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
《本草便读》:地龙
地龙(图缺)
性下行.利水通经.皆取咸寒退火热.治囊肿.毒因火附.须求蚯蚓净泥砂.(地龙即蚯蚓.此物蛰于土.且所食者亦土.善窜穴下行.咸寒无毒.入脾胃二经.凡一切大热狂乱.大腹水肿.小便不通等证.皆可用此下导.又治湿热香港脚上攻.内用外用各方.皆有神效.
○蚯蚓泥即蚯蚓之矢.因其所食者泥土.故其矢亦泥.能解毒.能除热.性味功用.与蚯蚓相同.但只作外治敷搽之药耳.)
《滇南本草》:地龙
地龙(图缺),一名蚯蚓,又名蛐 。味苦、辛,性寒。祛风。治小儿螈 惊风,口眼歪斜,强筋,治痿软。
(附方) 治小儿急热惊风,手足螈 。
地龙(五条洗白) 朱砂(二分) 将地龙捣烂,入朱砂调服。
(又方) 治小儿肾囊肿大或硬用之。
蚯蚓粪不拘多少 冰片(二分) 共为末,芝麻油调搽,或菜油亦可。
──务本卷三
《医学入门》:地龙
地龙咸寒治热狂,蛊毒蛇瘕服之良,更医肾风注脚胫,粪治痢丹及犬伤。
即蚯蚓。无毒。丹溪云∶属土而有水与木,性寒。大解诸热毒,行湿病及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胆。杀伏尸鬼疰蛊毒蛇瘕,去三虫长虫。治肾脏风,下注脚风不可缺也,仍须盐汤为使。又治中风痫疾喉痹,小便不通,及交接劳复阴缩,并绞汁服之。中蛊吐下血若猪肝欲死者,取十枚,以苦酒渍汁饮之。一方将地龙入葱叶中,紧捏两头,频摇动即化成水,涂蜘蛛咬,点耳中,治耳聋及蜒蚰入耳。粪,主赤白热痢,取无砂者炒令烟尽,水沃滤汁服之。治热疮丹毒蛇犬伤,并盐捣敷之。入药炒用。取白颈自死者,去土,盐水洗微炙。雷公用糯米泔浸一宿取出,又用酒浸一日取出焙干。凡制二两,入川椒、糯米各一分同熬,令糯米熟,去椒米用。若人被其毒,以盐汤饮之。并洗伤处即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