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
- 《本草便读》:朱砂
- 《本草从新》:朱砂
- 《本草分经》:朱砂
- 《本草分经》:朱砂
- 《本草择要纲目》:朱砂
- 《顾松园医镜》:朱砂
- 《长沙药解》:朱砂
- 《雷公炮炙论》:朱砂
- 《外科全生集》:朱砂
- 《药笼小品》:朱砂
- 《药性切用》:朱砂
《本草便读》:朱砂
朱砂(图缺)
味甘性寒.镇坠有功邪热去.外丹内汞.癫狂无患痫痰除.能辟鬼以安神.可护心而解毒.(朱砂出湖南辰州山谷间.禀离火以生.外阳内阴.中含真汞.得坤土纯粹精灵之气.故无毒而能解毒.凡物之禀乎正者.皆可胜邪.石类亦然.忌火 .专入心经血分.其主治不离甘寒重镇四字.朱砂之功足以尽之.)
《本草从新》:朱砂
重、镇心、定惊、泻热.
甘凉.体阳性阴.(内含阴汞、郑康成注周礼、以丹砂、雄黄、石胆、矾石、慈石为五毒.)
色赤属火.(性反凉者、离中虚有阴也、味不苦而甘者、火中有土也.)泻心经邪热.(心经血分主药.)镇心定惊.辟邪清肝.明目祛风.止渴解毒.(胎毒痘毒宜之.)定癫狂.止牙疼.下死胎.(十全博救方、水煮一两、研酒服.)独用多用.令人呆闷.辰产.明如箭镞者良飞三次.(若火炼则有毒、服饵常杀人.)畏盐水.恶慈石.
忌一切血.
《本草分经》:朱砂
见心寒。
《本草分经》:朱砂
甘凉,体阳性阴,心经血分药,镇心而泻邪热,定惊清肝,祛风解毒,治癫狂下死胎,多服令人呆闷,细研水飞,如火炼则有毒,服饵常杀人,或用原块辰砂绵裹,入药同煎最妙。
《本草择要纲目》:朱砂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镇心安魂魄.通神明.主尸疰抽风.解惊痫胎毒痘毒.盖朱砂生于炎方.秉离火之气而成.体阳而性阴.故外显丹色.内含真汞.其气不热而寒.离中有阴也.其味不苦而甘.火中有土也.故可以养心.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若有人自觉本形忽若为二.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魂离魄也.用辰砂为君.人参茯苓为佐.浓煎日饮.则真者气爽.假者自化.又或夜多恶梦.通宵不寐.佩之以箭镞辰砂.神魂安静.此皆辟恶安魂之验也.但宜生使.若炼服.恐窜入经络骨髓.流而为痈瘤疽毒也.又小儿初生.以朱砂轻粉白蜜黄连之属.欲下胎毒.不知轻粉下痰损心.朱砂下涎损神.儿实者服之软弱.弱者服之易伤变生诸病也.
《顾松园医镜》:朱砂
〔甘微寒,入心经。忌一切血。须研极细,水飞生用。若经火炼,则热毒等砒卤,杀人。光明砂入药用。〕清镇君火之上药。〔色赤法火,中含水银,体阳而性阴,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
心热非此不除,故心烦不眠,怔忡惊悸皆需之。〕治癫痫狂乱,〔癫痫属心气虚而有热,病狂古人谓之失心。能镇心安神清热,故皆用之。〕理小儿惊热。〔朱砂五钱,牛黄一分为末,每用一匙,磨犀角汁调下,又生地甘草煎汤调分许,初生儿时服之,止胎惊,解胎毒。〕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长沙药解》:朱砂
【本经】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
味甘,微寒,入手少阴心经。善安神魂,能止惊悸。
《金匮》赤丸,茯苓四两,半夏四两,乌头二两,细辛一两。研末,炼蜜丸,朱砂为衣,麻子大,酒下三丸。治寒气厥逆。以火虚土败,不能温水,寒水上凌,直犯心君。茯苓、乌头、泻水而逐寒邪,半夏、细辛,降逆而驱浊阴,朱砂镇心君而护宫城也。
朱砂降摄心神,镇安浮荡,善医惊悸之证。赤丸用之,取其保护君主,以胜阴邪也。
《雷公炮炙论》:朱砂
雷公云∶凡使,宜须细认取,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旋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以上不可一一细述夫修事朱砂,先于一静室内焚香斋沐,然后取砂,以香水浴过了,拭干,即碎捣之,后向钵中更研三伏时;竟,取一瓷锅子,着研了砂于内,用甘草、紫背天葵、五方草各锉之,着砂上下,以东流水煮,亦三伏时,勿令水火缺失;时候满,去三件草,又以东流水淘令净,干晒,又研如粉;用小瓷瓶子盛,又入青芝草、山须草半两盖之,下十斤火?,从巳至子时方歇,候冷,再研似粉。
如要服,则入熬蜜,丸如细麻子许大,空腹服一丸。如要入药中用,则依此法。
凡?,自然住火。
每五两朱砂,用甘草二两、紫背天葵一镒、五方草自然汁一镒,若东流水,取足。
《外科全生集》:朱砂
研粉水飞,养神安魄,除中恶腹痛,惊痫胎毒。
《药笼小品》:朱砂
甘凉,体阳性阴,色赤属心。
镇心定惊,泻热辟邪,多用令人神呆。
明透者良,研细水飞。
《药性切用》:朱砂
性味甘凉,色赤属火,入心而镇心安神,辟邪治祟。细研水飞用。多用、独用,令人钝。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