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
- 《本草经集注》:榆皮
- 《本草蒙筌》:榆皮
- 《本草图经》:榆皮
- 《本草衍义》:榆皮
- 《冯氏锦囊秘录》:榆皮
- 《名医别录》:榆皮
- 《千金翼方》:榆皮
- 《医学入门》:榆皮
- 《神农本草经》:榆皮
- 《新修本草》:榆皮
- 《证类本草》:榆皮
《本草经集注》:榆皮
味甘,平,无毒。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
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治小儿头疮 。华∶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此即今榆树尔,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人以作糜羹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眠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新修》一一四页,《大观》卷十二,《政和》二九八页)
《本草蒙筌》:榆皮
味甘,气平。性滑利,降也。无毒。多生山谷,处处有之。取向里白皮,旋晒干入药。勿令中湿,湿则伤人。通水道,除五淋,压丹石,利关节。捣和酽醋,凡赤肿薄敷;煎成膏饴,但寒鼽连服。老人服久多睡,孕妇服即滑胎。新剥捣烂如糊,用粘瓦石甚固。
皮涎敷癣,杀虫立差。叶压石丹尤灵,生服一两顿效。为羹日饮,水肿即消。
花主小儿惊痫,亦利尿管闭涩。实生有荚,作酱甚香。因味微辛,肺气能助。杀诸虫,消心腹恶气并卒心疼;疗小儿,涂痂 头疮及诸癣疥。荚作羹少和牛肉,妇人食即止带崩。
《本草图经》:榆皮
榆皮(图缺),生 川山谷,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荚仁,古人采以为糜羹,今无复食者,惟用陈老实作酱耳。然榆之类有十数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白榆,皮先生叶,却着荚,皮白色,剥之,刮去上粗皴,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粉也。此皮入药,今孕妇滑胎方多用之。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末,苦酒调涂之。刺榆,有针刺如柘,则古人所茹者,云美于白榆。《尔雅》所谓枢,茎,《诗·唐风》云∶山有枢是也。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四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榆皮,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
《本草衍义》:榆皮
今初春先生荚者是。去上皱涩干枯者,将中间嫩处,锉、干、 为粉。当歉岁,农将以代食。叶青嫩时收贮,亦用以为羹茹。嘉 年,过丰、沛,人阙食,乡民多食此。
《冯氏锦囊秘录》:榆皮
榆皮,除五淋,通水道,压丹石,利关节,敷赤肿,能滑胎。皮涎敷癣杀虫,立瘥。
《名医别录》:榆皮
无毒.主治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治小儿头疮痂 .花,主治小儿痫,小便不伤热.生 川.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本经》原文∶榆皮,味甘,平.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
《千金翼方》:榆皮
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疗小儿头疮痂 。花∶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医学入门》:榆皮
榆皮滑利性甘平,利水通便产易生,心痛头疮当采实,小儿痫热用花清。
俞,合也。三月生荚相合。无毒。利水道,消肿满,通大小便,治五淋。除肠胃邪热气,治不眠。疗 通经,治子死腹中,滑胎方多用之。兼治暴患赤肿,妇人妒乳。小儿白秃,和醋渣封之。五丹火疮,鸡清调涂。
实,味微辛。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消心腹间恶气,卒冷心痛,疗小儿头痂 及诸疮癣。花,主小儿痫,伤热,小便不利。荚,和牛肉作羹食,治妇人带下。嫩叶作羹食,消水肿,压丹石,利关节。二月采树皮去赤皮焙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即伤人。
《神农本草经》:榆皮
味甘平。
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一名零榆。生山谷。
《名医》曰:生颍川,三月采皮,取白,暴干,八月采实。
案《说文》云:榆,白枌,榆也;《广雅》云:柘榆,梗榆也;《尔雅》云:榆,白枌;郭璞云:枌榆先生叶,却着荚,皮色白,又工荎.郭璞云:令云刺榆;《毛诗》云:东门之枌,《传》云枌,白榆也;又山有《传》云:枢荎也;陆玑云:其针刺如柘,其叶如榆。渝为茹,美滑如白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矣。
《新修本草》:榆皮
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疗小儿头疮痂 。华,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此即今榆树耳,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人以作糜羹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瞑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谨案〕榆三月实熟,寻即落矣,今称八月采实,恐《本经》误也。
《证类本草》:榆皮
(榆皮_图缺)
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疗小儿头疮痂 。
花 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陶隐居云∶此即今榆树,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嵇公所谓榆令人瞑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令人不饥。唐本注云∶榆,三月实熟,寻即落矣。今称八月采实,恐《本经》误也。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榆荚,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四月收实作酱,似芜荑杀虫,以陈者良。嫩叶作羹食之,压丹石,消水肿。江东有刺榆,无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故陶错误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尔。而刺榆有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蔬美,滑于白榆。《诗》云∶山有枢是也。药性论云∶榆白皮,滑。能主利五淋,治不眠,疗 。取白皮阴干后,焙杵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瘥。孟诜云∶生皮主暴患赤肿,以皮三两捣,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妇人妒乳肿。
眼丹石人采叶生服一、两顿佳。子作酱食,能助肺,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消心腹间恶气,卒图经曰∶榆皮,生 川山谷,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荚仁,古人采以为糜羹,今无复食者,唯用陈老实作酱耳。然榆之类有十数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白榆先生叶,却着荚,皮白色,剥之,刮去上粗 ,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粉也。此皮入药,今孕妇滑胎方多用之。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末苦酒调涂之。刺榆有针刺如柘,则古人所茹者,云美于白榆。《尔雅》所谓枢, 。《诗·唐风》云∶山有枢是也。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四月采食疗生榆皮,利小便,主石淋。又,取叶煮食之,时复食一顿,尤良。高昌人多捣白皮为末,和菜菹食之,甚美。令人能食,仙家长服,服丹石人亦食之。取利关节故也。又,榆仁,可作酱食之,亦甚香美。有少辛味,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尘者尤良。又,涂诸疮癣,妙。又,卒患冷气心痛,食之瘥。并主小儿痫,小便不利。外台秘要∶治渴,小便利非淋方∶榆皮二片去黑皮,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千金方∶五色丹,俗名油肿。若犯多致死,不可轻之。以榆白皮末和鸡子白敷之。
杂米作粥食,小便利。子母秘录∶疗妊娠胎死腹中,或母病欲下胎。榆白皮煮汁服二升。又方∶小儿白秃疮。捣榆白皮末,醋和涂之,虫当出。杨氏产乳∶疗身体及头悉生疮。取榆白皮炒令黄,捣为散,以好苦酒和涂上。又以绵裹覆上,虫出即瘥。嵇叔夜《养生论》云∶榆令人瞑。别说云∶谨按榆白皮焙干为末,妇人妊娠临月,日三服方寸匕。令产极易,产下儿身尚皆涂之,信其验也。又湿捣治如糊,用粘瓦石极有力,京东西北人,以石为碓觜,每用此以胶之。
衍义曰∶榆皮,今初春先生荚者是。去上皱涩干枯者,将中间嫩处,锉、干、 为粉,当歉岁,农将以代食,叶青嫩时收贮,亦用以为羹茹。嘉 年,过丰、沛,人阙食,乡民多食此。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