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紫草

「释名」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2、痈疽便闭。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3、小便淋。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井华水送下。


4、产后淋沥不净。治法同上。


5、恶虫咬伤。用紫草煎油涂搽。



泻血热,滑肠


甘咸气寒。入厥阴(心包、肝)血分。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咸寒性滑)。


治心腹邪气(即热也),水肿五痘, 癣恶疮(血热所致)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血热则毒闭,得紫草凉之,则血行而毒出。大便利者忌之。《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误矣)。泻者忌用。


去头须,酒洗。


紫草(图缺)


透肌凉血.甘寒咸滑相兼.宣窍通肠.包络肝经并入.若或痘疮热结.清心下导于二肠.即使毒滞瘀凝.解里外松夫肌表.(紫草味甘咸而寒.入手足厥阴血分.凉血活血.通水道.利大肠.性极寒滑.故痘疹不出.由于血热便闭者.宜之.阳虚便溏者.不可浪投.紫草三月下子.九月子熟.有藤色紫取苗用.即紫草茸也.故又能松肌解表.)


(本经中品)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


【核】曰∶出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二月逐垄下子,苗似兰香,赤茎青节,紫花白实,其实秋月乃熟也。春社前后采根,头有白毛如茸,以石压扁,曝干,收时忌人溺,及驴马粪,并烟气,能令根黄。如未花时采取,根色鲜明;如已作花,根色黯恶,染色亦不堪用也。修事,每斤用蜡二两,熔水拌蒸,水尽为度,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


先人云∶紫草色胜,盖肝主色,而肝之色,又从风化。凡病变于色者相宜,然肝疏二便,饵


【 】曰∶紫,间色,水乘火色也。气寒味苦,臭芳性洁,禀水气澄湛之体,捍格之用。


主心腹浊邪热气,郁作五黄,损气闭窍者,力能捍格而澄湛之。别录广心腹邪气,及肿胀满痛,利九窍,及通水道。若儿疮,即热浊于血;面渣,即热浊于气于色耳。蕲阳广儿疮,及斑疹豆毒,活血凉血,以利大肠。经验方云∶痘疮三日,隐隐将出,色赤便闭者相宜。曾世荣云∶脾实协热者可用,脾虚协寒者不可用。慎之,慎之。


(儿医用药尚新,无暇察色问证,详确病因,致死生存亡,莫之能测。曾世荣,及经验方言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疳,补中,益气,利九窍。


(紫草出砀山山谷及襄阳、南阳、新野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苗似兰香,赤茎青节,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春祉前后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根身紫色,可以染紫。)


紫乃苍赤之间色,紫草色紫,得火气也。苗似兰香,得土气也。火土相生,能资中焦之精汁,而调和其上下,故气味苦寒,主治心腹之邪气。疳者,干也,津液干枯也。五疳者,惊疳、食疳、气疳、筋疳、骨疳也。紫草禀火土之气,滋益三焦,故治小儿之五疳。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三焦之气也。九窍为水注之气,补中土而益三焦,则如雾如沤如渎,水气环复,故利九窍。


泻血热、滑肠.


甘咸气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咸寒性滑.)治心腹邪气.(即热也.)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血热则毒闭、得紫草凉之、则血行而毒出、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误矣.)便滑者勿用.去头须.酒洗.


甘咸寒性滑,入肝心包血分,凉血活血,通二便,或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发痘疮。


味苦.入手足厥阴经.功专凉血活血.利大小肠.得白术、木香治痘疮血热毒盛便秘.泻者忌.去头须酒洗.



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治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 。一名紫丹,一名紫 。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博物志》


云?


,《政和》二○九页)



味苦,气寒。无毒。人家园圃,多有种栽。三月采根,可煎染紫。凡资入药,去根取茸。益气补中,通窍利水。治目黄成疸,疗腹满作疼。合膏敷疥癣疮疡,单煮托豌豆疮疹。


(山草)入心包肝解毒


紫草(专入心包肝)。甘咸气寒。色紫质滑。专入厥阴血分。血凉则九窍通。二便利。故凡血热毒闭。而见心腹急痛。水肿不消。五疸 癣恶疮。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治当用此。俾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血凉毒消。而二便因以解矣!(活幼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反能作泻。)奈世误以为宣发之药。不论毒闭与否辄用。殊失用药意义矣!泻者忌服。茸得阳气之早。用宜取茸为正。酒洗用。(紫草去头须。本经云。能补中益气。似非。)


紫草(图缺),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其根所以染紫也。《尔雅》谓之藐。《广雅》谓之茈 。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三月采根,阴干。古方稀见使。今医家多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甘咸寒,无毒。色深紫而脆者良。淡紫质坚者曰紫梗,不入药。


《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疳,补中益气,利九窍。


发明 紫草入心包络及肝经血分,其功专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色干枯,而毒不得越者宜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盖紫草凉血,血凉则毒出。世俗误以为宣发之药,非也。若已出而色红活者不宜,或白陷,及大小便利者忌之。《本经》言,治心腹邪气五瘅者,乃活血利窍之义。发痘即活血利窍之大端也。言补中益气者,营血和,则中气受益矣。


苦,寒。入手足厥阴经血分。主血中郁热,去心腹邪气。利二便,解黄胆,消肿胀,托痘疹,化紫斑,利九窍,通脉络,达皮毛。配木香,治痘毒血热。配栝蒌仁,治痈疽便秘。配蓝叶、黄连、木香,治火黄身热。(身有赤黑点者不可治。)去根髭,取嫩茸,以甘草水浸炒用。


血热者生用。脾虚者酒净焙,或同糯米炒用。脾气虚、便滑者,禁用。


紫草(图缺),气味甘、咸,大寒。主治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治心腹邪痛,消水肿,退黄胆及诸疮毒,服之可解。


禀地天阴寒清和之气,故味苦气寒而无毒,入足少阴、厥阴,为凉血之圣药。软嫩而紫色者侄,去根取茸血分热盛者生用,脾虚者酒净焙。


紫草和膏,敷热毒疮疡,煎服凉血化斑,托豌豆疮疹,利九窍水道,乃血热痘中,滑肌通窍凉血,必用之药。但性苦寒通利,勿多服久服,以增中寒泄泻之虞。


主治(痘疹合参) 治痘红紫目赤,血热毒盛之症。此痘心经有热,闭塞不通,血气凝滞,毒盛色紫,用此凉血开窍,而热毒发越,痘易起也。至于五六朝用,宜同粘米,盖粘米能制紫草之余寒,但终属性寒滑利,不可久用通用,恐致泄泻成虚。若非血热及大便滑利者勿用。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小肠二经。主心腹邪气,胀满作痛,痈肿诸毒,除五疽,利九窍,通水道,小儿无热痘疮,尤为要剂,取嫩茸,去髭用。


按∶紫草主血热,本入心经。而小肠者,受盛而与心应者也,故并入之。邪气诸证咸本于热,今清其心而自愈矣。


雷公云∶凡使须用蜡水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髭,锉用,每治紫草一斤,用蜡二两熔化用。


雷公云∶凡使,须用蜡水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


每修事紫草一斤,用蜡三两,于铛中?,熔尽,便投蜡水作汤用。


无毒.主治腹肿胀满痛,以合膏,治小儿疮及面渣.生砀山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本经》原文∶紫草,味苦,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一名紫丹,一名紫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 。一名紫丹,一名紫芙。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紫草苦寒利九窍,肿疸卒淋俱可疗,荡腹心邪治伤寒,痘疹面 为最妙。


色紫。无毒。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胀满痛、五疸、卒淋涩痛,祛荡心腹邪气,伤寒时疾多用之。善发小儿痘疹不出。又豌豆疮、面 、恶疮 癣及恶虫咬,紫草煎油涂之。去头须,以黄蜡溶化投水,用蜡水蒸之,或酒洗。


味苦寒。


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一名紫丹,一名紫芙(《御览》引云:一名地血,《大观本》,无文)。生山谷。


《吴普》曰:紫草节赤,二月花。(《御览》)


《名医》曰:生砀山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茈,草也,藐,茈草也,草也,可以染留黄。《广雅》云:茈,草也。《山海经》云:劳山多茈草。郭璞云:一名紫,中染紫也。《尔雅》云:藐,茈草。郭璞云:可以染紫。



味苦寒。主心腹邪气,去心腹热邪。五疸,湿热在血中。补中益气,荣家之热清,则中焦和利。利九窍,诸窍不为邪热所闭。通水道。心气通于小肠。


紫草色紫而走心,心主血,又其性寒,故能治血家之热。



《御览》卷九百九十六


一名地血。节赤,二月华。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以合名紫丹,一名紫 。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漆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博物志》


云国以漆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北者。


〔谨案〕紫草,一名藐,苗似兰香,茎赤节青,花紫白色,而实白。


气寒,味苦,无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其气寒,故能治肿毒痈疽。与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疮未发。与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疮已快。攻血泡,佐以红花。


消水泡,并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医眼目之赤障。用翘连荆防兼皂荚刺,善消痈疽之红肿。大都血家药也,无问麻痘症,无论痈疽病,无问男女杂症,但见血紫血热,及热毒深者,俱宜用之。但泻痢则忌。糯米监制无妨。


凉厥阴血分心包、肝。


治痘疮血热、二便闭塞。


甘咸气寒,入厥阴血分,而凉血活血,为痘疮血热专药。便滑者忌之。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经。清肝凉血,泻火伐阳。


紫草疏利,凉血活瘀,寒胃滑肠。痘色红紫之证,缘营闭卫虚,不能外达。庸工以为血瘀,用紫草治之,百治百死。今古不悟,可恶!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疗小儿疮及面渣。《药性论》云∶味甘,平。能治恶疮, 癣。一云∶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产宝》∶治淋涩,产后同。生∶砀山。今处处有之。


(紫草_图缺)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


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 (侧加切)。一名紫丹,一名紫 (衰老反)。生砀山山谷及楚地。


三月采根,阴干。陶隐居云∶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染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北者。唐本注云∶紫草,所在皆有。《尔雅》云∶一名藐。苗似兰香,茎赤节青,花紫白色,而实白。臣禹锡等谨按广雅云∶紫草,一名茈 。药性论云∶紫草亦可单用。味甘,平。能治恶疮 癣。


图经曰∶紫草,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其根所以染紫也。


《尔雅》谓之藐,《广雅》谓之茈 。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三月采根,阴干。古方稀见使。今医家多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雷公云∶凡使,须用蜡水蒸之,待水干,取去头并两畔髭,细锉用。每修事紫草一斤,用蜡三两,于铛中熔,熔尽,便投蜡水作汤用。圣惠方∶治恶虫咬人,用紫草油涂之。又方∶治卒小便淋沥痛。用紫草一两,捣罗为散,每于食前,以井花水调下二钱匕。《产宝》治淋涩。《产后》同。经验后方∶治婴儿童子患疹豆疾。用紫草二两细锉,以百沸汤一大盏泡,便以物合定,勿令气漏,放如人体温,量儿大小,服半合至一合,服此疮虽出,亦当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