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鞭壮阳汤
《古代房中秘方》:杞鞭壮阳汤
【处方来源】成都惠安常滋补餐厅方
【配方】(10份)
黄牛鞭1000克、枸杞15克、肉苁蓉50克、肥母鸡500克、花椒6克、猪油30克、绍酒20克、食盐10克、生姜20克。
【效用】本方中黄牛鞭有补肾气、益精血、去湿痹的作用,《圣惠方》以之配伍阳起石、粳米煮粥服,名牛肾粥,用治劳损而见阳痿气乏之证。本方在此基础上,以枸杞子、肉苁 蓉、易阳起石,不用粳米,而以血肉有情的母鸡炖断,加调味品而成。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适用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而见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阳痿、遗精等症。
【制作工艺】 1.先将牛鞭用热水发胀,约5-6小时,中途换几次热水,以保持热度。然后顺尿道对剖成两块,刮洗干净,以冷水漂30分钟。母鸡肉(连骨)洗净待用。
2.枸杞拣除杂质,肉苁蓉先洗刷洁净,用适量的酒润透,蒸2小时取出漂洗干净,切片后用纱布包好,生姜洗净拍松待用。
3.用砂锅注入清水约8000毫升,放入牛鞭烧开,撇开浮沫,放入姜、花椒、绍酒、母鸡肉、用旺火再烧开移小火上炖,每隔一小时翻动一次,以免粘锅。炖至六成熟时,用干净纱布滤去汤中的姜和花椒,再至旺火上烧开,加入用纱袋装好的枸杞、苁蓉,移小火上炖,到牛鞭八成熟时取出牛鞭切成3厘米的指条形仍放入锅内,直至熟烂为止。鸡肉取出作别用,药包取出不用,再加食盐、猪油调味即成。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