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卧
- 《灵素节注类编》:不得卧
- 《伤寒大白》:不得卧
- 《伤寒括要》:不得卧
- 《医学纲目》:不得卧
- 《医学纲目》:不得卧
- 《医学心悟》:不得卧
- 《医碥》:不得卧
- 《医碥》:不得卧
- 《证治准绳·类方》:不得卧
- 《证治准绳·杂病》:不得卧
- 《重订灵兰要览》:不得卧
《灵素节注类编》:不得卧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白∶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偃卧者,平身而卧也。肺为华盖,其气下降,肺气偏盛则逆而不降,故寸口脉大,不得偃卧也。《奇恒阴阳》古经篇名,奇者,异也,恒者,常也,谓所论皆异常之病也。
《伤寒大白》:不得卧
不得卧,杂症多属内火。伤寒则有有表热,里热,热在半表半里,热在气分血分;有汗下太过,虚烦不得眠;有瘥后余热未尽不得卧。如脉浮数,身发热疼痛,无汗不眠者,太阳表症,宜羌活汤。若发热多汗,口渴,小便不利,不得眠者,太阳热结膀胱,五苓散。阳明目痛鼻干,不得眠,身热脉长,阳明表症也,干葛汤。若烦渴消水,舌燥唇焦,脉长而数,阳明里症也,人参白虎汤。若小便不利,猪苓汤。若蒸蒸发热,手足多汗,大便硬,有下症者,承气汤下之。若少阳胆热,脉弦而紧,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若脉弦而数,栀连柴胡汤加竹茹。若表邪已解,肝胆里热,龙胆泻肝汤。有下症者,大柴胡汤。若热病初愈,食谷太早,日暮微烦,减其饮食,栀子豆豉汤加枳实。若热病后,火旺烦躁,黄连泻心汤。若汗下太过,虚烦不得眠,秘旨安神丸。若胆涎沃心,胆火成痰,家秘胆星丸。《准绳》云∶不得眠,皆是热症表有邪者,邪扰经络,宜发表。里有邪者,火扰于内,宜清里。半表半里有邪,胆经有火,宜清少阳。若阳明有热,而胃不和,宜彻热和胃。余热未除而烦躁,热耗真阴。宜养阴清火。汗下虚烦而神气不足,宜养阴补虚。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
此因大汗亡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故与水以济胃干,则烦躁止而安卧。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后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不过经络不宁,何至但欲起,必有痰涎结在心下。若其脉微弱,此本是有寒结,非热结,反下之,则邪不下行而作结胸。若利未止,邪已下行,四日后,当作协热下利。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豆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应补者多。今反复颠倒,心中懊 ,尚是热邪结于胸中,故用此汤治懊 。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里热互词;大便乍难乍易,里热互词;时有微热,潮热互词;喘冒不得卧下,大实大满互词。故曰有燥屎,宜大下。
少阴病,传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病曰传之,此阳邪内传也。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手少阴心火旺,故用此方。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下利,热传下焦者多。今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此上焦手少阴燥火伤阴致是。
羌活汤 见恶寒。
表热不卧,以此方散表。
五苓散 见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不得卧,用此方。
干葛汤 见似疟。
阳明表热不得卧,当散表。若口渴唇焦消水,加知母、石膏。
人参白虎汤 见潮热。
阳明表热不得卧,用前干葛汤;里热不得卧,则用此方。
大承气汤 见大便结。
热结肠胃,腹胀便结不得卧,故用此方。
栀连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竹茹 半夏 栀子 川连
少阳邪热不得卧,则用此方。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 柴胡 黄芩 川黄连 麦门冬 陈胆星 知母 甘草 真青黛 山栀
肝胆有火,则目不能合,胆涎沃心,则目不得瞑,故以此方加胆星、青黛,化胆经之痰。
大柴胡汤 见潮热。
少阳症不得卧,又见下症者,用此方。
栀子豆豉枳实汤 见懊 。
热病初愈,食谷太早,日暮微烦,夜不安卧,用此方,再加消导之药。
黄连泻心汤
黄连 麦门冬 赤茯苓 甘草 木通
内伤不得卧,有心气不足,则以枣仁汤温药以补心气。若心血不足者,则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补心血。凉心火,今热病门,故用此方。
朱砂安神丸
黄连 白茯神 麦门冬 生地 枣仁
心火旺,心血未虚者,以黄连泻心汤主治;心血虚者,以安神丸治之。
家秘胆星丸
陈胆星 青黛 海石 龙胆草 甘草
胆火旺不得卧,当用黄连柴胡汤、龙胆泻肝汤。若胆火成痰,胆涎沃心则用此方。
《伤寒括要》:不得卧
(不得眠者阳明病也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或因汗下而心血亏损或因烦热而辗转不宁或因瘥后余热未尽阴气未复皆令人不得卧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心下必结.脉微弱者.寒也.(桂枝加浓朴杏子汤)太阳脉浮数.身疼无汗.烦躁不眠.汗之.(麻黄汤)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身无大热.( 干姜附子汤)衄家不可汗.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 .(黄芩芍药汤)下后心烦复满.卧起不安.(栀子浓朴汤)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栀子豉汤)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脉俱长.阳明病也.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微热.喘冒不卧.有燥屎也.(大承气汤)阳明脉浮紧.咽燥口苦.喘满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眠.(栀子豉汤)少阴病欲寐.二三日后.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少阴病.下利欲寐.六七日后.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少阴病.但欲寐.脉沉细.烦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寐者.死.发热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
按不得眠.皆为热症.夫心为丙丁之主.邪火炎灼.则神不休息.魂气飞扬.不能归肝而卧也.其在太阳汗下后.昼日烦躁不眠一症.虽用附子干姜汤.盖复其汗下所亡之阳.非治其所感之寒也.若汗下后.虚烦甚而脉微弱者.加味温胆汤.与栀子乌梅汤.均称要剂.
《医学纲目》:不得卧
□
〔仲〕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 茯苓 芎 (各二两。一方加生姜二两)
上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本》〕治胆虚不得眠,四肢无力,鳖甲丸。
鳖甲 酸枣仁 羌活 牛膝 黄 人参 五味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杵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送下。
□
〔《圣》〕治骨蒸劳,烦心不得眠。用酸枣仁一两,水一大盏半,研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过,不计时服之。
□
〔《素》〕帝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之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精有所寄之则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则卧不安”是也。)
□
〔海〕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酸枣仁,六物煮服。
□
〔《本》〕真珠母丸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宽散而不收,状若惊悸。
珠母(三分,研细用碾) 当归 熟地(各一两半) 人参 酸枣仁 柏子仁 犀角 茯苓(各一两)沉香 龙齿(各半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后卧服。
独活汤
独活 羌活 人参 前胡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沙参 白茯苓 酸枣仁 甘草(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同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候。
绍兴癸丑,予待次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更医不效。予为诊视,询之曰∶医作何病治?董曰∶众皆以为心病。予曰∶以脉言之,肝经受邪,非心病也。肝气因虚,邪气袭之,肝藏魂者也,游魂为变。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飞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董欣然曰∶前此未之闻,虽未服药,已觉沉 去体矣,愿求治之。予曰∶公且持此说,与众医议所治之方而徐质之。阅旬日,复至云∶医遍议古今方,无与病相对者。故予处此二方以赠,服一月而病悉除。此方用真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真珠母入肝经为第一,龙齿与肝同类也。龙齿虎睛,今人例以为镇心药,殊不知龙齿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类也。盖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龙能变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专静,故魄止而有守。予谓治魄不宁者,宜以虎睛,治魂飞扬者,宜以龙齿,万物有成理而不失,在夫人达之而已。
□
〔垣〕羌活胜湿汤加柴胡,治卧而多惊,邪在少阳厥阴也。(方见腰痛)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全文见水肿。)
《内经》半夏汤治不得卧,乃去饮之剂也。(方见前阴阳条。)
□
〔无〕温胆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兼治惊悸。(方见惊悸。)
□
〔丹〕烦不得眠,六乙散加牛黄服之。(即益元散。)
□
〔子和〕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得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邪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议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妇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食进,其脉得平。(此因胆虚不能制脾之思虑而不寐,今激之怒,胆复制脾故得寐也。)
□
〔《素》〕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逆调论)
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
厥不得卧,以香港脚法求之。
□
〔《素》〕帝曰∶人之不能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藏之盖也,肺气盛则肺大,肺大则不得偃卧。
□
〔《撮》〕胆寒不得卧∶窍阴(一分,补之灸。)
□
〔《甲》〕惊不得眠,善 ,水气上下,五脏游气也,阴交主之。不得卧,浮 主之。
《医学纲目》:不得卧
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脉俱长者,阳明受病也。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汗后大汗出,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论见渴。)
汗下后,不得眠,若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栀子豉汤。(方论见烦。)若但昼不得眠,夜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无大热者,宜干姜附子汤。(论见烦躁。)
少阴病欲寐,二三日后,烦心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论见烦躁。)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阿胶(各一两) 黄芩(五钱) 芍药(一两) 鸡子(一个)
上咀,水二盏,煎八分,去渣,纳胶消尽,又纳鸡子黄搅匀,温服,日三。
少阴病,下利欲寐,六七日后,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宜猪苓汤。(论见下利。)少阴病,但欲寐,脉沉细,不烦,五六日变自利,烦躁不寐者死。(论见不得寐。)发热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论见下利。)
《医学心悟》:不得卧
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有心血空虚,卧不安者,皆由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主之。有风寒邪热传心,或暑热乘心,以致躁扰不安者,清之而神自定。有寒气在内而神不安者,温之而神自藏。有惊恐不安卧者,其人梦中惊跳怵惕是也,安神定志丸主之。有湿痰壅遏,神不安者,其证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至。更有被褥冷暖太过,天时寒热不匀,皆令不得安卧,非关于病,医家慎
保和汤 归脾汤(俱见心痛。
《医碥》:不得卧
卧属阴、属静。阴虚有火则动扰,故心烦而不得卧也。《经》谓∶卫气日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因厥气(逆气也。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即阴火也。)客于脏腑,则卫气不得入于阴,(不得入息)故目不瞑。又曰∶胃不和(或热或痰)则卧不安。皆此义也。虚劳虚烦不得卧,酸枣仁汤。骨蒸烦心不得眠,酸枣仁一两,水一大盏半,研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过,不拘时服。(以上补血。)温胆汤(见惊),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者五升,煮以苇薪火。
沸,入秫米一升,(北人谓之黄米,可以酿酒。)制半夏五合,炊熟去滓,饮一小杯,日三.(以上去痰)不寐有二∶有大病虚烦,及高年人阴虚阳孤不寐;有痰舍心经,神不归舍不寐。
虚者,六君子汤(见气)加炒酸枣仁、炙黄 各一钱。痰者,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酸枣仁各一钱,下清灵丹。或导痰汤(见痰)加石菖蒲五分。喘不得卧,治其喘。
厥不得卧,治其厥。咳嗽不得卧,左属肝胀,宜清肝;右属肺胀,宜清肺。
《医碥》:不得卧
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 茯苓 川芎(各一两)
《证治准绳·类方》:不得卧
酸枣汤(仲景)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 茯苓 芎 (各二两 深师有生姜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鳖甲丸(《本事》) 治胆虚不得眠,四肢无力。
鳖甲 酸枣仁 羌活 牛膝 黄 人参 五味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杵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送下。
温胆汤(见惊。) 六一散(见伤暑。) 六君子汤(见虚劳。) 青灵丹(缺。) 益荣汤(见悸。) 导痰汤(见痰饮。) 真珠母丸 独活汤(俱见惊。) 羌活胜湿汤 治卧而多惊,邪在少阳厥阴也。
(方见腰痛。)
《证治准绳·杂病》:不得卧
《灵枢》邪客篇,帝问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陷当作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秫米,北人谓之黄米,可以酿酒。)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金匮》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本事方》鳖甲丸。《圣惠方》治骨蒸烦心不得眠,用酸枣仁一两,水一大盏半,研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过,不计时服之。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酸枣仁六物煮服。(以上皆补肝之剂。)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内经》半夏汤,皆去饮之剂。)六一散加牛黄,治烦不得眠。戴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
虚者,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炙黄 各一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一钱,下青灵丹。大抵惊悸健忘,怔忡失志,心风不寐,皆是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用凉心之剂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病愈不减,惟当以理痰气为第一义,导痰汤加石菖蒲半钱。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厥不得卧,以香港脚法治之。
《重订灵兰要览》:不得卧
《九灵山房集》云∶浙省平章左答纳失理在帅阃时,病无睡,睡则心悸神慑,如处孤垒,而四面受敌,达旦目眵眵无所见,耳 无所闻,虽坚卧密室,睫未尝交也,即选医之良者,处剂累月勿瘳。后召元膺翁诊视,翁切其脉,左关之阳浮而虚,察其色,少阳之支溢于目 ,即告之曰∶此得之胆虚而风上,独治其心而不祛其胆之风,非法也。因投药方,乌梅汤、抱胆丸。日再服,遂熟睡。一方∶治多疑不得眠如狂,用温胆汤加酸枣仁一两,炒研煎。
从来不寐之证,前人皆以心肾不交治也,投剂无效。窃思阴阳违和,二气亦不交。椿田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竟覆杯而卧。治病切勿执着,拘泥古方,妙在随症用药,变通化裁,精思过人,是为良工。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