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伤寒中寒假热假胀
《冯氏锦囊秘录》:辨伤寒中寒假热假胀
凡霜降以后,春分以前,天气严寒,调理不谨,感中其邪,头疼壮热,名为伤寒。其余二季,虽寒而不严,何有真伤寒之病也。然冬月严寒,何伤寒多而中寒者少,三季微寒,何伤寒无而中寒者偏多?盖冬主闭藏,天之阳气,人之阳气,产伏于内,所以外虽严寒,不能直入,乃名为伤。当从表散,表罢里和,毋拘三阴传变。若在春夏,天之阳气,人之阳气,升浮在外,加之不谨,外虽微寒,可以直中阴经,乃名为中,当急温补。即有发热者。乃虚阳浮表也,其脉必沉细而无神,且补中气以敛虚阳。有头痛者,虚火胃土也,其脉必浮大而无力,宜温下元,以藏龙火,此引火归源之法,以治假热之症也。更有假胀者,凡人中气充足,健运不息,何有胀满之虞?若胃虚不能纳食,则有虚饱之患;脾虚不能化谷,则有倒饱作胀之虞。更有下元虚极,无根脱气,上乘胸火,盖肾主纳气,肺主出气,肾虚不能闭藏,则气竟出而不纳,肺虽司出,气奔太迫,有出无归,肺亦胀满,是以胸膈之间,胀闷难状,甚则攻刺冲心,大痛欲绝,此惟宜以补为消,从塞因塞用之法。心脾不足者,大补心脾,以便中气营运则快。若肾经虚寒者,温补下元,使真气封藏乃愈。此纳气藏源之法,以治假胀之症也。如不知此,一如消克顺气,益令虚气无根据,上攻喘促而死。然气病用气药而不效者,缘气之藏者,无以收也。肺主气,肾藏气,故古人用补肾药加肉桂、五味子,以收浊气下归也。总之,表热多,由里阳外越;上热皆由下火上乘,虽有外邪感触,亦不过初受发病之端。况玩《经》云∶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可见外邪感袭,亦由虚名。至于春夏阳气浮越,尤易正气外泄,倘不知此,轻投寒剂,则外浮挂散之阳,何自而归,内存几杀之阳,复加扑灭,重则暴亡,轻则中满。奈何近医不识病情,凡五六月发热,概云瘟病,伤寒,稍见红点,即云时行、瘟疹,投以寒凉,误人多矣。至于口干烦渴,喜冷浩饮,似属实热,然究其源,若非胃汁干枯,即系肾水燥稿,所以引水自救也。冰水入胃,津液愈凝,寒入丹田,虚火益上,虽系龙雷,亦能焚焦草木,故画赤眼红,牙焦舌燥,六脉洪数,竟似有余,投以寒凉,必致烦躁狂扰,津液燥竭而死。若能求源从治,用水中补火,热药凉饮之方。二三剂后,自然假阳之症潜消,而真寒之症毕露,不知此而以寒凉误人者更多矣,惟真伤寒实热便秘等候者,则从寒凉利下。先标后本可也。然须辨症的确,务审可寒则寒,可下则下,必期中病,否则,杀人如剑,慎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