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 《本草纲目》:高良姜
- 《本草备要》:高良姜
- 《本草乘雅半偈》:高良姜
- 《本草经集注》:高良姜
- 《本草蒙筌》:高良姜
- 《本草图经》:高良姜
- 《本经逢原》:高良姜
- 《得配本草》:高良姜
- 《冯氏锦囊秘录》:高良姜
- 《雷公炮制药性解》:高良姜
- 《名医别录》:高良姜
- 《千金翼方》:高良姜
- 《外科全生集》:高良姜
- 《医学入门》:高良姜
- 《新修本草》:高良姜
- 《药性切用》:高良姜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高良姜
- 《证类本草》:高良姜
《本草纲目》:高良姜
「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
「气味」(根)辛、大温、无毒。
「主治」
1、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2、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点豉粥。有发吐感觉时,立即服药)。用高良姜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间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两代替,清水煎服。疗效较差,然亦有效。
3、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两,切片,分成四份:一两以陈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以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以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以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另取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后,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为末,以浸吴茱萸的酒调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汤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钱,五灵脂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醋汤调下。
4、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用高良姜、干姜等分,炮过,研细,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后服,桔皮汤送下。妊妇忌服。
5、脾虚寒疟(寒多热少,不思饮食)。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6、双目突然红痛。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喷嚏,红痛即消。
7、风牙痛肿。用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共研为末,擦痛处,吐出涎水,以盐汤漱口。
《本草备要》:高良姜
宣,燥,暖胃散寒
辛热。暖胃散寒,消食醒酒。
治胃脘冷痛(凡心口一点痛,俗言心气痛,非也。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及因怒、因寒而起。以良姜酒洗七次,香附醋洗七次,焙研。因寒者,姜二钱,附一钱;因怒者,附二钱,姜一钱;寒怒兼者,每钱半,米饮加姜汁一匙,盐少许服。初梁绲患心脾痛,梦神授此方,二味等分服,后入各炒方用),霍乱泻痢,吐恶噎膈,瘴疟冷癖。肺胃热者忌之。
出岭南高州。
子,名红豆蔻,温肺散寒,醒脾燥湿,消食解酒(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并东壁土炒用。
《本草乘雅半偈》:高良姜
(别录中品)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核】曰∶唐诗云∶豆蔻稍头二月初。桂海虞衡志云∶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始发。未开花时,无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解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蕊重则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有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入托兴,如比目连理云。资暇集云∶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蔻之异名。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大株而白;枝叶似槐;
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扁豆,处于甲中,通体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徐氏笔精云∶岭南闽中有相思木,岁久结子,色红如大豆,故名相思子。每一树结子数斛,非红豆也。
笔丛谓温廷筠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相思子,即红豆者亦谬矣。方物略记云∶红豆花白色,实若大豆而红,以似得名,叶如冬青。
【 】曰∶高,崇也,仓舍同。良,善也;姜,界也。气味辛大温,对待暴冷为因,胃中冷逆,霍乱腹痛为证。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具豆蔻之宣摄,肉蔻之刚 ,白蔻之开发,三皆草实。此独草 ,下焦亦得借此以成决渎
《本草经集注》:高良姜
大温,无毒。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大观》卷九,《政和》二二四页)
《本草蒙筌》:高良姜
味辛、苦,气大温。纯阳。无毒。高良系广属郡,今志改名高州姜。乃地土所生,细小而紧。健脾消食,下气温中,除胃间冷逆冲心,却霍乱转筋泻痢。翻胃呕食可止,腹痛积冷堪驱。结实秋收,名红豆蔻。善解酒毒,余治同前。
《本草图经》:高良姜
高良姜(图缺),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古方亦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后巡即瘥。若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本经逢原》:高良姜
辛大温,无毒。煨熟用。子名红豆蔻。
发明 良姜辛热纯阳,上升入足阳明、太阴二经。为客寒所犯,则逆冷霍乱,腹痛诸病生焉。辛温暖脾胃而逐寒邪,则胃中冷逆自除,霍乱腹痛自愈。甄权治腹内久冷气痛,去风冷痹弱。《大明》主转筋,泻利反胃,解酒毒,消食。苏颂治恶心呕清水,皆取暖胃温中散寒之功也。而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
若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禁用,为其温燥也。红豆蔻辛温,主水泻霍乱,心腹绞痛,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故正元丹中用之。然能动火伤目致衄,不宜久服。
《得配本草》:高良姜
辛,热。入足太阴、阳明经,暖胃散寒。治胃脘冷痛,霍乱泻痢,冷痹瘴疟。得香附,治胃口滞痛。得茯苓,治胃寒噫逆。配干姜、猪胆,治脾虚寒疟。配粳米,治霍乱腹疼。
微炒,或东壁土拌炒,或吴茱萸煎汤浸炒。泻因伤暑,痛由内虚,或兼内热者,禁用。
《冯氏锦囊秘录》:高良姜
禀地二之气以生,故味辛热纯阳,浮也。入足阳明太阴经,而治冷逆逐寒邪诸症。
高良姜,健脾消食下气温中,除胃间冷逆冲心,去霍乱转筋泻痢,翻胃呕食可止,腹痛积冷堪驱。然治客寒犯胃,心腹冷痛并宜若伤暑注泻,心虚作痛,实热腹疼切忌。
子名红豆蔻,炒过入药,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故东垣常用之脾胃药中,又善解酒毒,余治同前。然善能动火伤目致衄,不可常用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高良姜
味辛,性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胃中冷逆,霍乱腹痛,除寒气,去冷痹,止吐泻,疗翻胃,消宿食,解酒毒。
按∶良姜辛温,脾胃所快,真有寒证者,服之甚验。若有热病者,误投愈剧。
《名医别录》:高良姜
大温,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千金翼方》:高良姜
大温,无毒,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外科全生集》:高良姜
土炒,疗寒邪痞癖,瘴疟宿积。
《医学入门》:高良姜
高良姜辛苦大温,冷冲心痛腹相牵,霍乱呕痢宿食化,香港脚冷痹亦堪论。
出高良郡,形似山姜。纯阳,无毒。主胃中暴冷、逆冲心痛,或腹内亦痛、霍乱转筋、翻胃呕食、泻痢,消宿食,解酒毒,兼去风冷痹弱香港脚。大抵温中下气,消积健脾,与诸豆蔻同功。锉碎,麻油拌炒。
《新修本草》:高良姜
大温,无毒。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
〔谨案〕生岭南者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
《药性切用》:高良姜
辛热性烈,祛寒逐冷,除中脘作痛如冰。子∶名红豆蔻,性稍轻浮,入脾肺而祛寒微炒用。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高良姜
大温。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药性论》云∶能治腹内久冷,胃气逆,呕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日华子云∶治转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古方∶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取根如骰子块,咽津瘥,若臭,加草豆蔻煎饮。
《证类本草》:高良姜
(高良姜_图缺)
大温。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唐本注云∶生岭南者,形大虚软,江左者细紧。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高良姜,味辛,温。下气益声,好颜色。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又按别本注云∶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味辛、苦,大热,无毒。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高良姜,使。能治腹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日华子云∶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
图经曰∶高良姜,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古方亦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
若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圣惠方∶治霍乱、吐利、腹痛等疾。高良姜一两锉,水三大盏,煎取二盏半,去滓,下粳米二合,煮粥食之。外台秘要∶备急霍乱吐利方∶火炙高良姜令焦香。每用五两,打破,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顿服。亦治腹痛气恶。苏恭云∶凡患香港脚,每旦任意饱食,午后少食,日晚不食。如饥,可食豉粥。若瞑不消,欲致霍乱者。即以高良姜一两打碎,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尽即消。待极饥,乃食一碗薄粥。其药唯极,饮之良。若卒无高良姜,母姜一两代之,以清酒一升,煮令极熟,去滓食之。虽不及高良姜,亦大效矣。十全方∶治心脾痛。以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米饮调下一钱匕,立止。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