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牙
《本草乘雅半偈》:野狼牙
(本经下品)
【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
【核】曰∶生淮南川谷,及冤句,今江东、汴东州郡,建康、三辅多有之。苗似蛇毒,叶浓而大,深绿色。六月华,八月实。实黑根白者佳,黑次之。设中湿,则易于腐烂。
【 】曰∶野狼牙象形,其善逐贪饕而肠直,治用类相同也。气寒味苦,有毒,逐邪热气,秉毒攻毒,捷如影响。盖风入虫成,热伤身窍,此以剧饮伤饱,至肠 疽痔,阴蚀恶疡,饵服固多奇验,洗濯更易涤除也。
《本经逢原》:野狼牙
《本经》名牙子
苦辛寒,有毒。以其形似兽牙故名。白者良。中湿糜烂生衣者杀人。
《本经》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
发明 野狼牙较野狼毒之性稍缓,而所治亦相类。《金匮》九痛丸用野狼牙,《局方》用野狼毒。方用附子三两,野狼牙、人参、吴茱萸、干姜各一两,巴霜一钱,蜜丸梧子大,日服二三丸,治九种心痛,并卒中恶腹胀满。又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及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皆主之。《本经》治邪气热气,去白虫,益心痛多有属虫积者,故前方用之亦治恶疡疮痔。
《金匮》、《外台》、《千金》并以煎洗阴疮蚀痒,捣汁治射工溪毒,《肘后》以之捣贴金疮,《外台》以之蜜丸,浆水服一丸,治寸白虫,皆取杀虫解毒之功也。
《吴普本草》:野狼牙
《御览》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支兰,一名野狼齿,一名犬牙,一名抱牙。神农、黄帝∶苦,有毒。桐君∶咸。岐伯、雷公、扁鹊∶苦,无毒。或生宛句。叶青,根黄赤,六月、七月华,八月实黑。正月、八月采根。消疥癣。
《药征续编》:野狼牙
野狼牙汤、乌头赤石脂丸。
上二方。
【品考】
野狼牙,即《本草·草部》野狼牙草。
【辨误】
后世以野狼兽之牙充之者,非也。岂有以野狼兽牙汁,沥阴中之疮之理乎?
《饮膳正要》:野狼牙
带之辟邪。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