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
- 《本草备要》:侧柏叶
- 《本草便读》:侧柏叶
- 《本草从新》:侧柏叶
- 《本草分经》:侧柏叶
- 《本草撮要》:侧柏叶
- 《本草求真》:侧柏叶
- 《本草择要纲目》:侧柏叶
- 《滇南本草》:侧柏叶
- 《顾松园医镜》:侧柏叶
- 《雷公炮炙论》:侧柏叶
- 《药鉴》:侧柏叶
- 《药笼小品》:侧柏叶
- 《药性切用》:侧柏叶
《本草备要》:侧柏叶
补阴,凉血
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
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
取侧者(丹溪曰∶多得月令之气,随月建方取),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
宜酒(万木皆向阳,柏独四指,受金之正气,坚劲不凋,多寿之木,故元旦饮椒柏酒以辟邪)
。
《本草便读》:侧柏叶
凉血消瘀.能入肺通肝.芳香且燥.宣风胜湿.可除崩止痢.甘苦而寒.治脏毒之难痊.医肠风而易愈.(侧柏叶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禀西方之气而有贞德者也.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良.甘苦而寒.芳香而燥.入肝肺大肠血分.凉血燥湿.是其本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肠风脏毒等证.血中有湿热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辟邪.又其余事耳.)
《本草从新》:侧柏叶
凉血、清血分湿热.
味苦微寒.性涩而燥.(西向得燥金之气.)最清血分湿热.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血痢.
一切血证.去风湿诸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须发.丹溪以为补阴要药.
然终属苦寒燥涩之品.唯血分有湿热者.以此清之为宜.若真阴虚者.非所宜也.柏有数种.唯根上发枝数茎.蒙茸茂密.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者为真.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宜酒.(头发不生、为末、和麻油涂.)
《本草分经》:侧柏叶
苦寒燥涩,最清血分湿热,治一切血症、风湿、诸痹、历节风痛。柏皮治火灼烂疮,长毛发。
《本草撮要》:侧柏叶
味苦涩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养阴滋肺燥土.治吐衄崩淋.肠风尿血血痢.冷风湿痹.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宜酒.
《本草求真》:侧柏叶
(香木)止血
侧柏叶(专入肺肝)。苦涩微寒。书言养阴滋肺燥土。然禀受西金。坚劲不凋。(魏子才六书精蕴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故字从白。白者西方也。陆佃埤雅云。柏之指西。犹针之指南也。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寇宗 曰。予官陕西。登高望柏千万树。皆一一西指。盖此木至坚。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气。他木不及。所以受金之正气。所制一一西指也。)服此大能伐胃。虽有止血之功。而气味与血分无情。不过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耳。(汪昂曰。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
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染须发最佳。酒浸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宜酒。(元旦饮椒柏酒以辟邪。)
《本草择要纲目》:侧柏叶
(凡用 去两畔并心枝丫.用糯泔浸七日.以酒拌蒸一伏时.每一斤用黄精自然汁十二两浸焙.又浸又焙.待汁干用之.此服食治法也.常用或生或炒.各从本方.)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治冷风历节疼痛.止尿血.炙 冻疮.烧取汁涂头黑润鬓发.敷汤火伤.止痛灭瘢.服之疗蛊痢.作汤常服.杀五脏虫.益人.柏属阴与金善守.故采其叶随月建.方取其多得月令之气.此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也.
【畏】(羊蹄草 菊花)
《滇南本草》:侧柏叶
侧柏叶(图缺),俗名扁柏,味辛、微酸苦,性寒。捣汁治吐血、鼻衄血、呕血、小
──丛本卷中
《顾松园医镜》:侧柏叶
〔苦微寒,入肝经。〕治痹症历节疼痛,〔其性挟燥,故祛风湿。〕止肠风,吐衄崩淋。〔微寒带涩,故止诸血。〕挟燥血家,不宜多服。。
《雷公炮炙论》:侧柏叶
雷公云∶凡使,勿用花柏叶并丛柏叶。有子圆叶,其有子圆叶成片,如大片云母,叶叶皆侧,叶上有微赤毛。若花柏叶,其树浓叶成朵,无子;丛柏叶,其树绿色,不入药中用。
黄精自然汁浸了,焙干,又浸又焙,待黄精汁干尽,然后用之。
如修事一斤,用黄精自然汁十二两。
《药鉴》:侧柏叶
气微寒,味微苦。主吐血衄血痢血崩血尿血。久服轻身益气,令人能耐寒暑,更治冷风历节疼痛,此补阴之要药也。其性善守。凡采,必须择月建方向采之,为其得月令之气也。
但性多燥,须用蜜水浸之,饭上蒸熟,阴干,服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也。
《药笼小品》:侧柏叶
性涩而燥,清血分湿热。
凡治便血,炒黑用;吐血衄血,捣汁冲。
《药性切用》:侧柏叶
味苦微寒,性涩气燥,最清血分湿热,止血痢、肠风。血虚无湿热者忌。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