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汤
-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 《冯氏锦囊秘录》:旋复花汤
- 《冯氏锦囊秘录》:旋复花汤
- 《备急千金要方》:旋复花汤
- 《备急千金要方》:旋复花汤
- 《普济本事方》:旋复花汤
- 《仁术便览》:旋复花汤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旋复花汤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治妇人风痰,呕逆不下饮食,头目昏闷。
旋复花(去蒂) 枇杷叶(去毛,炙) 川芎 北细辛 藿香 桂心 枳壳(去穣,麸炒) 前胡 人参(去芦) 羌活 半夏(各半两) 甘草 羚羊角(屑) 赤茯苓(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妇人风痰,心膈壅滞。天南星丸。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妊妇伤寒,头目旋疼,壮热心躁。宜旋复花汤。
旋复花 赤芍药 甘草(各半两) 前胡 石膏(各一两) 白术 人参 麻黄(去根节) 黄芩(各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妇人大全良方》:旋复花汤
治产后伤风、感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盛,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前胡 半夏曲 荆芥穗 甘草 茯苓 五味子 杏仁 麻黄(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有汗者莫服)。
小调经散、(方见本卷第十论)五积散、(方见《和剂》)见现丸。(方见二十一卷第一论)
《冯氏锦囊秘录》:旋复花汤
治中脘伏痰,吐逆眩晕。
旋复花(去梗) 半夏(汤泡七次) 干姜(炮) 橘红(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炙) 白术(各五钱) 每服四钱,姜水煎服。
《冯氏锦囊秘录》:旋复花汤
治胸中嘈杂汪洋,冷涎泛上,兀兀欲吐。
旋复花 橘红 半夏 茯苓 甘草 浓朴 芍药 细辛 姜水煎服。
《备急千金要方》:旋复花汤
治妊娠六七月胎不安常服之方。
旋复花(一两) 半夏 芍药 生姜(各二两) 枳实 浓朴 白术 黄芩 茯苓(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先食服。
治妊娠数堕胎方∶
取赤小豆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亦治妊娠数月,月水尚来者。
又方 妊娠三月灸膝下一寸七壮。
《备急千金要方》:旋复花汤
治胸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方。
旋复花 细辛 前胡 茯苓 甘草(各二两) 生姜(八两) 桂心(四两) 半夏(一升)乌头(三枚)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普济本事方》:旋复花汤
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此胃气虚冷所致。其脉沉弦细迟。
旋复花(拣去梗) 细辛(去叶) 橘皮(去白) 桂心(不见火) 人参(去芦) 甘草(炙)桔梗(炒) 白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各半两) 赤茯苓(三分,去皮)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仁术便览》:旋复花汤
治产后感冒风寒,咳嗽喘满,痰涎壅盛,鼻塞声重。
麻黄 柴胡 杏仁(炒) 五味子 旋复花 甘草 茯苓 赤芍
上生姜五片,水煎,热服。 渣实时煎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旋复花汤
治产后伤风,感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半夏曲 前胡 荆芥穗 五味子 甘草(炙) 茯苓 麻黄(去节汤) 杏仁(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大调经散 方见第七论
五积散 方见伤寒太阴经,入醋煎
见 丸 方见第五论第十七论曰∶产后中风者何?答曰∶产后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一月之内,伤于房室;或怀忧发怒,扰荡冲和;或因着艾伤艾,伤动脏腑,得病之初,眼涩口噤,肌内搐。渐至腰脊筋急强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尔中风所得也。
评曰,问产后中风,风是外邪,血虚则或有中之者,直答以人作,不可治,问答不相领解,如何开示后人,立论之难有如此者。若是中风,当以脉辨,看在何脏,根据经调之,强力下床,月内房室,忧怒着灸,非中风类,蓐劳、性气、火邪,治各有法,非产后病。不暇繁引,学人识之。
第十八论曰∶产后心痛者何?答曰∶心者血之主。人有伏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得消散,其气遂上冲,击于心之络脉,故心痛。但以大岩蜜汤治之,寒去则血脉温而经络通,心痛自止,若误以为所伤治之,则虚极,寒益甚矣。心络寒甚,传心之正经,则变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药不可轻用如此。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