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舌病

廉泉 然谷(《甲乙》作通谷。) 阴谷主舌下肿难言,舌 涎出。 风府 主舌缓喑不能言,舌急语难。 扶突 大钟 窍阴 主舌本出血。鱼际 主舌上黄,身热。 尺泽 主舌干胁痛。 关冲,主舌卷口干,心烦闷。 中冲 主舌本痛。 支沟 天窗 扶突 曲鬓 灵道主暴喑不能言。 天突 主挟舌缝脉青。 复溜 主舌卷不能


舌卒肿大 状如猪脬,塞口杀人,用釜底煤和酒涂之。(《梅师方》)


一方,用朴硝、白矾为末,搽舌上立消。(《济生方》)


舌肿满口不能出声 用蒲黄末掺之,即效。若舌肿出外,或以冰片少许抹上,或以蓖麻油蘸纸作捻,烧烟熏之,随即消缩。(《种福堂方》)


舌肿闭塞咽喉实时气绝至危之症 用皂矾不拘多少,以新瓦火 变色红,放地上令冷,研细。将病患用铁钳拗开牙关,以药搽其舌,即活。(《奇方类编》)


舌肿不消 以米醋和釜底墨,浓敷舌之上下,脱则更敷,须臾即消。(《千金方》)


木舌肿满塞口杀人 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圣济总 》)


一方,用蒲黄、干姜末(各等分)干搽,愈。(《芝隐方》)


重舌 灶中心对锅底土,酒调,涂舌上。用黄丹如豆大,安舌下。(《圣惠方》)


热症多舌出有病愈而舌不入者 冰片(一分)研,抹舌上,即收。(《医宗说约》)


一方,用大麻子为末,入纸条内,烧烟熏之鼻孔,有涎流出,即收。(《乾坤秘韫》)


舌烂臭秽不可近 铜绿 白芷(各一两) 共为末,掺舌上,温醋漱之。(《集简方》)


舌上生胎 诸病舌胎,以布染井水抹,后用姜片时时擦之自去。(《陶华方》)


舌者心之官也。心窍于舌,心属火而性升,其火之不升者,金水有以敛之也。若胃逆而金水不敛,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其疼痛热肿于是作焉,且火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郁于水则苔黑,但黄白黑而滑润者,皆火衰而寒凝也。黄白黑而焦涩者,皆火盛而燥结也。舌虽通于心,若舌卷不能言,又由于肝郁而筋脉不舒也。若舌萎而言迟,又由于脾绝而舌脉不荣也。若口燥舌干而渴,又由于肾脉不贯于舌本也。盖舌之疼痛热肿,专责君火之升炎。若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如舌疮疼痛热肿者,以芩连芍药汤主之。如肝燥舌卷者,以桂枝地黄汤主之。


芩连芍药汤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去心)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桂枝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舌病提纲〕 由来舌本是心官,君火升炎必燥干,疼痛渴烦兼热肿,苔生诸色要参观。


芩连芍药汤


(证附) 贝母丹皮芍并连,黄芩甘草可同煎,舌疮热肿兼疼痛,君火上升治莫延。


桂枝地黄汤


(证附) 芍地当归共桂枝,阿胶甘草用相宜,舌卷只是因肝燥,救急须将妙药施。


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水者火之敌,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


心主言,而言语之机关,则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脉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气郁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足三阴之脉皆络于舌,凡舌病之疼痛热肿,则责君火之升炎。若其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


芩连芍药汤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去心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