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不乳

出胎三日,不知吮乳,此恶秽入腹。腹满气短,亦由胎中受寒,儿腹疼痛呕吐故也。


《指迷》七气(见胎寒)调之。


一论不乳者。谓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婴儿初出胎时。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即无他病。若拭口不全。恶秽入腹。则令腹满气短。不吮乳汁。或产母取冷过度。胎中受寒。致令儿腹痛也。宜用


茯苓丸


赤茯苓(去皮) 川黄连(去毛) 枳壳(去穣面炒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乳汁化下。


不乳,谓初出胞胎,不吮乳也。其故有二,不可不辨∶儿生,腹中脐粪未下,能令小儿腹满气短,呕吐不乳,当用一捻金治之。若因母过食寒凉,胎受其气,儿必腹痛多啼,面色青白,宜匀气散主之;若四肢厥逆者,理中汤主之。(《医宗金鉴》)


儿生能乳本天然,若不吮兮必有缘,腹中秽恶末下净,或在胎中素禀寒,秽恶不净一捻效,胎寒不乳匀气先,若更面青肢冷厥,此是寒虚理中煎.


[注]


不乳,谓初出胞胎不吮乳也,其故有二,不可不辨,儿生腹中脐粪末下,能令小儿腹满气短,呕吐不乳,当用一捻金治之,若儿母过食寒凉,胎受其气,儿必腹痛多啼,面色青白,宜匀气散主之,若四肢厥逆者理中汤主之。


(一捻金)大黄生黑丑白丑人参槟榔各等分以上为细末,每少许蜜水调服。


(匀气散)陈皮桔梗各一钱炮姜砂仁炙甘草各五分木香三分


以上共为细末,每服五分,红枣煎汤调服。


(理中汤)人参白术土炒干姜甘草炙引用红枣肉水煎服。


(方歌)


理中人参并干姜,白术甘草共为汤,胎寒诸疾皆当服,不乳肢冷更堪尝。


儿生能乳本天然,若不吮兮必有缘,腹中秽恶未下净,或在胎中素禀寒。秽恶不净一捻效,胎寒不乳匀气先,若更面青肢冷厥,此是寒虚理中煎。


【注】不乳,谓初出胞胎不吮乳也。其故有二,不可不辨儿生腹中脐粪未下,能令小儿腹满气短,呕吐不乳,当用一捻金治之。若儿母过食寒凉,胎受其气,儿必腹痛多啼,面色青白,宜匀气散主之;若四肢厥逆者,理中汤主之。


一捻金


大黄(生) 黑丑 白丑 人参 槟榔(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少许蜜水调服。


匀气散


陈皮 桔梗(各一钱) 炮姜 砂仁 炙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共为细末,每服五分,红枣煎汤调服。


理中汤


人参 白术(土炒) 干姜 甘草(炙)


引用红枣肉,水煎服。


【方歌】理中人参并干姜,白术甘草共为汤,胎寒诸疾皆当服,不乳肢冷更堪尝。


谓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婴儿初出胎时,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即无他病,若拭口不全,恶秽入腹,则令腹满气短,不能吮乳,或产母取冷过度,胎中受寒,致令儿腹痛也,宜用茯苓丸及木香槟榔散治之。


茯苓丸


赤伏苓 川黄连(去须) 枳壳(炒)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乳汁调下。治秽恶入腹,令儿呕吐不乳方木香 干姜(生) 茯苓 甘草 酸木瓜 丁香(各等分)


上为粗末。一捻,水煎,绵蘸滴与之。


《外台》方


乳两合,葱白一寸。煎一两沸。去葱吃,即乳。


《圣惠》人参丸


人参 龙胆 黄连 马牙硝 甘草(炙微赤) 枳实(麸炒微黄,各二两)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乳汁研二丸,灌口中,日四五服,瘥。


朱砂丸 治三岁以下,胃口闭,不吃乳。


朱砂 牛黄 麝香 丁香 甘草(炙微赤) 人参(各一分) 犀角 黄 石膏(细研,水飞)


五灵脂(各半两)


上捣罗研匀,蜜、丸如绿豆。熟水下三丸,日四五服。


灸法 儿生二七日内不吮奶多啼者,客风中脐,循流心脾。灸承浆,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次灸颊车,在耳下颊骨后,炷如雀屎,各七壮。此非灸不疗。儿喉中鸣,咽乳不利。灸旋玑三壮,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