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本草备要》:烟草
新增
宣,行气,辟寒
辛温有毒。
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其气入口,不循常度,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
人以代酒代茗,终身不厌(故一名相思草)。然火气熏灼,耗血损年,人自不觉耳。闽产者佳(烟筒中水,能解蛇毒)。
《本草撮要》:烟草
味辛温有毒.入手足太阴.通行十二经.功专去滞气停痰.辟山岚瘴雾.一名相思草.
《本草求真》:烟草
(香草)通气爽滞辟山岚瘴毒
烟草(专入表与胃)。下咽即能醉人。且或醉倒而复苏。其性力之猛。殆非他物所能比类者矣。景岳云。吸其味。则辛而鲜甘。审其气。则温而且热。凡书所述烟草。皆言在表则能散阴助阳。如山巅恶毒瘴湿。而致腠理闭密。筋骨痹痛。服此可以见效。(因散故)在里则能开胃和中。凡因风寒食滞。而致霍乱呕吐。宿食难消。膨胀郁结。下陷后坠。服此亦克有功。(因性温性热故。)且其气一入人口。不比常度。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气窜善走。)醒能使人醉。醉能使人醒。饥能使人饱。饱能使人饥。以之代酒代茗。终身不厌。卒不能以妨人。其故何耶?盖缘烟性猛。人不能胜。故下咽即醉。醉因气耗。(辛散气。)理固然也。然烟气易散。而人气随服。阳性留中。旋亦生气。虽散仍补。此惟阴滞者用之如神。(阴脏可用。)若阳盛气越。多燥多火。(阳脏不可用。)及气虚气短多汗者。皆不宜用。闽产者佳。
《冯氏锦囊秘录》:烟草
烟草,闽产者最佳,辛温有毒,治风寒湿痹,行滞气停痰,辟山岚瘴雾,洗脓窠疥虫,人以代酒代茶,终身不厌,厌则病来。嗜则病愈,醒能使醉,醉能使醒,其气入口,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遏体俱快,似乎通气血而扬营卫者矣(故一名相思草)。然火气熏灼,耗血伤神,故御寒散热则有功,若火症阴亏者,所宜禁也。
《药性切用》:烟草
一名相思草。性味辛温,入口而顷刻能周一身;令人胸次爽快,辟秽御瘴。然过嗜则气灼人,耗血损元,养生家宜远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