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蒂散
《退思集类方歌注》:爪蒂散
治实积寒痰,填塞上脘,胸中痞硬,寸脉微浮,气逆上冲咽喉不得息;或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手足厥冷,脉乍紧者;或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及猝然发黄,胸满气喘,命在须臾。皆宜用此。
瓜蒂(熬黄) 赤小豆(各等分) 别捣为末,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吐时须令闭目,紧束肚皮。吐不止者,葱白汤解之。良久不吐者,含砂糖一块即吐。诸亡血虚家、老人、产妇,俱不可服。(此为峻剂,故详审叮咛如此。按∶瓜蒂时珍《纲目》不载,故后人不知为何物,遂致此药废弃,遇当吐之证不吐,因而夭枉者多矣。可胜悼哉!不知瓜蒂即《神农本草》苦瓠之蒂,治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正是此物,即今夏月之菜瓜带苦味者一种是也。去瓤及蒂,渍于酱内,为家常啜粥之小菜。但有甘、苦二种,苦瓜之蒂则吐耳。无锡东门杨氏,货水肿黄胆药,令 鼻中,出黄水则愈,甚有奇效,疑即是此。今世所谓名医者,反不知用,即知之而亦不敢用。噫!是诚何心哉?)
瓜蒂散中赤豆豉,逐邪涌吐堪称奇。(此酸苦涌泄重剂,以吐胸寒者。邪结于胸,不涉太阳表实,只以三味为散,煮作稀糜,留恋中焦以吐之,能事毕矣。瓜蒂性升,味苦而涌,赤豆性酸敛,味苦而泄,恐其未必即能宣越,故复以香豉汤陈腐之性,开发实邪,定当上越而吐矣。真奇方也!)实积寒痰填上脘,胸中痞硬脉弦迟,(脉弦迟或乍紧者,寒实也。)饥不欲食手足冷,欲吐不吐无宁时。(皆寒格于上,热不得越之故。)此皆瓜蒂之见证,亡血虚家切忌施。(亡血虚家而吐之,则虚阳上越,有厥脱之危。)又有急黄(猝然发黄,名曰“急黄”。)与水肿,可将此药鼻中吹。(或加丁香吹鼻更妙)上者越之为效捷,(“病在上者,因而越之”,比汗下为效为捷。)长沙以后少人知。(仲景以后之医,但知汗下而不知吐法;知吐法之妙者,不过数人而已。)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