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痿
《灸法秘传》:阴痿
阳物收缩,卵阴入腹,皆为阴症也。法宜先灸气海,再灸大椎。
气海(见劳伤。)
大椎(见尸厥。)
《卫生易简方》:阴痿
治阴痿 用蛇床子浓煎汤,浸洗。
又方 用地肤子、阳起石等分为末。每服方寸匕,酒调服。
治阴痿并阴汗 用阳起石为末,每服二钱匕,空心盐汤调下。
治男阴痿、女子带下,及疝瘕 用雀卵白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
治阴痿 用复盆子取汁作煎点汤服。并益颜色,安五脏,养精气,强阴,女子食之有子;及
《药症忌宜》:阴痿
属命门火衰,下焦虚寒。
忌同命门虚。
宜同命门虚,加海狗肾 蛇床子 原蚕娥 牛膝 雀卵 狗阴茎
《新修本草》:阴痿
白石英(《本经》微温)
阳起石(《本经》微温)
巴戟天(《本经》微温)
肉苁蓉(《本经》微温)
五味子(《本经》温)
蛇床子(《本经》平)
地肤子(《本经》寒)
铁精(《别录》微温)
白马茎(《本经》平)
菟丝子(《本经》平)
原蚕蛾(《别录》热)
狗阴茎(《本经》平)
雀卵(《别录》温)
《医碥》:阴痿
阳动则举,险静则痿,虽无欲亦然,(观小儿子夜 作可知。)况有心者乎?
然而不举者,则气不从心也。其故有六∶一则天禀使然,而不可强者也。一则有所恐惧,而气馁也。一则神摇火飞,气上不下也。此皆无病之人也。一则湿热太盛,下注宗筋,弛纵不收也。一则耗散过度,命门火虚也。一则肾水虚衰热盛,壮火食气也。(薛立斋所谓如木得露则森立,遇酷暑则痿瘁也。盖水火和平则举,有水无火,有火无水,及水火淫盛为湿热者,亦不举也,参痿门自明。)此有病之人也。火虚者,附桂八味丸;水虚者,知柏八味丸。(并见虚损。)湿热,固真汤、柴胡胜湿汤。(其证多有阴汗臊臭,两股热者。或反冷,阴头两丸如冰者,不可误认为寒,盖湿热在脏腑,热亲上而湿流下,故证如此也。)
火上炎不下交者,降之。恐惧者,镇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