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越婢一汤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甘草(炙,一两三铢) 石膏(二十四铢)麻黄(十六铢) 大枣(擘,五枚) 生姜(切,一两六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各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汤。
【注】桂枝二越婢一汤,即大青龙以杏仁易芍药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制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也。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以石膏佐麻黄而为发汗驱热之重剂也。桂枝二麻黄一汤,治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而无热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凉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如疟状,热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黄者,以其面有怫郁热色,身有皮肤作痒,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顺其势,故亦不用石膏之凉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以其表邪寒少,肌里热多,故用石膏之凉,佐麻桂以和营卫,非发营卫也。今人一见麻桂,不问轻重,亦不问温覆不温覆,取汗不取汗,总不敢用。皆因未究仲景之旨,麻桂只是营卫之药。若重剂温覆取汗,则为发营卫之药;轻剂不温覆取汗,则为和营卫之药也。
《伤寒括要》: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麻黄 石膏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无阳也.不可发汗. 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气.通行津液也.凡仲景称太阳病者.皆表症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也.若脉浮大.则与症相应.宜发其汗.今表症见而脉反微.是脉不应症.故不可发汗.但用此方和之而已.
《伤寒寻源》: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炙)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擘)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经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按无阳何以用石膏.因此诸家诠释.不得其解.或谓无阳乃无津液之义.与亡阳有别.并与阳虚不同.或谓阳邪来乘.正阳为其所夺.至柯韵伯谓此条必有错简.愚按无阳二字.乃谓无阳邪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疑属阳邪为患.但脉见微弱.知邪不在阳分也.既无阳邪.不当更汗.文义便明白易晓.故主以桂枝之二.越婢之一.以和阴而宣阳也.
按越婢二字之义.喻嘉言谓化热生津.柔缓之性.比女婢尤为过之.恐仲景命名取义.
当不若是之远也.外台方作越脾.内经言脾不濡.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此起太阴之津.以滋阳明之液.成无己亦作发越脾气解.
《医宗金鉴》: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甘草(炙)一两三铢 石膏二十四铢 麻黄十六铢 大枣(擘)五枚 生姜(切)一两六铢,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各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汤。
【注】桂枝二越婢一汤,即大青龙以杏仁易芍药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制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也。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以石膏
佐麻黄,而为发汗驱热之重剂也。桂枝二麻黄一汤,治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而无热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凉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如疟状,热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黄者,以其面有沸郁热色,身有皮肤作痒,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顺其势,故亦不用石膏之凉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以其表邪寒少,肌里热多,故用石膏之凉,佐麻桂以和营卫,非发营卫也。今人一见麻桂,不问轻重,亦不问温覆不温覆,取汗不取汗,总不敢用。皆因未究仲景之旨。麻桂只是营卫之药。若重剂温覆取汗,则为发营卫之药;轻剂不温覆取汗,则为和营卫之药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炙草 大枣 生姜 麻黄 石膏
形作伤寒,作渴,而寸脉弱,此津液虚而生燥也。双解荣卫,减轻泄卫之麻黄,加石膏以清燥也。麻黄石膏能发越庳着。越婢二字想系越庳二字之误。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