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淡竹叶

「释名」根名碎骨子。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



泻上焦烦热


辛淡甘寒。凉心暖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风邪烦热(叶生竹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乃假其辛寒,以散阳明之邪热也),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中风失音,小儿惊痫。竹生一年以上者,嫩而有力。


淡竹叶(图缺)


甘淡微寒.心肺火邪都下降.轻浮上达.太阳湿热尽分消.(淡竹叶甘淡性寒.轻浮上达之品.解散上焦风热.清心肺炎蒸.导小肠膀胱湿热下降.清上导下.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


(纲目)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主去烦热,利小便。根能堕胎,催生。


【核】曰∶所在田野俱有。春生苗,高数寸,茎小叶绿如竹,宛如竹米落地,所生形色,但柔嫩为异耳。八九月作穗细长,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类麦门冬根而坚硬。里人采其根苗,捣汁造曲,酿酒,殊芳冽也。


【 】曰∶淡非浓比,淹淡水盈貌也。对待急疾如火,肺热叶焦,为烦热,为癃闭,叶可走之,利之。根能堕胎催生,太阴肺主开,阖者辟之,急方泄剂也。


通、利水.


甘淡寒.利小便.(小便利、则心火因之而清、故能兼除烦热.)有走无守.孕妇禁服.


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秋结小长穗.(根苗捣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


甘淡寒,利小便除烦热,有走无守,茎叶似竹非竹叶也。


味甘寒.入手少阴厥阴经.功专清心.得麦冬去烦热.利小便.



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 竹、雷竹、水竹,味淡兼甜,治病第一。 竹、 竹,味皆纯淡,采用亦宜;苦竹、紫竹,苦辣而膻,不堪入药。东坡苏公云∶淡竹者对苦竹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迹此观之,足可征矣。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却风痉。(一种草类如铁线,茎似嫩稷,叶长尺余,亦名淡竹叶,俗多采,利小水,治喉痹等证并神效。)根止消渴神明,轻身益气。皮茹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哎哕神效。


败船茹原亦竹皮刮下,大 用程漏处极多。取干煮之,亦止诸血。烧取竹沥,与荆沥同。横锯截尺余,直劈作数块。两砖架起,紧火中烘。沥从两头流出,少加姜汁调服。(每沥一杯,加生姜自然汁二匙。)却阴虚发热,理中风噤牙。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咽即苏。《衍义》云∶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止惊悸,却痰涎。


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但世俗反以大寒,置疑不用。殊不知系火 出,又佐姜汁,有何寒乎?竹肉状如肉脔,每生苦竹枝上。鸡蛋般大,生啖毒多。戟人喉颡来红,且令爪甲变黑。须灰汁煮炼三度,然后依常菜食之。杀三虫,破老血。别有功效,人未尽知。竹蓐惟盛夏间,状类鹿角色白。系慈竹逢雨滋润,每滴汁着地发生。同赤白治验。节内黄粉,即天竺黄。(俗云天竺国生,非也。)旋飞尘沙结成,老竹间或可得。形类黄土,一名竹膏。


治小儿急慢惊抽,疗肥人卒暴风中。镇心明目,解热驱邪。竹笋发气托痘疮,更止消渴利小水。


桃竹笋苦有毒,(赖笋不成竹者,俗谓顽笋是也。)用捣成膏;六畜皮肉生蛆,纳入尽出。灰汁煮才可食,不尔亦戟人喉。更有仙人杖味咸,是笋成竹时立死。色黑如漆,收宜夏初。惟苦 竹多生,专生哕气呕逆。大人翻胃反食,以虱入腹为病。状如症瘕,煮服即除。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根】能堕胎催生.


甘寒,无毒。


发明 淡竹隰生嫩苗,叶绿花碧,根须结子,与竹绝然不同。性专淡渗下降,故能去烦热,清心,利小便,根能堕胎催生。


根名碎骨子


甘、淡、寒。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根,能堕胎、催生。


此非淡竹之叶,另是一种,近时药店中所用俱是此草。其功用虽大同小异,然根能破血,娠妇忌用,不可不识。


畏皂刺、油麻。


甘、淡,微凉。入手太阴、少阴、足阳明经。清咳气上冲,除风邪烦热,止吐血,利小水。得芍药,清肝胆之火。


得橘皮,治上气发热。佐小麦、石膏,治时行发黄。苦竹不入药。


竹根


苦,寒。能下五脏热毒瓦斯。气虚者禁用。


竹衣


清肺火,通肺气。虚火伤金,失音不出者,用此治之。


竹内白衣如纸者。


竹茹


畏皂刺、油麻。


甘,微寒。入足少阳、阳明经。清上焦之火,消虚热之痰。疗惊悸、止胎动、呕 噎膈、吐血崩中、因内火致者,非此不治。得鸡子,治饮酒头痛。配蒌仁,治妇女劳复如中风状。


肉薄,节间起白霜者。刮去青皮,用第二层。


竹沥


姜汁为之使。畏皂刺、油麻。


甘,寒。治狂闷,利九窍。疗破伤中风,止因触胎动,养血明目。凡痰在经络四肢胸膈及皮裹膜外,非此不达不行。


和姜汁,治中风热郁之痰。合地黄,治时症阴虚之热。


肠胃寒湿者禁用。


淡竹叶(图缺),味甘、淡,性寒。治肺热咳嗽,肺气上逆。治虚烦,发热不眠,退虚热,止烦热。煎点童便服。


──务本卷二


〔淡寒,入心、小肠二经。〕专通小便,〔淡味,五脏无归,但入太阳,利小便。〕能解心烦。〔小便利,心火因而清之也。〕有走无守,孕妇禁之。。


禀阴气以生,故味甘,寒,无毒。入足阳明、手少阴经。


淡竹叶,逐上气咳逆喘促,胸中痰热作嗽,退虚热,烦躁不眠,阳明客热发渴,专凉心经,并清肺胃,利水消痰,有走无守,不能益人,孕妇忌服,其竹刮去青色,向里黄皮,名竹茹,主胃热呃逆,噎膈呕哕,胎前恶阻呕吐,用之神效,虽与竹叶同本,然得土气居多,故味甘微寒,专入足阳明经也。


主治(痘疹合参) 凉心除热,解烦止渴,喘咳痰热,惊悸不语,胸中烦热通用,但不宜于初起灌浆之时,且竹能损气,故古人以笋为刮肠篦,宜暂不宜久也。


蛀竹屑,即年久枯竹中蠹屑也。竹之余气尚存,气味甘平无毒,甘能解毒,平则兼散,竹性最凉,故为蚀脓长肉之神药。同象牙真珠白矾等药,能消漏管,耳出臭脓,用蛀竹屑、胭脂胚子等份,麝香少许,为末,吹之。耳脓作痛,因水入耳中者,蛀竹屑一钱,腻粉一钱,麝香五分为末,以绵杖绞净,送药入耳,以绵塞定,若有恶物,放令流出,甚者三度必愈。湿毒 疮,蛀竹屑黄柏末等分,先以葱椒茶汤洗净,拣之,日一次效。汤火灼疮,蛀竹屑末敷之亦愈。


味辛,平、大寒.主治胸中淡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其皮 ,微寒,主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沥∶大寒,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解烦热,利窍,治中风、口疮、目痛,胸痰热毒。药铺有卖,叶如竹叶,甚薄;梗如柴心,甚细,七寸长者是,今医家以草开绿花者,误用可叹。


甘淡微寒,利小便,除烦热。孕妇忌之。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去湿,泻热除烦。


淡竹叶甘寒渗利,疏通小便,情泻膀胱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