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
- 《本草纲目》:自然铜
- 《本草备要》:自然铜
- 《本草便读》:自然铜
- 《本草从新》:自然铜
- 《本草分经》:自然铜
- 《本草撮要》:自然铜
- 《本草求真》:自然铜
- 《本草图经》:自然铜
- 《本草衍义》:自然铜
- 《本经逢原》:自然铜
- 《得配本草》:自然铜
- 《顾松园医镜》:自然铜
- 《冯氏锦囊秘录》:自然铜
- 《雷公炮制药性解》:自然铜
- 《医学入门》:自然铜
- 《药性切用》:自然铜
- 《玉楸药解》:自然铜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自然铜
- 《证类本草》:自然铜
《本草纲目》:自然铜
「释名」亦或石髓铅。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2、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
3、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4、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本草备要》:自然铜
重,续筋骨
辛平。主折伤,续筋骨,散瘀止痛(折伤必有死血瘀滞经络,然须审虚实,佐以养血、补气、温经之药。铜非 不可用,火毒、金毒相煽,复挟香药,热毒内攻,虽有接骨之功,必多燥散之祸,用者慎之)。产铜坑中。火 、醋淬七次,细研,甘草水飞用(昔有饲折翅雁者,雁飞去,故治折伤)。
《本草便读》:自然铜
自然铜(图缺)
续筋接骨.为伤损良方.破滞消瘀.味辛平小毒.(自然铜出铜圹中.圹气凝结而成.内有铜脉.虽经火炼难为器皿者.故入药一经火 醋淬.即可研细.便能续筋接骨.消瘀和伤.不特自然铜有功.即一切铜屑皆可.或醋 内服.或研细外敷.每见铜匠偶遇前证用之即愈.)
《本草从新》:自然铜
重、续筋骨.
辛平.主折伤.续筋骨.散瘀止痛.(折伤必有死血瘀滞经络、然须审虚实、佐以养血补气温经之药.)铜非 .不可用.然火毒金毒相煽.复挟香药.热毒内攻.虽有接骨神功.颇多燥烈之损.大宜慎用.产铜坑中.火 .醋淬七次.细研.甘草水飞.
《本草分经》:自然铜
辛平,主折伤续筋骨散瘀,火 醋淬甘草水飞。
《本草撮要》:自然铜
味辛.入足厥阴经.功专治折伤.续筋骨.去瘀止痛.得折伤必有瘀血凝滞经络.须审其虚实.佐以养血补气温经之品.产铜坑中.火 醋淬七次.细研.甘草水飞用.
《本草求真》:自然铜
(金)散血瘀接骨止痛
自然铜(专入骨)。因何用能接骨。盖缘骨被折伤。则血瘀而作痛。得此辛以散瘀破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而骨安有不接乎?且性秉坚刚。于骨颇类。故能入骨而接。是以有合乳香没药虫五铢古钱麻皮灰血竭胎骨作丸。煎当归地黄续断牛膝丹皮红花浓汤送下。以治跌扑损伤最效。但中病即已。不可过服。以致真气走泄耳。(震亨曰。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宜补气补血补胃。俗工惟在速效。迎合病患之意。而铜非 不可用。)
若产后血虚者忌服。产铜坑中。火 醋淬七次。细研。(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煽。挟香药热毒。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甘草水飞用。
《本草图经》:自然铜
自然铜(图缺),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今信州、火山军皆有之,于铜坑中及石间采之。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据如此说,虽分析颇精,而未见似乱丝者耳。又云∶今市人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皆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 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或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砂者,皆光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药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市中所货往往是此。自然铜用多须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
《本草衍义》:自然铜
有人饲折翅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研极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
《本经逢原》:自然铜
辛平,小毒。火 ,醋淬七次,置地七日,出火毒水飞用。铜非 不可入药。
新者,火毒燥烈,慎勿用之。
发明 自然铜出铜坑中,性禀坚刚,散火止痛,功专接骨,骨接之后,即宜理气活血,庶无悍烈伤中走散真气之患。
《得配本草》:自然铜
一名髓铅
辛,平。散血定痛。续筋接骨。
火 ,醋淬七次,研末,甘草水飞过用。
《顾松园医镜》:自然铜
〔辛平,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续筋接骨,折伤仍复旧,消瘀破滞,疼痛即蠲除。
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冯氏锦囊秘录》:自然铜
禀土金之气以生,故味辛,平,无毒。产于有铜山中,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入药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神药也。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故主消瘀血排脓。续筋骨,并治产后血邪,止惊悸而安心,以酒磨服者,可谓悉其用矣。昔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伤,研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服,仍以手摩疼处,实时见效。又有同乳香、没药、 虫五铢,古钱、麻皮灰、血竭、胎骨作丸,煎当归、地黄、续断、牛膝、牡丹皮、红花,浓汤送下,治跌扑损伤,或金刃伤骨断筋者最效。但中病即已,不可过服,以其有火金之毒,有病病当之,病减恐真气走散耳。
自然铜,疗跌损,接骨续筋,折伤散血止痛。火 醋淬,热酒调服,立建奇功。然治产后,恐血气大虚,非金石药所宜。
《雷公炮制药性解》:自然铜
味辛平,无毒,不载经络。主破积聚,疗折伤,续筋骨,散血排脓,止痛定惊,亦主产后血邪。凡使须捶碎,以甘草水煮过,又用醋浸一宿,以泥包裹之,火?研细用。
按∶自然铜,实铜坑中所产之石也。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名之。丹溪曰∶自然铜,世以为接骨要药,不知接骨在补气补血,补胃补肾。俗医惟冀速效,以罔利而用之,亦未稔其燥散之祸耳。
雷公云∶石髓铅,即自然铜也,方使勿用方金牙,其方金牙,真似石髓铅。若误饵,吐杀人,其石髓铅色似干银泥,味微甘。如采得,先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漉出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磁器中。约盛得三升以来,放文武火中,养三日夜,才干。便用盖盖了泥,用火?两伏时,去土,研如粉用。若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
《医学入门》:自然铜
自然铜味气辛平,误用金牙吐伤生,主疗折伤续筋骨,更除积聚止心惊,赤铜屑入乌须药,贼风烧赤酒中倾。
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颗块如铜,坚重如石,有黄赤,有青黑,烧之青烟如硫黄,臭如马屁,食之涩,不畏火 者真。若误用为金牙,即吐杀人。金牙大如棋子而方,出蜀郡,惟吐蛊敢用之,自然铜,主疗折伤打扑,散瘀血,排脓止痛,续筋骨,又破积聚,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摩服。丹溪云∶按骨方在补气血脾胃,俗工惟在速效,生铜非经锻不可用;然新出,火毒、金毒相扇,挟香热药毒,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凡使,火 醋淬九次,细研,水飞用。铜禀东方乙阴之气,结而成魂,性利,服之伤肾。
《局方》乌须药用之。法以打铜器上起薄皮,研为末,用水飞淘五六次,澄去泥渣,只取净末;又有以铜丝火醋淬,为末更易。又主贼风反折,烧赤淬酒服之。狐臭,炒热以醋和搽之。兼治折伤,接骨焊齿明目,治风眼及女人血气攻心痛。锡铜镜鼻,古无纯铜镜,皆用锡杂之,乃有光明,微寒。主女子血闭 瘕,伏肠绝孕,产后余疾刺痛及伏尸邪气,小儿卒中客忤惊痫,又能催生,治暴心痛,并烧赤淬酒饮之。
《药性切用》:自然铜
性味辛平,散瘀止痛,善治折伤,能续筋骨。火 醋淬七次,细研用。
《玉楸药解》:自然铜
味辛,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补伤续绝,行瘀消肿。
自然铜燥湿行瘀。止痛续折,治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破血消瘿,宁心定悸,疗风湿瘫痪之属。
自然铜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火锻,醋淬,研细,水飞。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自然铜
味辛,平,无毒。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日华子云∶凉。排脓,消瘀血,续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雷公云∶石髓铅即自然铜也,凡使勿用方金牙金牙真似石髓铅,若误饵吐煞人。其石髓铅色似干银泥。《丹房镜源》云∶可食之。
铅山县,银场铜坑中深处有铜矿,多年矿气结成,似马屁勃。色紫重,食之若涩是真今人只以大 石为自然铜,误也。
《证类本草》:自然铜
(自然钢_图缺)
味辛,平,无毒。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自然铜,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图经曰∶自然铜,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今信州、火山军皆有之,于铜坑中及石间采之,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据如此说,虽分析颇精,而未见似乱丝者耳。又云∶今市人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皆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硫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或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砂者,皆光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药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市中所货往往是此。自然铜用多须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
雷公云∶石髓铅即自然铜也。凡使,勿用方金牙,其方金牙真似石髓铅,若误饵,吐煞人。
石髓铅,色似干银泥,味微甘。如采得,先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
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瓷合子,约盛得二升以来,于文武火中养三日夜,才干便用盖盖了,泥用火 两伏时,去土抉盖,研如粉用。若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丹房镜源云∶可食之自然铜,出信州铅山县银场铜坑中,深处有铜矿,多年矿气结成,似马 勃,色紫重,食之苦涩,是真自然铜。今人只以大碗石为自然铜,误也。别说云∶谨按今辰州川泽中出一种形圆似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青皮黑色光润,破之与石无别,但比 石不作臭气尔,入药用殊验。
衍义曰∶自然铜,有人饲折翅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研极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