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方
- 《伤寒论》:白虎汤方
- 《伤寒明理论》:白虎汤方
- 《医学心悟》: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 《医宗金鉴》:白虎汤方
《伤寒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 粳米六合(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伤寒明理论》:白虎汤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 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燥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 .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平矣.白虎为大寒剂.秋王之时.若不能食.服之而气哕逆不能食.成虚羸者多矣.(春沂云立秋后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后人所加.)
知母(君六两) 石膏(臣一斤碎) 甘草(使二两炙) 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医学心悟》:白虎汤方
治阳明腑病,脉洪大、蒸热、潮热、谵语、燥渴、自汗,或胃热发斑,但腹中未坚硬,大便未闭结,此阳明散漫之热,邪未结聚,故用本方,辛凉和解之剂。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撮
水煎服。
若热甚者,倍之。
大法自汗多者,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挟湿者,加苍术,
按∶此方,必燥渴、潮热、自汗、脉洪,有此八字,方可与之。若表证仍在而不燥渴者切不可用也。又太阳证,发热而渴,小便不利者,为膀胱腑病,不可与白虎汤。若直中阴寒,面赤烦热,似渴非渴,欲坐卧泥水中,此真寒假热之证,必须温补。又有血虚发热,证象白虎,宜用当归补血汤,若误投石膏、知母,则倾危可立而待矣。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见前)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一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燥病,咽干,喉痛,少腹急痛,小便赤,脉沉而急,此燥邪移肾也,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杂病论》: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
《医宗金鉴》: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碎)一筋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柯琴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出,热烁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内外大热而未实,终非苦寒之味所宜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能沉内,辛能走外,此味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用为臣;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稼穑作甘,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使二味为佐,庶大寒大苦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
方中有更加人参者,亦补中益气而生津也。用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
病人,谓病太阳经中风、伤寒之人也。太阳病烦热,汗出则应解矣。今又寒热如疟状,每至日晡所即发潮热,日晡者,乃申酉阳明王时,故曰:属阳明也。证虽如此,当审其果尽归阳明耶?抑或尚兼太阳也?故又当以脉辨之:若脉实者,邪已入里,则汗出潮热,为阳明下证,宜与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者,邪尚在表,则寒热如疟,仍属太阳当汗之证也,宜与桂枝汤汗之。
【集注】
程知曰:病人得汗后,烦热解,太阳之邪,将尽未尽,其人复如疟状,日晡时发热,则邪入阳明审矣。然虽已入阳明,尚恐未离太阳,故必重辨其脉,脉实者可下;若脉浮虚者,仍是阳明兼太阳,便宜汗而不宜下也。
□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注】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不解,入里微烦者,乃栀子豉汤证也。今小便数,大便因□,是津液下夺也,当与小承气汤和之,以其结热未甚,入里未深也。
【集注】
喻昌曰: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皆是邪渐入里之机,故用小承气汤和之。
程应旄曰:吐、下、汗后而见烦证,征之于大便□,固非虚烦者比。然烦既微而小便数,当由胃家失润,燥气客之使然,胃虽实非大实也。以小承气汤取其和也,非大攻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