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 《本草纲目》:大麦
- 《本草乘雅半偈》:大麦
- 《本草从新》:大麦
- 《本草分经》:大麦
- 《本草撮要》:大麦
- 《本草衍义》:大麦
- 《本草择要纲目》:大麦
- 《得配本草》:大麦
- 《长沙药解》:大麦
- 《冯氏锦囊秘录》:大麦
- 《名医别录》:大麦
- 《千金翼方》:大麦
- 《食疗本草》:大麦
- 《吴普本草》:大麦
- 《新修本草》:大麦
- 《药鉴》:大麦
- 《药性切用》:大麦
- 《药征续编》:大麦
- 《饮膳正要》:大麦
- 《饮食须知》:大麦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大麦
- 《证类本草》:大麦
《本草纲目》:大麦
「释名」牟麦。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
1、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2、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3、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
4、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
《本草乘雅半偈》:大麦
(别录中品)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主消渴,除热,解烦,益气,和中。久服头不白。
【核】曰∶诗云∶贻我来牟。牟,大麦;来,小麦也。 生于桃二百四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 生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孟子曰∶ 麦播种而 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勃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有孚甲, 大于 ,因名大麦。
【 】曰∶ 之始自天降,皆以和致和,贻我形脏者也。 辅肝体,为营血之守;
宣肝用,为藏阴之使。故和中益气,奉发美毛,有诸内而形诸外也。至若解厥阴风动之成烦,除
《本草从新》:大麦
补虚除热.
甘咸微寒.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益气调中.除热止泄.疗消渴.化谷食.
石蜜为使.面、平胃宽胸.下气消积.疗胀进食.凉血止渴.(宗 曰∶大麦性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助胃气而平.)
《本草分经》:大麦
甘咸微寒,补虚除热,益气调中,实五脏化谷食。大麦面平胃下气,消积凉血。
《本草撮要》:大麦
味甘咸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虚劳.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益气调中.除热止泄.疗消渴.化谷食.石蜜为使.面平胃宽胸.下气消积.疗缠喉风作粥食良.得针砂没石子能染须杆.得 豆荸荠煮食.治春夏受湿渐成胸闷肚大如鼓神效.
《本草衍义》:大麦
性平凉,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将此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三伏中,朝廷作 ,以赐臣下,作 造 。
《本草择要纲目》:大麦
【气味】
咸温微寒无毒.为五谷长.令人多肥.
【主治】
消渴止热.益气调中.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于小麦.无燥热.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满.久食头发不白.和针砂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大麦性平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助胃气.炒食有火.能生热病.作饭食飨而有益.生则损人.
《得配本草》:大麦
石蜜为之使。
咸、平、凉。入足阳明经。调中益气,凉血实胃,滑肌肤,除烦渴。配姜汁、蜂蜜,治卒患淋痛。开胃,炒用。
《长沙药解》:大麦
【本经】无。
味甘、酸,性滑,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利水消疸,止渴生津。
《金匮》硝矾散方在硝石。用之治女黑疸,以其利水而泻湿也。白术散方在白术。用之治妊娠作渴,以其润肺而生津也。
大麦粥利水泻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也。
《冯氏锦囊秘录》:大麦
功用与小麦相似,其性更平凉滑腻,益气补中,实五脏,浓肠胃,不亚于粳米也。
陈士良云∶补虚劣,壮血脉,化谷食,止泄泻,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无燥热,胜于小麦。苏泰云∶平胃止渴消食,疗胀满。麦 ,以水浸大麦而成,味咸,气温,无毒。功用与米 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紧。咸能软坚,温主通行,其发生之气又能主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宿食冷气心腹胀满,温中下气,除烦止霍乱,消痰破 结。王好古云∶麦芽、神曲二药,胃气虚人宜服之。以代戊己,腐熟水谷,以谷消谷,有类从之义,无推荡之峻,胃虚停谷食者宜之也。以上诸类皆以健脾胃化水谷起见,谓宜久食,益人者,然不知蒸腐水谷者,宜壮土下之真火,则湿润之气生,水精上布,糟粕下输,至精之华,输归于肾,若以温肾之功。以存谷壳之象,则糟粕徒存,精华实失,况能逐 结消壅乳,除腹胀,破冷气,堕胎元,则于胃家阳分,或有微功,在肾家阴分实有大损,且为软坚克削之药也,岂可常服乎!
大麦,味咸,气平,微寒,故可久食。益气调中,止消渴除热,实肠胃补虚。其芽尤能化食消痰,孕妇勿食,恐堕胎。元虚者少煎,防消肾水。立斋用治妇人丧子,乳房肿胀,欲成痈者,以麦芽一二两,炒熟,煎服即消,其破气破血可知,故丹溪曰∶麦芽消肾;《良方》云∶神曲善下胎,观此则二味消耗之力可见矣。
主治(痘疹合参) 麦芽,非主消食健脾,治胃虚,食难消化,腹中胀满,而痘不起者,此王道和缓之剂。如应用, 终无碍。
按∶麦,主粘滞,水渍生芽,气虽少清,性犹未化。炒至焦色,反有功力。专化五谷之积,与山楂消肉积者。然古人有消肾之说,为其伐胃故也,《经》云∶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化营卫而润宗筋。又曰∶阴阳总宗筋之会,而阳明为之长,故胃伤者,即阳事衰也。时珍曰∶有积消积,无积消元气。前贤于攻伐,如麦芽平善者,犹谆谆告诫。若此,况峻利如硝黄之属,其可尝试耶,惟有是病,而服是药,则药为病当之矣,亦勿因循,以致养成大患。
《名医别录》: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蜜为之使.)
《千金翼方》: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
《食疗本草》:大麦
(一)久食之,头发不白。和针沙、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嘉〕
(二)暴食之,(亦稍似)令脚弱,为(下气及)腰肾间气故也。久服即好,甚宜人。〔心·嘉〕
(三)熟即益人,带生即冷,损人。〔嘉〕
《吴普本草》:大麦
《御览》卷八百三十八
一名 麦。五谷之盛。无毒。治消渴,除热,益气。食蜜为使。
《新修本草》: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
食蜜为之使。即今 麦,一名 麦,似 麦,惟皮薄耳。
〔谨案〕大麦出关中,即青科麦是。形似小麦而大。皮浓,故谓大麦,殊不似 麦也。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药鉴》:大麦
气温,味甘咸。此剂代戊己土,以腐热水谷之要领也。气虚者,取粉服之,大补元气。
盖五谷禀天地生发之气以养人也,麦而曰 ,尤含生发之机于未尽露者也,故取粉服之,所以借五谷生发之气,以助育吾人之元气耳。此剂能行上焦之滞血,除腹中之雷鸣,惟其甘也,能
《药性切用》:大麦
甘咸微寒,除热止渴,化气调中。大麦粉煮粥,清暑良。焦麦芽∶苦平,消谷进食,气宽胸。大麦面∶下气化热,平胃宽胸,无壅气滞热之患,暑月宜供食品。
《药征续编》:大麦
消石矾石散。
上一方,用大麦粥汁服之。
枳实芍药散。
上一方,用麦粥汁服之。
以上皆用今大麦。
《饮膳正要》: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令人多热,为五谷长。《药性论》云∶能消化宿食,破冷气。
《饮食须知》:大麦
味咸性凉,为五谷之长,不动风气,可久食。暴食似脚弱,为下气也。
熟则有益,生冷损人,炒食则动脾久。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药性论》云∶使。味甘,无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陈士良云∶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日华子云∶麦 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兵部手集》∶治产后闭结鼓胀不通,转气急。陈藏器云∶不动风气,调中,止泄。蜜为之使。
《证类本草》: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蜜为之使。)
陶隐居云∶今稞麦,一名 (音牟)麦,似 麦,唯皮薄尔。唐本注云∶大麦出关中,即青稞疗胀满为下气及腰肾故。久服甚宜人,熟即益人,带生即冷损人。陈士良云∶大麦,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小麦,无躁热。又云 ,微暖,久食消肾,不可多食。日华子云∶麦 ,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
图经文具小麦条下。
陈藏器云∶不动风气,调中止泄,令人肥健。大麦、 麦,《本经》前后两出。苏云∶青稞麦是大麦,《本经》有条,粳一稻二米,亦如大、 两麦。苏云∶稻是谷之通名,则 是麦之《本经》于米麦条中重出皮壳两件者,但为有壳之与无壳也。
苏云∶大麦是青稞, 麦是大麦。如此则与米注不同,自相矛盾,愚谓大麦是麦米, 麦是麦谷,与青稞种子不同,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以西种之,今人将当本麦米黍之,不能分也。圣惠方∶治妊娠欲去胎。以麦 二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分温三服。外台秘要∶治妊娠得病去胎方∶麦 一升,和蜜一升,服之即下,神验。孙真人∶麦芒入目,煮大麦治产后腹中鼓胀不通转,气急,坐卧不安,供奉辅太初与崔家方∶以麦良久通转。崔郎中云神验。
伤寒类要∶治诸黄,杵苗汁服之。又方∶蠼衍义曰∶大麦,性平、凉,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将此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三伏中,朝延作 ,以赐臣下,作 造饧。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