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劳百一选方
《医方考》:传劳百一选方
天灵盖(二钱,炙黄为末,年深沉泥渍朽者良) 虎粪内骨(一钱,酥炙。杀虎,于大肠内取者,亦可) 青蛇脑(小豆许,酥炙,色变为度,无此亦可) 鳖甲(酥炙黄色,一两,九肋者尤良) 安息香(半斤) 桃仁(一枚,去皮尖,上件皆为细末) 槟榔(一枚,别为细末) 麝香(一分,别研) 青蒿(六两,取近 三四寸者) 豉(三百粒) 葱根(二寸一个,拍)
东引桃柳李桑枝(各七茎,如箸大,长各七寸,细锉) 枫叶(二十一片) 童子小便(半升)
上件,先将青蒿、桃柳李桑枝、枫叶、葱、豉,以官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许,去渣,入天灵盖、虎粪内骨、青蛇脑、鳖甲、安息香、桃仁、童子小便,同煎取汁,去渣有四五合,将槟榔、麝香同研,匀调,作一服。早晨温服,被覆取汗。恐汗内有细虫,以帛拭之,即焚。相次须泻,必有虫下,如未死,以大火焚,并弃长流水内。所用药,切不得令病患知,日后亦然。十来日后,气体撤消,再进一服,皆如前法,至无虫而止。
《百一选方》云∶袁州寄居武节郎李应,本湘州法司,有男女三人,长子因议买宅,入无人所居之室,忽觉心动,背寒凛凛,遂成瘵疾,既死。次女寻病,又传于第三子,证候一同。应大恐,每日祈神设饭,以斋云水,冀遇异人,且许谢钱三十万。后遇一道人,传以此方,不受一钱而去,且教以祈于城隍,以为阴助。遂如其言,下虫七枚,其色如红 肉而腹白,长约一寸,阔七八分,前锐后方,腹下近前有口,身之四周有足,若鱼骨,细如针尖而曲,已死。试取火焚之,以铁火箸扎刺不能入,病势顿减。后又用一剂,得小虫四枚,自此遂安。昆谓天灵盖,人虫之尸物也。虎粪内骨,毛虫之尸物也。青蛇脑,鳞虫之尸物也。鳖甲,介虫之尸物也。二五之精,各从其类,故假尸物以疗五尸疰疾。此《大易》所谓同气相求,《内经》所谓衰之以属是也。东引桃柳李桑枝,出乎震者也,得天地升生之气。故能匡正而辟不祥。枫叶、青蒿,相见乎离者也,得天地长养之气,故能止阳而驱邪热。葱根、豆豉,表药也,能疏腠而开鬼门。麝香、安息,窜药也,能利窍而消疰恶。槟榔能杀三虫,桃仁能除恶败。童子小便者,以其得少阳之完气,一能去邪火,一能致新气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