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儿法
《证治准绳·幼科》:哺儿法
《肘后》云∶儿初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饮如奶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频与三豆许,三七日,可哺。《千金》云∶儿哺早,不胜谷气,令头面体生疮,愈而复发,又 弱难养,三十日后,虽哺勿多,不嗜食,强与之,不消,复生病。哺乳不进,腹有痰癖,四物紫丸微下之,节哺数日,自愈。《宝鉴》云∶儿五十日,可哺如枣核,百日,弹丸,早晚二哺。莫抱檐下澡浴,当风解衣。哭未断而乳,冒冷而哺,又不可在神佛驴马畔、各房异户之亲、诸色物器并不可触犯之,害子性为惊痫。经云∶三岁未满,勿食鸡肉,子腹生虫。钱乙云∶儿多因爱惜过当,三两岁犹未饮食,致脾胃虚弱,平生多病,半年后宜煎陈米稀粥、粥面,时时与之,十月后渐与稠粥烂饮,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惟忌生冷油腻甜物等。《外台·崔氏》初哺儿法,以平、定、成日,丑、寅、辰、巳、酉日,大吉。男忌戊、巳日,女忌丙、丁日。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