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石
- 《本草崇原》:锻石
- 《本草从新》:锻石
- 《本草分经》:锻石
- 《本草撮要》:锻石
- 《本草经集注》:锻石
- 《本草蒙筌》:锻石
- 《本草求真》:锻石
- 《本草衍义》:锻石
- 《本经逢原》:锻石
- 《得配本草》:锻石
- 《冯氏锦囊秘录》:锻石
- 《名医别录》:锻石
- 《千金翼方》:锻石
- 《医学入门》:锻石
- 《新修本草》:锻石
- 《药性切用》:锻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锻石
- 《证类本草》:锻石
《本草崇原》:锻石
气味辛温,有毒。主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锻石一名石垩,又名石锻,山中人烧青石为之,作一土窑,下用柴或煤炭作一层,上累青石作一层,如是相间,作数层,自下发火,层层自焚,一昼夜则石成灰矣。化法有风化,水化二种,入药宜用风化,且陈年者。)
石者土之骨,以火 石成灰,色白味辛性燥,乃禀火土之气,而成燥金之质,遇风即化,土畏木也。遇水即化,火畏水也。禀金气而祛风,故治疽疡疥瘙。禀土气而滋阴,故治热气恶疮癞疾死肌。禀性燥烈,服食少而涂抹多,涂抹则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苏颂曰∶古方多用锻石合百草团末,治金疮殊胜。李时珍曰∶锻石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则肉烂。今时以锻石同韭菜捣成饼,粘贴壁上,阴干细研成末,治跌打损伤,皮肉破处止血如神。)
《本草从新》:锻石
重、燥湿止血.
辛温毒烈.能坚物散血.定痛生肌.止金疮血.(腊月用黄牛胆汁、和纳胆中、阴干用.)
杀疮虫.(足肚生疮成漏、名鳝漏、以锻石温泡熏洗、觉痒即是也、洗数次、愈.禾苗生虫、掺之即除、或加入豆饼粪草之中、亦可.)蚀恶肉.灭瘢疵.(和药点痣.)解酒酸.(酒家多用之、然有灰之酒、伤人.)内用止泻痢崩带.收阴挺(阴肉挺出、亦名阴菌、或产后玉门不闭、熬黄水泡、澄清暖洗.)脱肛.消积聚结核.风化者良.古矿灰.(名地龙骨、棺中者尤佳.)火毒已出.主顽疮脓水淋漓.敛疮口尤妙.(痰核红肿寒热、状如瘰 、锻石火为末、以白果肉同捣贴之、如无白果、蜜调亦可.)
《本草分经》:锻石
辛温毒烈,燥湿散血生肌,灭瘢疵杀疮虫,风化者良。古矿灰火毒已出,治顽疮敛疮口。
《本草撮要》:锻石
味辛温毒烈.入手足太阴厥阴经.功专坚物散血.定痛生肌.止金疮血.以黄牛胆汁和纳胆中阴干用甚效.风化者良.古矿灰名地龙骨.棺中者尤佳.痰核红肿寒热.状如瘰.锻石火 为末.以白果肉同捣贴之.如无白果.蜜亦可.奇效.
《本草经集注》:锻石
味辛,温。主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治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中山属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治金疮亦甚良。世名石垩。古今多以构冢,用捍水而辟虫。故古冢中水,以洗诸恶疮,皆即瘥也。(《新修》七八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三页)
《本草蒙筌》:锻石
味辛,气温。性烈有毒。在处近山俱得,造窑烧石而成。种有精粗,用须选择。以水沃,热蒸解者力劣;置风吹,自裂解者力优。能伏硫黄,堪去锡晕。凡使醋浸一宿,漉出待干研成。纳牛黄胆阴干,敷刀斧伤止血。和白糯米蒸透,点疣痣子去根。同诸灰淋汁熬膏,决痈肿破头开口。产妇阴不合,煎水洗即收。造酒味带酸,投少许便解。堕胎甚捷,辟虫尤灵。 又种炉内冬灰,系荻蒿藜 者。因冬寒不断其火,取性气烈过三时。入剂用之,得此为胜。熬膏蚀肉,专理外科。灶内热灰,醋调作饼。心腹冷痛,频熨弥佳。
百草灰端午多收,(此日乘露采草一百种,阴干烧成。)两腋臭用治即止。(井花水调灰成团,曝干。重烧令白,酽醋和为饼,两腋下紧紧夹之。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愈。以少水便洗之,不过三两度。)
《本草求真》:锻石
(石)燥血止血散血
锻石(专入肝脾)。禀壮火之烈。性非温柔。味非甘缓。其治亦属肌肤骨髓疮疡恶毒。时行热气。刀刃金伤。 腮肿毒等症。其药止属外敷。而内竟不用及。则知性气之烈。无是过也。故书所言能去黑子息肉堕眉者。以其火气未散。性能灼物故也。书言能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附骨疽者。以其风热毒瓦斯。浸淫于骨肉皮肤之间。得此辛温以散之也!(汪昂曰。有人脚肚生一疮。久遂成漏。百药不效。自度必死。一村人见之曰。此鳝漏也。以锻石温炮熏洗。觉痒即是也。洗不数次。遂愈。)书言能蚀恶肉而生新肉者。以其燥能化湿。而肉自克生新之意也。书言能治金疮者。以其性能坚物。使不腐坏。且血见灰即止之意也。(时珍曰。锻石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但气味辛烈。其用敷治。务必视症酌施。如杀痔虫等症。则必用以乌头炮等为丸。敷刀斧伤。则必用以牛胆。以灰纳于胆内阴干。点疣痣去根。则必和白糯米蒸透。止泻痢崩带阴挺。则必煎水洗收。造酒味酸。则必投以少许即解。救溺死。则必用化过洗灰下衬。以渗其水。总得燥湿止血散血之味耳。风化自裂者良。圹灰火毒已出。主顽疮脓水淋漓。敛疮尤妙。
《本草衍义》:锻石
水调一盏,如稠粥,拣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经宿,灰中米色变如水精。若人手面上有黑 子及纹刺,先微微以针头拨动,置少许如水精者于其上,经半日许,汁自出,剔去药不用,且不得着水,三二日愈。又取新硬锻石一合,以醋炒,调如泥,于患偏风牵口 邪人口唇上不患处一边涂之,立便牵正。
《本经逢原》:锻石
辛温,有毒。
《本经》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发明 锻石禀壮火之余烈,故能辟除阴邪湿毒,观《本经》所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等,皆外治之用。去黑子者,火气未散,性能灼物,故能去黑子息肉及堕眉也。
《本经》虽不言有毒,而内服之方从无及此,其毒可知。寇氏治中风口 ,以锻石醋炒调涂,左涂右,右涂左,立便牵正。《千金》治身面疣,用苦酒浸锻石六七日,取汁,频频滴之自落。又治溺死之人,用化过细灰裹下部,以渗其水即活。又治 疮不合,古冢中锻石浓敷之。《集玄方》治面靥疣痣,碱水煮滚,化矿灰插糯米拌入灰中,经宿色变如晶,以针微拨动,点少许于上,半日汁出剔去药,不得着水,二日即愈。《便简方》治 腮肿痛,醋调陈年锻石敷之。《肘后方》治汤火伤灼,年久锻石,油调敷之。又治刀刃金疮,锻石裹之,即痛定血止,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也。
《得配本草》:锻石
伏雄黄、硫黄、 砂。去锡晕。
辛,温,有毒。散血定痛,生肌长肉。止金疮血,杀疮虫,去息肉,灭瘢疵,解酒酸。
得鸡子清,和成块 ,敷恶疮。得白果肉,捣贴痰核红肿。(蜜调敷亦可。)得桑灰淋汁熬膏,点疣痣。(先以针刺破。)
配牛胆汁,阴干,止金疮血。
和饭捣丸,治斑沙痛。(陈久者良。)和鲜麻叶,捣罨损伤。(血流不止。)灰水入香油,涂汤火伤。熬黄色,水泡澄清,洗产后玉门不闭,阴挺不收。
风化者良,古矿灰尤佳。锻石,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
《冯氏锦囊秘录》:锻石
系烧青石而成,故味辛气温,《本经》不言其毒,观所主皆不入之,其为毒可知也。火气未散,性能灼物,故主去黑子息肉,及堕眉也。其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髓骨疽者,皆风热毒瓦斯浸淫于骨肉皮肤之间,辛温能散,且能蚀去恶肉,而生新肌,故为诸疮肿毒要药。古方多用合白草,团末,治金疮殊胜者,以其性能坚物、使不腐坏,且血见锻石即止,而百草又能活血凉血也。
锻石,风化自裂者良,热气恶疮,癞疾死肌,能堕眉杀痔虫,去息肉,疗骨疽。纳黄牛胆阴干,敷刀斧伤止血,和白糯米蒸透,点疣痣子去根,同诸灰淋汁熬膏,决肿毒,破头开口,产妇阴不合,煎水洗即收,造酒味酸,投少许即解,堕胎甚捷,辟虫尤灵。古墓中锻石,名地龙骨,火毒已出,燥性大减,得土气即深,解诸毒更捷,故主顽疮疮,脓水淋漓,及敛诸疮口尤效。船油灰,名水龙骨,得油性之润,复得水气之阴。故主金疮跌扑损伤,及诸疮 血风 疮也。
《名医别录》:锻石
主治髓骨疽.一名希灰.生中山.又,疗金疮,止血大效.
《本经》原文∶锻石,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一名恶
《千金翼方》:锻石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疗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医学入门》:锻石
锻石温辛风化良,疗疥生肌不入汤,善杀痔虫点黑子,产妇泡水洗脱肛。
火 石而成灰,水解者力劣,风中自解者力大。有毒。主疽疡疥痒,热气恶疮,死肌堕眉,痔 、瘿瘤,白癜,妇人粉刺,汤火金疮,疗骨疽,杀痔虫,除黑痣,蚀恶肉,生好肉,多用濂膏调涂,不入汤药。妇人产后阴肿肠脱,玉门不闭,取一斗熬黄,以水三斗投入,澄清蒸洗。兼治吐血,血痢,解酸酒毒,暖水脏,又能伏硫黄,去锡晕,制雄黄、 砂,可用作外柜。凡使,点瘀肉,生用亦可,止血炒红色。雷公用醋浸一宿,火令腥秽气出,存性研细,古 中及败舡茹,平,主妇人遗尿及崩中吐痢血不止,煮服或烧为末服。余治与锻石同。
《新修本草》:锻石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疗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中山属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疗金疮亦甚良。俗名石垩差也。
〔谨案〕《别录》
人用疗金疮、止血大效。若五月五日采蘩蒌、葛叶、鹿活草、槲叶、地黄叶、芍药叶、苍耳叶、青蒿叶,合锻石捣,为团如鸡卵,曝干末之,疗诸疮生肌极神验。
《药性切用》:锻石
辛温毒烈,燥湿杀虫,除癞疾死肌,止金疮出血。风化者良。碱水煮滚,化入锻石,糯米于中,经宿露过如晶,点痣起泡去药,结痂自愈。不得着生水,即烂肉也。古矿灰∶毒已出,疮口不敛,顽疮脓水淋漓,俱宜用之外治。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锻石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药性云∶治 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血,和鸡子白、败船茹,甚良。日华子云∶味无毒。生肌长肉,止血,并主白癜, 疡,瘢疵等。疗冷气,妇人粉刺,痔 疽疮,瘿赘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熏洗。解酒味酸,令不坏。治酒毒,暖水脏,倍胜炉灰。
中山川谷,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末矣。
《证类本草》:锻石
(锻石_图缺)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疗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陶隐居云∶中山属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末矣。
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疗金疮亦甚良。俗名石垩。古方多以构冢,用捍水而辟虫。故古冢中水,洗诸疮,皆即瘥。唐本注云∶《别录》及今人用疗金疮,止血,大效。若五月五日采蘩蒌、葛叶、鹿活草、槲叶、芍药、地黄叶、苍耳叶、青蒿叶合锻石,捣为团如鸡卵,曝干末,以疗疮生肌,大神验。今按∶别本注云∶烧青石为灰也,有两种∶风化,水化。风化为胜。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有毒,堕胎。药性论云∶锻石,治 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血,和鸡子白,败船茹,甚良。日华子云∶味甘,无毒。生肌长肉,止血,并主白癜, 疡,瘢疵等。疗冷气,妇人粉刺,痔 疽疮,瘿赘疣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熏洗。解酒味酸,令不坏,治酒毒,暖水藏,倍胜炉灰。又名 石。
图经曰∶锻石,生中山川谷,今所在近山处皆有之。此烧青石为灰也,又名石 。有两种∶水化。风化者,取 了石,置风中自解,此为有力。水化者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力差劣古方多用合百草团末,治金创殊胜。今医家或以腊月黄牛胆,取汁搜和,却纳胆中,挂之当风百日,研之更胜草叶者。又败船茹灰刮取用亦同。又冬灰,生方谷川泽。浣衣黄灰,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今用灰多杂薪蒸,乃不善,唯桑薪灰,纯者入药绝奇。古方以诸灰杂锻石熬煎,以点疣、痣、黑子等,丹灶亦用之。又 铁灶中灰,主坚积,古方二车丸用之。灶中封釜月下黄土,名伏龙肝。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铛下墨、梁上尘,并主金创。屋尘煤,治齿龈肿出血。东壁土,主下部疮,脱肛,皆医家常用,故并见此。伤寒黑效丸,用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三物,同合诸药,盖其功用,亦相近矣。
雷公云∶凡使,用醋浸一宿,漉出待干,下火 ,令腥秽气出,用瓶盛着,密盖,放冷,拭上灰,令净,细研用。圣惠方∶治蝼蛄咬人。用锻石醋和涂之。又方∶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挪不得入方∶炒锻石令热,故帛裹,坐其上,冷即易之。外台秘要∶元希声侍郎治卒发疹秘验方∶锻石随多少,和醋、浆水调涂,随手即减。千金方∶治眉发髭落。锻石三升,上以水拌令匀,焰火炒令焦,以绢袋贮,使好酒一斗渍之,密封,冬十四日,春秋七日。取服一合,常令酒气相接,服之百日,即新髭发生,不落。又方∶治 疮。取古冢中锻石,敷浓调涂之。肘后方∶治产后阴道开不闭。锻石一斗熬之,以水二斗投灰中,适寒温,入水中坐,须臾更作。又方∶治汤火灼疮。锻石细筛,水和涂之,干即易。又方∶治金刃所伤,急以锻石裹之,既止痛,又速愈。无锻石,灰亦可用,疮若深,未宜速合者,以滑石敷之。经验方∶治蚯蚓虫咬,其形如大风,眉须皆落。以锻石水浸身亦良。梅师方∶治产后阴肿,下脱肠出,玉门不闭。取锻石一斗,熬令黄,以水三斗投灰中,放冷澄清,取一斗三升暖洗。
又方∶治金疮止速瘥方∶炒锻石和鸡子白,和丸如弹子大,炭火 赤,捣末,以敷疮上,立瘥。孙用和∶治误吞金银或钱,在腹内不下方∶锻石一杏核大,硫黄一皂子大,同研为末,酒调下,不计时候服。孙真人食忌∶治疥淋,锻石汁洗之。又方∶去靥子。取锻石,炭上熬令热,插糯米于灰上。候米化,即取米点之。斗门方治刀斧伤。用锻石上包,定痛止血佳,瘥。又方∶治中风,口面斜。向右即于左边涂之,向左即于右边涂之,候才正如旧,即须以水洗下,大妙。崔氏治血痢十年方∶锻石三升熬令黄,以水一斗搅令清澄。一服一升,日三服。抱朴子内篇∶古大墓中多锻石汁,夏月行人有疮者,见墓中清水,用自洗浴,疮自愈。于是诸病者闻之,悉住洗之,传有人饮之以中病。新唐书《李百药传》∶百药劝杜伏威朝京师,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锻石酒,因大利,顿欲死,既而宿病皆愈。丹房镜源云∶锻石伏硫黄,去锡上晕,制雄黄,制 砂可用之。
衍义曰∶锻石,水调一盏,如稠粥,拣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经宿,灰中米色如水精。若人手面上有黑 子及纹刺,先微微以针头拨动,置少许如水精者于其上,经半日许,汁自出,剔去药不用,且不得着水,三、二日愈。又,取新硬锻石一合,以醋炒,调如泥,于患偏风牵口 邪人口唇上,不患处一边涂之,立便牵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