卫气.大气之积于胸中而司呼吸者.为宗气.是分后天运用之元气而为三也.又外应皮毛.协营卫而主一身之表者.为太阳膀胱之气.内通五脏.司治节而主一身之里者.为太阴肺金之气.通内联外.应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为少阳三焦之气.是以先天营运之元气而为三也.此方用黄 和表.人参固里.甘草和中.三气治.而元气足矣.昔李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惊.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在内.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 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血气.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浅见寡闻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恶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苦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燥.则加苓术.宜润.加归.除烦.加芍.散表.加芎.斯又当理会矣.


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婴儿惊怯,痘家虚者,最宜。


黄耆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 秋冬六七分,右四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之惊,效如桴骨。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稍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内泣,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耆非桂引导,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术,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耆,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按】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养,其悍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耆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


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余,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


治营卫气血不足。


黄 (蜜酒炙。三钱至六钱。) 人参(三钱至一两。) 甘草(炙。一钱。)


水煎。空心服。


独参汤 治气虚不能统血。骤然脱血。血崩不止。


人参三钱至一两。大虚暴脱者。一两至三两。胃虚少食。加橘皮。肺虚喘嗽。加橘红。血脱。加童便半杯。姜汁三匕。(一方。多京枣三枚。)


归脾汤 治心脾郁结。经癸不调。


保元汤加白术、茯苓、酸枣仁、远志肉、当归身、桂圆肉、木香、生姜、红枣。


加味归脾汤 治心脾郁结。经闭发热。


归脾汤加柴胡、山栀仁。


圣愈汤 治失血过多久疮溃脓。


保元汤去甘草。加生地黄、熟地黄、川芎、当归。


十全大补汤(局方) 治营卫气血俱虚。


保元汤加白术、茯苓、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肉桂、姜、枣。按和剂十全大补。虽本保元。而实四君、四物、黄 建中三方合成。因饮食劳倦。而致烦热。肌肉消瘦者宜之。若房劳伤精。思虑伤神。阴虚火旺。咳嗽失血者误用。反致阴火上乘。转增其剧也。又古方十全大补无黄 、肉桂。多沉香、木香。此则专开脾胃之郁尔。


人参养荣汤(局方) 治心脾虚寒。


保元汤加白术、茯苓、橘皮、熟地、当归、芍药、肉桂、远志肉、五味子。按方中诸品。皆心脾二经之药。而方下旧注云补肺虚。谬矣。夫养营正当补养心脾。原无籍于肺气也。


大建中汤(局方) 治营卫俱虚。上热下寒。


十全大补汤加附子、肉苁蓉、半夏、麦门冬。


人参安胃散 治小儿心脾虚极弄舌。


保元汤加黄连、茯苓、白芍、生甘草。


人参实卫汤 治疟自汗不止。


保元汤加白术、芍药。初发。加桂枝。久疟。加乌梅。


黄 六一汤(局方) 治卫虚自汗。昼日烦热。


保元汤去参。用黄 六钱。甘草一钱。加枣一枚。


当归补血汤 治血虚至夜发热。烦渴引饮。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


保元汤去人参、甘草。用黄 六钱。加当归二钱。


玉屏风散 治卫虚自汗。易感风邪。用此补脾实卫。


保元汤去人参甘草。用黄 六两。加防风二两。白术四两为散。每服四五钱。加姜、枣煎服。


上三方并属保元去参。而黄 六一。则籍本方甘草辅助黄 以实脾气。故昼日多汗烦扰者宜之。当归补血。专用当归引领黄 以护营血。故失血至夜发热者宜之。玉屏风散则加白术、防风以祛卫湿。故理疏易感风邪者宜之。三方虽同以黄 为君。而主气主血主肉各随佐使。功用迥乎不侔也。


益气聪明汤 治气虚目暗生翳。耳聋耳鸣。


保元汤加升麻、葛根、蔓荆、芍药、酒黄柏。此保元汤合升麻汤。加蔓荆子以治其上。黄柏以治其下也。


神效黄 汤 治气虚耳目不明。


保元汤用黄 二钱。人参、甘草各一钱。加白芍一钱。蔓荆子二分。橘皮五分。耳目之患。气虚而阴火上乘者。宜益气聪明汤。无阴火者。宜神效黄 汤。用者审之。


千金托里散 治气血虚寒。溃疡不收。


保元汤加川芎、当归、肉桂、白芷、防风、桔梗、白芍、天冬、连翘、忍冬、生姜。


参 内托散 治溃疡感冒风邪。痘疹触秽伏陷。及痈疽久不溃。


保元汤加川芎、当归、肉桂、白芷、防风、桔梗、木香、浓朴。本方去木香。名十宣散。治痘痈。


托里消毒散 治痈疽痘疹。毒盛不能起发。


保元汤加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忍冬、白芷、连翘。


内补黄 汤 治溃疡脓水出多。虚热不寐盗汗。


保元汤加白术、茯苓、五味、枣仁。


人参固肌汤 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


保元汤加当归、白术、茯苓、枣仁、忍冬、连翘。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中气下陷。下元虚者禁用。


保元汤 本方参 甘草减半。加白术一钱。当归、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五分。劳力感寒。加羌活、姜、枣。冬。加桂枝。春。加香豉、葱白。


调中益气汤 治身体沉重。百节烦疼。胸满短气。心烦耳鸣。目热如火。口中沃沫。饮食失味。嗜卧溺赤。


补中益气汤。加白芍药、五味子。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受伤。邪热内陷。外反恶风。厥冷脉沉。大小便秘涩。不可误认阴寒而用热药。又不可误认实火而用凉药。宜此汤升举。微汗则愈。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当归。加羌活、独活、白芍、防风、半夏、茯苓、泽泻。酒煮黄连、姜、枣。服药后。忌言语一二时。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养胃气。稍食美食以助药力。更宜小役形体。使胃气与药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以伤脾胃生发之气。


升阳顺气汤 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饮食。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半夏、草豆蔻、神曲、黄柏、生姜


泻阴火升阳汤 治火郁发热。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橘皮加羌活、苍术。黄芩、黄连、石膏。早饭后大温服。服后宜禁。一如升阳益胃汤。如见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用酒炒黄柏、知母少许。不可久服。恐助阴气为害也。


冲和养胃汤 治风虚目患。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变淡白。渐成内障。


补中益气汤去橘皮。加羌活、防风、黄连、白芍、五味、生姜。


通气防风汤 治太阳气郁。肩背不可回顾。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加防风、羌活、 本、黄柏、白豆蔻、青橘皮。


清暑益气汤 治暑伤无形之气。口燥头痛。发热溺赤。


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麦门冬、五味子、苍术、葛根、泽泻、黄柏、神曲、青皮。此以保元、生脉为主。而兼开腠利水消克之味。


清燥汤 治夏秋湿热伤气。


补中益气汤加生地黄、黄连、猪苓、茯苓、麦门冬、五味子、苍术、黄柏、泽泻、神曲。


节庵升阳散火汤 治热乘肺金。气虚不能主持。循衣撮空。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不可治。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黄 。加麦冬、茯神、黄芩、白芍、姜、枣。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大便燥实谵语发渴。加大黄。泄利。加升麻倍白术。


托里散 治痘毒虚不能溃。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熟地、茯苓、芍药。


黄 ,有汗,用蜜炙,胃虚,米泔水浸炒,表恶寒,酒拌炒,嘈杂,人乳拌制。表虚多,葛根,久病热不退去表药,只用保元。血虚加当归,脾虚加白术,渴加麦冬、五味,虚烦不眠加枣仁,小水不利加牛膝、白茯苓,心神不安加茯神、远志、枣仁,退火重用参、 ,虚而火动少加黄柏,小便不通或赤加香附,腰痛加杜仲,恶寒加肉桂,恶心加炮姜,自汗虚寒加附子,腹胀恐成中满加附子、炮姜、肉桂、吴茱萸、青皮、枳壳之类,脉虚浮有湿加羌活、防风、茯苓。人无气不生,而气又多患其不足。凡去病之药,病去即止,不可多服,多服能泄真气。保元汤能补血中之气,故曰保元,言以此保血中之元气也。人禀天地之气以生,负阴抱阳,阳不可令陷于阴分,当使胃有春夏发生之气,不可使有秋冬肃杀之气。故宜大升、大降,使清阳发腠理,浊阴归五脏,如天之包乎地外,而周行不息。假如天之元气不足,而常陷于浊阴,则地亦无生生之意矣。故天气升则地气长,而后 和合,霖雨时降,滋生万物,万物各得其所也。人生全赖此一腔之气,而气又以血为根据,胃乃生血之原,若元气不足,陷于阴分,则血不生长,化而为火,变异无常,渐趋死路,而曾莫知其故,亦可悯矣。


夫人身上体属阳,下体属阴,上阳不生,则阴气绝矣。上古圣人,与天地合德,深悟生生不息之机,故其用药大升、大降,以法天之阳气上升,地之阴气不绝,阴阳二气升降互施,则气血散布于四肢,何病之有?倘阳不升,则血凝滞,诸病生焉。医者,当体圣人生发之心,不可使气血有偏。圣人妙法亦不过能体升、降、浮、沉之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