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病毒性脑炎
邹某某,女,25岁
【初诊】
发热已半月,由于经济情况过差,无力求医,从昨日起开始高烧昏迷抽风,遂请往诊。顷诊两脉细弦而数,高烧昏迷,形体削瘦,极度营养不良,头胀痛,躁扰不安,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绛干无藏,质老,苔根略厚,唇焦色紫,大便三日不通小溲色赤。西医检查怀疑为病毒性脑炎。
素体阴虚血少,温邪蕴热直追血分,热邪上蒸则头胀头痛。热扰心神则昏迷躁动,血虚肝阴失养,筋脉拘急,故手足抽搐而颈项强直。此营热动风,血少筋急,必须清营热,佐以凉肝熄风方法。正虚邪实,深恐本不胜病,备候高明政定。
细生地30克,生白芍孔克,茯神9克,桑叶9克,钩藤12克(后下),川n1母6克,菊花9克,珍珠母30克(先煎),羚羊角粉0.6克(分二冲服),二付
【二诊】
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8℃,抽搐未作,神志已渐清醒,今晨大便一次丽干,小便黄少,昨夜渐能入睡,两脉细数无力,弦势已减,舌苔干势已缓,质仍绛,头仍痛,口千不欲饮,唇紫且干。体质薄弱,血虚已久,温邪蕴热,阴分大伤,药后肝热已减,抽搐未作,热在营血,阴虚津亏,再以养血育阴增液,清心安神定抽,病势深重,防其厥变,诸当小心。
鲜生地30克,生白芍24克,鲜石斛30克,晚蚕砂12克,知母9克,元参18克,丹皮9克,钩藤12克,鲜茅芦根各30克,羚羊角粉0.6克(分二次冲服),二付。
【三诊】
身热渐退,日哺仍重,体温37.6℃,四天未抽,神志清醒,言语对答正确。昨日大便又通一次,色深不多,小便新畅,夜寐安,两脉细弱略数,沉取似有弦象,舌已渐润,逝尖红,根略厚。温邪渐解,营热己清,胃肠滞热,化而未清。再以养血育阴,兼化滞热,以退哺热。饮食当慎。
淡豆豉9克,香青蒿6克,鲜生地30克,生白芍24克,元参15克,丹皮9克。钩藤9克,鲜茅芦根各30克,焦三仙各9克,二付
【四诊】
哺热已退净,体温正常,胃纳渐开,二便如常,舌苔已化,脉象细弱,温邪蕴热已解,胃肠滞热已化,再以疏调胃肠,以善其后。
北沙参12克,细生地24克,白芍15克,焦三仙各9克,鸡内金9克,砂仁1.5克(研冲),五付
药后胃纳大增,精神体力渐复。嘱其清淡饮食,休息一周,即可恢复工作。
【按】:素体阴血不足,复感温邪,深入血分,热盛动风,病厦厥阴风木。阴伤是本,风动为标,治当标本兼顾。故重用生地黄,白芍药养阴柔肝,合入羚角钩藤汤凉肝息风,药中病机,故药后即神清风定。二诊即增加育阴之力。三诊以其低热不退,日哺为甚,辨为胃肠滞热,遂加入疏调肠胃之药。终以调理脾胃收功。全案治疗以育阴为主导,随证变药,既体现了温病存阴的原则性,又体现出随证治之的灵活性。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