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释名」名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淘糯米水:甘、凉、无毒。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2、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3、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4、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5、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6、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7、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8、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1、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2、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3、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浸洗三、五度,可愈。


4、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别录下品)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作饭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


【核】曰∶尔雅云∶稻者,太阴之精,含水沮茹,乃能化也。故米粒如霜,性尤宜水,是以周人别设稻人之官,掌稼下地,以猪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以涉扬其芟作田。而汉世亦置稻田使者,以其均水利故也。尔雅翼云∶稻,一名,然有粘有不粘者。今人以粘者为糯,不粘为粳。然在古则通得稻之名。说文云∶稻,也。沛国曰∶糯粳稻属,或作 ,是则直以糯为稻耳。若郑康成注周礼云∶ , 也。则稻是 ,然要之二者皆稻也。故KT 胜之云∶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字林云∶糯,粘稻也;粳,稻不粘者。今人亦皆以二谷为稻。若诗书之文,自依所用而解之。如论语食夫稻,则稻是粳。月令秫稻必齐,则稻是糯。周礼牛宜 ,则 是粳。丰年多黍多 ,为酒为醴,则是糯。又稻人之职掌稼下地,至泽草所生,而种之芒种,是明稻有芒不芒者,今之 则有芒,至糯则无是,通得称 稻之明验也。然说文所谓沛国谓稻曰糯,至郭氏解雅, 稻,乃云今沛国称 ,不知说文亦岂谓此 讹为糯也,将与郭自异义也。又有一种曰 ,比于小而尤不粘。其种甚早,今人号 为早稻, 为晚稻。苏氏云∶ 亦曰 ,亦未尽也。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更硬,士人谓之占城稻,云始自占城有此种。


宋真宗闻其耐旱,遣以珍宝求其种,始植于后苑,后在处播之,按国朝会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禾,分给江淮两浙漕,并出种法,合择民田之高者,分给种之,则又在前矣。


【 】曰∶稻为肺金之主谷,生人之后天也。顾性尤宜水,金胎水母也。故五谷外别设稻人之官,以掌稼下地。汉世亦置稻田使者,以其均水利也。盖稻有二∶曰 ,曰秫。秫者糯, 者粳,粳不粘而糯粘,比之粳小,而尤不粘者 耳。秫糯为酒,粳 为饭,粳益殊多,秋成,已化炎 为清肃,成功者宁不降心而退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