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目病

目者,肝之窍,经曰∶肝受血而能视。又肝虚则目晃晃无所见。又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视不明。以肝为木脏,木得水则荣,失水则枯也。又曰∶肾之精为瞳子。又曰∶肾病则目晃晃如无所见。盖目之精明在瞳子,故真水内亏,必目多昏黑,譬之水浅混浊,则不能照物,故绝无障翳遮睛。是以治目者,当养肝血,补肾水为主。然经又言∶心者,五脏之转精也。目者,其窍也。又云∶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因事冗心烦,则神劳血虚火旺而目病,故清心养血安神,亦为治目之要务。东垣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明之用。然脏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因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受伤,脾虚则脏腑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于明目也。是则脾胃所宜理也,故仲淳治目病,每用杞菊地黄丸,天王补心丹二方,朝夕并进,药品甘寒,不伤脾胃。故云∶久服自效,深合六经东垣之旨。丹溪云∶目能远视,不能近视者,肾水虚也,宜地黄丸;目能近视,不能远视者,心血少也,宜补心丹。倪氏云∶心为君火,肝为相火,火炎无治,神水受伤,上为内障。又言诸脉皆属于目。相火者,心胞火主百脉,上荣于目,火盛则百脉沸腾,上为内障。其症初起,视物微昏,空中常见黑花,神水色变淡绿,急宜杞菊地黄丸、补心丹治之。次则视歧,睹一成二,色变淡白,失此不治,久则不能睹物,色变纯白,永为废疾。此症亦有因暴怒伤肝,致神水渐散昏花者,急宜滋肾水,养肝血,收其散大之神瞳,镇其上冲之逆气,当宜杞菊地黄丸合磁朱丸治之。但内障之病,最为难疗,服药须累月经年,又当远房帏,戒恼怒,释忧思,免劳碌,庶几有效,不然必废,终不可复。或有因大怒气逆上冲空窍,神水随散者,此属不治之症。又有因为物所击,神水随散者,亦不可治。有因悲哀过度,泪多液竭,渐至丧明者,《内经》命曰夺精,亦最难治。有因诸失血过多,睛珠作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者,但宜滋阴养血为主,杞菊地黄丸加减,加白芍、胡麻、天冬、人乳之属。若目暴赤肿,多泪痛痒,羞明紧涩者,此属肝经火盛血热,宜凉血清火。或热极生风,是为内发,或因热而召,是为外来,统于凉血清火药中,加薄荷、荆、柴之属。盖热极则翳生,加之以风则更易,譬之豆浆,其锅下以火燔之,上以风扬之,翳即生焉。治之者,但熄去风火,复加退翳之药,其明自复。又如尘蒙清水之面,拂去之而仍能照物也。经言∶热甚目瞑眼黑。仲淳言∶伤寒病热极则不识人。皆由热气拂郁于目,而致之然也。《正理论》云∶目昏而见黑花者,由热气甚而发之于目,亢则害,承乃制,而反见其象。又冲风而即泪下者,经言∶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譬之火疾风生,乃能雨也。张子和云∶夫目之五轮乃五脏之精华,宗脉之所聚。故经云∶肾之精为瞳子,肝之精为黑珠,肺之精为白珠,心之精为 络,脾之精为眼胞,此人皆知之,及有目疾,则不知疾之理。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故白轮病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赤脉贯目,心火自甚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赵氏云∶子和一句可了,但一味寒凉治火。余用壮水以制火,亦一句可了。以上诸论,皆治目之大略也,盖目为五官之一,非明无以作哲,故甚重之,而有专科,若求详悉,自有书存。


杞菊地黄丸〔亦作煎服。〕通治肝血肾水虚衰目疾,主此加减。


六味去泽泻〔嫌其利小便而耗肾阴,扁鹊谓其多服昏目故也。〕枸杞〔补肾经,益肝血。〕甘菊〔养目血,去翳膜。〕麦冬〔清心则火不炎,而神水不受伤,清肺则金生水,而肾精得充足。〕北五味〔滋不足之肾水,收散大之瞳神。各六两。〕白蒺藜〔补肝明目,炒去刺,五两。〕可合磁朱丸用。〔磁石四两,入肾,镇养真精,使肾水不外移,朱砂二两,入心。清镇君火,使心火不上炎。原方治内障目昏,如因怒气逆冲渐昏者,二方合用最效。〕如养血,白芍、胡麻、柏仁。清肾热,玄参、女贞、龟甲.清肝热,羚羊角、犀角、〔兼能退翳。〕槐角,〔兼止热泪。〕须用羊肝为引导。退翳,决明、谷精、木贼。随意采用。〔炼蜜丸,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四钱。〕此方滋阴固精明目,不寒不热,和平之剂,久服最效。


天王补心丹〔见虚劳。〕因事冗心烦,致神劳血虚火旺而目病者用之。


此生精养血,清热镇心安神之剂。仲淳云∶世医治目,多补肾,不知补心。余遇目疾久不愈者,令朝服杞菊地黄丸,晚服天王补心丹,久久自效。


广笔记方 治虚人目疾,下焦有湿热者。


生地 枸杞〔补肝肾。〕 麦冬〔清心火。各三钱。〕龙胆草〔清下焦湿热,治目赤肿痛。酒炒,一钱。〕如脾气不佳,加白蔻仁末。〔五、六分。〕


清肝明目饮〔自制。〕治目暴赤肿,多泪痛痒,羞明紧涩等症。


龙胆草〔酒炒。〕槐角 黄芩〔清肝胆之火。猪胆汁炒。〕连翘仁〔清心胞之火。


炒。〕黑山栀 木通〔利水以泻火。〕生地 玄参〔壮水以制火。〕赤芍〔凉血行滞,以血热极则干而凝也。〕生甘草〔泻火缓急,以火势甚则急而痛也,〕甘草〔祛风除热,而治目疼欲脱。〕薄荷〔消风散热,而治目赤肿痛。〕火甚者加黄连〔泻心火。〕或胡黄连,〔泻肝火。〕或黄柏。〔泻肾火。〕热甚便秘者,加〔酒蒸。〕大黄。〔通泄其热,所谓上病下疗也。〕赤肿痛甚者,宜用三棱针刺破眼眶肿处,捋出热血,立解。〔经谓火实宜决之,迟则血贯瞳神而损目。〕外用人乳浸黄连,入冰片少许点之。〔内服宜苦寒以泻火,是釜底去薪之义。外点佐辛温以散邪,则火郁则发之义。毋过用寒凉点洗。以遏火在内。〕此一派苦寒泻火之剂,宜中病即止,久服伤胃,盖暂用之药也。


决明夜灵散 治目至夜则昏,虽有灯月,亦不能睹,俗名雀盲。


石决明〔咸寒。入血除热,入肾补阴。〕夜明砂〔辛寒。乃蚊蚋之眼,夜视光明。故主明目,取其气类相从也。另研,各二钱。〕猪肝或羊肝〔导引入肝。一两。〕〔将肝用竹刀切作二片,以二药末铺于一片,上以一片合之,用麻皮缠定,勿令药泄出,用米泔水一大碗,沙锅内煮至半碗,临卧连肝药汁尽食之。忌犯铁器。〕


搐鼻碧云散 治目暴赤肿,多泪痛痒,羞明紧涩。


鹅不食草〔解毒,二钱。〕青黛〔清热。〕川芎〔散邪,各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以少许搐入鼻内,泪出为度。〕此方宜常用搐之,使邪毒有出路,则易愈。


仲淳洗眼方


皮硝〔治风眼、红烂赤肿作痛,一两。〕侧柏叶〔祛风湿。三钱。〕甘菊 杏仁〔散风热。〕桑白皮〔泻火散血。各五钱。〕铜绿、明矾〔除热燥湿。各三钱。〕〔河水五碗,煎二大碗,置铜盆内,频频洗眼及眉棱骨两太阳,泪出即爽然。一服,冬可半月,夏十日。〕


飞丝 垢入目方


磨京墨浓汁,点入目中立出。


【举例】



一 一人病后眼花,以枸杞、生地〔各一斤。〕熬膏蜜收,服之立愈。


二 一人患风泪眼,每出则流泪盈颊。仲淳用谷精草为君,蒺藜、枸杞之属佐之,羊肝为丸,不终剂而愈。


三 一人患目赤泪流,或痛或痒,用二百味花草膏。〔羊胆一枚,去其中脂,入蜜拌匀蒸之,候干研膏,方名以蜂采百花,羊食百草故也。〕频挑噙化,三日痊愈。


四 一人患翳障青盲已逾年,用黄连〔一两。〕羊肝〔一具。〕煮烂丸服,不数月而复明。


五 一人患赤眼而食蟹,遂成目盲,已五年矣。用夜明砂去目中恶血,当归生目中新血,蝉蜕、木贼退目中障翳,〔各一两。〕羊肝〔四两。〕煮烂丸服,百日复明。


六 一人冬初同蒜食肉,醉卧暖炕,次日两瞳子散,大于黄睛,视物无的,以小为大,卒然见非常之处,行走踏空,医药不效。至明春,求治于东垣。东垣谓曰∶此由食辛热过多,辛则主散,热则助火,上乘于目,瞳神因之散大,精散故视物亦散大也。当以芩连苦寒泻火为君,二地、二冬、白芍、骨皮滋阴凉血清热为臣,五味酸收瞳神散大为佐,则自愈矣。


七 一老人忽盲,他无所苦。丹溪以大虚治之,令急煎人参膏二斤,服二日,一医与礞石药。丹溪云∶今夜必死。果然。此经所谓气脱者目不明。再加镇坠,则其气立断矣。


夫目者,心之所使,神所寓焉。然目得血而能视,兼之诸脉及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阴阳合德而为之精。凡痘毒发于脏腑,其热毒之甚者,火走空窍,肝肾虚者,目必受之。然若发热之初,观其两目,神倦不欲开者,痘也;目中汪汪若水者,疹也。盖诸疮皆属于心,故候见于目也。至若痘疮入眼者,此不在于初,多在收靥之时,满面破烂,重复充灌,脓血胶固,是以热毒熏蒸,内攻于目者,或有痘毒太盛,成就迟缓,过用辛热之药以致者,在白珠子者,此不必治,久当自去,惟在黑轮上者,急宜治之,治法惟宜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致于热,解毒不致于冷,用药得宜,其症渐退。


至于虚弱者,尤忌凉剂,恐致变症百出。非徒无益矣。但调脏腑平和而再不愈,乃专治之。如至靥后,目涩不开,明暗皆然者,是肝热也。如见明则合,暗处则开者,谓之羞明,此余热在于心肝,或肾虚所致也。若眼目昏暗,时多热泪者,是肝脏实热也。更有风热上攻而赤肿流血者;更有疮毒入目,血热不散,两目皆赤痛楚难忍者;更有翳膜生中者。若翳生四边散漫者,易治。如暴遮黑睛者,多致失明,至如瞳人破损,及睛突出或陷下者,此皆不可治也,然切不可用点洗之药,以致反生大害,故最宜调理于未成,有于将痘之际,用胭脂浸水涂眼四傍,及诸护眼之方,皆良法也。痘后忌食鸡、鸭、蛋者,盖卵性寒多滞,滞则毒不化,流入于肝,乃目病也。


痘毒之为目翳也,自脏而达外,治法只宜活血解毒而已。盖活血不至于热,解毒不至于冷,五脏平和,其翳自去,切不可用点药,反致损睛。若目闭泪出,不敢见明,惟黑暗处能开者,此羞明症也,及目中赤者,并宜洗肝明目散主之。若暗处亦不开者,此目中有疮也,以望月砂散治之。若能开目,只视物昏暗不明者,此血不足也,宜四物加减主之,然多嵋肝肾有亏当以地黄汤料,其力更胜于四物。若胞高肿而不流泪者,乃脾经湿热也。当从升阳散湿。


目者,精华之所聚,清阳之所走也。其所以为病者有二。如赤肿暴痛,红障遮睛者,此真阴不足,风热外乘,病于有火者也,治宜先散邪,以治标,次为重浊滋水以治本,则浊阴自散,清阳自生,目得血而能视矣。如目无翳障,或生白膜,开目如平人,视物则不见者,此真阳不足,内脱精光,病于无火者也,治宜大益真阳,专从本治,元阳得生于中,精光自着于外。倘徒事养血,何以为如天与目而眸光明之用哉!若妄加清凉发散,则岂徒损目而已,此(张)之鄙见也。


咽痛者。虽云余毒,然症有数端,有风热咳嗽,咽喉不利者,用甘桔防风汤。如咽痛壮热。痘痕色赤。手足皆热者。此余毒未解也,用柴胡麦冬散。如咽痛而大便不实。


口渴饮汤,手足热者。此脾胃虚寒也。宜五味异攻散。即手指初捏似热,久捏则冷者,此亦脾胃虚热也,捏宜人参白术散。如咽痛而大便黄色,手足指热,发热作渴,面赤饮冷者,此胃中实热也,宜泻黄散,或射干鼠粘子汤 如平时向有咽痛,面色素白。两足常冷,而痘后发热面赤,作渴饮汤,上热足冷咽痛者,此足三阳虚而无根之火上炎也。


即有临时足热之症,亦系阴虚火动耳。凡遇此候而在未痘之时,盒饭壮水之剂,以防临痘腰痛音哑变黑归肾之症,及既出既靥而有前候者,并用八味丸料,煎与恣饮,再用益气汤类,助其脾肺,以滋化源,则火退脏而自愈矣。


凡窍各司其一.而唯目.则五脏之精华.皆上注焉.其瞳子.则水之晶而火之用也.黑膏者.木之脂.白膏者.金之液.木火金水.合聚其彩.重重裹之.而神乃外发.故其光之所射.无远不照.无微不察.犹天之有日月也.然人但知其发之用在木火金水.而不知其藏之妙独在于土.土无光者也.而上下眼胞则主之.以司开阖.故昼则开而属阳.夜则阖而属阴.有阴之阖.正以济阳之用.木火金水.皆藏于土中.乃发露而不穷.此造化之巧.本于能藏也.试观之木膏入土.年久成珀.铜坑在土.空青乃生.井中水.则澄澈.石中火.则光焰.无在不藉土为用.东垣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目者血脉之宗.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苟心烦事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则百脉沸腾.复感外邪.而诸病生焉.善治者.必理脾胃.养血安神.而驱风清火.治标之法.可暂而不可常者.若夫色欲损肾.则肾肝之阴.真水真火.不可一日而缺.尤急宜讲求者也.


一目疾感风寒.脉浮洪或紧.宜发散.后加甘菊蒺藜决明枳壳.凉血.生地丹皮.


一日疾红赤.不畏风寒.脉数疾者.用甘菊蒺藜决明山栀酒芩酒连当归枳壳.


一眼胞浮肿.防风通圣散主之.微肿而虚.用蝉壳茯苓决明山药木通麦冬或加白术.


一目疾有星翳.用蒺藜木贼决明谷精当归生地蔓荆子青葙子.


一眼目昏花.视物不明.因思虑者归脾汤.劳倦者补中益气汤.郁怒者加味逍遥散.肾水不足.滋阴肾气丸.真火不足.济阴地黄丸.或八味丸加沙苑蒺藜枸杞子.


一瞳神散大.用远志茯神枣仁人参枸杞山药五味.


一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用加减驻景丸.


一雀盲.至夜则目不见.用补中益气汤加枸杞子山茱肉山药.


一沿眶烂眼.用甘菊白芷各二钱.朴硝五钱.杏仁十七粒.胆矾三分.羌活一钱.水二钟.煎一钟.净洗神应.


一东垣治饮食劳役所伤.视物昏花.用益气聪明汤.


一娄全善治目珠疼.至夜尤甚.及点苦寒药反疼者.用夏枯草四两.香附末二两.甘草四钱.清茶调服二钱良效.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薄荷 芍药 大黄(炒) 麻黄 连翘 芒硝(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六两) 山栀 荆芥 白术(各一两土炒) 甘草(二两)


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滋阴肾气丸


熟地黄(三两) 生地黄(四两) 牡丹皮 当归 山茱肉 山药 柴胡 五味子(各五钱) 泽泻 茯苓(各二两五钱)


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济阴地黄丸


五味子 麦门冬 当归身 熟地黄 肉苁蓉 山茱肉 干山药 枸杞子 甘菊花 巴戟肉(各等分)


为末.蜜丸.每服三钱.白汤下.


加减驻景丸


菟丝子(半斤酒制) 当归 熟地黄(各五两) 车前子(焙) 五味子 枸杞子(各二两) 楮实子 川椒(炒各一两)


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温酒下.


益气聪明汤


人参 黄 (蜜水炒) 炙甘草(各五钱) 升麻 葛根(各三钱) 蔓荆子(钱半焙研) 芍药(酒炒) 黄柏(各一钱)


每服三钱.水煎.


大敦 主目不欲视,太息。 大都主目眩。 承浆 前顶 天柱 脑空 目窗 主目眩瞑。 天柱 陶道 昆仑 主目眩,又目不明,目如脱。 肾俞 内关 心俞 复溜 大泉 腕骨中渚 攒竹 精明 百会 委中 昆仑 天柱 本神 大杼 颔厌 通谷 曲泉 后顶 胃俞 丝竹空 主目KT KT 不明,恶风寒。 阳白 主目瞳子痛痒,远视KT KT ,(昏夜无所见。) 液门 前谷 后溪 腕骨 神庭 百会 天柱 风池 天牖 心俞 主目泣出。


(又云∶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 至阴 主目翳。 后溪 主 烂有翳。 丘墟 主视不精了,目翳,瞳子不见。 前谷 京骨 主目中白翳。(又云∶京骨主目反白,白翳从内始。)精明 龈交 承泣 四白 风池 巨 上星 肝俞 瞳子 主目泪出多眵 ,内赤痛痒,生白肤翳。照海 主目痛视如见星。 肝俞 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阳白 上星 本神 大都 曲泉 侠溪 三间 前谷 攒竹 玉枕 主目系急目上插。 丝竹空 前顶 主目上插 憎风寒。 承泣 主目 动,与项口相引。(《甲乙经》云∶目不明泪出,目眩瞢,瞳子痒,远视KT KT ,昏夜无见,目 动与项口参相引,僻口不能言,) 三间 前谷 主目急痛。 申脉 主目反上视,若赤痛从内 始。 阳溪 阳谷主目赤痛。 曲泉主目赤肿痛。阳谷 太冲 昆仑主目急痛赤肿。(又云∶太冲主下痛。) 束骨 主 烂赤。 液门 主目涩暴变。 颧 内关 主目赤黄。 二间 主 伤。


商阳 巨 上关 承光 瞳子 络却 主青盲无所见。期门 主目青而呕。 风池 脑户玉枕 风府 上星 主目痛不能视,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大泉 主目中白睛青。


侠溪 主外 赤痛逆寒,泣出目痒。


治小儿雀目疳眼。及眼暗冷泪。穴睛明治小儿疳眼。灸合谷一壮。


治目涩怕明。状如青盲。灸中渚各一壮。


治小儿奶癖目不明。灸肩中愈各二十壮(明堂作各一壮)。


治小儿二三岁。忽发两眼大小皆俱赤。灸大指穴。指后间一寸五分陷者中。各三壮。


治小儿夜毒风盛。眼睛疼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尖也。


治小儿三五岁。两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可忍者。灸九椎上一壮。


治雀目夜不见物(出全婴方)。灸手大指甲后一寸。内廉横纹头白肉际各一壮。亦治翳障治小儿斑疮入眼。灸大抒二穴各一壮。顶后第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陷者中。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目不明。穴肝俞可灸一、二七壮。


治小儿口耳喉舌病口壮臭气(出幼幼新书)。灸手心一炷。


治小儿口中肿。或有疮蚀断。腥臭秽气熏入。灸劳宫七壮。


治小儿重舌。灸行间。随年壮。穴在足大指岐中。又灸两足外踝上三壮。


治喉中鸣。咽乳不利。乳穴璇玑。灸三壮。


治小儿急喉病(出幼幼新书)。灸天突穴一壮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息。水浆不得下(出全婴方)。灸膈 。在第七椎下两傍各一寸半又云灸鸠尾。在蔽骨下五分。


治耳聋嘈嘈无所闻(出全婴方)。灸乳白。在耳后入发一寸。


治小儿耳聋。穴颅囟针牙疼(出幼幼新书)。针随左右边疼。在手大指次指掌间入一寸。得气泻。补三十九息


目病者,清阳之不升也。目居清阳之位,必阳升而神化,其目乃无微而不照。若浊阴冲逆,遏抑清阳,不得上升,而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目作痛也。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刑,是以白珠红肿而热滞也。赤痛之久,浊阴蒙蔽,清阳不能透露,是以云翳生而有碍于目光也。然清阳不升,由于脾,浊阴不降本于胃,升降之失权,实中气之不治也。盖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如左目赤痛者,以柴胡、芍药,丹皮汤主之。如右目赤痛者,以百合、五味汤主之。如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以百合、五味、姜、附汤主之。如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以茯、泽、石膏汤主之。如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以桂枝。丹皮、首乌汤主之。如瞳子缩小者,以桂枝、柴胡汤主之。如瞳子散大者,以乌梅、山萸汤主之。如目珠塌陷者,以姜、桂、参、苓、首乌汤主之。如目珠突出者,以芍药、枣仁、柴胡汤主之。


柴胡芍药丹皮汤


黄芩(三钱酒炒)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百合五味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研)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热甚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干姜(三钱) 龙眼肉(十个) 水煎大半杯,热服。


桂枝柴胡汤


柴胡(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一钱) 菖蒲(一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乌梅山萸汤


五味(一钱) 乌梅肉(二钱) 山萸肉(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芍药枣仁柴胡汤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枣仁(三钱生研) 柴胡(三钱) 丹皮(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目病提纲〕 目病清阳不得升,浊阴上逆热熏蒸,初时红肿生云翳,日久旋惊各病增。


柴胡芍药丹皮汤


(证附) 左目有时痛不禁,欲清相火用柴芩,丹皮芍药能除热,甘草和中且益阴。


百合五味汤


(证附) 右目旋惊赤痛时,治须百合共丹皮,芍甘五味还兼夏,热甚再加膏母宜。


百合五味姜附汤


(证附) 土湿水寒上热时,目中赤痛治休迟,法宜夏芍兼姜附,百合苓甘五味施。


茯泽石膏汤


(证附) 目珠黄赤势弥危,湿热熏蒸要速医,泽泻茯苓兼半夏,石膏甘草合山栀。


桂枝丹皮首乌汤


(证附) 目无赤痛不明时,只见昏花是血亏,夏桂姜苓龙眼肉,首乌甘草共丹皮。


桂枝柴胡汤


(证附) 柴草菖蒲并桂枝,生姜和入牡丹皮,瞳仁缩小终能治,拟定良方果出奇。


乌梅山萸汤


(证附) 五味酸梅共首乌,芍甘龙牡合山萸,瞳仁散大偏能治,妙法流传总不诬。


姜桂参苓首乌汤


(证附) 目珠塌陷有奇方,苓桂人参草合姜,再用首乌专养血,元神补足眼生光。


芍药枣仁柴胡汤


(证附) 目珠突出总能医,芍药首乌敛最宜,柴草枣仁当并入,更须破瘀用丹皮。



东垣曰∶按阴阳应象论云∶诸脉者皆属于目。又曰∶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目窠之总络,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则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而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德而为睛明也。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而为明。故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精神乱而不守,卒然见非常之怪,若邪中其睛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一物为两也。因事烦扰,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大旺,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经曰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是也。夫脾者诸阴之首,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藏神明,宜静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乃包络之火,主百脉皆荣于目。既劳役妄动,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是故诸病生焉。医目者若不先理脾胃及养血安神,乃治标不治本,是不明主理者也,学人其可不用心乎。


脉法


左寸脉洪数,心火炎也。关弦而洪,肝火盛也。


右寸关俱弦洪,肝木挟相火之势而来,侮所不胜之金,而制己所胜之土也。


方法


丹溪曰∶目病属风热、血少、神劳、肾虚。


河间曰∶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当养血安神。如暴失明,昏涩翳膜,眵泪斑入眼,皆风热也。一云∶斑入眼,此肝气盛而发在表也,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视物,内障见黑花,瞳子散大,皆里也,血少神劳肾虚也,宜养血补水安肾以调之。


瞳子散大,皆辛热所为也,辛主散,热乘之,当除风热,凉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气。芩、连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当归身、生地黄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温体浮,收瞳子散大,地骨皮、天门冬泻热补气,或用滋阴地黄丸最妙。


久病昏暗,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羌活、防风、甘菊花之类佐之。


暴发赤肿,以黄芩、防风为君以泻火,黄连当归为臣以养血,羌活、柴胡、升麻、白芷、甘草为使,白睛红加白豆蔻少许。


又方 治血热壅痛,四物汤加草龙胆、防己、防风、羌活。一云,实热上冲眼痛,用黄连泻火,当归补血。


劳役,饮食不节,内障昏暗,蔓荆子汤


蔓荆子 人参 甘草(炙) 黄 黄柏 白芍药(酒炒,各一钱)


上细切,水煎服。


又方 治眼痛。用生地黄酒浸捣烂 眼上,又用草乌、南星、干姜、桂枝为末,醋调贴两足心,时用牛膝膏洗眼。


肥人风热上壅,眼目疼痛。


防风 羌活 荆芥 酒芩(各二钱)


水煎服。


瘦人目痛,乃是血少兼热,须用养血药,少加风药。


当归 生地黄(酒洗) 玄参 防风 荆芥 菊花 川芎(各等分)


上细切,水煎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条)



滋阴地黄丸(东垣)


熟地黄(一两) 生地黄(一两五钱) 柴胡(八钱) 天门冬 炙甘草 枳壳 地骨皮 黄连 五味子(各三钱)


当归身(酒浸洗) 黄芩(各五钱) 人参(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茶清下。


秘传拨云退翳丸(又名神仙退云丸,秘传) 治一切内外障膜遮睛昏暗,大效。


栝蒌根 枳实 甘草(炙) 蔓荆子 薄荷(各五钱) 川芎 密蒙花 荆芥穗 地骨皮 甘菊花 白蒺藜 羌活(各一两) 蛇蜕 蝉蜕 黄连(各三钱) 川椒(七钱五分,去目炒) 当归(一两五钱,酒浸焙) 草决明(五钱,炒) 木贼(童便浸一宿,去节,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分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临卧服,日进三服。翳障,米饮下。睛暗,当归汤下。内障,木香汤下。


退云丸有犀角五钱,干地黄一两,无蔓荆子、甘草、川椒。妇人,当归汤下。有气,木香汤下。


羊肝丸(局方) 治一切目疾,不问内外翳障青盲等证。


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去膜) 黄连(一两) 甘菊花 防风 薄荷(去梗) 荆芥穗 羌活 当归 川芎(各三钱)


上为细末,将羊肝蒸熟,同药末杵烂为丸,浆水下。


春雪膏(东垣)点赤眼效。


朴硝(不拘多少),置豆腐上蒸化,待流下以瓷器盛之。


烂翳验方用茜草根烧灰,以灯心点之,须臾大痛,以百节草刮之。


神效明目汤(东垣) 治眼楞紧急,致倒睫拳毛,及上下睑皆赤烂,睛疼昏暗,昼则冷泪常流,夜则眼涩难开。


细辛(二分) 蔓荆子(五分) 防风(一钱) 葛根(一钱五分) 甘草(二钱) 一方加黄 (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临卧温服。


明目细辛汤 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光,眼睫成纽,眵糊多,隐涩难开,眉攒肿闷,鼻塞,涕唾稠粘,大便微硬。


川芎(二分) 生地黄(酒浸洗) 蔓荆子(各三分) 当归身梢 白茯苓 本(各四分) 荆芥穗(五分) 防风麻黄根 羌活(各八分)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川椒(四粒) 桃仁(七个,去皮尖,细研)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稍热服,忌酒、醋、湿面。


复明散(东垣) 治内障。


青皮(去穣,三分) 陈皮(去白) 川芎 苍术(各五分) 炙甘草 生地黄 连翘 柴胡(各一钱) 黄 (一钱五分) 当归身(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忌酒、醋、湿面、辛热、大料物之类。


助阳和血汤(东垣) 治眼发之后,微有上热,白睛红,隐涩难开,睡多眵泪。


蔓荆子(一分) 香白芷(三分) 柴胡 黄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 防风(各五分) 升麻(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归葵汤(一名连翘饮子,东垣)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光,隐涩难开,小角紧,视物昏花,迎风有泪。


柴胡(三分) 生甘草 蔓荆子 连翘 生地黄 当归身 红葵花 人参(各四分五厘) 黄 酒黄芩 防风 羌活(各七分半) 升麻(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服。


救苦汤(东垣) 治眼暴发赤肿,睑高苦疼不可忍者。


桔梗 连翘 红花 细辛(各二分) 当归身(夏月减半) 甘草(炙,各一钱) 苍术 草龙胆(各一钱四分半)


羌活(太阳) 升麻(阳明) 柴胡(少阳) 防风 本 黄连(各二钱) 生地黄 黄柏 黄芩 知母(各三分) 川芎(六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服。若苦疼,则多用苦寒药,兼治本经之药,再行加减。如睛昏,加知母、黄柏。


益阴肾气丸(东垣)此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泽泻 茯神(各二钱五分) 生地黄(酒洗) 牧丹皮 山茱萸 当归梢(酒洗) 五味子 干山药 柴胡(各五钱) 熟地黄(二两)


上为细末,勿犯铁器蒸捣,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当归龙胆汤(东垣) 治眼中白翳。


防风 石膏(各二分) 柴胡 羌活 五味子 升麻(各三分) 甘草 酒黄连 黄 (各四分半) 黄芩(酒炒)


黄柏(酒炒) 当归身(酒洗) 草龙胆(酒洗) 芍药(各七分五厘)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酒少许,热服。


泻阴火丸(一名连柏益阴丸,东垣)


石决明(三钱, ) 羌活 独活 当归梢 甘草 五味子 防风(各五钱) 草决明 条黄芩 黄连(酒炒) 黄柏(盐酒炒) 知母(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茶清下。


疗本滋肾丸(东垣)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各等分,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至一百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加味滋肾丸(东垣)


肉桂(三分) 黄连(一钱) 姜黄(一钱) 苦参(三钱) 苦葶苈(酒洗炒) 石膏(觉肚冷勿用) 黄柏(酒炒) 知母(去毛,酒炒,各五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以食压之。


退翳膏(东垣) 治黑白翳。


蕤仁 升麻(各三分) 连翘 防风 青皮(各四分) 甘草 柴胡(各五分) 当归身(六分) 荆芥穗(水半盏浸) 生地黄(各一钱五分) 黄连(三钱)


上细末,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更上火煎半盏,入荆芥水二匙,入蜜少许,再上火熬匀,瓷器盛贮,频点之。


龙胆饮子(东垣) 治疳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


谷精草 川郁金 蛇蜕 炙甘草(各五分) 麻黄(一钱五分) 升麻(二钱) 青蛤粉 草龙胆 黄芩(炒) 羌活(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茶清调下。


还睛紫金丹 治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如眼生倒睫拳毛,两目紧,盖内伏火热而攻阴气,法当去其热内火邪,眼皮缓则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以针刺之出血。


白砂蜜(二十两) 炉甘石(二十两,火 七次,淬水内,连水浸半日。)黄丹(六两,水飞) 乌贼骨(二钱) 麝香硼砂(各一钱,入盏内,放于瓶口上熏干) 白丁香(直者,五分) 轻粉(一字)


上将白砂蜜于砂石器内慢火熬,掠去沫,下甘石,次下丹,以柳枝搅,次下余药,以不粘手为度,作丸如鸡头实大,每用一丸,温水化开洗之。


重明散(河间) 治一切风热内外障膜眼疾。


川独活 川羌活 川芎 吴射干 仙灵脾 防风 甘草 井泉石 苍术(各五钱) 丹参 白术 石决明 草决明(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日三服。


石膏羌活散(河间) 治久患双目不明,远年近日内外翳障,风热昏暗,倒睫拳毛,一切眼疾头风,并皆治之。


羌活(治脑热头风) 密蒙花(治羞明怕日) 木贼(退翳障) 白芷(清利头目) 细辛 干菜子(二味起倒睫)


麻子(起拳毛) 川芎(治头风) 苍术(明目暖水脏) 黄芩(洗心退热) 甘菊花 荆芥穗(治目生疮) 石膏(治头痛退热) 本(治偏头风,一方治顶痛) 甘草(解药毒)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食后临卧用蜜水调下,茶清亦可,日进三服,服至十日渐明,二十日平安。


黄连膏(河间) 治一切眼目疼痛,瘀肉扳睛,风痒泪落不已。


黄连(半斤) 朴硝(一斗,以水淘净,阴干用) 白丁香(五升,以水一斗淘净,去土,研细用)


上量水入硝、香釜内,熬至七分淘出,令经宿,水面浮芽者取出挖干,以纸袋子盛,风中悬至风化,将黄连细末熬清汁洒干,入风硝,更加猪、羊胆,和蜜令匀,点眼极妙。


涤昏膏(河间) 治一切风壅眼目,疼痛不可忍者。


白砂蜜(一斤) 黄连(一两) 没药(五钱) 黄丹(一两,炒紫色)


上以蜜同黄丹熬黑,以水二大盏,煎黄连成稠汁,去渣入前丹、蜜内,煎熬稠,更入没药末,同煎数沸,滤去渣,洗眼甚妙。


金丝膏(河间) 治一切目疾昏暗,视物如丝罗所遮,或痒或痛。


宣黄连(半两,细切,水一盏浸一宿取汁,再添水浸渣,经半日许取汁,并放用) 山栀子(二钱,捶碎,入前黄连汁内,加水同煎六、七十沸) 白砂蜜(一两) 白矾(一两) 井盐(一分,如无,以青盐代之)


上用银瓷器煎药十余沸,用上细片绢加纸数重再滤过,银罐子盛贮,时常点眼。


地芝丸(东垣) 治不能远视而能近视,以此除风热。


生地黄 天门冬(各四两) 枳壳(炒) 甘菊花(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茶、酒任下。


眼睫方(东垣,即倒睫拳毛也)


木鳖子(一个)


去壳为末,绵裹塞鼻中,左目塞右,右目塞左,一、二夜其睫自正。


点眼光明丹 治一切风热上壅,两目赤肿涩痛,风弦烂眼,及内外翳障等证。


白炉甘石(一两,以黄连五钱煎浓汁,滤去渣,用炭火 炉甘石通红,淬黄连汁内,如此者七次,研) 辰砂(一钱) 硼砂(二钱) 轻粉(五分) 片脑(三分,多至五分) 麝香(一分)


如赤眼肿痛,加乳香、没药各五分。内外翳障,加珍珠五分,鸭嘴胆矾二分,熊胆二分。烂弦风眼,加铜青五分,飞丹五分。或以诸药总合为一,治诸般眼疾。


上各研为极细末,一处和匀,再研一、二日无声,银瓶盛贮,密封口不可令泄气,点眼极妙。



(丹溪活套)云∶东垣谓目能远视而不能近视,火盛而水亏也,法当补肾,六味地黄丸主之。目能近视而不能远视,有水而无火也,法当补心,定志丸加茯苓主之。又曰∶不能近视,晨服地黄丸,不能远视,卧服定志丸,是皆通手足少阴经也。是以知不能近视者,肾水亏欠也,不能远视者,心血不足也。凡目暴发赤肿,宜用羌活、防风、柴胡、白芷、升麻、酒制芩、连、甘草、生地黄、当归身。白睛红,少加白豆蔻。又曰∶凡眼暴发赤肿,须以防风、黄芩为君,当归、生地黄、黄连和血泻火药为臣使。凡目久痛或内障昏暗,须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以羌活、防风、菊花、荆芥穗、生甘草之类为佐使也。



(祖传方)


固本还睛丸 治远年一切目疾,内外翳膜遮睛,风弦烂眼,及老弱人目眵多糊,迎风冷泪,视物昏花等证,悉皆治之。


天门冬(去皮心,酒浸一宿,另杵如泥) 麦门冬(去心焙干) 生地黄(酒浸焙,勿犯铁) 熟地黄(酒洗净,再用瓷蒸,勿犯铁,以上各三两) 人参(一两五钱) 白茯苓 干山药 枸杞子(各一两五钱) 川牛膝(一两酒洗)


石斛(一两,去芦酒洗) 草决明(微炒) 杏仁(去尖皮,另研) 甘菊花(用小金钱) 菟丝子(酒浸三宿,另研,焙干) 枳壳(麸炒黄色) 羚羊角(以上各一两,细锉取净末八钱) 乌犀角(八钱,锉细生用) 五味子(七钱,焙干) 甘草(七钱,炙) 防风(八钱,去芦) 白蒺藜(七钱,杵去刺) 黄连(七钱,去毛) 川芎(七钱) 青葙子(八钱,微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盐汤下。


复明膏 去翳膜立效。


人参 川归 硼砂(生研,各一钱五分) 青盐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芦荟(各一钱) 珍珠(五分) 麝香(五分,后加) 黄丹(一两,水飞,炒) 海螵蛸(五钱,炒) 黄连(四钱,炒) 黄柏(六钱) 赤炉甘石(淬数次) 白沙蜜(半斤) 蕤仁(五钱,去壳) 白蔹(一钱五分)


上各研为极细末,先将白蜜煎沸,掠去沫再熬,滴水中沉碗底不散可用,然后入前药末,略沸搅匀,瓷罐收贮,日三、五次点之效。


按目病一条,眼科有七十二种之别,名目愈多,学者无从下手。予为之括其要,统以外感、内伤两法判之,易于明白了然。


从外感者,多由染天行时气而作。时气二字,指六气也。看是何邪干于何部,干于肺者,自睛受病。干于心者,两眦受病。干于肝者,黑珠受病。干于肾者,瞳子受病。干于脾者,上下眼皮受病。无论何邪由外入内,初起定见恶风,畏寒,恶热,头痛,红肿胀痛,羞明流泪,赤脉缕缕等情。或失于宣散,过于寒凉,久久不愈,便生翳障赤白等雾,皆是从外而生者也。治之之法,按定时令部位,不外祛风、清热、升散等方而已。余欲按定六客,逐部以论病论方,未免太繁。外形已经说明,学者思之而亦即得之矣。[眉批]分配精确,如然鹂得珠,已扼治目之要,何必他求。


从内伤而得者,则有七情之别。七情者,喜怒悲哀恐惧而已。七情之扰,总属伤神。神者,火也,阳也,气也。[眉批]一语抵人千百,经云得一之精,以知死生。夫神火阳气,一而已矣。过于喜者,损心阳,则心中之阴邪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生赤翳障雾。过于怒者,损肝阳,肝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青翳障雾。过于忧思者,损脾阳,脾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生黄翳障雾。过于恐惧者,损肾阳,肾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生黑翳障雾。过于悲哀者,损肺阳,肺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为白翳障雾。此数目疾,定无羞明红肿痛甚,恶热喜冷,其人少气懒言,身重嗜卧,面色青白,脉或虚细浮大中空,种种情形,皆是内伤虚损而生者也。亦有一发而即痛胀欲裂,目赤如榴者,由先天真气附肝而上,欲从目脱也。定见唇口黧黑,或气喘促,喜极热汤水,六脉或暴出如绳,或脉劲如石,或浮大而空,或釜沸者是也。法宜回阳收纳为要。伤于心者,可与补坎益离丹、桂枝龙牡汤。伤于肝者,可与乌梅丸。伤于脾者,可与建中、理中汤。伤于肾者,可与潜阳、真武、封髓等方。伤于肺者,可与姜桂汤、桂苓姜半汤。先天真气暴出者,可与回阳白通汤。备载数方,略陈大意,添减分两,在人变通。设或果有血虚阳亢为殃者,其人定有火邪可征,如六味地黄汤、丹栀四物汤,皆可选用。[眉批]法润机圆。


近来市习,一见目痛,并不察究外内虚实,多用虫退、木贼、红花、菊花、决明、归尾、赤芍、荆芥、防风、薄荷、生地、夜明砂、夏枯草、冬桑叶、谷精草。与夫壮水明目丸、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丸。如此等方药,治外感风热、血虚,每多立效。若七情损伤,由内出外之目疾,鲜能获效。学者当细心体会内外两法,切勿混淆,方可售世。


目病之由风热成,痘毒火郁上攻睛,赤肿涩痛洗肝散,翳膜遮睛龙胆从。


[注]


目病固多由风热而起也,夫痘蕴非常之热,自里达外,气血弱,则不能逐主降外出,火郁上攻,目斯病矣,如赤肿疼痛,瘾涩流泪,不能开者,以洗肝散主之,翳膜遮睛,隐涩羞明者,加味龙胆汤主之。


(洗肝散)


羌活归尾防风山栀仁谷精草薄荷生甘草川芎水煎食后服。


(方歌)


洗肝散治目痛疼,羌活归尾及防风,山栀仁同谷精草,药荷甘草配川芎。


(龙胆汤)


防风木贼草密蒙花蝉蜕蔓荆子龙胆草菊花黄连白芷蒺藜水煎。


(方歌)


翳遮龙胆汤堪夸,防风木贼密蒙花,蝉蜕蔓荆龙胆菊,黄连白芷蒺藜佳。


目珠红痛,凭脉为治。脉轻按盛,重按微,此为中寒心热。方用干姜五分炒栀仁五分,干姜以温中寒,栀仁以清心热。此目珠红色,必鲜明而浮。若目珠红色,沉而不浮暗而不鲜,其脉必轻按少重按强,且现滞涩之象,此为湿热之证。方用栀仁金银花各五分至一钱,薄荷荆芥各五分,木通五分,栀花以清热,薄荷荆芥以散滞,木通以去湿,服一剂而脉渐起,涩渐通,薄荷荆芥减半再服。凡目病治法,是为两大原则,医家见红,便用凉药,不论中寒与否,将目病治重,皆不知有用干姜的原则之故。寻常目珠胀痛,黄豆一把养木即愈。此目病治法,大人亦系如此。如果气实热实脉实的热症,栀花一方多服即效。且不可误服黄连石膏致生流弊。凡立夏前后目珠红痛,脉弦不舒,归芍地黄丸一钱以养木即愈,时令的木气衰退之故。小儿眼角肉多,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