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实
《本草衍义》:葱实
葱,初生名葱针,至夏,则有花。于秋月植,作高沟 ,旋壅起,以备冬用,曰冬葱,其实一也。又有龙角葱,每茎上出歧如角。皮赤者名楼葱,可煎汤,渫下部。子皆辛,黑色,有皱纹,作三瓣。此物大抵以发散为功,多食昏人神。
《名医别录》:葱实
无毒.葱白,平.主治寒伤,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治伤寒头痛.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本经》原文∶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千金翼方》: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于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杀百药毒。
《神农本草经》:葱实
味辛温。
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味辛温。主金创,创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名医》曰:生鲁山。
案《说文》云:(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菜也,叶似韭。《广雅》云:韭、(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荞,其华谓之菁。《尔雅》云:(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鸿荟。郭璞云:即(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菜也,又劲山贲。陶宏景云:葱(左上占左下贝右上又右下韭)异物,而今共条,本经既无韭,以其同类,故也。
《新修本草》: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疗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头痛。
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谨案〕葱有数种,山葱曰 葱,疗病似胡葱,主诸恶 ,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其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分茎栽莳而无子;又有汉葱,冬则叶枯。
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头痛。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孟诜云∶葱根主疮中有水,风肿疼痛者冬葱最善。日华子云∶葱,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奔豚气,香港脚,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取其茎叶用盐研, 蛇虫伤,并金疮。水入皲肿,煨研敷。中射工溪毒,盐研 敷。子∶温中,补不足,益精明目。根∶杀一切鱼肉毒。不可以蜜同食。
《证类本草》:葱实
(葱实_图缺)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杀百药毒。
葱根 主伤寒头痛。
葱汁 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
唐本注云∶葱有数种,山葱曰 葱,疗病以胡葱,主诸恶 (七吏切),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敷大效,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其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分茎栽莳而无子也;又有汉葱,冬即叶枯。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葱有冬葱、汉葱、胡葱、 、葱凡四种。冬葱夏衰冬盛,茎叶俱软美。山南、江左有之。汉葱冬枯,其茎实硬而味薄。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能疗肿毒。 葱生于山谷,不入药用。尔雅云∶ ,山葱。释曰∶《说文》云∶葱生山中者名 ,细茎大叶者是也。孟诜云∶葱,温。根主疮中有水,风肿疼痛者。冬葱最善,宜冬者,多食发气,上冲人,五脏闭绝,虚人胃。开骨节,出汗,故温尔。日华子云∶葱,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香港脚,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取其茎叶,用盐研, 蛇虫伤并金疮。水入皲肿,煨研 敷。中射工溪毒,盐研 敷。子,温中,补不足,益精,明目。根,杀一切鱼肉毒,不可以蜜同食。
图经曰∶葱实,《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葱有数种∶入药用山葱、胡葱;食品用冻葱、汉葱。山葱生山中,细茎大叶,食之香美于常葱。一名 (古百切)葱。《尔雅》所谓而根茎皆细白。又云∶茎叶微短如金灯者是也。旧别有条云∶生蜀郡山谷,似大蒜而小,形圆皮赤,稍长而锐。冻葱,冬夏常有,但分茎栽莳而无子,气味最佳,亦入药用,一名冬葱。又有一种楼葱,亦冬葱类也,江南人呼龙角葱,言其苗有八角,故云尔。淮、楚间多种之。汉葱茎实硬而味薄,冬即叶枯。凡葱皆能杀鱼肉毒,食品所不可缺也。唐·韦宙《独行方》主水病两足肿者,锉葱叶及茎,煮令烂,渍之,日三、五作乃佳。煨葱治打扑损,见刘禹锡《传信方》,云得于崔给事,取葱新折者,便入 灰火煨,趁将损处。仍多煨,取续续易热者。崔云∶顷在泽潞,与李抱真作球子,其军将以杖相格,便乘势不能止,因伤李相指并爪甲擘裂,遽索金创药裹之,强坐,频索酒吃,至数盏已过量,而面色愈青,忍痛不止。有军吏言此方遂用之,三易,面色却赤,斯须云已不痛。凡十数度用热葱并涕缠裹其指,遂毕席笑语。又上方》,治脾心痛,痛则腹胀如锥刀刺者。吴茱萸一升,葱花一食疗∶叶,温。白,平。主伤寒壮热,出汗,中风,面目浮肿,骨节头疼,损发鬓。葱白及须,平。通气,主伤寒头痛。又,治疮中有风水,肿疼。取青叶、干姜、黄柏相和,煮作汤,不宜多,只可和五味用之,上冲人,五脏闭绝。虚人患气者,多食发气。为通和关节,出汗之故也。少食则得,可作汤饮。不得多食,恐拔气上冲人,五脏闷绝。切不得与蜜相和,食之促人气,杀人。又,止血衄,利小便。外台秘要∶治肠痔,大便常血。取葱白三、五斤,煮作汤,盆中坐,立瘥。又方∶治大小肠不通。捣葱白以酢和,封小肾肿。泥葱半斤煨过,烂捣贴脐上。千金方∶治中恶,葱心黄刺脑骨破及骨折。葱白细研和蜜,浓封损处,立瘥。经验方∶治小便淋以艾灸七壮。梅师方∶治胎动不安,以银器煮上,即血止。又方∶后烦躁,卧不安稳。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分服。孙真人食忌正月游风。若烧葱和蜜食,杀人。食医心镜∶主赤白痢。以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又方∶理眼暗,补不足。葱实大半升为末,每度取一匙头,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滤取滓,葺米煮粥食,良久食之。又捣葱实,丸蜜和,如梧子大,食后饮汁服一、亦甚明目。又方∶主伤寒寒热,骨节碎痛,出汗。治中风,面目浮肿,喉咽不通,安胎,归目,除肝脏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睛,杀百药。叶作羹粥,炸作齑食之,良。胜金方∶治鼻衄血。以葱白一握,捣裂汁,投酒少许,抄三、两滴入鼻内,瘥。兵部手集∶治蜘蛛啮,遍身成疮。青葱叶一茎,去小条入葱叶中,紧捏两头,勿令通气,但摇动,即化为水,点咬处,即差葱须阴干为末,蒲州胆矾一钱,葱末二钱,研匀一字,入竹管中,吹病处。伤寒类要∶治妇人妊娠七月,若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以葱一把,水三升,令尽。杨氏产乳∶主胎动,五、六个月,困笃难较者。葱白一大握,滓顿服。又方∶主胎动,腰痛抢心,或下血。取葱白不限多少,浓煮汁伯,虽臭而有用,消金、玉、锡、石也。又以冬银、青石,各三分矣。曝令干如饴,可休粮,久服神仙,亦曰金浆也。
衍义曰∶葱实,葱初生名葱针,至夏则有花。于秋月植,作高沟 ,旋壅起,以备冬用,曰冬葱,其实一也。又有龙角葱,每茎上出歧如角。皮赤者名楼葱,可煎汤渫下部。子皆辛,色物大抵以发散为功,多食昏人神。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