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
- 《本草纲目》:真珠
- 《本草备要》:真珠
- 《本草乘雅半偈》:真珠
- 《本草从新》:真珠
- 《本草分经》:真珠
- 《本草分经》:真珠
- 《本草撮要》:真珠
- 《本草衍义》:真珠
- 《本经逢原》:真珠
- 《得配本草》:真珠
- 《顾松园医镜》:真珠
- 《海药本草》:真珠
- 《雷公炮炙论》:真珠
- 《药性切用》:真珠
- 《玉楸药解》:真珠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真珠
《本草纲目》:真珠
「释名」珍珠、蚌珠。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
1、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蜂蜜调服。一天服三次。
2、妇女难产。用真珠末一两,酒送服。立产。
3、胞衣不下。用真珠一两,研为末,苦酒送服。
4、子死腹中。用真珠末二两,酒送服,立产。
5、痘疮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势极险)。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先将疮疔挑破,挤去恶血。取膏少许点上,疮变红活。此方名“四圣丹”。
6、肝虚目暗,茫茫不见。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
7、青盲眼。治方同上。
8、目生顽翳。用真珠一两、地榆二两,加水二大碗煎干。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热水淘去醋气,研为细末。每取少许点眼,至愈为止。
9、小儿中风,手足拘挛。用真珠末(水飞过)一两、石膏末一钱,,和匀,每取一钱,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温服。一天服三次。
《本草备要》:真珠
泻热,定惊
甘咸性寒。感月而胎(语云∶上巳有风梨有蠹,中秋无月蚌无胎),水精所孕。水能制火,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肝藏魂。昂按∶虽云泻热,亦借其宝气也。大抵宝物多能镇心安魂,如金箔、琥珀、真珠之类。龙齿安魂,亦假其神气也),坠痰拔毒,收口生肌。治惊热痘疗,下死胎胞衣(珠末一两,苦酒服),涂面好颜色,点目去翳膜,绵裹塞耳治聋。
取新洁未经钻缀者,乳浸三日,研粉极细用(不细伤人脏腑。陆佃曰∶蛤蚌无阴阳牝牡,须雀化成,故能生珠,专一于阴阳也)。
《本草乘雅半偈》:真珠
(别录上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镇心,安魂魄,去肤翳障膜,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绵
【核】曰∶禹贡淮夷 珠,后世乃出南北海、川蜀西路、女瓜、河北溏泺,江南湖泖间,亦时有之。岭表录异云∶广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池水淡洁,谓之珠池。每岁刺史亲监珠户入池,采老蚌剥珠以充贡。广州志云∶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
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珠母纳其中,即振绳,令舟人急起之,设有线血浮水上,其人即葬鱼腹矣。熊太古冀越集云∶余尝见蜒人入海,取得珠子树数担,状如柳枝,蚌生于树,树生于石,凿石得树以求蚌,甚可异也。李 云∶南海之珠,多产石决明;女瓜者,则蚌蛤耳。录异云∶北海之蚌,种类小别。其中一种似江珧者,腹亦有珠,咸不及海南者,奇幻且多也。宗 云∶河北溏泺中,珠围及寸,色微红,其珠母亦与广州者不相类。但清流水处者,色光白;止浊水处者,色黑暗;南珠色红;西洋珠色白;北海珠色微青,各随方色也。格古论云∶南番珠,色白圆耀者为上;广以西者次之;北海珠,色微青者为上,粉白、油黄者下矣;西番马价珠为上,色青如翠,老色夹石,粉青油烟者下矣。南越志云∶珠品之上者有九,以五分至寸八分者为大品,有光彩;一边似度金者,名 珠;次则走珠、滑珠、 珠、肖象珠、子母珠、浮屠珠、北帝子珠等品也。埤雅云∶鳖孚乳以夏,蚌孚乳以秋,闻雷声则 ,其孕珠若怀妊然,故谓之珠胎,与月盈亏。淮南子所谓日至而麋角解,月死而螺蚌 ,蚌一名蜃。墨子云∶周之灵圭,出于上石;楚之明月,生于蚌蜃。由是观之,士之贤不肖,岂有种哉。盖物有非其类而化者,若牡蛎、蚌蛤,无阴阳牝牡,须雀鸽以化,故蚌之久者能生珠焉,一于阴也。易曰∶离为蚌,为螺。盖螺之形锐,蚌之形剡,且皆外刚内柔,而性又善丽故也。荀子云∶鸟无胃肺,蛤蜃无脏,蛭以空中而生,蚕以无胃而育。陆佃云∶龙珠在颔,蛇珠在口,鱼珠在眼,鲛珠在皮,鳖珠在足,蚌珠在腹。抱朴子云∶真珠径寸以上,服之令人长生;以酪浆渍之,皆化如永;以浮石、蜂巢、蛇黄等物合之,可引长三四尺,为丸以啖之铛中,将物四向支稳,然后着珠于上。乃下地榆、五花皮、五方草各四两,笼住,用浆水不住火煮三日夜。取出,甘草汤淘净,石 中捣细,重筛,复研二万下。时珍云∶一法用人乳浸三日,煮过,如上捣研;又法贮之缯袋,入豆腐腹里,煮一炷香,云不伤珠。忌用曾作首饰,及见尸气者。
【 】曰∶真者,仙化通乎天;珠者,木一在中,胞胎之象,指生成功行为名耳。故中秋月满,海蚌食其光而孕珠。盖月各有望,唯中秋主维四气之枢键,处三秋之正中,交两弦之嘘 ,烹金水之华藏时也。食其光而柔丽乎中者,此以坎填离,神丹金液耳。是故神室根身,
《本草从新》:真珠
泻热定惊.
甘咸寒.感月而胎.(语云∶上巳有风梨有蠹、中秋无月蚌无胎.)水精所蕴.水能制火.
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肝藏魂、 庵曰∶虽云泻热、亦借其宝气也、大抵宝气多能镇心安魂、如金箔琥珀真珠之类、龙齿安魂、亦假其神气也.)坠痰拔毒.收口生肌.治惊热痘疔.下死胎胞衣.(珠末一两、苦酒服.)点目去翳膜.绵裹塞耳治聋.(陆佃埤雅曰∶蛤蚌无阴阳、牝牡须雀化成、故能生珠、颛一于阴精也.)病不由火热煮忌之.取新洁、未经钻缀者.乳浸三日.研粉极细.如飞面.(珠体最坚、不细伤人脏腑.)
《本草分经》:真珠
见心寒。
《本草分经》:真珠
甘咸寒,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泻热坠痰,拔毒生肌。
《本草撮要》:真珠
味甘咸.入手太阴足厥阴经.功专镇心安魂.坠痰拔毒.收口生肌.治惊热痘疔.下死胎胞衣.点目去翳膜.绵裹塞耳.治耳聋.病不由火热者忌.乳浸三日.研极细如飞面.方不伤脏腑.
《本草衍义》:真珠
小儿惊热药中多用。河北塘、泺中亦有。围及寸者,色多微红。珠母与廉州珠母不相类,但清水急流处,其色光白,水浊及不流处,其色暗。余如经。
《本经逢原》:真珠
咸甘寒无毒。
发明 珍珠入手足厥阴二经,故能安魂定神,明目退翳。解痘疔毒及痘疮入眼,治耳暴聋,出水研细末吹之,待其干脱自愈。 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最妙。然不可着水,着水则反烂肉。
《得配本草》:真珠
咸,寒。入足厥阴经。安心定志,聪耳明目。疗遗精,解痘毒。
取新珠末经钻缀者,以人乳浸三日,煮捣研用。
《顾松园医镜》:真珠
〔咸寒,入心经。绢包入豆腐中,煮一炷香,研细方可用。〕安魂定悸,除热解毒。〔痘毒、疔毒皆效。〕眼科用以点目退翳,外科用以收口生肌。。
《海药本草》:真珠
谨按《正经》云∶生南海,石决明产出也。主明目,除面 ,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儿子麸豆疮入眼。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真珠,是蚌蛤产,光白甚好,不及舶上彩耀。欲穿,须得金刚钻也。为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大观》第二十卷,九页;《政和》414页)
《雷公炮炙论》:真珠
雷公云∶凡使,须取新净者,以绢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三味各四两,细锉,了,又以牡蛎约重四、五斤已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令稳,然后着真珠于上,了,方下锉了三件药,笼之,以浆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满出之,用甘草汤淘之令净后,于臼中捣令细,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万下了用。
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
《药性切用》:真珠
甘咸性寒,水精所结;入心经而镇心清热,安神定惊。人乳磨汁,点目去翳。
《玉楸药解》:真珠
味甘、咸,微凉,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明目去瞖,安魂定魄。
真珠凉肺清肝,磨瞖障,去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涂面益色,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真珠
寒,无毒。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绵裹塞耳主聋。《药性论》云∶君。治眼中翳障白膜。七宝散用磨翳障,亦能坠痰。日华子云∶安心,明目,驻颜色。《外台秘要》∶治难产及子死腹中,胞衣不出。《肘后方》∶治猝忤停尸不能言。真珠末以鸡冠血和丸小豆大,以三四粒纳口中。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