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 《本草纲目》:远志
- 《本草备要》:远志
- 《本草便读》:远志
- 《本草乘雅半偈》:远志
- 《本草崇原》:远志
- 《本草从新》:远志
- 《本草分经》:远志
- 《本草撮要》:远志
- 《本草经解》:远志
- 《本草蒙筌》:远志
- 《本草求真》:远志
- 《本草图经》:远志
- 《本草择要纲目》:远志
- 《本经逢原》:远志
- 《得配本草》:远志
- 《顾松园医镜》:远志
- 《冯氏锦囊秘录》:远志
- 《雷公炮制药性解》:远志
- 《雷公炮炙论》:远志
- 《名医别录》:远志
- 《千金翼方》:远志
- 《医学入门》:远志
- 《神农本草经》:远志
- 《新修本草》:远志
- 《药鉴》:远志
- 《药笼小品》:远志
- 《药性切用》:远志
- 《玉楸药解》:远志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远志
《本草纲目》:远志
「释名」苗名小草、细草、棘菀、绕。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2、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3、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4、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5、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6、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7、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本草备要》:远志
补心肾
苦泄热,温壮气,辛散郁。主手少阴(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补精壮阳,聪耳明目,利九窍,长肌肉,助筋骨。
治迷惑善忘,惊悸梦泄(能交心肾。时珍曰∶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强志益精,故治健忘。盖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健忘梦泄也),肾积奔豚,一切痈疽(酒煎服。《经疏》曰∶痈疽皆属七情忧郁恼怒而得,远志辛能散郁。昂按∶辛能散郁者多矣,何独远志?《三因》云∶盖亦补肾之力耳。缪希雍着《本草经疏》)。
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畏真珠、藜芦,得茯苓、龙骨良。
《本草便读》:远志
远志(图缺)
开心窍而泄热搜邪.味属苦辛.兼能散肿.通肾气以安神益志.性含温燥.并可疗忘.(远志苦辛而燥.专入心肾二经.所谓远志者.以肾藏志.远志能宣泄肾邪.邪着则志不定.邪去而志自远大也.能通肾气上达于心.使肾中之水.上交于离.成既济之象.故能益智疗忘.然毕竟宣泄之品.无补益之功.故一切痈疸外证.若因七情内郁气血不调者.外敷内服.并皆治之.)
《本草乘雅半偈》:远志
(本经上品)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核】曰∶出泰山,及冤句川谷,冤句属兖州济阴郡,今从彭城北兰陵来。河、陕、雒西州群亦有之。有大叶、小叶二种。俱三月开花,四月采根。大者叶大、花红、根亦肥大;
小者叶小、花白、苗似麻黄而青。叶似大青而小,根形如蒿而黄色。苗即小草也。修治,去心,否则令人烦闷。仍用甘草汤浸一宿,曝干,或焙干。得茯苓、冬葵、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
绍隆王先生云∶气味芳烈,阳草也。菖蒲之流乎,入手少阴经。盖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天君既定,五官自明,百体从令矣。
先人云∶识深志远,出处咸宜。苗短根长,司肾之物。
【 】曰∶志,意也。心之所之,心之所向也。藏于肾而用于心,故处则为意,出则为志也。意居六根之六,志居五神之五,可谓远也已矣。维尔之远,乃可裨神明之欲动欲流,圆通无碍,令根身聪慧轻安也。如是则何有于器界六淫,潜入根身之中,而为填塞奔逆者哉。
《本草崇原》:远志
气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远志始出太山及冤句川谷,今河洛陕西州郡皆有之。苗名小草,三月开红花,四月采根晒干,用者去心取皮。李时珍曰∶服之主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远志气味苦温,根 骨硬,禀少阴心肾之气化。苦温者,心也。骨硬者,肾也。心肾不交,则咳逆伤中。远志主交通心肾,故治咳逆伤中。补不足者,补心肾之不足。除邪气者,除心肾之邪气。利九窍者,水精上濡空窍于阳,下行二便于阴也。神志相通,则益智慧。智慧益,则耳目聪明。心气盛,则不忘。肾气足,则强志倍力。若久服,则轻身不老。抱朴子云∶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记而不忘,此轻身不老之一征也。
《本草从新》:远志
宣、散郁、通心肾.
苦泄热.温行气.辛散郁.主手少阴.(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聪耳明目.利九窍.治迷惑善忘.惊悸不寐.(诸证皆因心肾不交所致.)皮肤中热.肾积奔豚.一切痈疽.敷服皆效.(缪希雍本草经疏曰∶痈疽皆从七情忧郁恼怒而得、远志辛能散郁.)并善豁痰.远志交通心肾.并无补性.虚而挟滞者.同养血补气药用.资其宣导.臻于太和.不可多用独用.纯虚无滞者忌.山西白皮者佳.(山东黑皮者、次之.)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
畏珍珠、藜芦.得茯苓、龙骨良.叶(名小草)益精补阴气.治虚损梦泄.(可于统柴胡内拣出用之.)
《本草分经》:远志
苦辛温,入心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交心肾,泄热行气散郁,利窍豁痰,兼治痈疽,去心用。
《本草撮要》:远志
味苦辛.入足少阴经.功专治健忘.得茯苓入肾通阳.得枣仁通心安神.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畏珍珠、藜芦.得茯苓、龙骨良.
《本草经解》:远志
气温.味苦.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去心甘草汤浸晒干用)
远志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温味苦.入手厥阴心包络.气升味降.阳也.中者脾胃也.伤中.脾胃阳气伤也.远志味苦下气.气温益阳.气下则咳逆除.阳益则伤中愈也.补不足者.温苦之品.能补心肝二经之阳不足也.除邪气者.苦温之气味.能除心肝包络三经郁结之邪气也.气温益阳.阳主开发.故利九窍.九窍者.耳目鼻各二.口大小便各一也.味苦清心.心气光明.故益智慧.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天君明朗.则五官皆慧.故耳目聪明不忘也.心之所之谓之志.心灵所以志强.肝者敢也.远志畅肝.肝强故力倍.久服轻身不老者.心安则坎离交济.十二官皆安.阳平阴秘.血旺气充也.
【制方】
远志同茯神、人参、生地、枣仁、丹砂.镇心定惊.同木香、归身、枣仁、人参、白术、茯神、甘草、圆肉.名归脾汤.治脾虚健忘.同人参、枣仁、柏仁、麦冬、五味、归身、茯神、茯苓、益智、生地、甘草、沉香.治心虚神不守舍.专酒煎.治郁症痈疽.
《本草蒙筌》:远志
味苦,气温。无毒。茎类麻黄而青,兖州(郡名)泰山(并属山东。)俱有。根名远志,四月采收。用宜去骨取皮,甘草汤渍一宿。(因苦下行,以甘缓之,使上发也。)漉向日曝,干入剂煎。畏真珠、藜芦、蛴螬,宜冬葵、茯苓、龙骨。雄附(雄黄、附子。)大毒,亦能杀除。益精壮阳,强志倍力。
辟邪气,去邪梦,定心气,安心神。增益智慧不忘,和悦颜色耐老。仍利九窍,亦补中伤。
咳逆能驱,惊悸可止。治小儿惊痫客忤,疗妇人血禁失音。
小草禁虚损梦魇精遗。
《本草求真》:远志
(山草)通心
远志(专入肾)。辛甘而温。入足少阴肾经气分。强志益精。凡梦遗善忘。喉痹失音。小便赤涩。因于肾水衰薄而致者。宜用是药以补。盖精与志皆藏于肾。肾气充则九窍利。智慧生。耳目聪明。邪气不能为害。肾气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时珍曰。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不能蛰闭封藏。故精气不固也。昔人治喉痹失音作痛。(火衰喉痹)远志末吹之。涎出为度。非取其通肾气而开窍乎?一切痈疽背发。从七情忧郁而得。单煎酒服。其渣外敷。投之皆愈。非苦以泄之。辛以散之之意乎?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茯神益智为丸。枣汤服效。非取远志归阴以为向导之药乎?但一切阴虚火旺。便浊遗精。喉痹痈肿。慎勿妄用。去心。用甘草水浸一宿。曝干焙干用。( 曰。凡使须去心。否则令人烦闷。)苗名小草。亦能利窍。兼散少阴风气之结也。畏珍珠藜芦。得茯苓龙骨良。
《本草图经》:远志
远志(图缺),生泰山及冤句川谷,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蒿根;苗名小草,似麻黄而青,又如荜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根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阴、干。今云晒干用。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它处;商州者根又黑色。俗传夷门远志最佳。古方通用远志、小草,今医但用远志,稀用小草。《古今录验》及范汪方,治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不下。小草丸∶小草、桂心、蜀椒去汗、干姜、细辛各三分,附子二分炮,六物合捣下筛,和以蜜丸大如梧子。先食米汁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禁猪肉、冷水、生葱、菜。
《本草择要纲目》:远志
【气味】
苦温无毒.(须去心.仍用甘草汤浸一宿.焙干用.肾经气分之药也.)
【主治】
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强志倍力.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肾积奔豚.治一切痈疽.但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之药.其功专于强志益精.令不健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而善忘也.三因方云.远志酒治痈疽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功也.
《本经逢原》:远志
苗名小草
辛苦温,无毒。甘草汤泡,去骨,制过不可陈久,久则油气戟入喉。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发明 远志入足少阴肾经气分,非心经药也。专于强志益精,主梦泄。盖精与志皆肾所藏,肾气充,九窍利,智慧生,耳目聪明,邪气不能为害。肾气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不能闭蜇封藏,故精气不固也。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茯神、益智为丸,枣汤服效,取其为阴火之向导也。昔人治喉痹失音作痛,远志末吹之,涎出为度,取其通肾气而开窍也。又治妇人血噤失音,及一切痈疽搐鼻,治脑风,杀乌附毒,惟水亏相火旺者禁服,以其善鼓龙雷之性也。《本经》言治咳逆伤中,详远志性温助火,非咳逆所宜,当是呕逆之误,以其性禀纯阳,善通诸窍,窍利则耳目聪明,强志不忘,皆益肾气之验。《别录》云,去心下膈气非呕吐之类乎,一切阴虚火旺,便浊遗精,喉痹肿痛慎用。苗名小草,亦能利窍兼散少阴风气之结也。
《得配本草》:远志
得茯苓、龙骨、冬葵子良。畏珍珠、蜚蠊、藜芦、齐蛤。杀天雄、附子、乌头毒。
辛、苦,温。入手足少阴经气分。开心气,去心邪,利九窍,散痈肿。得甘草、陈皮,治脾经郁结。配川贝、茯神,除痰郁,开心窍。佐茯苓,入肾经以泄邪。佐麦冬,散心郁以宁神。(若无邪,则散心之正气。)研末搐鼻,治脑风头痛。
米泔水浸,槌碎去心用,不去心令人闷绝,再用甘草汤泡一宿,漉出晒干或焙干用。生用则戟人咽喉。心虚不寐,(用之则有怔忡之患。)肾气不足,(用之恐过提肾气。)二者禁用。远志一味,今皆以为补心安神之剂,其实消散心肾之气。心肾一虚,鼓动龙雷之火,而莫有底止,虚怯者实所禁用。惟心气郁结,痰涎壅塞心窍,致有神呆健忘、寤寐不宁等症,用以豁痰利气则可。若谓益精强志,使心肾交密,万万不能。观仲淳经疏,九如化裁,自知从来之误。
《顾松园医镜》:远志
〔辛苦温,入心、肾二经,杀附子毒,甘草汤浸去水用。〕定心神而止惊悸,补肾气而治健忘。〔肾藏精与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治健忘者,强志益精之功也。〕散心下郁气,疗一切痈毒。〔皆辛散苦泄温畅之力。〕心肾并补,为二经气分之药。
若心家有实火,应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补气等药同用。。
《冯氏锦囊秘录》:远志
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故味苦辛温无毒。春阳草也,专入肾经,复走心、脾,三经之药也。米泔浸洗,捶去心,甘草浓汁煮透,晒干用。
远志,能祛邪梦,定心神,增气益智能不忘,仍利九窍,亦补中伤,咳逆惊悸并驱,强志益精。禁梦遗精滑,敛心固肾,令耳目聪明;治小儿惊痫客忤,妇人血噤失音,功专补心。下以济肾。若一切痈疽发背,从七情忧郁而得者,单煎酒服,其滓外敷,投之皆愈。苦以泄之、辛以散之之力也。
主治(痘疹合参) 痘后心邪不安,用以宁神定忘,及被惊者宜之。
按∶远志入肾,非心药也,故能强志益精,与志皆肾所藏者,精虚则志衰,不能上通于心,故善忘。《灵枢》经曰∶肾藏精,精合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人之善忘者,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苦味中兼辛,故又能下气而走厥阴。《经》曰∶以辛补之,此水木同源之义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远志
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补不足,除邪气,益智慧,明耳目,宁怔忡,定惊悸,利九窍,治健忘,壮阳道,益精气,长肌肉,助筋骨。及妇人血禁失音,小儿惊风客忤,皮肤热,面目黄,久服悦颜色延年。汤泡,去心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忌诸肉、生葱、冷水,杀天雄、附子毒,叶名小草,主萝泄。
按∶远志苦入心经,温能滋肾,而不足等证,咸本二经,故都治之。
雷公云∶远志凡使先须捶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
《雷公炮炙论》:远志
雷公云∶远志凡使,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也。
《名医别录》:远志
无毒.主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隔气,皮肤中热、面目黄.久服好色,延年.
《千金翼方》:远志
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能,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久服轻身不老,好颜色,延年。叶∶名小草,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泻。一名棘苑,一名 绕,一名细草。生太山及冤句川谷,四月采根叶,阴干。
《医学入门》:远志
远志苦温益肾精,补中高志定心惊,利膈通窍除咳逆,苗感阴生止梦萦。
性能令人志识高远。苗名小草,其形细也。无毒。沉而降,阳也。主益精壮阳,补中虚,定心气惊悸、健忘、梦邪遗精,去心下膈气,除咳逆,利九窍,明耳目。小草,四月感阴而生,故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治心孔昏塞。先用甘草、黑豆水煮去骨,后用姜汁炒。畏珍珠、藜芦、蛴螬,杀雄、附毒,得茯苓、葵子良。
《神农本草经》:远志
味苦温。
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陆德明《尔雅》音义引作苋),一名棘绕(《御览》作要绕),一名细草。生川谷。
《名医》曰:生太山及冤句,四月采根叶,阴干。
案《说文》云:蒬,棘蒬也;《广雅》云:蕀苑,远志也,其上谓之小草;《尔雅》云:绕,蕀蒬;郭璞云: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
《新修本草》:远志
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久服轻身不老,好颜色,延年。叶名小草,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一名棘菀,一名 绕,一名细草。生太山及宛朐川谷。四月采根、叶,阴干。
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杀天雄、附子毒,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案药名无齐蛤,恐是百合。宛朐县属兖州济阴郡,今犹从彭城北兰陵来。用之打去心取皮,今用一斤正得三两皮尔,市者加量之。
小草状似麻黄而青。远志亦入仙方药用。
〔谨案〕《药录》卷下有齐
《药鉴》:远志
气温,味苦,无毒。主和颜悦色,轻身耐老。利九窍而补中伤,除咳逆而驱惊悸,益智慧而善不忘。小儿惊痫客忤,非此莫治。妇人血噤失音,非此莫疗。大都温则能补,故能益精气,壮阳神,强志倍力。苦则能泄,故能辟邪气,去邪梦,安心定神。畏珍珠藜芦。
《药笼小品》:远志
开心气,散郁结。
疮家用以为膏。因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取其开心气,散郁火也。
甘草水浸去骨。
《药性切用》:远志
苦辛性温,散郁泄热,入手少阴经,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利九窍,交心肾。甘草水浸若纯虚无滞郁者勿用。叶名小草,止泄益阴。
《玉楸药解》:远志
味辛,微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开心利窍,益智安神。
远志辛散开通,治心窍昏塞,胸膈痹痛。补肾壮阳,敛精止泄。疗骨疽乳痈,一切疮疡肿毒。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远志
君。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能,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性论》云∶畏∶蛴螬。治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坚壮阳道,主梦邪。日华子云∶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服无忌。得∶茯苓、冬葵子、龙良。杀∶天雄、附子毒。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生∶太山及冤句川谷。四月采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