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五味子汤

治小儿伤寒,病久不除,瘥后复剧,瘦瘠骨立方。


五味子(十铢) 麦门冬 黄连 黄芩 大黄 前胡(各六铢) 芒硝(五铢) 石膏(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计大小增减之。


治小儿风冷入肺,上气气逆,面青,喘迫咳嗽,昼夜不息,食则吐不下方。


五味子 当归(各半两) 麻黄 干姜 桂心 人参 紫菀 甘草(各一两) 款冬花 细辛(各三铢)大黄(一两半)


上十一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九合,去滓,儿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一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其大黄别浸一宿下。(一方无款冬花、大黄,有大枣三枚。


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呵出涕唾,嗽出臭脓方∶


烧淡竹沥,煮二十沸,小儿一服一合,日五服。大人一升,亦日五服。不妨食,息乳哺治小儿寒热咳逆,膈中有乳癖,若吐不欲食方∶


干地黄(四两) 麦冬 五味子 蜜(各半斤) 大黄 硝石(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硝石、蜜,煮令沸,服二合,日三,胸中当有宿乳汁一升许出。大者服五合。


治唾中有脓血,牵胸胁痛方。


五味子 桔梗 紫菀 甘草 川断(各三两) 桑皮 地黄(各五两) 竹茹(三两) 赤小豆?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


治肾虚坐卧湿地,腰膝重着疼痛,腹胀满,濡泄无度,步行艰难,足痿清厥;甚则浮肿,面色不常,或筋骨并辟,目视KT KT ,膈中咽痛。


五味子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 鹿茸(燎去毛,酥炙) 山茱萸 熟地黄 杜仲(制炒,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盐少许,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凡六壬、六戊、六甲、六庚、六丙岁,乃木火土金水太过,五运先天;六丁、六癸、六己、六乙、六辛岁,乃木火土金水不及,为五运后天,民病所感。治之,各以五味所胜调和,以平为期。


治秋冬之交,皮肤为寒湿所搏,寒气内折,咳嗽昼夜不已。


陈橘皮(二两) 麻黄(去节)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麸炒) 五味子 白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带热服,食后临卧日三服。


治寒喘五味子汤,侯博古方。滁阳高司法名申之,每苦喘疾,发甚时,非此药不能治。


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一两半,炙) 麻黄(四两,去根节) 真北五味子 杏仁(各二


上为粗末,水一盏半,药末二大钱,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如喘甚,加药末,入马兜铃、桑白皮同煎;夏月减麻黄一两。


五味子(半两,炒)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杏仁(去皮尖) 陈皮(去白)


生姜(各二钱)


肺虚作喘,脉大者,此方主之。


喘则气耗,五味子所以收之;虚则喘促,人参所以补之;肺喜润,故用麦冬、杏仁;气喜利,故用陈皮、生姜。



代葡萄酒饮。 生津止渴,暖精益气。


北五味(一斤,净肉) 紫苏叶(六两) 人参(四两,去芦,锉) 沙糖(二斤)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滤去滓,澄清,任意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