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草
- 《本草纲目》:灯心草
- 《本草乘雅半偈》:灯心草
- 《本草经解》:灯心草
- 《本草蒙筌》:灯心草
- 《本草衍义》:灯心草
- 《本草择要纲目》:灯心草
- 《本经逢原》:灯心草
- 《得配本草》:灯心草
- 《顾松园医镜》:灯心草
- 《医学入门》:灯心草
- 《玉楸药解》:灯心草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灯心草
- 《证类本草》:灯心草
《本草纲目》:灯心草
「释名」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1、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2、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服一钱。
4、失眠。用灯心草煎水代茶喝。
5、湿热黄疸。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本草乘雅半偈》:灯心草
(宋开宝)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五淋,败席尤良。
【核】曰∶出江南,及陕西泽地,他处虽有野生,但不多耳。丛生圆劲,与龙须草同类,龙须草茎小瓤实,灯心草茎肥瓤虚为别也。土人选长大者,蒸熟待冷,劈取白瓤为炷,短细者唯堪织席,用皮作蓑,谓之夫需。质之柔脆,性之温凉,各随水土,以分优劣。修事∶取生劈者良,或饮或膏,或末或圆,各从方制。若辗末使,每用生劈白瓤十斤,以米粉调煮稀薄浆水,拌润一伏时,晒燥辗末,入水澄去浆粉,取浮起者,曝干收用。
先人云∶外刚内柔,表青里白,具乙木之气,禀燥金之化。体浮用升,故能齐通窍穴,咸遍腑脏,奇方之轻剂通剂也。
【 】曰∶草瓤用以然灯,与贞明不息之机矣。 弱而滑,轻虚而浮,端直而长。象一阳之始生,自下而上,用行体至之发陈物也。顾肝之为用,疏泄前阴,不行焉,则为癃,为淋,为水肿。又肝之为用,从踵彻巅,不及焉,则为急喉痹,为两胁 满;太过焉,则为眩冒,为目不夜合。此不循伦次而允升,一唯迅疾而自上,所谓浮沉则顺之,反乎温凉则逆也。
(木自火出,性缘物显,用行体至,灯灯续明,柔以明升,积小以高硕,废固不行,缓则不及,急则太过矣。)
《本草经解》:灯心草
气寒.味甘.无毒.主五淋.生煮服之.灯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便者心火之去路也.心火结于小肠膀胱.则小便淋沥矣.灯心生煮服之.气寒清热.味甘化气.结者解而火下泄矣.
【制方】
灯心焙.同炒盐共末.吹喉痹.煎汤调灯花末涂乳.小儿吮之.止夜啼.
《本草蒙筌》:灯心草
味甘、气寒。属金与火。无毒。江南泽地丛生,苗茎圆细长直。多采蒸熟,向日曝干。
拆取中心白穣,用之燃灯照夜。此谓熟草,不入医方。务求生剥者为良,揉碎煎汤液才效。通阴窍,利小便。除癃闭成淋,消水湿作肿。钵擂乳香少入,油润全无罐藏。冰片多加,分两不耗。根采煎服,功力尤优。灯花止小儿夜啼,亦能治大人喉痹。金疮敷上,血禁肌生。
《本草衍义》:灯心草
陕西亦有。蒸熟,干则拆取中心穣然灯者,是谓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干剥取者,为生草。入药宜用生草。
《本草择要纲目》:灯心草
【气味】
甘寒无毒.阳也.
【主治】
泻肺.治阴窍涩不利.行水.除喉风痹塞.燥灰涂乳上饲小儿夜啼.以粳米粉浆染过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于水上者.是灯心也.降心火.通气散肿.祛衄血不止.
《本经逢原》:灯心草
甘寒,无毒。欲入丸剂,粳米粉浆磨之。
发明 灯心轻虚甘淡,故能泄肺利水。治急喉痹,烧灰吹之。又烧灰涂乳上饲小儿止夜啼。烧灰入轻粉、麝香治阴疳。
《得配本草》:灯心草
甘、淡,寒。入手少阴经气分。降心火,泻肺热,利小肠,退水肿。配麦冬,引心火下降。
佐红花,治喉风。佐鳖甲,治疮痘烦喘。和丹砂,治衄血。 炭和轻粉,治阴疳。 炭,吹喉风闭塞。 炭涂乳头饮儿,止夜啼。心气虚者禁用。多服、久服,令人目暗。
烧炭法∶用淡竹筒一个,将灯草筑实,黄泥封口,火 通红,用湿草纸裹贮,不令出气,候冷劈开,其中即成炭也。
《顾松园医镜》:灯心草
〔淡平,入心、小肠二经。〕清心必用,利水偏宜。
小便不禁者忌之。。
《医学入门》:灯心草
灯心草甘寒无毒,清心利水通淋缩,烧吹喉痹止儿啼,破伤嚼涎敷一掬。
丛生江南泽地,茎圆细长直,瓤可燃灯,根苗生煮清心退热,利水道,通五淋。丹溪云∶灯心属土。火烧灰存性,取少许吹喉痹甚捷。涂母乳上与儿吃,治夜啼。和唾嚼烂敷破伤。
《玉楸药解》:灯心草
味淡,气平,入足少阴肾经。利水通淋,泻湿开癃。
灯心草利水渗湿,通小便淋涩。烧灰吹喉。散止鼻衄,并治破伤血流之证。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灯心草
味甘,寒,无毒。根及苗主五淋,治小虫蚁入耳不出,治小儿夜啼。又∶治破伤。
贴之,用帛裹血立止。
《证类本草》:灯心草
味甘,寒,无毒。根及苗主五淋。生煮服之。生江南泽地,丛生。茎圆,细而长直。人将为席,败席煮服更良。(今附)
经验方治小儿夜啼。用灯心烧灰,涂乳上与吃。胜金方治破伤。多用灯心草烂嚼和唾贴之,用帛裹,血立止。又方治小虫蚁入耳,挑不出者。以灯心浸油钓出虫。
衍义曰∶灯心草,陕西亦有。蒸熟,干则拆取中心穣然灯者,是谓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干剥取者,为生草。入药宜用生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