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 《本草纲目》:猪苓
- 《本草备要》:猪苓
- 《本草便读》:猪苓
- 《本草乘雅半偈》:猪苓
- 《本草崇原》:猪苓
- 《本草从新》:猪苓
- 《本草分经》:猪苓
- 《本草分经》:猪苓
- 《本草撮要》:猪苓
- 《本草经集注》:猪苓
- 《本草经解》:猪苓
- 《本草蒙筌》:猪苓
- 《本草求真》:猪苓
- 《本草思辨录》:猪苓
- 《本草图经》:猪苓
- 《本草衍义》:猪苓
- 《本草易读》:猪苓
- 《本草择要纲目》:猪苓
- 《本经逢原》:猪苓
- 《得配本草》:猪苓
- 《顾松园医镜》:猪苓
- 《长沙药解》:猪苓
- 《冯氏锦囊秘录》:猪苓
- 《雷公炮制药性解》:猪苓
- 《雷公炮炙论》:猪苓
- 《名医别录》:猪苓
- 《千金翼方》:猪苓
- 《医学入门》:猪苓
- 《神农本草经》:猪苓
- 《吴普本草》:猪苓
- 《新修本草》:猪苓
- 《药鉴》:猪苓
- 《药笼小品》:猪苓
- 《药征》:猪苓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猪苓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猪苓
- 《证类本草》:猪苓
《本草纲目》:猪苓
「释名」地乌桃。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颜色。此方名“琥珀散”。
2、症瘕气块,产后血晕。治方同上
3、初生婴称惊阐。用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共研为末,以猪乳调二、三分涂入口中。又方:用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共研为末,以麦门冬汤调二、三分送服。
4、小便淋沥。用琥珀末二钱、麝香少许,开水或萱草煎汤送服。年老和体虚的人,可用人参汤送服。亦可加蜜调末做成丸子。用赤茯苓汤送下。
5、不便尿血。用琥珀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送下。
6、坠跌旅伴血。刮取琥青天屑。用酒送服一匙,或加蒲黄亦可。一天服四、五次。
《本草备要》:猪苓
通,行水
苦泄滞,淡利窍,甘助阳。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便行水,与茯苓同而不补。
治伤寒、温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 消渴,肿胀淋浊,泻痢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然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肾水不足则目昏。仲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为治水之总剂。昂按∶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用肉桂辛热引入膀胱,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四苓散。《资生经》曰∶五苓散能生津液,亦通大便。曾世荣治惊风,亦用五苓散。白茯苓安心神,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平,木得桂而枯,能抑肝而风自止,可谓善用五苓者矣)。
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古字通用)。肉白而实者良。去皮用。
《本草便读》:猪苓
猪苓(图缺)
淡渗分消.治各种癃淋.皆可自肠中下导.甘平赤黑.去诸般湿热.却能从釜底抽薪.(猪苓生枫树下.得枫根之余气结成.状如猪屎.故名.外黑内赤.甘淡性平.入小肠膀胱血分.分利湿热.湿热下降.则上焦之热渴止.表部之温疫解.亦里和表解之意也.然毕竟淡渗燥利之品.耗亡津液.阴血不足者远之.)
《本草乘雅半偈》:猪苓
(本经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核】曰∶所在有之。枫树苓也,皮黑肉白,坚实者佳。修事,铜刀刮去粗黑皮,东流水浸先人云∶通利水道,原当先开玄府,斯上下通调,水始有用。
【 】曰∶木之有余于气与脂者,唯松与枫焉。松则兼气与脂而咸有余;枫则余气为苓,不复余脂为香矣。余脂为香,不复余气为苓矣。顾苓与香,各禀气与脂之体与用也。苓曰猪苓,形相似耳,猪为水畜,苓即木令。自上而下者,使之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者,使之自上而下。 疟则金郁,蛊疰则土郁,癃闭则水郁,水郁则折之,土郁则夺之,金郁则泄之,苓则(世知行水,未知折水,并夺土泄金。)
《本草崇原》:猪苓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猪苓始出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习州亦有之。乃枫树之苓也,其皮黑,其肉白述记》云∶南中有枫子鬼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瘿之雕刻鬼神,可致灵异。《尔雅正义》云∶枫子鬼乃枫木上寄生,枝高二三尺,天旱以泥涂之即雨。荀伯子《临川记》云∶岭南枫木岁久生瘿,如人形,遇暴雷大雨,则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则枫为灵异之木,可知矣。)
(按∶陶弘景曰∶猪苓是枫树苓。苏颂曰∶生土底不必枫根下始有。李时珍曰∶猪苓是木之结茯苓之理。他木皆有,枫树为多。卢子由曰∶木之有余于气与脂者,唯松与枫,松则兼气与脂而咸有余,枫则余气为苓,不复余脂为香。余脂为香,不复余气为苓,苓与香各禀气与脂之体与用也。合诸说,观之苓虽他木皆有,唯枫树下者,入药为良。
犹寄生、螵蛸二物他树亦有,而唯取桑上者入药,亦此理耳。谓之猪苓者,以其形似猪矢命枫树之瘿,遇雷雨则暗长,以泥涂之,即天雨,是禀水精所主之木也。猪苓新出土时,其味带甘,苓主淡渗,故曰甘平。 疟,阴疟也。主治 疟者,禀水精之气以奉春生,则阴疟之邪,随生气而升散矣。解毒蛊疰不详者,苓禀枫树之精华,结于中土,得土气则解毒,禀精华则解蛊疰不祥也。味甘平而淡渗,故利水道。久服则水精四布,故轻身耐老。
《本草从新》:猪苓
通、行水.
苦甘淡平.泄滞利窍.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较甚.治伤寒瘟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 消渴.(湿热.)肿胀淋浊.
泻痢 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为 疟.)宗 曰.损肾昏目.洁古云.淡渗燥亡津液.无湿者勿服.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古字通用.)白而实者良.去皮.
《本草分经》:猪苓
苦甘淡平,入膀胱肾,升而能降,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更甚,利窍发汗解湿热。
《本草分经》:猪苓
见膀胱和。
《本草撮要》:猪苓
味苦甘.入足少阴太阳经.功专利水渗湿.得鸡矢白治小儿溺闭.四苓散五苓散多用之.用宜去皮.
《本草经集注》:猪苓
味甘、苦,平,无毒。主治 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 猪屎。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湘州、衡山无有,此道不通,皆从宁州来。旧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似猪屎,故观》卷十三,《政和》三二八页)
《本草经解》:猪苓
气平.味甘.无毒.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猪苓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 疟者.盖主太阴呕吐之湿疟也.猪苓入脾肺以化气.则湿行而疟止也.蛊疰不祥.皆湿热之毒.甘平渗利.所以主之.肺主气.气平益肺.肺气化及州都.则水道利.所以利水.久服则味甘益脾.脾统血.血旺故耐老.气平益肺.肺主气.气和故身轻也.
【制方】
猪苓同白茯、泽泻、滑石、阿胶.名猪苓汤.治伤寒口渴.及呕而思水.
《本草蒙筌》:猪苓
味甘、苦、淡,气平。降也,阳也。无毒。多产衡山,八月收采。作块类猪粪,故此名猪苓。用须去净黑皮,经入膀胱与肾。通淋消肿满,除湿利小便。盖苦泄滞,甘助阳,淡利窍故尔。《衍义》又云∶行水之功居多,大能燥亡津液。倘无湿证,勿轻用之。若久煎尝,损肾昏目。
《本草求真》:猪苓
(寓木)除膀胱血分湿热
猪苓(专入膀胱肾)。甘淡微苦。性平无毒。得枫根之余气以成。形如猪屎。故以猪名。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仲景用茯苓泽泻白术与桂。名五苓散。为治水之总剂。方中用以肉桂。盖以膀胱津液。赖气以化。则能以出。用肉桂辛热。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四苓散。李东垣曰。无恶寒症。不可用桂。周扬俊曰。五苓为渴而小便不利者设。若不渴则茯苓甘草足矣。若但渴。则四苓足矣。)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剂。有湿自可以去。然茯则入气而上行。此则入血而下降。且与泽泻利水消肿。治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借此以为宣导之需。(疟多由暑。暑必成疟。)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快。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故六味丸有泽泻。无猪苓。)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凡服利水药而明目者。因除浊气湿热而成明也。用利水药而失明者。因其走泄真气也。)白而实者良。去皮用。
《本草思辨录》:猪苓
本经猪苓利水道,不云止消渴;而仲圣以猪苓名方者,必渴而后与之,恶得无故。邹氏谓猪苓起阴气以和阳化水,譬之枫叶已丹,遂能即落。虽本经别录无起阴之文,然考尔雅正义、述异记、一统志、南方草木状、物类相感志、荀伯子临川记,所载枫树诸灵异,确与阴气相感。猪苓生枫树下,其皮至黑,气味俱薄,未必不能起阴。况水道既利,三焦得通,肾气之由三焦而上者,自亦滋溉于其胸(释名∶消渴者,肾气不周于胸也),消渴奚能不止。
此与泽泻之止消渴,有相侔之处。然有不如泽泻者焉,泽泻形圆,一茎直上,能起极下之阴以济极上之阳,平极上之阳淫。猪苓甘淡,不能直上至头,故泽泻汤治冒眩而猪苓不与。然猪苓之阴,阴中有阳,能开腠理达表,与茯苓为伯仲而泽泻亦不与。五苓散、猪苓汤,所以治脉浮发热者,以其有猪苓茯苓也。夫以猪苓视茯苓,所同者为太阳阳明药耳,猪苓究何足与茯苓比烈,茯苓结于土中,猪苓亦结于土中;茯苓肉白,猪苓亦肉白;茯苓甘淡;猪苓亦甘淡;而茯苓之白,光洁而纯;猪苓之白,幽暗而犷。茯苓甘淡,得土味之正;猪苓甘淡,得土味之偏。此茯苓所以主治广,猪苓所以主治狭也。
《本草图经》:猪苓
猪苓(图缺),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今则不必枫根下,乃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故以名之。又名地乌桃。二月、八月采阴干,削去皮,肉白而实者佳。《庄子》谓之豕橐。司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张仲景治伤寒诸病在脏加渴者,猪苓汤主之。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煮四物,取二升,内胶,每服七合,日三。呕而思水者亦主之。又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发其汗。病欲饮之而复吐之,为水逆,冬时寒剽如疟状,亦与猪苓散,此即五苓散也。
猪苓、术、茯苓各三分,泽泻五分,桂二分,细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即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快,今人皆用之。又黄胆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猪苓、茯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与水调下。今施州有一种刺猪苓,蔓生。春夏采根;削皮,焙干,彼土人用傅疮毒殊效。云味甘、性凉,无毒。
《本草衍义》:猪苓
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详审。
《本草易读》:猪苓
生用忌铁
甘,平,无毒。入足太阴、太阳经。治肿胀腹痛,除湿热心烦,解淋肿香港脚,退妊娠子淋。
疟而解毒蛊;止浊带之遗沥,解寒温之大热。
生衡山、济阴、冤句、蜀州、习州等渚。是木之余气所结,如松之余气结茯苓之义。他木皆肉白而实者佳。
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猪苓五两为末,白水下三钱,日三服。(验方第一。)
妊娠肿渴,从脚至腹,小便不利。同上。(第二。)
妊娠子淋。同上。(第三。)
身肿如软绵,木通二钱、猪苓三钱、茯苓二钱、槟榔二钱、灯心少许、白术三钱,水煎服。(第四。)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治热渴便癃脉浮,又治呕渴心烦不眠。(诸方第一。)
猪苓散 猪苓 泽泻 白术为末。治呕后思水饮。(第二。)
《本草择要纲目》:猪苓
【气味】
甘平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入足太阳足少阴经.
【主治】
疟.利水道.解伤寒瘟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治渴除湿.去心中懊.泻膀胱.开腠理.故张仲景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发其汗.病欲饮水而复吐.名为水逆.冬时寒嗽如疟状者.亦用猪苓.此即五苓散也.此皆苦以泄滞.甘以取阳.淡以利窍.功长于除湿利小便也.久服损人肾气.昏人眼目.用者忌之.
《本经逢原》:猪苓
甘淡微苦平,无毒。
《本经》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发明 猪苓入肾与膀胱血分,性善疏利经府,世人但知为利水专药,不知其有治 疟蛊疰之功。仲景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汗之。病欲饮水而复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猪苓专司引水之功,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利小便之剂无如此快,故不入补剂,非泽泻之比也。而《本经》又云,久服轻身耐老,是指素多湿热者而言,不可一律而推。
《得配本草》:猪苓
淡、苦。入足少阴、太阳经。去心中水湿之懊 ,分疟疾阴阳之交并。(能于阳中降阴。)
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泻水故也。)
王损庵治疟,每加猪苓于汤药中。以阴阳上下交争,遂致寒热更作,用升、柴升阴中之阳,用知、苓降阳中之阴。外加猪苓一味,理上焦而开腠理,使邪气外达也。
《顾松园医镜》:猪苓
〔甘淡平,入肾、膀胱二经。去皮。〕利水除湿,〔长于利水,故善除湿。〕消肿治疟。〔水肿借为要药,疟必有暑,暑必兼湿,用其引暑湿之邪,从小便出,所以分消之也。〕多服损肾昏目。淡渗,燥亡津液,无湿症者勿服。。
《长沙药解》:猪苓
【本经】味甘平。主痎疟,解毒,蛊毒、蛊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猳猪尿。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开汗孔而泻湿,清膀胱而通淋,带浊可断,鼓胀能消。
《伤寒》猪苓汤,猪苓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滑石一两,阿胶一两。治阳明伤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阳明之证,有燥有湿,阳明旺而太阴虚,则燥胜其湿,太阴旺而阳明虚,则湿胜其燥。己土湿陷,乙木抑遏,不能疏泄水道,则小便不利。木郁风动,肺津伤耗,则渴欲饮水。风气飘扬,而表寒未解,则脉浮发热。猪、茯、滑、泽,燥己土而泻湿,阿胶滋乙木而清风也。治少阳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以水旺土湿,风木郁陷,下克己土,疏泄不藏则为利,风燥亡津则为渴。乙木陷而甲木逆,上克戊土,浊气逆冲,则为咳呕,,相火上炎,则心烦不得眠睡。猪、茯、泽、滑,渗癸水而泻湿,阿胶滋乙木而清风也。
《金匮》猪苓散,猪苓,泽泻、白术等分。为散。治病在膈上,呕吐之后,而思水者。痰饮内阻,多见渴证,而投以新水,益复难容,故随饮而即吐。呕伤津液,应当作渴,而水停心下,则反不渴,是以先渴而即呕者,必有支饮。若饮在膈上,吐后而思饮者,是饮去而津伤,为欲解也。此当急与之水,以救其渴。但其平日阳衰土湿,而后饮停膈上,宿水方去,又得新水,而土湿如前,不能蒸水化气,则新水又停矣,是当泻湿而生津。泽、苓泻水而去湿,白术燥土而生津也。
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之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去皮用。
《冯氏锦囊秘录》:猪苓
禀戊午土之阳气,得风木之阴气,而枫根之余气以成,故味甘淡兼苦,气平,无毒。入足太阳、足少阴经。以淡渗之性,为利水除湿之需。多服损肾耗津,无湿者忌用之。
猪苓,入膀胱、肾,通淋利小便,除湿消肿满,行水之功多,主 疟者,亦以能利暑湿之气也。利水诸剂,无若此快然能燥亡津液,无湿症者忌用,久尝损肾昏目。
主治(痘疹合参) 淡渗除湿,痘烂小便涩者宜之。然消水固能燥脾,水尽亦走真气,每同泽泻并用,盖苓性燥,泽性润,苓治火易损元气,泽治水能生肾气,一燥一润,和乎中和,不能为害矣。然多服终属耗阴损肾,无湿症者不可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猪苓
味淡,性平无毒,入膀胱经。主利便除湿,消肿通淋,去黑皮用。
按∶猪苓味淡,五脏无归,专入膀胱利水,今之疗泻者概用之,谓其去脾家之湿也。不知一于渗泄,逐水太过,水尽则伤肾昏目,不可不知。
雷公云∶凡采得用铜刀刮上粗皮一重,薄切,下东流水浸一宿,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叶对蒸一日,去升麻叶令净,晒干用。
《雷公炮炙论》:猪苓
雷公云∶凡采得,用铜刀削上粗皮一重,薄切,下东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叶对蒸一日,出,去升麻叶令净,晒干用。
《名医别录》:猪苓
味苦,无毒.生衡山及济阴、宛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本经》原文∶猪苓,味甘,平.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
《千金翼方》:猪苓
味甘苦,平,无毒。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 猪屎。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医学入门》:猪苓
猪苓淡苦气亦平,行水消浮烦渴宁,伤寒胃病疟疫用,更止湿热暴遗精。
形如猪粪,与茯苓义同。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入足太阳、少阴经。除湿,利水道,治肿胀满急痛,从脚上至小腹肿,小便不利,及妇人子淋、子肿。治中暑消渴,解伤寒瘟疫大热发汗,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勿听子云∶止泄精。脾经湿热流入肾经,用以渗泄,中病即止。此药苦以泄滞,淡以利窍,渗真气,燥津液,无湿证者忌用,有湿证而肾虚者亦忌。久服损肾昏目。肉白而实者佳。铜刀削去黑皮,微焙干用。
《神农本草经》:猪苓
味甘平。
主痎疟,解毒蛊,注。(《御览》作蛀)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一名猳猪尿。生山谷。
《吴普》曰: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御览》引云,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
《名医》曰:生衡山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案庄子云:豕零,司马彪注,作豕囊云,一名猪苓,根似猪卵,可以治渴。
《吴普本草》:猪苓
《御览》卷九百八十九
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如茯苓。或生宛句。八月采。
《新修本草》:猪苓
味甘、苦,平,无毒。主 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能老。一名 猪矢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湘州、衡山无有,此道不通,皆从宁州来。旧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似猪矢,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
用之削去黑皮乃称之,比年殊难得耳。
《药鉴》:猪苓
气微温,味甘淡,无毒,气味俱薄,降也,阳中阴也。一于淡渗利水而已。其曰止遗精者,盖以脾家有湿热流入膀胱,因而用制于渗湿药中,遂能中病,岂可为止遗精之常法哉。
其曰消渴利水除肿,固矣,然亦不可用为主剂,宜少用之,以佐泽泻也。又渴与肿,若肾虚所致者,皆不可用。反乌头乌喙。
《药笼小品》:猪苓
甘苦淡。
泄滞利窍,在上能开腠发汗,入膀胱利湿行水,平阴阳,分消湿邪。
(毒副作用,使用注意)淡渗亡津,无湿勿服。
去皮切。
《药征》:猪苓
【考证】
猪苓汤证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散证曰∶思水者。
以上二方,猪苓诸药等分。
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以上一方,猪苓十八铢。
上历观此三方,猪苓所主治渴而小便不利也明矣。
【品考】
猪苓 和、汉共有焉,汉产实者为良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猪苓
味甘苦,平,无毒。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药性论》云∶臣。微热。解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唐本余》云∶去邪气。《外台秘要》∶治妊娠淋,又治小儿大便不通。《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
产乳方》∶疗通体遍身肿,小便不利。一云∶采根,削皮焙干,用敷疮毒。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猪苓
猪苓,甘淡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除湿肿体用兼备;利小水气味俱长。
《证类本草》:猪苓
(猪苓_图缺)
味甘、苦,平,无毒。主 (音皆)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猪屎。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乃秤之。臣禹锡等谨按吴氏云∶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司马彪注庄子云∶豕橐,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药性论云∶猪苓,臣,微热。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生肿胀满,腹急痛。
图经曰∶猪苓,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今则不必枫根下,乃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故以名之。又名地乌桃。二月、八月采,阴干。
削去皮,肉白而实者佳。《庄子》谓之豕橐。司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张仲景治伤寒诸病在脏加渴者,猪苓汤主之。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煮四物,取二升,内胶。每服七合,日三。呕而思水者亦主之。又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发其汗。病欲饮水而复吐之为水逆,冬时寒嗽如疟状,亦与猪苓散,此即五苓散也。猪苓、术、茯苓各三分,泽泻五分,桂二分,细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即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快,今人皆用之。又黄胆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
猪苓、茯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与水调下。今施州有一种刺猪苓,蔓生。春夏采根,削皮焙干。彼土人用敷疮毒,殊效。云味甘,性凉,无毒。
唐本余∶去邪气。雷公云∶凡采得,用铜刀削上粗皮一重,薄切,下东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对蒸一日,出,去升麻叶,令净,晒干用。外台秘要∶治妊娠患子淋。
猪苓五两,一味末,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渐至二匕,日三夜二,尽剂不瘥,宜转用之。又方∶治小儿大便不通。猪苓一两,以水少许,煮鸡屎白一钱,调服,立瘥。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五两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杨氏产乳∶疗通体遍身肿,小便不利。猪苓五两,捣筛,煎水三合。调服方寸匕,加至二匕。
衍义曰∶猪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详审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